APP下载

迪士尼花木兰动画电影的行动者网络分析

2023-01-09陈舟圆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23期
关键词:行动者花木兰木兰

陈舟圆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花木兰》是迪士尼自成立以来自主制作的第36部动画电影,也是第9部以女性为主角(即迪士尼公主系列)的电影,更是迪士尼第一次以中国古代民间故事为题材并大量引入中华文化传统元素,体现中国风格制作而成的电影。该电影由托尼·班克罗夫特和巴里·库克联合执导,前后斥资1亿美元,历时2年,动用了共700位画师与建模师。迪士尼公司在对原故事进行转述的同时加入了许多创新元素,使得被称为“乐府双璧”之一的中国古代优秀长篇叙事诗《木兰辞》随着《花木兰》的成功走向国际,被现代更多的海外观众所认识。下面以行动者网络理论作为基础,对花木兰的成功译介做简要介绍分析。

1 将《木兰辞》作为行动者网络中的“行动者”

法国著名当代哲学家、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拉图尔提倡从人类学出发,运用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对社会现象加以分析研究,同时拉图尔强调在研究过程中也应当注重非人因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拉图尔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了著名的行动者网络理论(Actor-network Theory)。该理论对行动网络中的“行动者(actor)”进行了解释,即在行动网络中发挥作用并产生一定影响的力量都可以被称为“行动者”。也就是说,在行动者网络中“行动者”这一部分的构成从常规的“行动主体(agent)”扩充为了可以使行动者产生行为的“物质力量”[1]。迪士尼公司正是将原作《木兰辞》视作能动的“行动者”,而非不可侵犯或修改的“圣文”,能够准确把握“木兰”的人物特征,在不破坏原作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实现对迪士尼版“花木兰”角色的成功塑造与中式《木兰辞》的美式重构再现。

《木兰辞》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首乐府民歌,以300多字的篇幅讲述了深居闺房的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凯旋后不愿做官,只求归家团聚的故事。原诗以多种艺术手法,如对偶、铺陈等,生动描绘了故事情节,刻画了人物形象,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木兰辞》中塑造的木兰是既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的女性形象,木兰为了不让年迈体弱的父亲再经战事不得不将自己武装起来,替父从军。《木兰辞》中从军前的木兰更加符合中国古代恪守礼教纲常的女子形象,集中体现着中国古代女子应该具有的品质:遵从礼教道德,恪守女子本分,安静温柔,忠孝单纯。

但这一形象显然是与欧美女性观念和美式审美相违背的。因此,迪士尼公司在塑造花木兰这一角色时,与其说是翻译出了花木兰这一角色,不如说是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花木兰。动画中的花木兰开篇便以耳朵上别着一支笔且赤脚的形象出现,嘴中念叨着“Quiet and demure,Graceful,Polite.”(文静贤淑,优雅礼貌)等一系列与她所呈现的气质毫无关联的词。她是一个生性活泼好动、不受约束的女孩,这是与原作最大的不同。其前后反差虽不如原作的木兰所带来的对比冲击强烈,却也让木兰即使冒着欺君之罪的风险也要替父从军的这一决定变得更加合理。

除此之外,《木兰辞》中对于木兰个人的描写甚少,更多的是放在了对故事情节的描述上。不同的是,迪士尼的《花木兰》制作团队在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同时,花了大量的时间在“花木兰”这一角色的成长历程上[2]。例如,花木兰一开始被家里要求听从“媒婆”建议寻觅好人家出嫁时,因为不够贤良得体而被媒婆评价为“家族的耻辱”,产生了自我怀疑与否定的情绪。但在替父从军过程中,因瘦弱的身躯被战友嘲笑,运用聪明才智摘下最高的箭,凭借灵活的躯体完成了多项任务,赢得了战友乃至将军的赞赏与认可。另外,创作团队为花木兰构建了她与父亲之间爱的纽带,父亲发现了木兰身上与众不同的闪光点,相信她是“开得最晚但最绚烂的花”,正是这样的宠爱使木兰活泼开朗,也让木兰格外关心自己的父亲,在知道无法改变父亲参军的事实时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替父从军,此处也是花木兰追求内心真我的第一次觉醒。在动画电影《花木兰》中,木兰替父从军不是遵从传统礼教纲常,而是因为父女之间温馨的亲情与双向互动无私的爱,这就比《木兰辞》强调单方面付出的忠、孝更容易让那些并不了解儒家伦理道德的海外观众所接受[3]。这些画面的填充使得花木兰这一人物角色更加完整真实,也更加立体,可以看作是对花木兰的“美式解读”。

2 中国传统观念与美式个人英雄主义的“网络联结”

对于行动者网络的运行,约翰·劳进行了更明确的界定:行动者网络理论将自然社会的所有事物看作一个关系网络,所有行动者都处于这个网络之中,同时与其他行动者持续关联并产生结果,没有任何事物能在这些互动关系所形成的网络之外存在[1]。

在制作动画电影《花木兰》时,迪士尼团队作为网络中的“行动者”,同样将该行动网络中看似毫无关联的中华传统文化与美式个人英雄主义看作“行动者”,并将二者相连,使二者产生了良性互动与影响。角色“李翔”的添加,守护神“木须”神龙的加入与电影结局的改变便是这一点的生动体现。

迪士尼公主系列电影的特点之一便是一定会有一位王子出现,角色“李翔”作为花木兰的感情支线,在使木兰替父从军的过程更加饱满自然的同时丰富了木兰的个人感情走向。而《花木兰》又不同于以往的迪士尼公主系列电影“王子与公主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这一普遍结局,仅以“李翔”前来花木兰家中拜访作为两人感情的开放式结局,交代了两人之间情谊的同时也更加符合中国古代关于“爱情”这一话题的隐晦式表达。正是这二者的成功联结,使得“李翔”这一角色出现得既不突兀又恰到好处。

中华民族的“龙情结”最早可以追溯到8000年前。龙是部落的图腾与象征,被人们奉为“神明”。到秦汉之时,龙成为帝王的象征,中华儿女也被称为“龙的传人”。迪士尼在充分了解这一文化背景后为了充分展现中华文化,邀请好莱坞著名插画师汤姆·班克莱夫特(Tom Bancroft)为花家设计了守护神“木须龙”的形象。不同于中国人观念中呼风唤雨、神勇无比的龙,迪士尼为《花木兰》所设计的龙更像一个见证花木兰成长的伙伴。这也是迪士尼动画的特色之一,每个主人公的身边一定会有一个亦师亦友的朋友,在主角身边逗趣打闹,却又在关键时刻给予主角帮助与指导。“木须龙”这一角色在整部影片中起到了缓解紧张气氛、营造笑点、推动剧情发展的作用[4]。

个人主义是美国价值观的核心,美国文化中个人是存在的基本前提,英雄是理想人格的化身,是拯救世界的重要力量,因而个人英雄主义便成为迪士尼动画的主要特色[5]。《木兰辞》没有突出木兰的个人英雄形象,因此,迪士尼对原作改编时加入了花木兰不顾将军阻挠,凭一己之力用火炮引发雪崩,从而歼灭大量匈奴,然后在皇宫中运用聪明才智救出皇帝,并最终杀死反派“单于”的故事情节。这一结局既保留了原作木兰立下战功的事实,也体现了美国个人英雄主义。这也是《花木兰》对原作成功译介的体现。

3 迪士尼团队的民族志考察:问题化阶段的体现

在现实情况中,由于各行动者之间的最终目的与所涉及的利益都有所不同,要想让不同的行动者之间的意图得以相互传达与联结,就需要一定的协商与调节的过程。促使各个行动者之间产生有效联结并推动网络运行的过程便是行动者网络中的“转译”(translation)[6]。转译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便是问题化阶段(problematisation)。问题化阶段的目的在于明确界定行动者的身份,明示行动者各自的目的,从而建立相关的联系。也就是将各行动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与问题相关性加以展示说明,有助于行动者网络中的各行动者之间相互连接并促使该网络得以运转。

《花木兰》是迪士尼第一次将中国古代民间故事与当代流行电影娱乐文化相结合的尝试,也是迪士尼整个制作团队第一次对中华文化的深度探究。在对《木兰辞》进行译介的行动者网络中,对于迪士尼团队来说,如何在最大限度地保留《木兰辞》的中国特色的同时又可以得到海外观众的文化认同,成为迪士尼公司制作这部电影最大的目标与利益诉求。

迪士尼团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中国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实地考察,最终完成了《花木兰》这部作品。他们以在中国考察时拍摄的上万张照片(包括传统建筑、家具、装饰品等)作为参照,邀请汉斯·巴卡(Hans Bacher)作为电影的设计师,模仿中式园林的布局,从故宫、长城、苏州园林、桂林山水中寻找灵感。导演巴里·库克(Barry Cook)这样评价汉斯的设计:“他对自己的作品处理方式总是非常形象简单,我认为这种更纯粹的视觉形式、组成、颜色、视觉艺术的各个方面几乎都可以归结为其本质,而这种风格正是唐朝该有的。”

此外,不同于迪士尼以往的电影为了呈现最好的艺术效果和还原最真实的场景而紧抠细节,制作团队在实地考察莫高窟的敦煌壁画和参观中国博物馆中的许多古代画作后,发现中国画的风格是“不拘小节”,以最少的笔触来创造一种简洁明了的风格。因此,该团队朝着与以往追求高细节、高还原度的风格完全相反的方向前进,运用大量的正空间与负空间相结合的铺陈方式,融合了中国艺术的简洁性,这也正是还原中式场景的奥秘所在。

这一点在角色设计中也有所体现,在木兰的角色设计上,迪士尼团队邀请中国台湾艺术家陈易畅参与角色设计。陈易畅在设计角色时,对中国古籍进行了大量研究,在力求线条形状丰富的同时也追求体现出人物各种各样的特征。同时,《花木兰》中的角色都呈现出“S型曲线”,这是他从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中汲取到的灵感:从中国古代中的曲线型屋顶,流线型人物画像与曲线型雕塑中不难看出,S型曲线是中国艺术的灵魂,高雅是中国艺术的重要内涵。在糅合了迪士尼元素与中式构图后,才有了充满迪士尼风格的花木兰角色。

音乐与场景契合是迪士尼动画深受观众喜爱并令人印象深刻的重要原因。迪士尼的传统动画就是用音乐辅助讲故事,音乐有助于提高讲故事的水平,推动情节发展,在合适的剧情中插入音乐会调动观众的情绪,推动电影故事情节发展。迪士尼几乎每一部动画都运用了大量音乐,从某种意义上说,音乐是迪士尼动画的制胜法宝[7]。花木兰创作团队在进行《花木兰》音乐设计时融入了二胡、古筝、琵琶等中式乐器元素。将这些乐器元素作为背景音乐融入剧情时,不论是花木兰本人自我思考时的歌唱情节,还是其他配角的合唱桥段,都展现了中国文化元素与歌舞唱跳的迪士尼式特色恰如其分的融合,既合理调控了影片的节奏与气氛,又能立足于剧情以契合观众的观影心理[4]。

迪士尼对《木兰辞》的译介无疑是成功的,这也使得花木兰这一角色走出国门、走进世界,也被国外网友评为迪士尼最受欢迎的公主。外国网友总结了花木兰受到广泛喜爱的原因:第一,不同于其他迪士尼公主,木兰没有皇家血统也没有嫁入皇家,她是完全凭借自己的力量与聪明才智为国家作出贡献的“迪士尼公主”;第二,爱情从不是花木兰的驱动力,她也不是凭借着美貌获得李翔的认可与喜爱的;第三,她敢于挑战传统、追求自我,即使面对比自己强大的敌人也甘愿战斗到最后一秒。不同于迪士尼塑造的其他公主形象,木兰勇敢、坚韧、智慧、独立的品格是她即使没有公主血统、没有嫁入皇室,也依旧能够成为迪士尼公主并受到广泛喜爱的重要原因。而这一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也得益于由700位设计师、原作、观众等各行动者所共同构成的该行动者网络对《木兰辞》的成功译介。

4 结语

在行动者网络理论的支撑下,本文对迪士尼对《木兰辞》的译介进行了简要分析,分析发现迪士尼译介成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尊重原著,重视原著作为“行动者”之一所带来的影响与作用;二是注重文化关联性,将中华传统文化与美式观念视作动态联结的网络组成之一;三是保持自身风格,适当增加角色,突显迪士尼特色;四是为电影单独制作背景音乐,符合剧情走向,调动观众情绪;五是采用本土人士对角色与整体风格进行设计,贴合原著。由此可见,迪士尼不是对原作简单地照搬和挪用,而是对文化的异域重构,在原作基础上成功地将自己的风格和本土文化深深地烙印其中。

猜你喜欢

行动者花木兰木兰
木兰剧片段展示
与异质性行动者共生演进: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政策执行研究新路径
王春艳:战“疫”场上的“花木兰”
花木兰
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行动者网络——贵州反排木鼓舞个案的体育民族志研究*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Mulan Mulan
行动者网络理论对社会网研究的启示
《花木兰》导演和他的大女主故事
区域旅游行动者网络构建的路径研究—基于田野调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