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重大选题的媒体创新表达
——以“第三十二届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类入围作品”为例
2023-01-09徐小辉
徐小辉
(作者单位:四川广播电视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新闻舆论工作的创新问题。2016年2月19日,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1]2018年8月21—22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2]这里首次将“创新”当作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一项重要能力。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谈到:“要旗帜鲜明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通过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创新,使正面宣传质量和水平有一个明显提高。”[3]又将媒体正面宣传的“创新”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数次关于媒体创新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从2022年公布的第三十二届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类入围作品来看,除题材重大、反映时代特征外,其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创新让人眼前一亮,从传统互动到沉浸式体验,从动画讲述到虚拟现实,从音频的可视化到视频的参与感,本届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入围作品创意十足、亮点纷呈。本文通过对数10件入围作品的分析,尝试探讨当前主流媒体在融合报道中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在创新表达中的新应用。
1 凝心聚力、守正创新,打造移动端沉浸式新闻体验
沉浸式新闻是虚拟现实的一个新兴领域,往往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进行新闻报道,其核心思想是构建新闻现实的虚拟场景,使受众进入其中并以身临其境的方式从视觉、听觉乃至心灵感受方面,获得对新闻的认知。近几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深入发展,“短平快”的传播特性正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受众不再满足于碎片化的阅读和浏览,沉浸式新闻受到媒体的关注和大量运用。就抖音来说,曾经流行的15秒短视频作品正在被一些博主所抛弃,视频时长在1分钟以上的内容占比开始提高。《圆锥体》通过“巨量算数”随机比较了2021年和2022年抖音视频时长占比分布,发现2022年5月30日至6月5日,视频1分钟以上的内容占比21%,而在2021年同期则为18%[4]。这种转变正是用户对移动媒体从“信息”到“知识”的转变,是对获取新闻从“发生了什么”到“怎样发生”的转变。在此背景下,媒体融合更需要增加其深度和广度,要舍得花时间、花精力、花成本,打磨真正有价值的、能够增长用户知识的融媒体产品,制作出各具特色、让受众愿意花时间进行沉浸式体验的优秀作品。
1.1 全景展现,宏阔视野
近几年,主流媒体关于重大选题的融媒体产品偏向于用全景的方式制作,让用户深度参与,沉浸体验。全景,既要讲“全”,还要布“景”。文字、图片、视频、H5、互动等都要适当运用,同时还需要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展现或制作移动端大场景,让受众观看手机时也有身临其境之感。
中国青年报社《大象,回家了》从6月份开始准备,历时两个月,通过3万字的文字材料、6000多张照片、上百条视频,记录下大象从北移到南归经过的16个地点,然后将这些素材整合,通过VR、交互地图等视觉设计和编程手段,完整、立体讲述亚洲象北移事件,用多元表达、沉浸式体验向受众展现了中国生态保护进程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5]。人民日报社《复兴大道100号》长图绘出300多个历史事件和场景,大气恢宏,包括5000多个人物、400余座建筑,整部作品制作周期超过100天,最终以一条路串起百年时间线,并实现长图、H5、可伸缩矢量图形(Scalable Vector Graphics,SVG)交互、线下互动体验馆等多元形式呈现,实现了以用户为中心的党史题材产品传播,在把准内容导向的同时,做到了寓教于乐。封面新闻《雪山下有个“熊猫村”》的采访团队在2021年年初,以蹲点调研的形式,在春夏秋冬四季多次走进硗碛,记录下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扎实的采访为依托,互动H5《雪山下有个“熊猫村”》整合专题新闻内容,配合极具藏族风格和生动灵巧的页面互动,全景式展现大熊猫国家公园内一个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藏族村落,带给观众沉浸式体验。
1.2 手绘动画,穿越时空
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阅读习惯和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手绘艺术逐渐融入新媒体产品的策划与制作中,并以其活泼的表现形式深受互联网受众的青睐和市场认可。一些反映历史的重大题材的视频拍摄有其局限性,且成本高、耗时长,手绘动画能够突破时空限制,再辅之以音视频和文字介绍,将多种传播手段有机融合,能最大限度还原历史,展现宏大叙事。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最平常又最不平常的一天——阿美书记的最后24小时》以互动手绘长卷的形式,将新闻场景进行艺术化还原,同时综合运用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元素,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沉浸式观看体验,还原出一个17年如一日,公而忘私、勇于担当的村干部形象。天津津云新媒体《稻子熟了》以“手绘长图+H5互动+短视频”的融合报道形式,展现了袁隆平院士为杂交水稻事业奉献毕生精力的感人故事。其中插入20多处短视频、音频和图片,并加入多处用户互动元素和画面动态效果,营造沉浸式阅读体验。新疆日报社《那碗甜水》将水作为主线,融合音视频、手绘等手段,展现出一名共产党人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的感人事迹,通过水彩画卷的铺陈娓娓道来,带给受众心灵的撞击和洗礼。
2 团队协作、技术赋能,围绕互动进行策划和创新
重大策划和创优题材的媒体融合类产品,早已不像传统媒体一样由单条线上的记者编辑等制作完成,其需要的是跨部门、跨区域的团结协作,尤其是很多新媒体产品涉及大量新技术的应用,若没有强有力的团队支持是很难完成的。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陆小华认为,人才主要体现在“系统化、体系化、流程化的思维,会抓重点、一语中的的能力及团队协作力”[6]。媒体融合时代的优秀新闻作品离不开全链条的精准配合,今年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类奖项入围作品,仅2件作品的主创是4人,1件作品的主创是5人,其余作品的主创都是6人以上。可见,依靠团队力量,用好新技术,制作出让用户主动参与体验的新媒体产品,是融合的要义。
2.1 把选择权交给用户
无互动,不融合。优秀的新媒体产品,都非常重视其互动功能。随着技术的升级革新,传统的文字互动已经演变为用户有选择权、有参与感和体验感的互动。华龙网推出的全国首款党史宣传沉浸式互动视频《党员,请选择!》首次将“互动视频”应用于党史宣传,通过代入性选择,让用户决定剧情走向,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革命先辈的理想信念。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穿越刺桐城》花费120天时间,全景再现了宋元时期的古泉州刺桐城,网友通过人工智能人脸融合等技术,以第一视角沉浸式穿梭于宋元时期古泉州刺桐城中,进行一次角色扮演(RGB)式游戏体验,寻找宋元时期古泉州海上贸易最具代表性的三样商品,即“白色的金子”(瓷器)、“云彩做的衣裳”(丝绸)、“芳香的树叶”(茶叶),直观地了解泉州港的“世遗元素”[7]。芒果TV《听见,100年里的今天》采用“虚拟留声机”的形式,用户可通过拖拽播放“时代唱片”,聆听“新曙光”“新中国”“新发展”“新时代”四个不同时期的代表性声音;还特别设计“声音盲盒”潮流玩法,让当代青年与百年大党的梦想与追求、情怀与担当融为一体,实现跨时空交流。
2.2 建立用户思维,共情共鸣
一些传统媒体在内容生产上更多是从自身建设的角度考虑节目和版面需求,然后进行内容填充。而新媒体更强调用户思维,针对用户需求,提供各种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用户思维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也是今天媒体融合必须要考虑和强调的问题。早在2017年,《人民日报》针对媒体融合就发文指出:“无论是信息呈现方式的创新,还是信息内容的筛选,首要的关注点应是用户需求。所有的变革,都不能偏离用户这一中心。”[8]
新华社在2021年终策划推出一组现象级融合互动报道“年终提问2021”。张桂梅、张文宏、苏炳添、王赤等几位时代前行者根据全网10万多条网友提问和留言,用回信的方式回应大家的困惑和思考。回信真诚感人,在岁末给予全网读者感动与力量。其中张桂梅给年轻人的一封信《张桂梅:不惧怕,人生的“寒冬”里带着必然的希望》传播效果尤其突出。许多网友评论称:“一边看一边潸然泪下”“我带着张老师的回信给学生们上了特别的一课”。精选网友留言进行互动,这本是一种十分传统的互动模式,但新华社选择了用“回信”这一更为传统的方式与网友互动,用“更传统”对抗“传统”,形成反差萌,在信件的“年代感”中与网友共情。中国网融媒体互动长卷《最后,他说——英雄党员的生命留言》选取建党百年以来牺牲的英雄党员,倾听他们生命中感人肺腑的“最后一句话”。该作品将文字、手绘、照片局部动画、视频、声音故事、音乐、音效、SVG互动游戏、H5动画、划屏长卷等多种形式有机融合,用户通过手指或鼠标轻击、长按、划动、拖拽,就能“穿越”时间与空间来到英烈身边。这种互动方式给人带来全新的体验感,更易于受众理解并产生共鸣[9]。
3 思维创新、巧妙布局,重大题材更需趣味表达
融媒体竞争,很多时候就是思想的竞争。支撑是技术,比拼的却是创意,谁更有想象力,竞争中谁就更有优势。尤其是创意过程中,增强重大题材的趣味性和贴近性,以年轻用户更易于接受的方式去展现主流媒体的价值和观点,这是融媒产品破题的关键。融媒产品的传播要考虑对受众的贴近性和接近性。
3.1 严肃题材与流行元素结合
互联网上有很多受年轻人青睐和喜欢的流行元素,这些元素对年轻群体来说,有天然的亲近感。若能将流行元素巧妙地融入严肃的主题报道当中,会对作品起到加分增色效果。第三十二届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类入围作品,题材皆严肃而主流,但在融合的思路上,不少作品趣味十足,流量轻松突破千万,甚至上亿。川观新闻《三星堆国宝大型蹦迪现场!3000年电音乐队太上头!》改编流行的电音神曲,数字手绘23件刚出土的三星堆文物,用年轻化方式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整体风格充满张力和现代感,歌词内涵丰富、方言幽默,既是对三星堆新一轮考古发现的创新报道,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艺术表达。视频一经播放,便引发全网关注,收获网友一致好评。天津津云新媒体集团《三生三世TA们“制造”的天长地久》以“三生三世”为主线,将天津与制造业的渊源故事比喻成三生三世的爱情故事,融合了视频与动效视图展现形式,互动性极强,网友可完全沉浸在作品之中,感受“三世”天津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3.2 历史与现代结合
厚重的历史题材,若能引入充满现代的元素,有时会有震撼的效果,更能形成冲击。河南广播电视台《共产党员了不起——地下超级工程》不走寻常路,开篇以动画角度切入地道战,又用硬核知识点解析共产党带领群众用锄头铁锹挖地道的智慧所在,后半部分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突破一道道技术障碍和垄断,自主研发地下掘进“神器”盾构机。《共产党员了不起》系列短视频,以年轻受众喜欢的语态为传播策略,围绕“中国智慧”这一鲜明主题,用新思维、新手段和新叙事,契合年轻受众对内容时尚感的追求,快节奏的节目形态和真性情的硬核内容,让人眼前一亮。该系列短视频带来强烈的精神震撼和清澈的情感共鸣,也为党史题材的影像书写开辟了一条新路[10]。
3.3 采访对象与内容生产结合
移动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从根本上改变了媒体和受众的关系,也让采访对象可以有更多的视角参与内容生产过程。湖南日报社《H5∣手机里的小康生活》让故事的主人公——朱小红拥有用户和采访对象的双重身份,深度参与内容制作,这就是一种大胆的创新。整个产品用模拟手机的形态来呈现朱小红的“小康”生活,产品设计了“微信”“地图”“相册”“相机”“支付宝”等8个在生活中最常见的软件图标,通过朱小红的生活视角,根据软件不同的功能,嵌入相关联的6个短视频,最终从朱小红一家幸福生活的剪影里窥见沙洲村全面小康、乡村振兴的壮丽全景。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和采访对象参与内容生产,是媒体融合中值得尝试的一种趣味性新闻生产方式。但此种方式容易引发一些版权问题,因此,在制作之初,就应与用户和采访对象协商好,让其知情并了解内容生产的全过程,确保产品的制作和传播顺利进行。
4 结语
媒体融合的竞争,是内容的竞争,是技术的竞争,也是创新和创意的竞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新闻舆论工作的创新问题,给所有从业者指明了方向。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类奖项所有入围作品反映了当前中国社会媒体融合报道最先进的技术、思想和创意,此类奖项的设置,推动了整个媒体行业的进步和快速发展,也让更多的从业者从中受到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