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重构:数字化时代学术期刊编辑与作者研究
2023-01-09李冶陶
李冶陶
(作者单位:四川省广播电视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学术期刊编辑与作者的关系影响着期刊的组稿效率、稿件质量和见刊周期。在数字化时代,技术的加持拉近了学术期刊编辑与作者的距离,同时也使得编辑与作者的角色和职责发生了变化。编辑与作者的边界在坚守本位的基础上产生交融,编辑融入作者,作者参与编辑,在数字化时代共同构建新的合作关系。本文首先探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学术期刊的变与不变,再从编辑与作者的角度探析其新型关系的构成要素与具体举措,从而为构建良好的学术关系提供参考。
1 数字时代编辑与作者的融合
1.1 数字时代学术期刊的变与不变
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数字媒体技术的日益革新推动现代社会走向数字时代,学术出版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今疫情防控常态化更加速了信息来源多元化、学术资源数字化、编辑办公网络化的进程[1]。作为学术进展和科研成果的记录、交流和传播平台,学术期刊在数字时代虽然实现了技术加持后的新转型,但也没有改变内容制胜的本质属性。
1.1.1 技术加持:强化知识服务与研究合作的功能
数字平台和万物互联极大缩短了学术期刊的稿源搜集、论文编辑、期刊发布的时间周期,畅通了学术成果和科研进展的传播渠道。多样化的媒介形式和网络终端为期刊出版内容提供了多样化的呈现形式,多媒体融合的出版方式使得研究成果能以更清晰直观的形式和介质进行表述与展示,论文内容借助数字化的编辑过程和多样化的出版形式获得更立体的表达和利用。如《新物理学杂志》(New Journal of Physics)推出视频摘要,简述理论现象并还原实验过程[2];《科学》(Science)、《细胞》(Cell)等开发了学术期刊应用软件[1]。在技术的加持下,学术期刊能够借助大数据分析和新媒体手段挖掘并分析了解用户的差异化需求,通过社交平台与用户群体进行及时交流和体验反馈,随时调整优化期刊建设和出版服务,为作者和读者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微观服务。同时,当今的学术研究正从单领域的区隔研究独立发展为跨学科的学术交叉融合,数字技术为学科知识的交流互鉴、研究方法的更新迭代、研究成果的共享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大数据推动全时段、无障碍的跨学科、跨区域的学术交流合作成为现实。学术期刊亦能以学术资源为核心点,运用智能技术和移动终端构建世界学者和读者共享的网络交流平台[3],向全球开发资源信息,促成更多国际化研究合作。
1.1.2 内容制胜:坚守科研引领与学术规范的价值
学术期刊是生产传播科研成果和实现学术合作创新的载体,引领与规范学术发展始终是学术期刊的基本功能[4]。进入数字时代,期刊不应改变“内容制胜”的理念,而是更要明确自身作为科学研究发展方向的领航者的时代任务,自觉肩负引领学术创新进步的重要使命。首先,学术期刊应当具有慧眼识珠的能力。利用发达便捷的网络把握国际学术前沿领域和热点话题,不断挖掘研究前沿领域和重大领域,或具有创新价值和研究特色的学术论文,提高学术期刊整体的学术质量。同时,学术期刊还应锤炼火眼金睛的能力。利用网络搜索引擎、数字检索平台对研究论文进行全面彻底的把关和审核,严厉禁止抄袭剽窃、一稿多投等学术失范行为,遵守出版法规和保护著作版权。同时,借助网络工具辅助编辑校对,减少论文用词、格式等规范问题,减少期刊出版失误,为学术界树立严格规范学术研究的榜样。
1.2 数字时代期刊编辑的角色转变
“编辑”在传统意义上被理解为运用文字、图片等符号媒介与纸张等物质载体对内容进行采集、鉴审、加工、编辑和组合,以达到传播知识和文化信息的目的[5]。作为论文内容的把关者、作者与读者的连接者、学术创新发展的引领者,学术期刊编辑是学术期刊出版的核心环节[6]。著名编辑家戴文葆先生认为,编辑是人类文化的保存和记录者,也是整理和创造者[7]。编辑的能力与素养对学术期刊的内容质量、建刊水平和期刊品牌具有重要影响。数字时代编辑借助数字技术和网络平台,实现自身在学术期刊出版过程中的价值位移和身份迁移。基于学术期刊的“技术加持”之变与“内容制胜”之核,学术期刊编辑的角色发生如下转变。
1.2.1 由稿件被动把关者转为稿源多域挖掘者
随着数字时代学术研究跨领域的融合互鉴和跨区域的合作交流不断深入,学术期刊编辑不再只针对某个小范围学术领域进行深入了解,还应持续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数字编辑出版的专业知识,主动了解一定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基本理论和方法[8],掌握多个领域的知识。编辑除了接收学者的论文投稿和固定合作者的论文外,更应提升稿源搜集的主动性,根据对学术前沿和科研热点的洞察分析,在互联网平台对海量信息进行大范围检索和系统化整理,深入挖掘高质量稿件,成为学术期刊跨领域学术导向的引领者和跨平台优质学术论文的挖掘者。
1.2.2 由统一规范编排者转为多元形式创作者
数字时代,多样化的媒介形式和网络终端为期刊出版内容提供了多样化的呈现形式。学术期刊编辑不能仅仅聚焦于统一格式的修改调整和学术要求的检查规范,打磨论文内容的精确性、数据的可信性、逻辑的周延性、表述的严谨性,还应充分考虑不同媒介调性和网络终端的特点,完成带有艺术审美的二次创作工作。编辑需将移动设备纳入考量,对学术论文进行“碎片化”和“融合化”加工,根据学术内容适当进行多样化展演形式的调整与设计,平衡好深度学术型研究与及时碎片化阅读的关系。学术期刊编辑从对图书出版的单一编排者转变为适配数字媒介和融合传播的多元创作者。
1.2.3 由内容单向传递者转为市场双向连接者
大众传播时代,读者作为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在学术期刊的内容传播上缺乏主动性,期刊作者也难以获取读者的反馈和市场的需求。学术期刊编辑对作者的稿件进行编辑、审核、发布后,与作者的联系自动解除。当今数字网络平台为市场需求提供了良好的反馈渠道,使期刊编辑不再是作者到读者的割裂式节点,而是转变为作者与读者的互动式纽带。编辑作为作者的“文化经纪人”[6],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以及社交媒体动态掌握市场情况和用户需求,帮助论文学者与学界进行及时沟通交流。编辑与作者即使缺乏线下会面也能保持稳定的线上联系,实现编辑对作者的深入了解以及向其进行市场的长期反馈。
1.3 数字时代作者身份的多元呈现
学术期刊离不开作者这一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认为作者是学术论文的创作者,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在学术发展的历史上,作者与编辑的身份在不同的阶段发生过变化。
1.3.1 不同时代作者与编辑的身份转换
早期的学术研究中,作者即是编辑,二者身份高度重合;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编辑逐渐走向职业化,作者与编辑的身份开始出现较大的区分;但在数字时代,作者的身份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作者与编辑的关系也在时代的推动下向融合的方向发展。
1.3.2 不同环节下作者多元化的身份象征
数字时代的作者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偏好开展研究与论文的撰写,需要对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进行把握,也需要与期刊编辑进行深度沟通。从课题研究的选择开始,作者就要加强自身的品牌意识,要使自己成为课题的研究者、推广者,在专注学术的同时也要关注如何提升个人学术的影响力。撰写论文的过程中,作者不应只是埋头苦写,也要及时与期刊编辑取得联系,重视期刊的需求和偏好,使自己的文章在投稿时更加符合期刊的要求。编辑校对的环节是作者与编辑交流最深入的环节,作者在此时要积极沟通,与编辑一同努力,完成文章的出版。文章出版后,作者更要扩大其影响力,进行宣传与推广,树立自身的品牌形象[9]。
1.3.3 数字时代作者与编辑的身份融合
在学术论文从选题到出版的各个环节,作者的身份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作者不单单是文章的创作者,也要参与文章的编辑与推广,并且通过文章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影响力。在此过程中,作者与编辑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双方的关系不是简单的线性连接,而是彼此的高度融合,在不断的沟通中,作者和编辑才能达到相互认同,顺利完成合作,这种合作是一篇学术论文能够发表并收获较好反馈的重要因子,双方基于此合作也才能实现互利共赢。
2 编辑与作者良好互动促进期刊发展
2.1 高效沟通提升审稿效率
审稿是学术期刊编辑出版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决定着学术期刊的质量。编辑在三审三校环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编辑和作者在数字信息时代要活用媒体交流,一方面由编辑透明公开审稿流程,及时提出专业审稿意见;另一方面作者可以了解编辑部工作的进展,从而创作出更优秀的学术作品。
2.1.1 数字化交流方式
近年来,科技的发展、通信传输方式的多样,为编辑和读者间的沟通提供了有利条件。初审文稿后,编者可通过电话和作者就文稿各部分展开讨论,在确认可取之处的同时,全面明确说明待完善之处,并详尽阐述本刊的特色和部分有关规定。现阶段,不少作家开始通过QQ、微信等社会化媒介推送作品,比如QQ邮箱能够长期存储作品,容易检索,因而受到编辑的喜爱。针对不同的作品,编辑应选用最合理的交流方法。在编辑初审文稿后第一次与作者取得联系时,应当注意让作者留下多个联系方式,以方便后续在编辑文稿和校对稿子时进行联络。作者简介和联络电话、QQ号、微信号等都要经过专门整理记录。如果遇到需要作者紧急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电话联络,向作者简单地解释什么问题要处理,之后再在微信、QQ中通过图文表达详细情况,作者能够选择利用恰当的时机处理需要解决的问题,修正效率就能够提高。
数字网络时代,大部分编辑部应建立网络电子投稿系统平台。编者通过在网站电子投稿平台中详尽阐述期刊的出版要求、选题策划、栏目设置及各项规定等,让作者清楚期刊文稿发表的基本条件,确定选题,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稿编写工作中的标准流程,认真做好文稿规范及语言表述,以便提升文稿品质;编辑部也能够在网站上服务接待,并耐心解答前来询问的未约稿作者,从而建立潜在作者群;主编、作者、审稿专家也能够通过这个公共平台,在编写的各个环节中随时交流、共同参与,以提高专业内容的编写、发表质量。
2.1.2 透明化审核程序
作者在投稿后,最担忧的问题是审稿周期太长、工作效率低下、无反馈,所以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物应遵循审稿透明化原则,即文稿审核过程完全透明公开。初审阶段,编辑部应当提供初审范围、审稿期限、初审结果,帮助作者了解原稿初步处理的基本要求、时间等;在外审阶段,公示外审制度、外审数据、外审意见,作者可得知外审专家的稿件处理标准并获得相关反馈;进入最终审核阶段后,应提供最终审核的数据和制度。方便作者获取最终采用稿件的流程和需要的时间。
通过在官网或平台上公布各阶段稿件的进度期限,作者能够及时得到反馈,也可以进行外部监督。文稿内容达不到发布条件,或是不适应栏目选题和期刊宗旨的,要及时联系作者,客观解释无法采用文章的理由,以便作者另辟蹊径或是及时修改;对理论严密、写作合理、经过初审的学术论文,要抓紧给予专业评价。审议阶段,对于作者的质疑,编者应耐心解答,平等沟通,多换位思考,充分了解并尊重作者。至于反馈的专业审稿意见,有时不能直接简化整理并发送作者,有些专家使用过于严厉的话语,或许会损害作家的自尊,甚至影响投稿的积极性,需要编者通过重组语言,客观准确地提供更详尽的建设性修改意见。
只有在评审过程中通过数字媒体及时交换反馈意见,编辑与作者才能有效沟通,在后续的改稿、退稿中减少矛盾。
2.1.3 专业化评审意见
提高双方沟通效率离不开审稿的专业性和客观性。编委会应适时将学术评价意见反馈给作者。原稿审查的专业性包括原稿内容审查的专业性和原稿形式审查的专业性。从内容上看,编者把稿子发给各学科专业方面相应的审稿人,给撰稿人反馈建设性专业观点,编者应正确把握期刊涉及的专业知识,必要时与作者进行交流,提高作者的认可度;从形式上看,编者要对文稿科学伦理、意识形态和形式要求严格把关,帮助作家形成初步的专业标准和科学伦理认知。编辑一方面需要了解和把握我国及有关部门对刊物发表的相关规定要求、理论界有关科研伦理和学术诚信方面的标准与共识,了解和把握学术报告格式要求等有关规定;另一方面需要把上述要求、标准贯彻于审稿过程,并以正确的形式传递给作者。实践证明,编者在审稿过程越是专业,与作者交流越是充分,越有利于刊物形象的塑造及其与作者良好沟通的建立。
2.2 以理服人确保退稿有据
退稿是中国学术期刊编辑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数字化时代论文源流扩大,稿件增多,退稿任务也越来越重。怎样在退稿中做到“退稿不退人”,维护与作者良好共生关系,增强期刊品质保证,是学术期刊编辑关心与探讨的重大课题。
2.2.1 态度上退稿不退人
编辑工作的过程也是培养作者的过程。所以,编者在退稿时,应先审查来稿提交的作品资料,再结合作品内容作出判断。若撰稿人可能是潜在核心作家,可咨询其近期写作打算,以及是否有其他符合本刊要求的作品,并将刊物年度重点课题和近期选题附在退稿信后,向他推荐刊物重点课题[10]。退稿的同时采用约稿技巧以期达到良好的结果,这也对开发期刊作家资源、扩大稿件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可以建议作者改为兄弟刊物,这样不仅可以缩短论文发表周期,还可以使退稿及时找到出路,缓解兄弟刊物的稿件空缺问题。不少作者收到退稿信后,立即向其他杂志投稿并在短时间内被录用,他们对来信表示感谢,同时表达了将本刊作为投稿优先目标的意愿。这样做虽然是退稿,但却留住了人心,退稿不退人,提高了作者对期刊的忠诚度。
从长远目标看,主编应该向退稿人介绍更多本刊资料,包括说明刊物发行规模、出版范围、出版目标、版面设置和栏目要求等。对于因不适合杂志发表范围被撤稿的稿件,可向作者介绍对应方向杂志的联系方式;告诉作者目前杂志的稿源状况、作者队伍现状、缺少什么样的稿件、近期有哪些方面的问题等;贴心的编辑部还会为作者介绍有关学科的前沿资料、研究重点,以及当前需要研究的课题等方面的信息。最后要衷心感谢作者对杂志的信赖与支持,并激励他们更加积极投稿。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为部分有潜质的重点发掘的作家邮寄近期刊物,使作家更加认识并了解刊物,为作家和编辑的深入沟通打下基础。
2.2.2 言语上有理而有情
目前,学术期刊普遍采用互联网化的投稿方式,编辑也运用多种新媒体与作者交流,使传统的书信、电话等退稿方式让位于新媒体方式。在新的媒体环境下,编辑退稿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退稿过快,编辑仅用“不适合本刊选择”字样回复作者,容易给人留下编辑没有认真审稿的印象;(2)退稿到期后通知作者退稿,在退稿通知中也未作任何说明,或简称“稿件选题不适合本刊,建议投稿其他杂志”,这种不负责任的退稿方法容易导致作者对期刊的忠诚度下降;(3)使用事前准备退稿通知模板,直接复制或粘贴模板文字,这样的退稿通知没有说明退稿理由,会让作者失望;(4)约定式退稿或默认退稿,当作者在线投稿时,投稿系统会自动回复作者电子邮件,并在电子邮件中回复“您的论文已经收到,三个月内没有收到录取通知的请自行处理”[10]。以上几种退稿情形都给人一种敷衍、冷漠的感觉,让作者不知所措,退稿的原因和改进的方向都不清楚。
除了在语言中使用理性色彩之外,感情色彩也必不可少。编辑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要使用正确贴切的用语,并注重语言表达,避免采用居高临下的口吻。在退稿通知的写作上,首先要欢迎作者来稿,用尊重、表扬、鼓励的形式说明来稿优点;进而解释对来稿不予通过的理由,如文稿质量达不到期刊规定、与本刊要求不合等具有说服力的退稿理由;最后对文稿不被采纳表示歉意,并支持和欢迎作者继续投稿。交流因人而异,结合文章内容、读者情况和作品性质分析作者的身份特点,针对身份特征选择不同的交流途径:如果作者是新人,应当采取鼓励、帮助的手段;如果作者是相当水平的学者,可以与其探讨存在的问题;如果作者是有知名度的专家学者,则需要先得到专家理由,之后再通过讨论沟通商议解决办法。
2.2.3 做法上明辨且明答
在编者工作实践中,偶尔也会出现作者不认可退稿意见的情形,究其原因,很多作者认为评审并不理解自己的论文,或者看法不对等,但其实这不仅是专业方面的问题,也是作者专业表达的问题,从客观表达的视角来看文章的确存在缺陷,“读者”无法理解。如果编者举出一些例子说明,可一定程度上增加作者对审稿建议的采纳度。当然,也不排除其他情形。因此,即使审查者是各专业方面的学者,但因为不同人的科研经验和学习经历不同,对同一个现象的理解与判断可能有所不同。在这些情形下,必须采取答辩、再审的方式为科学思考提供空间,不可单方面强制撤稿。不管作者是坚持自己的看法,还是说服评委编辑,或者意识到有错误而接受评审的建议,都是经过努力求证与尝试的结果。明确而明晰的答辩流程不但有利于期刊编者更加深刻地了解稿件内涵,也有利于作者学术思辨训练,增强学术创新能力。创造以理服人的交流空间,将极大促进编辑和作者建立友好的互动关系。
2.3 换位思考减少修稿矛盾
编辑与作者在学术期刊的出版工作中,只有做到相互合作、相互促进,加强沟通与联系,才能推动工作顺利进行。审稿的过程中难免出现编辑与作者之间因为观念、认知、学术水平等差异而导致的矛盾,这些矛盾往往体现在对文稿的修改意见中,因此,要想消解矛盾,顺利完成修稿、审稿工作,就需要编辑与作者双方共同努力。
由于审稿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文稿的出版质量,对于编辑与作者来说都非常关键。从编辑的角度出发,要在大量的稿件中选择有较高出版价值、适合读者的稿件,而作者更希望发表体现自己高水平学术成果的文章[11],因此,修稿不可避免,甚至作者会有被退稿的风险。顺利完成修稿环节,减少矛盾,使编辑与作者都能达成自己的目的,这不仅取决于文章内容质量的高低,更会受到双方能否进行换位思考的影响。
编辑这一职业,不只是要对文稿负责,同时也要为作者服务,以人为本和人文关怀应当是编辑所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12]。因此,在审核稿件的过程中,编辑需要与作者保持良好沟通,从作者的观点出发,积极主动帮助作者维护权益、修改文稿,以实现双方共赢。
对于收到的稿件,编辑应当像作者一样认真对待,投入心血,以专业的素养对文稿进行审核,提出积极有效的修改意见,换位思考能够帮助编辑对文章有更深的理解与认识,也有利于编辑提出更合理的修改方案。作者也应当考虑到一篇优秀的稿件是需要反复修改与打磨的,编辑的意见能够从更多维度帮助作者思考改进,出版后文章的认可度、排名等对于作者来说十分关键,而文章的下载量、引用量对于期刊编辑来说也是体现期刊价值与地位的重要因素[13]。
学术期刊的编辑对于文字表达往往带有“工匠精神”的执着与钻研[14],而不同的作者因其表达方式与特点的不同,在不同类型的文章中常体现出具有极大差异性的表达。有些文章辞藻丰富,论据鲜明;而有些直接平实,简洁清楚;另外也不乏晦涩难懂、文字粗糙的文章。针对不同风格的作者与文章,编辑不能仅仅以自己的喜好与观点进行评判与修改,而要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15],既要尊重作者的表达风格与文章内涵,也要帮助作者,抱着以达到更容易被读者接受与喜爱的态度去修改文稿。作者在接受编辑的意见时,同样需要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不能只以自己的文稿为中心,还要考虑到出版方与读者大众对于文章的意见与要求,在与编辑进行良好协商的基础上实现文稿的修改。
3 结语
在数字化时代,尽管学术期刊的收稿渠道、来稿总量甚至发稿途径都发生了变化,但始终不变的是学术期刊对内容的把关与重视。内容制胜是学术期刊的法宝,亦是底线。学术期刊只有严格把关稿件质量,才能使其在技术的浪潮中始终处于不败之地。作者是内容的生产者,期刊编辑是内容的把关者,两者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才能实现双赢,甚至多赢。从组稿、审稿到修改或是退稿,期刊编辑都应当秉持耐心与责任心,积极高效地与作者沟通。同时,作者也应当在写稿、投稿、改搞的过程中主动了解期刊的定位、需求和意见,以撰写出有创造力、有价值的文稿,共同构建积极健康的学术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