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匠人·匠心·匠行:《国乐的侧脸》中“人”的叙事方式与精神内涵

2023-01-09王超宇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23期
关键词:国乐匠人纪录片

王超宇

(作者单位:河北传媒学院)

提到传统的国乐篇章,我们最先想到的会是什么?是让人眼前浮现“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的《春江花月夜》,还是让白居易心生“当时乍见惊心目,凝视谛听殊未足”之感的《霓裳羽衣曲》,或是让子期发出“善哉乎鼓琴”感叹的《流水》,抑或是追思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琴曲《离骚》?不论想到的是什么,在浩如烟海的国乐篇章里,我们仿佛可以看到通向远古的文明,仿佛可以感悟到器乐交织的“八音和鸣”的境界、编钟“一钟双音”的神奇工艺和川派古琴“激浪奔雷”的演奏特色。悠扬的曲调和激荡的音符交织在一起,既追溯着遥远的过去,又连接着未来和远方。而这一切究竟发源于何时何地?中华民族的音乐史中究竟还隐藏着多少不易被人察觉的文明现象?在《国乐的侧脸》中,观众可以探寻到答案。

作为一部国乐主题的音乐文化纪录片,《国乐的侧脸》共分为《知音》《和鸣》《霓裳》《离骚》《春江》五个篇章,既以中国古典乐曲为题串联起整部纪录片,又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呈现出华夏文明悠久绵长的历史风韵。《国乐的侧脸》不是对音乐的历史和知识进行枯燥深奥的科普,它更多是将镜头聚焦于人物身上,通过以“人”为核心的叙事方式,呈现出国乐与匠人之间融入血脉的渊源。他们可以是对演奏技法有着独特解读的专业演奏家,可以是对音乐传统和历史执着探寻的学者,还可以是继承了老一辈文化遗产并在时代的洪流中不断创新传承的民间艺术家,更可以是那些对音乐和未来充满幻想的年轻一代……无形的音乐,拥有了“人”的温度,国乐的“千面侧脸”在匠人执着的匠心传承之中被挖掘、被彰显。

1 见微知著:聚焦细节建构匠人精神

“工匠精神”是指“择一事终一生”的职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曾用16个字概括“工匠精神”的内涵: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而“工匠精神”也可以被称为“匠人精神”,这种精神品质贯穿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1]。从本质上来说,“匠人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但同时也是一种人文情怀[2]。

对于一种无法用直观的实物展示,又难以用理论论述去概括出来的文化精神,要想通过现代化的视觉呈现方式将“匠人精神”完全展现,是非常困难的。《国乐的侧脸》显然关注到了这一点,因此,乐器并没有成为纪录片的主体,而是与这些乐人的故事和生活形成了一个文化共同体。学者罗森·布尔提出“仪式化传播”概念,他认为象征性意义可以在仪式化传播的过程中被建构起来。这可以理解为仪式化传播是在具备最基本的信息传播功能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信息在传递过程当中的意义共享和信仰建构作用[3]。《国乐的侧脸》呈现了多位匠人与国乐之间种种深厚的渊源,将镜头对准了他们的生活与工作场景,聚焦于细节的故事化表达正是该纪录片仪式化传播的主要方式,无法被物质化的“匠人精神”也由此被自然和清晰地反映出来。

《国乐的侧脸》呈现了多位与国乐息息相关的人物形象,他们的身份大多是音乐界的专家、学者或专业演奏家。“国乐”,本身就是一个非常专业的领域,而片中主要围绕学者、艺术家这种身份的人物进行叙事,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很容易将国乐推动到一个更有距离、更深奥的境地。《国乐的侧脸》中生活化场景的表现便成为该片生命力的来源,缝合了大众与国乐艺术的间隙。片中的学者、专家、音乐艺术家等种种形象,并不是传统印象中的自带光环、遥不可及,他们会因为音乐创作中的新发现而感到兴奋,也会因未探索出的音乐奥秘而遗憾,会因音乐观念上的分歧而争论,也会因达成共同的音乐理想而在细水长流的岁月里孜孜不倦。《国乐的侧脸》聚焦于这些生活化场景的展现,让高雅的国乐主题纪录片拥有了人间烟火气。在这里,我们看到的只是热爱国乐并执着于此的普通人,他们对传统国乐的“述”与“守”,也恰恰是“匠人精神”最本质和最直观的体现。

在第一集《流水》中,郭平与郭思淼父子俩在为自己的古琴独奏音乐会作准备。作为南京著名的琴人,父子俩对于古琴演奏大家管平湖先生基本达到同等程度的迷恋,他们虽身处繁华的路段,但在开车行驶的过程中却依旧讨论着管平湖先生琴技的妙处所在,外界的喧闹与二人在车内的思考和探讨形成鲜明对比,他们仿佛随时随地都可以进入“琴以载道”的境界。

让编钟声与其他乐器和谐共鸣,是武汉音乐学院教授李幼平执着探索的内容。在《和鸣》一集中,多次出现李幼平身处编钟复刻现场的画面,他经常蹲在地上,保持与编钟高度的平齐,从远处观望编钟复刻的细节是否达到标准。他也会拿起杵挨个击打编钟,耳朵凑近编钟听一听音,再用手抚摸每个新制的编钟,这些不经意的小动作,早已成为他的生活习惯。

秭归龙船队的教练老高,如今已经85岁了,走路有些步履蹒跚的他在徒弟小心翼翼地搀扶下坐到了龙舟船头,准备再一次唱起纪念屈原的招魂歌。在《离骚》一集中,老高的画面虽然不多,但是他颤颤巍巍走向龙舟的每一个瞬间都是如此真实自然,让人印象深刻。还有“骚坛诗社”的负责人老谭,他的最大心愿就是唱好全本的《离骚》,因此,他专门去求教已经90多岁的老先生,两个人坐在自家门前的小板凳上,一起挖掘着唱词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在大自然的山水之中,带着对传统文化的探寻精神,两个充满人生阅历的身影形成了一幅虔诚真挚的画面。

生活化的场景在《国乐的侧脸》中经常有所体现,也正是这种真实色彩的流露,让片中的人物形象更加可感,匠人情怀也在不经意的一举一动之间悄悄流淌。在第五集《春江》中,阮弘讲述自己因为早产而不得不被迫接受全麻手术,她害怕麻药的副作用会减退她背谱的记忆力,因此,在醒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背诵《中花六板》的曲谱。片中,她还亲自教授自己的儿子弹琴,在母子共同学习的温情氛围中,我们仿佛可以看到阮红在生活之中对于国乐的传承。

生活是文化生存的土壤,有了烟火气的纪录片才是有灵魂的纪录片,才是有生命力的纪录片[4]。片中对生活画面的纪实,让传统的国乐告别了宏大的叙事,转而以一种细腻、可感的方式出现,走进了传统文化的内里和匠人的精神深处。当一件乐器经过匠人之手演奏时,当一篇乐谱通过匠人之心研读时,当国乐的传统与奥秘在匠人的执着探索中不断被发现和创新时,“匠人精神”中的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和追求卓越,都得到了最好的证明和彰显。

2 叙事套叠:多重视野体现匠心传承

《国乐的侧脸》以器乐和音乐的历史与传统为经,以多位专家学者、器乐演奏家和非遗传承人的生活化展现为纬,同时又以社会对国乐价值的肯定为血肉,以匠人在坚守国乐的过程中所展现的专业、敬业与执着为情感,进而升华纪录片主旨。纪录片《国乐的侧脸》对于国乐的展现不再仅仅局限于一首曲谱、一件乐器,从国乐本身我们还可以真切地看到那些历史和故事,而挖掘这些故事并愿意继续讲故事的人也被记录下来,这种多线并行的方式完整展示了国乐的“千面侧脸”,同时也为观众打开了感受匠心传承的多重视野。

在第三集《霓裳》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形成叙事链条的三重故事套叠。第一重是以上海音乐学院教授赵维平为主线人物,片中记录了他多次往返日本,想要借鉴日本“雅乐”乐器恢复中国唐代乐器,并以此改变中国音乐史的无声状况;第二重是以西安音乐学院教授程天健的日常生活为主线,他与赵维平教授的观念恰恰相反,比起追寻古乐源头的真相,他更喜欢在已有的真相中促进音乐的新发展,以寻求价值的最大化;第三重则是以苗捷继承父亲的大吉昌鼓乐社为主线,展现了年轻一代对音乐传统的坚定传承。这三重故事套叠,呈现了历史、文化、精神的交汇,匠人对于传统国乐的执念与追求、维护与传承精神都融汇在了这三重结构之中。

《春江》一集同样出现了三条主要的叙事链条。一是琵琶乐人吴蛮。片中展现了她把中国的传统乐器琵琶从国内带向国际的心路历程,她让我们从音乐的中西融合中看到了一条充满神秘色彩的“丝绸之路”。二是“江南丝竹传承人”阮弘。片中既展现了她在校教习音乐的日常,又从她碰撞的音乐观念中体现出了她对于江南丝竹的传承与创新态度。三是大同乐会。片中通过叙述大同乐会的前世今生,展现了大同乐会的后人在音乐观念和音乐信念上的传承精神。国乐的文化与意蕴贯通古今,一代又一代的国乐匠人借由音符穿越历史,又对其注入新生。《国乐的侧脸》通过故事套叠的方式,让我们打开了审视国乐的多重视野,同时也让匠人在各自研究领域深耕不倦的付出和精神得以完整呈现。

《国乐的侧脸》真正的核心并不是国乐的相关知识,而是国乐传承者对于国乐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和高尚的个人信仰。因此,人就是叙事中的核心对象。这一点在《离骚》一集中也有着非常具体的表现。本集中出现了一个人物——平江皮影戏团的演员钟志远。作为平江人,《离骚》这一代表着当地历史与文化的曲目在钟志远的心中占有异常重要的分量,因此,在演出前围绕该曲目的演变和同团的演员进行激烈的讨论是他必须要做的事情,而他在演出前也精心制作了屈原的皮影形象,即使是一个简单的发饰,他也要根据屈原所处的境遇进行多种设计和处理。《国乐的侧脸》的创新性在于它并不拘泥于国乐乐曲或器乐本身,而是尝试通过多重视角从情感的层面唤醒观众对于匠人传承之心的认同。

《国乐的侧脸》中蕴含着多组对照,既有音乐、乐器之间的对比,又有音乐传统的古今对照,也有承载着老一辈匠人精神的非遗传承者与国乐领域的现代从业者之间的对比,这些鲜明的对比拓宽了观众鉴赏《国乐的侧脸》的视野。另外,通过对比,匠人的精神与心理状态在特定的情节与环境中得以展现,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匠人对于国乐历史与技艺的专注精神,全方位呈现出了匠人虔诚的传承之心。

3 古乐今声:时代碰撞深化匠行实践

古人言:“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从古至今,中华民族“格物致知”的思想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种思想简单来说就是人法万物、万物法人的一种体现[5]。在这一过程中,人实现了对事物的认知和探索,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变换,赋予事物更多生命的内涵,而这样的特质,在众多匠人的身上都得到了最真切的体现。纵观《国乐的侧脸》,我们会发现不管时间如何推移,国乐中所蕴含的历史意蕴一直都被保留和传承了下来。对于匠人来说,国乐的历史和传统正是他们的信仰所在。华夏文明贯通上下五千年,有关国乐的传统技艺也在时代的更迭之中与现代观念发生碰撞,这对于信奉国乐传统的匠人来说,既是一次艰难选择,又是一次崭新突破。在《国乐的侧脸》中,我们时常可以从细节之处看到传统国乐在时代洪流中所迸发出来的新活力,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在新旧时代的碰撞中,匠人似乎为国乐的发展找到了新的方向,他们奏响了古乐今声,赋予了国乐新的意义。

在《知音》中,林晨作为国家非遗古琴艺术的代表性传承人,正尝试着将山水意象和琴韵之间的微妙关系用高科技的数字化手段表现出来,这并不是一件易事,因为传统的写意和精确的数字计算本身并不相容。但林晨认为,创新应该是站在中国传统的音乐思维上进行的,创新的形式并不受约束,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定义中国传统的音乐思维。高科技手段的融入,是在当今时代对古琴进行宣传和保护的有效方式,这是现代技术与传统经典的碰撞,更是一次意义非凡的融合。在《春江》一集中,吴蛮与她心爱的琵琶一起为我们呈现了横跨中西、穿越古今的精彩演奏,她将代表着中国音乐传统的琵琶推向了世界,并与多元的音乐世界碰撞着。

古琴、琵琶,抑或是其他种种传统国乐,在时代的更迭中,都被匠人赋予全新的内涵和崭新的生命。《国乐的侧脸》原本名为“国乐的侧面”,后将“侧面”改为了“侧脸”,一字之差却赋予了国乐人的温度和人的性格,使本无生命的国乐拥有了丰富的情感。对于匠人来说,贯通上下五千年的音乐传统也许不可撼动,但在坚持传承的过程中推动中华文明的创新发展,一定是他们在当今时代最真挚的追求。正视传统国乐的当代生存,将国乐的传承渗入生活的各个领域,是让传统文明发光发热的动力源泉,更是匠人在新时代“匠行”深化的最好表现。

4 结语

《国乐的侧脸》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以曲带人”的表现形式,全片虽在围绕传统国乐进行表达,但却通过生活化的画面和多线平行的叙事手段,打开了我们了解匠人的多重视野,阐述了“匠人精神”的真谛和内涵。该部纪录片无疑是优秀的,它的优秀之处不仅仅体现在它所表现出来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更有对匠人内心世界的挖掘和对匠人情怀的渲染,正因如此,才赋予了国乐真正的灵魂和生命力。在时代的更迭变换中,传统国乐之所以没有被世人遗忘,就是因为匠人的执着、坚守让它重新焕发生命的活力。《国乐的侧脸》完成了对心灵价值的书写,实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阐释与审美建构,片中的匠人可能会随着时间流逝而逐渐老去,但“匠人精神”却会与我们的传统国乐一起,永远鲜活。

猜你喜欢

国乐匠人纪录片
诗韵二胡,国乐传承
流动的壁画 匠人的传承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青年匠人
汽车匠人
“国乐改进社”的历史回顾
“神级”匠人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