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话语嬗变所涉观念的思考*

2023-01-09江作苏

中国出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新闻学伦理话语

□文│陈 妮 江作苏

习近平总书记将新闻学列入在我国社会科学中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这对新闻学的学术地位与社会作用作了充分肯定。当前,整个世界前所未有的互联互通,新闻学的话语整合对象早已越过了传统边界,而瀚漫的场域和变动的态势使得学科的自我再建构变得必要。首先是话语体系有着观念进化的明显征候。媒介技术的进步推动着媒介生态环境的变革,产生了许多新概念、新表达和新特点,挑战着传统新闻话语的解释能力和融通能力。新闻学学科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需要具有原创性和时代性。当然,话语体系的观念进化也需要溯源,探寻中国特色新闻话语体系的思想理论依据和文化渊源。

一、语料丰富性促进学科话语体系的提升

我国处于社会转型发展期,与之匹配的新闻学要建立起自己的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基础的工作是首先要构建起本学科的话语体系。这是因为,新闻学是一门基于实践的科学,这种实践方式是以话语,包括多媒体话语与学术话语,与客观世界应答,也用话语与社会人进行沟通。因此,话语基础厘定需要有动态取向的意向,而难点也在于社会转型变动之中的话语表达,有着诸多观念不确定的特征。

我国社会转型含有复杂的国情、社情和民情。作为话语语料,复杂性既为新闻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形态,也提出了诸多认识上的挑战。就总体而言,我国社会科学多个学科均处于对社会转型“尚未形成清晰有效的知识积累,在很多核心问题认识上的学术脉络还不够清晰可见”[1]的阶段,这个判断与新闻学的学科现状也大体相符。

新闻学话语体系的观念厘清,需要面对的有三个领域,一是官方,即传统的主流舆论场;二是以互联网为平台的民间舆论场;三是国际信息场。而这三个领域共处的当代宏观背景,是作为最大不确定性的网络技术发展与技术赋权。对于这种基本背景框架和社会转型的认知,由于现象的宏大与浩瀚,新闻学思考的问题经常处于焦点难以集聚,集聚亦难以形成稳定学术知识积累的“非稳态”之中,当然也就不易形成理论积淀,甚至与实践脱节,产生知识失效。这种非稳态的知识结构对新闻学的支撑作用就难以尽如人意。

二、逻辑回归关注新闻学学术的本质

重视对新闻学话语体系的认识,逻辑含义也就是关注新闻学学术的本质,集中于对新闻学知识如何获取、如何转化为再实践的参照坐标之认识,而不是窄化于对新闻业本体的具体操作、反映式的策论、术论等技术形式,这就需要厘清如何理解新闻学的本质,以及转化为学理知识的途径。

学者郑永年在论及中国改革开放40年经验时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就在于其对秩序和发展之间关系的关切。”[2]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发声的平台,新闻媒介曾经起到开展“真理标准讨论”的先声作用,亦为在关键时刻成为“东方风来”的春讯吹拂者。这些功能的发挥并不是个人灵光一闪的智慧体现,而是新闻人对中国社会发展巨大责任感驱动下的职业反应。

新闻学话语在概括与表述这些重大现象级事件时,学理的呈现力未现,尚还停留在对过程的感性描述层面,至多从政治学角度给以某些意义性的概括。但是就新闻学本身而言,这些重大新闻行为在本学科的发展上,具有什么样的规律性定位,目前还没有适当的学理性话语表述。这种状态,使得学界与业界都还停留在对少数新闻“高人”的期待这样一种感性阶段,而对节点性时期如何产生具有节点性作品的规律,则缺乏深入的规律认识。因此,自觉的、有理性的新闻行为选项就不易生成。

由话语体系入手,进而完善学科的结构,也就是相较于一般学科的“史—论—术”阵列,呈现话语体系在新闻学科中的基础托底作用。这种宏观观念的构建,对于学科地位的确立有着根本性意义。

三、话语体系需要体现基本的行为伦理

归纳历史与当下的新闻现象,可以得出“传播即涉伦理”的观点,[3]这个观点的逻辑脱胎于“媒介即信息”的逻辑方式。从新闻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发展史来看,主张“信念伦理”还是主张“责任伦理”,一直是新闻学术话语内涵的分歧点。由韦伯而始主张的责任伦理观点,虽然对于蕴育了现代化的物欲社会具有批判性的划时代意义,[4]但也并没有终结唯信念伦理至上的思潮在当代的多场景再现。否则,“后真相”一类的违背应然性的话语现象,就不会成为一种实然性的广泛媒介存在。

话语体系是一种文化的表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为新闻话语体系的建构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基础和伦理底蕴。中国传统的“载道”文化伦理,系中国新闻学垂直的文化统合传统。在当下的世界格局当中,“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国家伦理主张的体现,它从伦理角度转释了一种各国皆能接受的“大同”意蕴,已被写入联合国相关文件,[5]也是中国在向国际提供各类公共产品时的基本伦理出发点。

在新闻学的话语体系当中,当代要素最明显的部分,莫过于传播话语伦理转移到“人类命运共同体”基点上,这不仅因为新闻伦理是国家伦理的延伸,更是因为这个国家伦理的逻辑并非建立于假言判断(Hypothetical judgment)之上,语义方面有两个特点,即,对内不具有对国内任何阶层的排斥性;对外不具有对世界上任何国别的排斥性。这与“阶级”“阵营”“三个世界”的传统分野观迥然不同,具有全包容和托底性特征。

因此,在中国社会转型与世界发生全球化与逆全球化两种潮流并存时期,如何面对矛盾与冲突,以新闻话语的方式促进关系和谐,至少是和平相处,新闻学似可参考中国社会学者的观点——“以‘和谐高于正义’的理念来范导和适当构建公共理性所设立的社会性道德和法律规范,这是今后理论上和实践中的重要课题”,[6]这样的观点,如果列为新闻学的话语扩展范畴,那么新闻学话语体系就有了具体的落地之处,产生若干次级话语包和话语群。实际上,社会学者的此类观点,我国新闻界在国际新闻报道方面已运用多年,并于新闻话语中始终贯穿着“和”字,这一主张无论在近年的抗疫或是局部战争报道中都得到应用。问题是,作为学科话语体系不能只对个案发声,而需要以一种学理性的方式来表达媒介行为的伦理与逻辑出发点。

四、话语体系的特殊性与融通性促进更大的开放性

当推动新闻学发挥“支撑化”作用的进程时,必须思考有利于学术知识积累的话语体系,以及反映在话语体系之中的逻辑,以利于从操作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再到理论体系构建的开放型学术框架。我们迫切需要形成体现新闻理想且有向心力的学术共识,以及凭借这些学术共识,形成既能反映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实践,又能提供具有远见的学术理论工具的学术共同体。

19至20世纪,欧美国家在科学技术、经济制度等方面推进的创新,促成了物质精神财富的大量增长,西方借此竭力证明自身的卓越,而其他文明的价值则被边缘化和误读。包括新闻学在内的西方学术话语,西学东渐中多被我们接纳,尽管其正面作用并未被我们否认,但自我学术建构也借此而延缓。当下之时,提出建立中国新闻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命题,一方面体现着中国的价值和立场,另一方面又能为世界所共享,有着中国特色的学术意图,与时代和国情趋势相符。

中国新闻学的学术融通性,需要注重话语体系的对象性建构,这是因为新闻学致力于传播和解释存在于经济、社会、文化中的真相,揭示这些真相与人的思想行为中的一般规律。通过其独特的居于十字路口的学科地位,吸收其他社会科学的科学方法和理论,在增进学科知识进而支撑我国新闻事业方面,迫切需要取得实实在在的进展。

当然,过分依赖于其他学科也容易丢失新闻学自身的独立性。在其他学科不断蚕食和进占新闻学知识领域的态势下,新闻学应该具有相当的危机感。可以说,目前作为本体,新闻事业这个“自在之物”相当繁茂;但在如何作学术性表达,使其更好成为“自为之物”的方面却显苍白。独立的学术性解释与表达,事涉作为“自为”之物追求的权利,也决定着新闻学将来是否会成为其他学科从属的命运。

“中国特色新闻学”这一命题,需要坚持学科融合和中外融通。因此,它不应成为封闭型学术圈层的旨归。相反,应该推进新闻学研究更加科学化和普适化,以期在开放的话语环境中,不仅接受一国而是国际化的效果检验,且上升到一般理论高度,为世界新闻学发展作出贡献。

新闻学的知识话语生产,客观上具有全场域的特点,作为知识升华的观念不能分“你的”“我的”,而要“整合你我”。我们在新闻理论上已有相当开放的境界,例如迅速接纳了外来的“后真相”一类的揭示性观点。但仅就“后真相”而言,这并不是学术观点停滞之处,中国新闻学能不能沿续“后真相”命题,揭示出某些“真相后”的知识话语呢?这是新闻学可以与世界进行交流和对话的契合点,也关系到我们从目前向世界讲述自己故事的阶段,如何上升到能与世界分享故事相关的公共理性,这是新闻学应有合理预期。

一个学科的发展如果不直面矛盾与问题,就不会有紧迫性和责任感。当下中国的社会转型与全球现代性危机及价值多元化紧密关联。因此,新闻学要想为新闻生产提供坚实的逻辑支持和共识基础,就要破除“思维失效”的焦虑,释放学科的想象力和话语能力,切实提升新闻生产与观念生产的综合能力。

五、开放姿态面对基于算法的新兴观念

以往在新闻学的话语体系中,从来没有过让算法语言支配新闻行为的逻辑存身之处。但是在媒体融合已成为常态的当下,算法参与新闻业务过程已成为了普遍现象。而且野蛮生长的算法新闻,有着自己的行为逻辑。[7]

新闻学是不是要给算法全面介入采、写、编、发的人工智能新闻行为,留下行为地位和学术话语空间?这其实已是一个伪命题,因为不管传统新闻学承认不承认,它已经大量存在,而且人工智能已为越来越多的传统主流媒体所运用。在2018年俄罗斯足球世界杯体育报道中,Magic智能平台在赛期生产了37581条赛事短视频新闻,最快产生时间6秒;[8]北京冬奥会期间的信息分发,则实现了更高水平的实时、多媒、高质特点。而具有洞察性的深度报道过去是人的专属领域,现在也已经大量由机器在传播实践中所为。

因此,新闻学在自己的学术性话语表达中,需要系统性地回答和阐述两类基本问题:

第一,人机关系的主体性在什么条件下转换,也就是谁支配谁?何时、何限度转换支配?这涉及传统的责任观,主体性问题。我国已有业界负责人公开宣布了某些时候人机主辅关系的转换:“机器人抓取内容,辅之以人工干预的方式,实现个性化推送。”[9]传统新闻话语中有“守土有责”这一类话语,不仅是新闻的时空与地域覆盖的问题,更是一个职业责任的问题。那么在传感器、物联网快速普及的新闻信息场域内,是不是要在新闻学的体系当中,在“守土有责”之外,留下关于“布网有责”“算法到位”这样的人机融合式话语空间呢?当然,这类话语的逻辑前提是要“用网有术”,否则没有专业知识保障的责任只是一种学术上的假设性表达。

第二,行为伦理方面,新闻人原创的知识生产,与机器的数字化智能化生产,二者的结合关系有没有尺度?换句话说,像“脚板底下出新闻”“现场目击为准”这样的传统话语所表达的新闻行为标准,与传感器和摄像头传递的数字化直观真实之间,肯定不是替代关系,但是作为作品的原创资源,转化的方式即使不涉及著作权,也有一个伦理方面的问题。随着图像识别、声纹识别、人脸识别、大数据搜索技术的全面介入,新闻界发布的现场报道中,是不是都需要说明是肉眼“目击”,还是屏幕“直击”,或是“机器采集”?

如果新闻学要真正起到具有支撑作用,其话语必须观照“互联网这个最大的不确定性”时代的新闻业全行业的焦虑,有机地将已经发生变异的新闻生产规律纳入可以讨论的学术话语范畴,否则就会自外于已然成林的媒介新生态,孤木难支。在这方面,来自业界、学界的人士作了坦白式的陈述——“只有数据可以发现深藏的、深刻的新闻事实;数据分析有助新文本的生成”[10]“缺少自主可控的平台,很难掌握话语权和竞争优势”[11]“主流媒体采纳的技术多是内容生产技术,在人工智能算法、内容精准分发等方面存在短板”[12],这些现象造成了“传统媒体内容越做越好,商业性平台却越做越大”的现实生态。

新闻学其下还有新闻采访学、新闻编辑学等亚学科,为了对这些亚学科进行学理性的观照,我们需要在作为顶层设计的新闻学这个层次,留下与人工智能、算法新闻这些新兴现象对话的接口。在人与信息、技术与社会的宏观视野下,消解对新闻学和新闻业固守传统领域的误读,仅就新闻生产范式参与的社会群落而言,至少要“明确算法工程师、新闻从业者、社会管理者的责任与正确价值观,才是根本”。[13]

六、直面问题是实践性话语的品格

新闻学话语体系研究需要为新闻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式,找到问题的根源之所在。

新闻运作模式如何适应新的媒介技术传播形式,组织管理如何进行结构性调整,新闻从业者如何提升技术操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来适应新的工作形态,技术价值观与新闻从业者价值观之间如何权衡和选择,职业身份的认同通过何种方式来重新明确,新闻教育如何满足新闻行业变革中的需求,等等,这些都是摆在新闻学学科建构面前的实际问题。

新闻学的话语体系建构需要面对现实的情势,寻求问题的根源,找到解决困境的办法、探寻新的行业发展规律,重新整合和解读新闻元素之间、新闻与其他社会元素之间的关系,明确新闻指导理念和行业价值观念等。理想的新闻话语体系建构需要充分挖掘问题、分析内在逻辑、整合和寻求方法和规律才能使话语体系在理论和实践中发挥效能,才能使新闻学的学科建设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和理论阐释的依据。

七、结语

尼古拉·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指出,后信息时代的根本特征,是“真正的个人化”。[14]在这样的技术背景与传播场域条件下,新闻学话语体系的构建需要责任兼容,即将传统新闻的大众传播责任与个性化采编的服务功能,在学术观照的宏观层面予以整合。

作为社会分工的新闻业不会消失,但是具有社会赋权的专业化信息获得权与媒介资源的大众媒体,不能不面对社交媒体更深刻的平权化信息赋权,只有在这样的语境下主动适应,嵌合参与文化,才能建立与受众之间新的心理联系,构建“大众媒体—社交媒体—智能媒体”三元互动的话语格局。

注释:

[1]李友梅.中国转型社会学话语体系的当代构建[N].文汇报,2018-06-08

[2]郑永年.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的改革[N].人民日报,2018-08-28

[3]江作苏,李理.媒介伦理教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3

[4]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M].冯克利,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

[5]2017年2月10日,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55届会议通过“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的社会层面”决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书中。

[6]奂平清.理论自觉的关系研究与社会建设[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8(2)

[7]宋玮.对话张一鸣:世界不是只有你和你的对手[J].财经,2016-12-14

[8]新华社.世界杯结束了,Magic这条生产流水线却不会停下来[EB/OL].http://www.xinhuanet.com//zgjx/2018-07/17/c_1373 30386.htm

[9][10][11][12]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N].人民日报,2018-09-11

[13]张天培,耿森.五大融合 协同跑出加速度——主流媒体一年来推进融合发展亮点频现[N].人民日报,2018-09-11

[14]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胡泳,范海燕,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159

猜你喜欢

新闻学伦理话语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灵长类生物医学前沿探索中的伦理思考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加强新闻学话语体系建设
重造新闻学
——网络化关系的视角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解困新闻学』的特征和本质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