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形成性评价考核体系在药事管理学教学的应用*

2023-01-09王鑫铭葛朝亮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23期
关键词:药事管理学药品

王鑫铭 葛朝亮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安徽 合肥 230022)

药事管理学是一门以药品质量管理、解决公众用药问题为导向的综合性应用学科,主要涉及药品的研制、注册、生产、经营、使用等过程的质量管理。由于该学科在教学中涉及政策法规性内容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知识点零散且枯燥无味,课堂学生参与度及互动性较少,教学效果较差[1]。与此同时,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一考定成败”已成为普遍现象,在药事管理学中体现得较为明显。“重结果,轻过程”的专业课程考试制度很难反应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而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单纯讲授课程内容的灌输式教学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与理论指导实践能力的形成[2]。近年来,国内外许多高校开始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逐渐重视过程性考核在教学中的地位[3,4]。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是通过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尽可能全面地反馈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进而改进教学内容与方式,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掌握的一种过程性考核形式[5]。笔者通过阅读相关献,结合实践中的教学经历,探讨形成性评价考核体系在药事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1 形成性评价在药事管理学教学过程中实施的必要性

药事管理学是指导药学实践的一门重要的理论学科,与国家执业药师的“药事管理与法规”考试科目直接接轨。药事管理学学科理论在指导药学实践中具有很强的政策性与应用性,涵盖的知识面较广,但由于法律条文严谨规范、晦涩难懂,使得该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收效甚微,常被高校学生甚至部分教师定义为“只需要考前背一背就完事”的学科。时效性是药事管理学学科的另一特点。由于近几年国家的医药政策环境不断变化,医改动容、“两票制”[6]、带量采购[7]以及2019年新版《药品管理法》实施以来各类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不断修订更新[8,9],使得单纯的课堂教学逐渐脱离了药学实践。在这种全新的环境下,如果继续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及考核方式,学生的综合素质很难提高。然而,通过形成性评价考核体系,可以从课前、课中以及课后等全方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课堂参与度,多种评估手段的引入可以跟踪教学过程,督促学生逐渐培养起自主学习能力,有效反馈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形成性评价考核模式的形式与内容

形成性评价考核体系主要是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将学生在课程教学期间的综合表现作为平时成绩,同时根据学科特色将其与期末考试成绩以相应的比例共同纳入该学科的总评成绩中,是综合反映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的重要考核方式。平时成绩的考核方式可通过随堂测验、小组专题讨论、综述报告、分组实践调研等形式来评定,而其所占总评成绩的比例主要由教师根据学科培养目标而定。

2.1 设置随堂测验 及时巩固学习内容 随堂测验是反馈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教师也可以通过适量的习题对课程关键知识点进行小结,学生可及时巩固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来,信息化教学手段在我国高等学校教学中的应用逐渐广泛,许多教师通过雨课堂、超星学习通等教学软件在课堂上推送相应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部分教师为了让学生更熟练掌握课程教学内容,还会选择在课后推送相关章节测试卷,通过制定的试题库给每位学生随机发放试卷,在指定时间内要求学生完成测试,作为平时成绩的评定依据,并在学生提交答卷时及时反馈错题,提高了学生课后复习效果,也减轻了学生期末考试的学习负担。此外,为增加药事管理学的学科特色,可在题干设置中增加药事管理学案例事件,以便学生在练习中对药事法规有进一步的认识。

2.2 进行小组专题讨论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小组讨论是形成性评价考核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许多高校教师均将小组讨论作为过程性考核的重要评分依据。根据药事管理学的学科特点,可以开展以不同主题为切入点的小组讨论,专题的设置应尽量丰富。在每一章节设置1~2个小组讨论专题,教师可在课前将该专题信息通过网络平台下发至学生手中,要求学生提前查阅资料学习并做好充分准备,课堂上给予一定时间展开讨论。如在学习“第四章药学技术人员管理”时,可以社会上曾普遍存在的“执业药师挂靠现象”展开讨论,让学生了解执业药师的性质、买卖《执业药师注册证》以及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配备执业药师等行为的后果;让学生以小组为代表结合所学知识发表学习感言,教师根据学生发言为各小组打分,各小组再根据教师打分对组内其他成员进行互评打分。在学习“第五章药品管理立法”时,可以一则典型的社会普遍关注的假劣药案例事件为主题展开讨论[10],引导学生对比2001年《药品管理法》与2019年新版《药品管理法》中有关内容,仔细比较二者在假劣药处罚力度上的差异,总结并评价新《药品管理法》“新”在何处;作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如何以此为戒,加强预防监管措施,将假劣药事件发生率降到最低?最后,教师点评后进行总结。该过程尽可能保证了全员参与、公平可及,再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对本章进行总结,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新知识、拓展新视野,提高课堂参与度与兴趣。

2.3 撰写综述报告 增加学习深度 在形成性评价考核体系中引入综述报告主要是为了考查学生对本门课程或相关章节知识点的理解。教师可在学期初根据课程内容模块设置多个综述论文标题,每一个标题纳入相关重要知识点。学习章节内容后,学生可从多个标题中选出一个感兴趣的标题进行综述写作。例如可以从“请从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学角度浅谈医疗机构开展‘处方点评’工作的意义”“2020年新版《药品注册管理办法》颁布对医药行业的意义”“请结合2019年新版《药品管理法》探讨药品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的取消对医药领域的影响”等标题中选择,学生在综述写作过程中,需要查阅各类文献、书籍及网站资料,将每一个政策知识点放到宏观的医药政策背景下看待,拓宽了视野也和知识面。通过综述的加工写作过程,不仅增加了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同时使学生对论文的撰写格式也有新认识,为后期毕业论文撰写格式方法的学习减轻了压力,收获较多。部分高校开通了专业的网络平台[11],教师可以在这些平台上及时跟进与反馈。对于综述报告提交时间的设定较为宽松,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自主学习,同时,教师也有充足的时间对每一篇论文进行针对性的批阅,并给予相应评价。学生从平台收到教师反馈结果后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会有全新的认识,进而能主动投入到后续的学习中。

2.4 参与实践调研 印证理论如何指导实践 药事管理学是一门涉及众多政策法规的理论性学科,枯燥乏味,但是该学科在指导实践中却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实践活动,在课前将学生分组,设定10组,每组针对教材章节设定2~3个实践内容,小组讨论选定主题后线下实践,在实践中了解课堂所学内容,可以增进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认知,增加对课堂内容学习的兴趣。在教师规定的时间完成实践报告的撰写,并选取代表发言,教师在每周上课时根据课程内容安排部分团队做分享,分享的形式为5~10 min的PPT汇报。教师根据团队成员参与报告情况,结合分享内容对团队组长进行综合评分,组长再结合小组成员在实践中的付出情况逐一打分。例如,通过走访本地5家药店,了解药店药品分级[12]、分类管理的实施情况以及药品经营管理规范(GSP)执行情况,进一步认识2019年新版《药品管理法》对药店管理过程的影响,最终完成实践调研报告的撰写。学生在围绕这一主题进行线下实体药店的调研时,重新认识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分类管理”“药品陈列的六分开原则”“先进先出、近期先出、按批号发货”“有效期、近效期、准过期”等理论知识。同时也会发现许多与理论学习相悖的地方,如“执业药师不在岗仍可销售甲类非处方药与处方药”“处方药销售仍存在无处方发药的现象”。课堂汇报完成后,教师可对这些现象加以解释,让学生明白实践中存在的某些不和谐现象并不代表国家医药政策制定的问题,只是政策的全面实施到位仍需时日,药品监管之路仍任重道远。

3 形成性评价实施的效果反馈

有关调研资料[13]显示,自部分高校实施形成性评价考核体系后,得到了师生的普遍认可,84%的学生认为该考核方式客观且人性化,半数以上学生认为良好的形成性评价考核体系可代替期末考试。部分教师认为,开展形成性评价考核方式可极大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贯穿整个学期的形成性评价无形中给教师增加了工作负荷,加之教师的科研及考核任务繁重,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目标仍需不懈努力,同时还需要教务处的支持。只有不断探索适宜的过程性考核方式,才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药事管理学这门看似枯燥乏味但却实用的课堂上来,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4 小结

药事管理学是一门涉及药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原理的理论性学科,要求学生需要具备很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教学考核模式很难让学生在短期内达到培养目标。因此,构建合理的过程性考核方式在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形成性评价考核体系在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完成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提高了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具有较高综合素养的专业人才,符合我国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针。

猜你喜欢

药事管理学药品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天人合一”的管理学启示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依托案例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高职药事管理教学改革实践
医院药事管理在临床药学服务中的应用价值
更年期安全用药四个“药事”需谨记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关注氟喹诺酮类药品的严重不良反应
张瑞敏金句背后的管理学知识
水果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