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与策略
——业主角度

2023-01-09邬希丁

质量与市场 2022年11期
关键词:装配式业主工程质量

■邬希丁

(娄底市万宝新区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引 言

从业主角度探讨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与策略,需明确EPC模式的具体含义以及业主在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可发挥的力量,以此来构建对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并结合具体的案例来制定对应的质量管理策略,切实保障工程的整体质量。

1 EPC概述

EPC即Engineering(设计)、Procurement(采购)、Construction(建设),其指的是建筑公司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的设计、采购、建设进行若干阶段或者全过程的承包,并对承包工程的进度、费用、安全与质量负责。

2 工程概况

以娄底市振翩小学新建工程项目为例,探究业主角度下EPC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与策略。工程占地面积 35450.2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9487.12平方米,装配率约50%,建安费约7091.51万元,并将工程设计、采购、施工等施工内容全部承包给湖南省沙坪建设有限公司。

3 构建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3.1 构建工程质量信息采集系统

该采集系统遵循EPC模式一体化管理特征,从签订总承包合同起,构筑夯实覆盖整个项目各个环节的、全生命周期的建筑工程质量交互基础。业主依靠该信息采集系统规划设计质量控制目标预期整体框架,再将其细化、分解到各个组织架构、分包商、各个阶段,再将质量管理基础信息、量化结果、分解目标传输至工程质量管理平台,为业主的各项质量管理的相关决策提供可靠的论证信息。比如在装配式工程设计阶段,业主可借助BIM模型剖切→漫游→测距→集合碰撞筛检等功能,依托穿行碰撞检测、三维建模来及时识别各种潜在的质量风险,为设计单位的设计图纸与方案优化提供建设性意见,协助其敲定最终的设计方案,并推动与其他阶段质量管理信息的交互、对接、存储与鉴证,实现工程质量管理信息的实时共享、衔接,为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加一层保障。

3.2 工程质量管理职能信息集成

(1)装配式建筑工程全过程质量跟踪管理可大致分为以下多个阶段:工程设计、装配式构件生产与检查、出厂检验标识、转运与堆放、进场报检、卸车与堆放、现场吊装、装配连接、工程结构主体检查与验收,针对以上重点内容,需确定各个阶段、各项内容的质量管理人,进行质量管理职能的划分,如此业主可在发现相应问题时直接寻找对应的质量管理人予以解决。

(2)其一,要求承包人派驻本项目的项目总负责人对整体的工程质量负责,并在其的统筹管理下,利用信息化手段对以上职能进行调度整合、协调安排,以此来借助EPC模式来形成质量管理合力;其二,将各项质量管理目标数据、管理职能传输和质量管理平台,在管理平台BIM模型内自动形成各个职能单元的质量管理计划与控制职责,后续在施工推进的过程中会有源源不断的数据输入,借助大数据技术对信息加以筛选,形成质量控制各职能分布式数据库,结合数据库信息,业主可对施工方的设计、采购、施工各个阶段进行有效的监管,并对其质量管理中的瑕疵、问题等提出意见与建议,以此来提升工程质量,降低成本投入。

3.3 供应链质量信息集成

(1)信息孤岛、信息不对称、信息中梗阻等现象,是以往大型装配式工程施工进程中常见的问题,建设覆盖供应链信息集成系统的质量管理平台,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因施工各部门、各参与方因信息中梗阻、不对称而引发的质量信息交互阻碍问题。

(2)供应链信息集成系统包括实体层、感知层、区块链层、交互层。实体层覆盖了建筑工程供应链在各个阶段的利益相关者,是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三流合一的依托与源头;感知层嵌入GPS/GIS、RFID、二维码扫描、物联网等多项技术,可随时调取各构件、建筑材料、设备的基本资料与空间信息等,并导入上一层区块链;区块链层包括海量的交易区块,各个区块都是独立的、已经进行过加密验证的、可存储有效信息的数据单元,并可确保收集到的各项质量信息真实可靠;交互层的作用是为业主提供关键信息共享、输入输出服务[1]。

4 从业主角度分析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策略

4.1 设计阶段质量管理策略

设计是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核心与主导,该阶段确定的方案文件基本涵盖了后续采购、建设等各个阶段的关键信息,因此设计质量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工程质量管理效果的好坏。从业主角度探讨如何提升设计阶段质量管理效果:

(1)要求业主根据施工质量管控目标,在设计阶段提出各种设计要求,比如工程项目的功能需求、项目定义、建设条件、质量控制总体目标等,故而设计阶段业主的质量管理需体现在对承包商界面管理与设计接口的监督、设计图纸验收上。从以下数点着手:其一,要求业主派出设计负责人与总承包商指派的设计人员协调好设计与监理间、设计与施工间、设计与供货商之间的接口管理,强化设计方案有效性、可施工性,以此来避免施工后续出现较多的设计变更,压缩施工周期,凸显EPC模式优势;其二,图纸验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设计图纸是否符合现行国家建筑设计技术规范、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以及国家和地方有关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法规、规章和规定,满足相关规划等主管部门审批的相关审批要求;设计标识是否达到国家有关绿色建筑设计一星级或湖南省有关绿色建筑设计一星级要求,满足行业主管部门有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规定要求;②设计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否满足总体方案标准要求,是否满足业主提出的诸多要求;③设计方案是否符合预定的质量要求与标准;④验收审查。重点检查施工图在设备、设施、管线等选择方面,有无在构造、选材、布置、尺寸等出现差错[2]。

(2)按照合同要求审查承包单位呈递的设计文件,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应通过监理人以书面形式通知承包人,并说明不符合合同质量控制要求的具体内容;此外,建议业主提供的各项勘察资料与文件信息等进行复核、补充和完善;建议业主参与建筑工程(含装饰装修工程及装配式建筑)设计、电气、消防、给排水、人防、空调与通风、变配电、智能化、综合布线系统、照明系统、附属工程、景观绿化、亮化设计等及红线范围内部全部工程内容的设计工作,监督管理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的执行情况,严控设计质量。

4.2 采购阶段质量管理策略

采购阶段的质量管理,主要表现在监督总承包商选择最佳的设备材料供应商,并对供应商的各项设备材料进行进场验收。

(1)需业主监督承包商编制详细的、周全的供应商选择方案,结合初步计划来选择出最佳的供应商,以此来实现采购与设计接口的衔接;要求检查各个阶段进购材料设备的名称、规格、数量、价格、交货方式、交货地点等;材料和工程设备的规格、数量或质量不符合合同要求,或由于承包人原因发生交货日期延误及交货地点变更等情况的,应要求承包人担任此项责任;其二,进入施工场地的材料、工程设备,包括备品备件、安装专用工器具与随机资料,必须专用于合同约定范围内的工程,未经监理人同意,承包人不得运出施工场地或挪作他用[3]。

(2)进场材料验收。业主可选择组织技术人员或者委派监理单位完成对材料的质量检查,保证所有进入施工场地的材料全部合格并满足相关标准要求;要求业主督促监理人员发挥其本身的监理作用,拒绝承包单位提供的不合格材料或工程设备,并要求承包人立即进行更换。监理人应在更换后再次进行检查和检验,直到设备与质量核查检验合格。

4.3 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策略

(1)质量监理任务分配。合理分配项目经理、设计负责人、勘察负责人、施工负责人、采购负责人以及专职质量、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设计师、建筑师、土木工程师、设备工程师、建造师等技术人员在工程质量管理人员中的职责与义务,强化各个岗位负责人的质量管理意识,因EPC下装配式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辐射到各个部门、各个岗位,不单单是专职质量管理人员的责任,因此需业主对承包人安排的各个岗位进行有效的监督,确保其在质量管理目标下履行其本身的质量管理义务,配合质量管理人员做好各项质量管控工作。

(2)监督关键工序与隐蔽工程质量。要求业主细致检查关键工序与隐蔽工程的整体情况,确认的工程隐蔽部位具备覆盖条件后,通知监理人在约定的期限内检查,并附带自检记录和必要的检查资料,监理人应按时到场检查。经监理人检查确认质量符合隐蔽要求,并在检查记录上签字后,承包人才能进行覆盖。监理人检查确认质量不合格的,承包人应在监理人指示的时间内修整返工后,由监理人重新检查[4]。

(3)需业主与承包商共同组建质量管控团队,选择负责任、能力强、有经验的施工人员进行现场实操,并掌控好各个阶段的施工期限,避免因施工人员过度操劳引发质量隐患;在进行技术控制保障时,需紧抓预制构件装配各个核心节点,上溯下沉以带动整体工程质量管理技术支撑周密稳妥、扎实牢靠;业主可指派代表展开施工巡查,正确实施工程质量管理监督审查权,通过平行检测到位、旁站检查、现场巡查等手段来确保工程质量;此外可派员驻厂监督预制构件生产车间的具体生产情况,通过以BIM技术为基础的质量管理平台,结合6SIGMA、4MIE、PDCA等质量管理理念,实现施工质量管理数据信息的集成与各个施工单位的智能化协同,确保施工质量管理可视可控可及时调整,以此来保证工程施工质量[5]。

4.4 培训管理

业主有权要求承包单位按照合同要求进行施工人员、质量人员等进行系统的培训工作,提升其质量管理方面的意识、知识与技能。从以下数点加以阐述:

(1)培训管理需针对各个部门、各个岗位,但因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职责与工作内容有着较大的不同,因此在执行对应的培训管理策略时亦应当保证有所针对,在此过程中,需业主协助承包单位厘清各个岗位的培训内容与培训计划,例如质量管理人员,其培训内容主要集中在质量管理知识、技能,并需结合工程推进的质量管理需求,及时的更新质量管理培训内容,以此来确保质量管理人员本身的综合水平满足工程质量管理所需;而针对项目管理人员,主要培训内容则集中在对各项管理措施落实的把控上,提升其对工程各项管理措施的宏观指导作用,以此来发挥其本身的质量管理价值;而针对一线施工人员,则注重培养其质量意识,规范其施工行为、端正其施工态度,避免因其施工随意性而造成质量问题。

(2)需对各个部门、各个岗位人员的培训结果展开考核评价,总结其各个阶段的培训效果,对其进行客观、公平的评价,评价结果直接关联其个人薪酬、奖励、升迁等,并对各个岗位工作人员提出的针对提升工程质量管理效果的行为给予必要的奖励,以此来提升其对于培训的重视程度,并能在培训学习方面倾注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切实提升其本身的质量管理意识,深化各个部门间的配合度,协同完成各个阶段的工程质量管控目标[6]。

5 结 语

综上,文章从业主角度探讨了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与策略,强调了其重要性与必要性,建议给予其足够的重视,从工程实际出发,探索如何构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维护业主利益,保障工程质量。

猜你喜欢

装配式业主工程质量
探讨业主方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
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作用分析
装修一体化装配式建造技术研究
PDCA循环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一条鱼滑入下水道
加强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
浅谈如何提高工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