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思政课生态道德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2023-01-08刘志丽

智库时代 2022年1期
关键词:培育文明道德

刘志丽

(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2.桂林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显著成效,生态文明思想不断丰富发展,指引生态文明实践持续深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培育生态道德和行为准则,开展全民绿色行动。大学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绿色文化风尚的引领者,加强和改进生态道德培育,不仅有利于培育生态道德,塑造生态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且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深刻认同、自觉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心理基础和社会基础。《思想道德与法治(2021年版)》教材进一步将生态文明建设有机融入,突出了培育大学生生态道德的目标要求。如何实现对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刻理解和自觉认同,如何在实践中有效达成生态道德培育目标,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主渠道需要担负起培育责任。

一、大学生生态道德培育面临的现实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伟大复兴的千年大计,不仅需要掌握生态知识技术的专业人才,而且要求在生产生活中的每个建设者、每个当代人都要有良好的生态道德素养。当代大学生普遍具有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的意识,学习实践的意愿和能力较强,但对生态文明思想理解不深入,对生态文明建设关注度较低,责任感不强,生态道德认识与行动不统一,持续提升生态道德素养的意识不强,绿色生活观念、意志和能力较弱。目前,大学生生态道德培养缺少着力点、深度不够、实践性弱,制约着大学生全面理解并积极践行生态文明思想,影响生态道德培育的实效性,不能有效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

(一)生态道德培育缺乏整合,着力点不明

生态道德培育在思政课上多以散金碎玉的理论教学方式进行。第二课堂中环保绿色活动缺乏系统设计、惠及面窄。思政课实践教学重视度不足、课时少、投入少,有些甚至没有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未能发挥对生态道德培育的有效作用,教育力量、资源未得到有效整合和系统使用。

(二)生态道德培育深度不足,针对性不强

生态文明知识在中小学已经有所涉猎,大学生生态道德培育首先重在思想培育,但目前理论教学深度不够,不少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理解仅停留在环境保护上。大学生职业道德等教育中生态道德培育与实际需求脱节,对不同专业所要求的生态素养缺乏针对性的教育培养。

(三)生态道德培育实践性弱,达成度不高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生态道德须在实践中培育深化。大学生对现实的关注较片面,生态道德实践严重不足,教育停留在纸上、口中,生态道德认知与个体实际生活相脱离,缺乏实践中产生的情感驱动与意志支撑,责任感和行动力不强,生态道德培育难以有效达成。

二、思政课生态道德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绿色文化风尚的引领者。改进思政课生态道德实践教学有助于大学生全面领会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生态道德,塑造生态人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崇尚生态道德,营造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强化生态责任意识,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弘扬生态道德,在全社会形成深刻认同、自觉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心理基础和社会基础。

(一)引导大学生深刻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生态道德,塑造生态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实践教学中,切身体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巨大成就,引发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刻的认知触动,激发探索理论逻辑的兴趣热情,主动掌握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将理论认知拓宽拓深,转化为道德实践,让生态道德内化为基本素养,提升适应、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本领、劳动技能、创新思维等综合能力,在知行合一中塑造生态人格,克服片面的成才观、成功观,重视并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崇尚生态道德,抵制消费主义,积极参与建构生态文化与绿色生活

大学生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面对社会生活中的多元价值观,如何正确判断、理性选择,不仅要靠思政课的理论教学指引方向,更要将理论思考延伸到生活实践中。教学改革正是要以生态道德实践教学培育大学生良好的思辨能力、健康的批判精神、自觉的道德修为,不被消费主义、虚无主义等消极错误观念所裹挟,明辨是非正误,树立并坚守正确的价值观,崇尚生态道德,建构绿色文化,自觉培养绿色生活方式。

(三)引导大学生强化生态责任意识,弘扬生态道德,在生态实践中锤炼个人能力、提升社会认同

实践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强化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以舍我其谁的精神从现在起做力所能及的事。以日常生活为生态道德实践的切入点,把专业学习与生态文明实践相结合,将个人理想与祖国绿色发展相适应,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第二课堂、创新创业等生态实践活动,结合所学所能在群众中开展生态服务,以鲜活的方式传播生态思想、倡导生态道德,促进全社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同与参与,形成广泛牢固的心理基础和社会基础。

三、《思想道德与法治》生态道德实践教学改革的绿色思路

大学生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生态道德教学资源丰富,如何优化生态道德培育,关键在于选准落实着力点。《思想道德与法治(2021年版)》教材进一步将生态文明有机融入教材,突出了培育大学生生态道德的目标要求,是适当的着力点。以《思想道德与法治》实践教学为试点,统筹生态道德培育体系,既是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主渠道的责任,又为提升思政课教学吸引力、实效性找到了新的突破口,而且对势在必行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进行了积极尝试。

(一)教学资源生态化利用

以绿色作为教学改革的主基调,充分利用现有平台与资源,不搞投资建设,促进绿色共享,形成综合利用,足以满足教学要求。改革的重心要放在思政课实践教学设计上,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专业实践与社会实践、“四史”教学与第二课堂中的生态道德培育元素有机融入实践教学方案中,构建绿色教学体系。思政课教师可以通过课程思政教学观摩、联合指导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掌握现有教学资源和学生实践情况,为教学改革增加资源储备。

(二)有限课时“乘法”化设计

《思想道德与法治》实践教学学时不多,单独开课较少,多随理论课同期开设,其中生态道德实践教学课程实践更为有限。突破内容丰富但课时有限的瓶颈,要把生态道德培育作“乘法”化设计,一是从生态文明、绿色发展角度对学生已经有所体验的实践过程进行绿色整合和再次使用。二是带着思政课实践课程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讨论内容、实践作业要求,自主选择参与校内实践活动,在生态道德实践中深化道德思考,形成实践报告、视频、微电影、论文等成果。

(三)生态实践差异化选择

思政课实践教学面向各专业学生,学生之间存在个人差异,实践项目差异化选择不仅可以按照大学生兴趣、专业等特点满足实际需要,而且可以使同学们在实践协作、成果展示等过程中接纳差异存在、重视和谐互动、形成绿色观念,为形成开放、平等、自省等精神力量提供依托。思政课教师在设计实践项目时,既要融入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和热点,又要重视学生生态知识、能力、素养的提升,最重要的是将生态道德培育润物无声地浸润其中。

四、《思想道德与法治》生态道德实践教学改革的目标设定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实践为根本、以生态道德培育为核心,构建与理论教学有机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发挥“三全”育人优势,创建可操作性强的“聚合式”实践教学模式,提升教学亲和力和实效性。深刻理解生态文明思想,强化生态责任意识,内化生态道德修养,促进大学生鉴别力、思辨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身体力行参与生态道德实践,践行绿色观念。

(一)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密切联系理论教学内容与节奏,以生态道德培育为核心,构建理论教学体系。一方面,在实践教学内容上理顺逻辑,如联系理论教学中的人生观、世界观内容,在实践教学中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教材中的消费主义检视批判研讨活动,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另一方面,在实践教学环节积极创新,增加以学生为主体的翻转课堂、第二课堂、研讨活动等互动性、体验性教学环节。打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促进大学生学思悟践,全面科学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的内涵、价值及实践,增强认同感,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

(二)深刻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化大学生生态责任意识

生态道德实践教学改革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促进生态道德认知、行动与情感、意志的连结,引导大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握生态道德的内涵和价值,将生态道德、绿色观念内化于心,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设计符合大学生差异化、个性化需求的生态道德实践环节,提高亲和力与针对性,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时事,深入全面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和五位一体总布局,强化生态责任意识,激励青年大学生结合个人事迹在绿色发展中自觉担当时代责任。

(三)投身生态道德实践,提升大学生鉴别力、思辨力、实践创新能力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关注生态文明建设,了解绿色发展战略,在学习实践中主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将生态道德内化为基本原则,通过思考和解决生态道德实践中的困惑,培养大学生的鉴别力、思辨力。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质量,激发大学生以实践促进知识掌握、以创新提升学习能力的自觉意识,自觉将生态道德落实到生活学习和服务社会中,运用生态文明思想指导实践,明确大学生在绿色发展中的历史使命,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身体力行、创新成长。

五、《思想道德与法治》生态道德实践教学改革的具体路径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探索以混合式教学方案、问题导向式实践、体验式第二课堂、研讨性课程实践共同构建的“聚合式”实践教学模式,促进大学生在螺旋式上升的实践和探究中内化生态道德,坚定生态文明思想,形成绿色行为习惯。

(一)混合式教学方案——打通线上自学与线下实践的渠道

引入混合式教学方法,融合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线上教学资源丰富,引导学生广泛深入地了解我国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了解当代青年在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时代担当。线下教学通过参与实践延伸学习,促进学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通过分析实例、课程实操、竞赛实战等,更加深入地学习研究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现实成就和全球影响,研讨如何在生活、生产中继续改进。

(二)问题导向式实践——联系理论课堂与实践课堂的纽带

有效运用问题导向式教学实践,促进大学生更加积极地在动手动脑相结合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大学生把所学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于生态文明的科学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尝试用理论去认识事物、指导实践,科学理论对于问题的有效回应能够促使大学生对理论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在亲身参与的教学实践中发现科学理论的巨大力量,进一步自觉坚定理想信念,主动培育思考能力、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进取精神。通过实践教学促使大学生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战略,主动全面地了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绿色发展国际合作进程,共同研讨大学生普遍关心的生态问题,深入学习绿色发展战略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案例,引导大家从生态道德与绿色发展的角度主动探寻解决路径,通过团队讨论、头脑风暴相互支持、彼此协作。

(三)体验式第二课堂——统一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的切口

将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有机衔接,引导大学生开展绿色校园文化活动,如绿色设计展览、绿色志愿服务,鼓励跨专业组队参与,在活动中深化对生态道德和绿色发展理念的沟通与检视。作为组织者,在第二课堂活动体验中积极践行生态道德,在活动筹备、宣传、开展过程中有意识地体现绿色方式,对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形成深层次的认知与情感接纳。激励大学生发挥主体性,有意识地提升第二课堂绿色实践的品质,使绿色实践更有深度、广度,有效满足大学生的差异性学习需要。大学生在由浅入深的实践浸润中,不仅能够深化对于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理解,而且能够培养绿色实践的领导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等,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实现个性化发展。

(四)研究型课程实践——培育思辨能力与生态素养的实操

开设研究型课程实践的重点在于培养大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以小组或团队形式,对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战略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深度研究和专题探讨,鼓励在尝试解决问题时积极交流合作,大胆创新突破。引导学生研究在课堂教学、实践环节中发现的问题,如生态道德培育的有效途径和创新载体、绿色发展的社会共识、消费主义陷阱的批判与抵制等,指导学生组成团队,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式开展调查研究,分析有效数据,形成报告或论文,并提出建议和对策,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试点实践,梳理、分析实践过程、实践结果的数据,得出信度效度较强、有意义、可操作的结论。通过研究型课程实践,在调查研究、实践反馈中,大学生不仅可以进一步内化生态道德与绿色观念,而且实践了普及推广生态道德与绿色观念的有效方式,促进了个人和群体生态道德与绿色观念的强化和巩固。鼓励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实践经验的大学生在共同研究中相互启发、彼此激励,突破原有的专业局限和思维束缚,以实际问题为导向,充分发掘个人和团队的潜能,制订绿色方案,落实绿色实践。

猜你喜欢

培育文明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