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校企合作模式初探*

2023-01-08魏仁胜周国娟熊国灿杨军

智库时代 2022年1期
关键词:产教校企院校

魏仁胜 周国娟 熊国灿 杨军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

现阶段我国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国家也在大力倡导发展高职教育,正因如此,我国的高职教育正处于发展的全新段。当前,高职教育的发展得到了国家的全力支持,为保证我国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应该深入贯彻产教融合理念,大力推行高职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我国自2019年以来已经发布多个加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方案,由此可见,开展校企合作是进一步促进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高职院校应该通过制定完善的教学体系、建设专业教师团队和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等加大校企合作力度,进一步推动我国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文对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并对促进我国高职校企合作模式升级创新提出一些建议,以此来促进我国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意义

(一)校企合作促进产业和教育相融合

产业是围绕商品进行的生产活动的统称,产业在我国大致分为三类: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其中包括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教育是指教育者对学习者的知识传授和指导产教融合当中的教育,特指我国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可以进行产教融合完全是因为职业教育有着其他普通教育所没有的特点,职业教育与社会实践和社会生产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社会提供拥有高超专业技能水平的综合型人才,正是由于职业教育的这个目的才会使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产生着紧密联系。在产教融合过程中,产业的作用是为职业教育的受教育者提供一定的实践环境与教学基础设备,而职业教育受教育者则需要在产业的发展中提供一定的服务、理论基础与人才资源,这种合作模式可以使产业和教育互相合作、各取所需,同时促进我国产业和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开展校企合作是非常有必要的,产业与教育行业互相配合、协调发展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与教育的发展。

(二)校企合作促进学校和企业相融合

学校和企业在经营与运行模式上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主体,企业的主要目的是获得经济收益,因此企业主要是以商品生产经营为主体活动的单位。学校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培育人才,因此学校主要是以教书育人为主体活动的单位。因此从表面来看,学校与企业根本就是没有任何关联性的。但是由于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并且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提供具有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这使得职业教育拥有了与企业深入融合的可能。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应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通过与企业的紧密联系加强对社会所需人才类型的关注,进而培养更多适合社会发展的高技能、高水平人才,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更重要的是高职院校应该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借用企业资源来加强对高职学生的职业教育,进而促进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缺乏创新,校企合作模式较为单一

校企合作对高职院校来说是最符合当前社会发展形势的教学模式,高职院校通过与企业建立紧密联系,使高职学生可以在进行社会实践的同时学习专业的理论知识,但是我国现阶段的校企合作大多以订单班、顶岗实习、共建学习基地为基本方式来开展,这种校企合作模式无法进行校企深入合作,只是一种较为表面化的合作方式,并且此种合作模式的形式较为单一。同时我国现阶段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学理念也较为落后,对当前的社会教育形式缺乏更为深入的认识,无法配合国家制定较为合理的教学规划,并且部分高职院校缺乏具有校企合作经验的管理者,在校企合作方面缺少理论支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高技能、高水平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但是我国多数高职院校都对此缺少认识,高职院校对教学方式没有进行相应的更新,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区域发展方面来看,多数高职院校没有充分利用区域发展优势,缺少与优秀企业的沟通交流。从国际交流方面来看,高职院校缺乏长远眼光,无法充分利用校园与社会资源与企业进行较为长远的合作。

(二)高职院校缺乏与企业的深入交流

现阶段我国校企合作难以得到快速发展的一大原因是我国高职院校与企业缺乏较为深入的交流,高职院校与企业双方无法制定更为合理的合作方案,无法做到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双赢。高职院校缺乏与企业的深入交流会导致高职院校对企业需求信息的获取产生一定的滞后性,无法在第一时间培育出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这种情况的发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优势,减少企业可获得的经济利益,从而导致企业合作意愿下降。

更重要的一点是,由于两者的最终目标有较大差异,高职院校的最终目标是为社会培育出更多的技能型人才,而企业的最终目标是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发展目标的差异会导致高职院校与企业缺乏共同利益,双方奋斗目标不同,因此校企合作只能停留在表面阶段,无法进行更深入的合作。

笔者在进行校企合作调研中发现,多数企业都认为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专业培养会对企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因为高职院校的学生还未毕业,其毕业后的工作方向无法确定,因此对其进行专业培养有很大可能会导致企业损失经济利益。同时由于在校高职学生与已经进入社会的人员有一定的能力差距,这就导致企业对社会人士进行专业培训的效率会高于对在校高职学生的培训效率。更为严重的是,有些企业会对在校高职学生进行差别对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工资待遇等,这也导致部分高职学生不愿意在企业进行工作学习。

(三)校企合作监督管理不规范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已经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但是在校企合作方面还存在一些较为严重的问题,包括对校企合作监督管理不规范的问题。校企合作监督管理不规范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高职院校与企业的交流,降低校企合作效率。校企合作的监督管理需要多方面进行,包括政府监督、高职院校监督、企业监督等。高职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不仅需要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同努力,还需要借助政府的帮助,通过政府进行合理引导,促进校企合作进一步发展。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教育主要停留在理论方面,高职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之后能否将这些知识应用到社会生产当中还需要进行考察,这就需要让高职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充分验证自己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在对自身进行考察的同时也可以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但是这需要企业进行一定的经济利益考察才可以进行,这就需要高职院校与企业进行更为深入的交流,并且制定更为规范的校企合作监督管理制度。

从高职院校的角度来看,我国高职教育方面的法律建立较少,国家法律对高职教育的硬性要求较低,这就导致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缺少一定力度的监管。而且我国的高职院校管理具有较强的自主性,不同的院校管理者有着不同的管理模式,这会导致高职院校管理效率较低,同时也会影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阻碍校企合作的开展和进行。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多数企业对校企合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大多企业只重视企业的经济利益,因此企业在校企合作方面也缺乏相应的管理措施,企业管理者缺乏长远目光,不重视与高职院校的长远合作,导致企业对高职院校资源利用率较低,无法取得更高的经济利益。

三、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探究

(一)理实一体,更新教学理念

产教融合的顺利进行需要高职院校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并且对学生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通过更新高职教师的教学理念来提高高职院校教师对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的认同感,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同时加强社会对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的重视。因此高职院校应该提高对校企合作的重视程度,进一步促进高职院校内部教学理念的改革创新,为校企合作的进行奠定基础。

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对社会需求的考察,对高职院校现有课程进行相应的改革,提高高职院校课程与社会的联系,制定更为合理的教学体系。例如,在对高职学生进行授课时可以带领学生进入工作车间进行实地考察,让高职院校学生更加充分地了解自己以后的工作环境,并且高职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实地操作,让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产生更深入的认识。将高职学生带领到工作车间还可以让车间内的工作人员对其进行现场指导,进一步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技能。其次,高职院校还应该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革,高职院校在授课之前应该对行业发展进行深入的考察,将企业对专业型人才的要求融入日常授课当中,加深高职院校与企业的联系。

(二)引企入校,加深校企交流

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是促进产教融合最基本的动力。在校企合作进行过程中,高职院校应该加强与企业的交流,深入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并对当前的教学模式进行相应的改革,避免与社会脱节。校企合作可以顺利进行的最主要因素是满足双方利益需求,达到校企共赢。因此高职院校在制定校企合作相关政策时,应该充分考虑双方的利益需求,通过与企业深入交流来进一步了解企业利益所在,在不影响双方利益的前提下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以经济学角度来看,维持合作关系最稳定的方式是做到双方共赢,通过合作为双方带来利益。

所以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高职院校不能单纯地以提高院校教学质量为目标,在制定合作发展目标时还应该充分考虑企业的利益,最终实现共赢,在双方都可以取得一定利益的前提下进行校企合作。同时在进行校企合作时,高职院校还应该明确学生学习专业是否为企业当前所缺专业。任何性质的合作只靠单方面的付出与努力都是无法长久的,因此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也应该进行相应的努力,放低自身姿态,寻找更多与高职院校的合作路径。

(三)双元育人,共享平台资源

高职院校是为社会提供拥有专业技能人才的主要场所,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对院校人才的培养,探索更为合理的教学模式。高职院校应该将更多的关注度放在人才培养方面,积极探索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模式。高职院校可以与企业建立更为科学的合作模式,通过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方式对高职学生进行教育,与企业共同培养高职学生。

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策略时,还需要充分了解高职学生的特点,提高高职院校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以此为根据制定更适合学生的教学计划,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提高了,企业才会有更多的理由与高职院校进行合作,才会把更好的资源投入到高职院校中。如此一来,高职院校便可以利用企业资源进一步提升高职学生的专业技能,为社会培育更多职业型人才。

(四)加强校企合作监督管理

校企合作的进行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因此各方应该联合起来制定一个较为合理的监督管理制度,对校企合作进行监督,以此来促进我国产教融合发展。这就需要政府加强其引导地位,制定更为完善的法律,为校企合作的进行提供法律保障。同时政府还应该支持校企合作的进行,适当降低相关企业的税收压力。高职院校应该加强自身管理,制定合理的校园管理制度,以此提高自身竞争力。在校企合作进行过程中,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监管,规范学生行为,提高高职学生素质。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校企合作的作用,加强与高职院校的合作,制定适合校企合作的企业管理制度,为我国产教融合作出相应的贡献。

四、总结

在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对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不但会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还可以帮助高职学生更早地接触行业,在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现阶段我国在校企合作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应该对校企合作模式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探寻更科学的校企合作模式,促进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产教校企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