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路径研究

2023-01-08王桂林

智库时代 2022年1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思政政治

王桂林

(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教育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多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出指示,这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思政课堂教学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分析当前高校思政课堂教学所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的主阵地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形成的。然而,近些年来,由于全球联系的日益紧密,我国的群众受到各种外来思想的冲击,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被弱化、虚化,容易产生对本国制度、文化的不自信。因此,在高校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

习近平强调:“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①”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必须要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内在逻辑体系,懂得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义。要求高校必须让马克思主义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设置是非常有必要的,成为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一个主要阵地。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这样强调。如何做好思想教育工作?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给出了明确的回答,那就是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意识性要求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指出:“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③”由此可以得知,政治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基本属性,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向。在此要求之下,必须有一个传输社会主义理念的渠道,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既体现出其主渠道的价值。

(三)大学生思想道德提升的主平台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网络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方式。大学生在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开阔视野的同时,互联网信息的良莠不齐、西方文化的冲击对大学生正常价值观的形成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一些专业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完成知识的传授,其中可能涉及育人的功能,但并非专业途径,难以达到育人的预期目标。因此,设置专业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为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提供一个专业有效的平台十分必要。习近平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④。高校思政课围绕立德树人的中心,是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人才的一个主平台。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地位弱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思想政治教育也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从此各大高校几乎都设立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开设增强了学生的政治素质和政治信仰,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支撑。但近年来,高校中出现思想政治课程地位弱化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教师对思想政治课程不够重视

思想政治课程本该是引导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的有效渠道,然而大部分教师在授课时缺乏创新和进取精神,沿用几年甚至十几年前的教材机械搬运,对最新的思想意识教育思考不深、钻研不够,不能紧跟时代的变化,根据社会实际情况和学生需要进行课程设计,从而使得思政课堂教学流于形式,无法将教学效果落到实处。

2.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敬而远之

部分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的时候,往往先入为主抱有一种错误的心态,认为所谓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种政治教化,带有强烈的灌输色彩。他们之所以要学这门课程,目的仅仅是因为学分和毕业的需要,因此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学习兴趣,难以对教学内容产生价值认同。

3.高校对思想政治课程支持失衡

当前几乎所有高校都开设了思想政治课程,然而在每年的学科综合评价和预算投入方面,往往都是理工科等强势科目遥遥领先。因缺乏明显的投产效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也逐步被边缘化。

(二)课堂教学方式传统单一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方式通常为播放PPT、板书等,在互联网、新媒体等尚未普及的时代,学生学习的自觉性高、选择性窄,因此这样的教学方式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和“互联网+教育”的结合,传统教学方式的缺点开始显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形式机械,缺乏吸引力

当前大部门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方式还是停留在机械播放PPT、手持书本照念阶段,以灌输知识和填鸭式教学为主导,没有思考和充分运用新媒体、互联网等技术手段与教育内容相结合来丰富教学过程,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2.教学思路僵化,接受度较差

绝大部分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始终抱着“我要教、你要学”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单向教学思路,忽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考虑受众的接受程度和接受方式,缺乏一种思考性的、互动性的多元化教学思维,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氛围不活跃,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内容难以转化为受教育者的认知结构。

(三)教学内容脱离日常生活

思想政治课程不同于其他课,其具有一定的政治性、逻辑性、理论性等特性,因此,科学设计教学素材直接关系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如果教学素材脱离生活实际,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导致“事倍功半”。而当前部分高校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素材选择上缺乏典型性、启发性、针对性,脱离日常生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素材太过抽象化,缺乏感情依托

首先,在教学素材的选取上,存在着脱离日常生活的现象。多采用雷锋、王进喜等为案例,这些案例确实能够表现当时的时代精神,然而,对于当前的大学生来说,因身处环境的影响,很难切身融入当时的情景,很难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其次,素材选取多采用一些高、大、上的案例,这些案例在弘扬主旋律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了解社会发展趋势、社会思想状况。然而如果单一以此为案例,对于学生而言,距其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很难起到思想启迪的效果。

2.教学素材未能与时俱进

当前大部分思想政治课程素材还沿用数年前的案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部分教学素材已经不再适应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需要。如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关于身边的每一个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多措并举,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疫情的阶段性胜利,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生活中不缺乏平民英雄,广大医务工作者从全国各地驰援武汉;科研工作者攻克病毒研究难关;公安警察坚守岗位,维护社会秩序;社区工作人员坚守社区防控堡垒;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志愿者积极参与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每个人都在积极为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些最新、最实的鲜活案例就可以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资源。

三、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路径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业务能力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队伍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⑤”加强对引路人队伍的建设,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力量支撑。

1.坚定理想信念,发挥传道作用

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高校教育的底色,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首先,作为教育者,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受教育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作为我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思政教师需要坚定政治立场,深刻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2.丰富知识储备,提高理论水平

习近平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首先,教师队伍应该加强自我学习,强化理论研究,深入研究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过程,加强学术交流,从中汲取养分,丰富自己的精神,提升理论水平。其次,教师还应学习教育教学的相关理论,把握学生思想发展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律,遵循教学规律,提升教学效果。

(二)丰富教学手段,实现多元化教学

1.利用多媒体技术,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

当前多媒体技术发展相对成熟,在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原因如下:其一,多媒体有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丰富的形式,可以将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案例生动形象地向学生展示,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可以促进学生对事件的理解,并产生共情。其二,多媒体图文并茂的展示课堂内容,可以给学生一个清晰的思路,同时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思政教师要加强对新媒体技术的学习。现阶段,有的老师习惯于使用传统讲授型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基本没有使用多媒体手段。有的老师对新媒体教学手段有一定的了解,但是掌握得不够深入,对新媒体操作不熟悉,不能有效发挥新媒体技术的作用。有的教师则过渡的依赖新媒体技术,缺乏多元的教学形式,使得课堂教学完全是在展示PPT内容。因此,要将多媒体技术融入课堂教学,需要对思政教师队伍加强技术培训,让思政老师能在课堂教学中得心应手地使用多媒体,发挥多媒体教学的有效性。在使用多媒体的同时,要将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提高教学的丰富性。

其次,学校要加强教学硬件设施的配置。多媒体的应用有赖于教学设施的完备,否则会限制教学现代化的发展。在这个层面上,学校需要加大经费投入,为教学提供多媒体教学设备、网络教学平台等,为教师开展具有战略性及实效性的教学活动提供基础的硬件环境,让多媒体教学能实时有效地开展。

2.实施启发式教学,增强课堂的互动性

在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才能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首先,教师以提问为导向,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启发。“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也。”《礼记·学记》中的这段话说明了启发教学的重要性。通过提问的形式,既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同时还能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因势利导,把学生的思考引导向正确的轨道,实现教学预期效果。其次,积极组织课堂讨论,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学中可给学生分组,设定话题,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汇总讨论的结果,老师对讨论结果进行引导解析。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老师还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针对性地进行引导。

(三)以学生为本,立足学生实际

思想政治教育要思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教育为大学生步入社会做准备。在此阶段,大学生不仅要获取知识、增长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符合社会要求的德行品质。思政课堂的最终落脚点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

1.着眼于学生的实际需求

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教授技能,还需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品质。高校思政课是高校教学中对学生德行起引导作用的关键平台。行为科学认为,目的是由动机决定的,动机是由需要引起的。如果在实际教学中脱离学生主体的道德发展需要,那么思政课必然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应该关心学生所关心的人和事。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道德发展需要等是思政教师在设计思政课堂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参考因素,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一步。

2.立足学生当前思想发展水平

社会的思想品德规范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之间的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基本矛盾。教师在思政课堂上要充分考虑这一矛盾,着力解决这一矛盾。教学过程必须符合、适应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状况,根据其当前的思想品德状况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手段以及方法。如此更能有效地传输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贯彻社会主流思想意识。

(四)优选教学素材,完善教学内容

习近平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要不断更新,教学素材的选择需紧跟时事,紧跟学生的学习实际,紧跟学生的成长规律。

1.素材内容紧扣时代热点

社会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国际国内每天都在发生不同的事。同时,在信息时代,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选取紧扣时事的材料,凸显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使思政课堂紧跟时代,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引导学生用理性、务实、文明的心态分析社会热点问题。让学生掌握当前社会发展大趋势的同时,能生动有效地弘扬主旋律,增强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2.素材内容要符合学生实际

高校思政课堂的教育客体是大学生,目的是引导大学生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道德观念,在教学素材的选取上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实际,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因此,可以从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以及学生重点关注的内容出发,对素材进行筛选,以此精准把握与学生思想的共鸣点,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产生价值认同,增强思政课的感召力。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思政政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