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民为中心:新时代文艺创作的原则与路径
——基于“人民至上”宝贵经验

2023-01-08蒋光贵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人民至上文艺工作者文艺

蒋光贵

坚持人民至上,这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的一条重要的历史经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民心是最大的政治”。[1]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终是为了人民;同时,需要引导、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热情,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精神。文艺工作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教育、引领和团结人民,实现新时代的奋斗目标。

一、新时代文艺创作须坚持的原则要求

原则源于原理,它是原理要求的基本规则和规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原则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源于这些基本原理与当前中国国情具体实际相结合,来源于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机组成部分的文艺,必然遵循这些基本原理和“结合”,必然有自己的原则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满足人民对精神文化需要,文艺工作者要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要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要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职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组成部分的文艺也必然是这样。因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当代改革的主体。文艺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把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中的伟大力量、热情充分表现出来,并且引导这种力量和热情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力量。人民群众是我们服务的对象,是改革开放的主体,也是文艺工作的力量源泉;而且人民群众也是认识的主体,人民群众的经验、知识和审美趣味是最丰富、最高尚、最宝贵的,是文艺创作的源泉。因此,文艺工作的天职就是为人民服务。

(一)新时代文艺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习近平指出:“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真正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才能发挥最大正能量。”[2]就是说,文艺要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必须以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为前提。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文艺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是由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决定的,又反映这个社会的经济与政治。随着经济政治的发展,文艺也会或早或迟地发生变化。但是,作为人的精神生产活动的文艺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本质,文艺活动的本质恰恰是人的本质活动的体现。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大力提高广大人民的素质,让人得到全面发展。为此,我们在抓好经济建设、增加社会物质财富的同时,还要增加社会的精神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须抓好文化建设,增加社会的精神文化财富。”[3]

我们的文艺要不拘泥于一格,不只是一个形态,既要有阳春白雪,又要有下里巴人。文艺作品要有思想内容,“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发挥正能量,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

(二)要满足新时代人民对文艺的需求

只有反映时代的文艺才能真正反映该时代的人民的生活和工作,才能真正服务于人民,为人民所喜闻乐见。

习近平多次强调,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就要求我们的文艺反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特点、新时代人民的工作和生活。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艺术只有与特定时代特点的人民特点的生活统一起来,即将普遍性的艺术方法与特殊的内容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反映生活,也才会有生命力。当代我国的文艺工作者一定要紧紧扣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多角度反映、表现人民的工作和生活,满足人民的需要。这也是文艺创造性的源泉。

(三)要将为人民服务与为社会主义服务统一起来

文艺为人民服务与为社会主义服务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历史证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唯一正确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经过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接力探索取得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呼唤出杰出文学家、艺术家、理论家,文艺创作、学术创新拥有无比宽广的空间。”[4]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本质上就是为人民服务。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方面的建设,反映人民的生活,是社会主义文艺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我们的文艺坚持为人民服务与为社会主义服务必然是统一的。

二、新时代文艺创作贯彻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路径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当前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就是说,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来的时候,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显著改善,人民不但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而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包括文艺作品在内的文化产品的质量、品位、风格等的要求也更高了。”在这种情况下,文艺要跟上时代发展、把握人民需求,要创作生产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不断提高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只有植根现实生活、紧跟时代潮流,才能发展繁荣;只有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关切,才能充满活力。”[5]这就要求文艺工作者跟上新时代的步伐,明确新时代文艺发展路径。

2.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患儿手术时间(2.9±0.8)h,住院时间(12.4±3.3)d,治疗成功率92.5%(37/40);观察组手术时间(1.2±0.6)h,住院时间(6.5±1.5)d,治疗成功率87.8%(36/41)。两组患者治疗成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75,P>0.05),但是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7.664、7.354,P<0.05)。

(一)明确方向和使命

文艺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体工作的一部分。因此,文艺工作者要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6]的使命任务。举旗帜,就是要求文艺工作者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聚民心,就是要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在文艺作品中高唱主旋律,壮大正能量;育新人,就是要能够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兴文化,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转化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和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展形象,就是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宣传好中国价值和中国的贡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任务,强调要“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7]在这一方面,文艺工作者也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二)关切新时代改革开放进程中人民的工作和生活

习近平指出:“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8]古今中外优秀的文艺作品无不是对该时代人民命运、人民的悲欢的悲悯和关切。习近平列举了这方面的一些作品,例如,《诗经》中的《七月》反映的是农夫艰辛劳作的生活,《采薇》反映了当时士兵征战的生活,《关雎》反映了当时青年的爱情生活。北朝时期的《敕勒歌》反映了当时我国北方民族的游牧生活,《木兰诗》歌颂的是当时北朝战争环境中的女英雄。唐代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是对当时国家大好河山的歌颂,王之涣、王昌龄、高适等人的边塞诗反映了当时的军事生活。辛弃疾的名篇无不是当时南宋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反映。《伊利亚特》《奥德赛》之所以成为两部传世的史诗,就是因为它们赞美了古希腊人民勇敢、正义等品质。

在当今时代,人民的实践和生活呈现多种样貌,工作、住房、恋爱、婚姻、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出行等与以前相比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民的喜怒哀乐都表现出时代的特点。文艺工作者以这些问题为素材,写出的作品才会反映新时代人民真正的工作和生活,才会有血有肉,也才会有生命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文艺可以多方面反映这个时代的特点和内容。在经济方面,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政府的作用更好发挥。在政治方面,我们正在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依法治国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思维正在形成为各级政府和全社会公民的思维方式。在文化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得到创造性转化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普及并深入人心,先进文化得到弘扬。在社会建设方面,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各方面的政策措施不断完善。我国不但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而且形成了社会长期稳定的良好局面,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就。在对外开放方面,“一带一路”不但发展了中国,而且造福于世界;中国价值、中国精神、中国方案为世界提供了借鉴;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日益深入世界各国人民的心中;中国故事、中国声音影响日益扩大和深入。所有这些,是当代文艺工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文艺工作者要密切关注新时代的各项事业和人民群众生活,加以艺术的表现和加工。这样创造出的作品就会具有时代特点和内涵,就会具有生命力,就会为人民所喜欢。

(三)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

习近平强调:文艺工作者不能用自己的感受代替人民的感受,“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只有这样,才能有美德创造和美的发现。因为“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感情,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9]柳青在农村蹲点14年,对陕西关中农民生活有深入的了解,因此他写的《创业史》中的人物都有血有肉、栩栩如生。

习近平指出:“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10]在新时代,文艺工作者需要学习的内容更加广泛,除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外,还需要掌握新知识、了解新实践新生活,更要关注城乡社会生活的变化,掌握农村政策、了解城镇化、了解乡村振兴事业,了解农村变化中农民的生活和需要,等等。

要向生活学习,向人民学习,前提是要热爱人民。必须做到三点。

第一,这就是要懂得人民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11]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从生产力的发展开始的,而人民群众是生产力的首要因素。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从而推动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当前,改革开放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因此,文艺工作者的实践主要就是到人民群众中去实践。因此,文艺工作者必须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做群众的小学生。

第二,“要解决‘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问题”。[12]文艺工作者必须认识到,文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这实际上要求文艺工作者解决立场问题。文艺工作者只是人民群众的代言人。

第三,要“拆除‘心’的围墙,不仅要‘身入’,更要‘心入’、‘情入’。”[13]所谓拆除心的围墙,就是要求文艺工作者不要站在人民群众之外,而是要站在人民群众之中,要认识到自己本身就是人民群众中的一员。这就要求文艺工作者打破自己与人民群众的隔阂,去掉距离。这不仅要求身处人民群众中,而且心要时时想着人民群众,事事为了人民群众,这才是心入、情入。习近平指出:“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14]

(四)要发挥最大正能量作用,鼓舞人民前进

必须将理想和现实、内容和形式统一起来。习近平指出:文艺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将社会效益摆在第一位,经济效益放在第二位。要把思想和价值观念放在首位,“要坚守文艺的审美理想、保持文艺的独立价值”。[15]当代文艺必须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但社会效益应该放在首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个思想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应该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具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明确了中国应该走什么样的符合自己国情的现代化道路以及怎样走这条道路的问题,明确了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如何搞好自身建设的重大问题。这个思想是中国未来长期发展的指导思想。因此,“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人,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激励人”,[16]就成为每个文艺工作者应尽的天职。

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它传承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了近代以来我国人民前仆后继、上下求索确立起来的理想信念,也承载着当今一切中华儿女的美好愿景,是凝聚中国力量的思想道德基础。因此,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让所有的人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让人民群众既获得审美的趣味,又得到思想境界的提高。比如,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历史上许多爱国英雄,例如,岳飞、戚继光、邓世昌、林则徐、杨靖宇、赵一曼、狼牙山五壮士、赵登禹、佟麟阁、郝梦龄、戴安澜、张自忠等等,是文艺作品需要表现的。要通过正面的展现,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改革开放中也涌现出一批批杰出的人物,他们在各条战线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贡献,他们的事迹也是文艺作品创作的源泉。文艺作品要充分再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党团结带领人民怎样克服困难、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夺取胜利的实践,要抒写中国的多彩、进步、团结,激励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17]

(五)要增进中外交流

当前,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中国人民对世界人民的发展贡献越来越大。中国人民需要了解世界,世界人民渴望了解中国。他们希望了解中国人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想知道中国人民对自然、对世界、对历史、对发展、对未来的看法,想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民族特性等。而文艺是最好的交流方式,在这方面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的诗歌、赋、散文、词、戏曲、国画、小说、书法、音乐、电影、电视剧都是吸引、感染、打动着世界人民的东西。特别是京剧、民乐、书法、国画等我国的文化瑰宝,更有着独特魅力,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有效载体。

文艺工作者“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让外国民众通过欣赏中国作家艺术家的作品来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增进对中国的了解。”[18]为此,文艺工作者的任务就是:既要展示祖国的优秀文化,以增强民族自豪感,让世界人民充分看到中国精神、中国风貌;又要对优秀传统文化实行创造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创造出新的适合现代人喜闻乐见的新作品。这就要求文艺工作者要有高远的志向,要有“望尽天涯路”的追求,要经受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甚至“衣带渐宽”也“终不悔”,即便是“人憔悴”也心甘情愿,最后才能到达盛景。

猜你喜欢

人民至上文艺工作者文艺
1942,文艺之春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文艺范
“人民至上”的真实含义与内在要求
习近平给文艺工作者提出4 点希望
广东省作协主席蒋述卓为湛江文艺工作者“开课”
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的深远意义
文艺工作者要做灵魂工程师
读懂穆青 弘扬穆青精神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 不断增强党性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