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情绪困扰心理咨询报告分析
2023-01-08张蕾
张 蕾
(贵阳人文科技学院)
一、个案概况
(一)学生基本情况
X,女,大三学生,20岁。该生身体健康,发育正常,衣着整洁,神态自然,咨询中思路清晰,表达流畅,语速及音量适中,给人较温柔的感觉。擅言辞,倾诉欲望强烈,能积极主动地阐述很多信息。长期情绪处于低落状态,但无自杀史及自伤经历,且来访前未发生重大生活事件,生活一切正常。没有特别的兴趣爱好,学习成绩中上等。因想改变不良的情绪状态,在了解到学校设立有心理咨询室后主动来预约咨询。
(二)家庭情况及个人成长经历
X一家四口居住在县城的乡镇,她是家中长女,还有一个弟弟。父母亲均是小学学历,工厂员工,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父母有重男轻女思想,对弟弟更加偏爱,对她则是采取打骂型管教方式,只关注她的学习情况。父母长期忽视她的情感需求和内心世界,导致她感到与父母的关系十分疏离,甚至有些怨恨。
初中时曾经发生过因误会被同学孤立和针对的事情,当时她与父母沟通过这件事情,但不仅没有得到父母的宽慰和理解,反而遭受无端的指责和质疑。类似的事件发生过多次,但父母的消极回应慢慢摧毁了她对父母的信任程度以及情感联结,并形成她后续对生活中负性事件的认知和消极的情绪应对方式。但由于父母对于其学业的看重,她的学习成绩一直不错,但高考因发挥失常并未考取自己心仪的学校。
二、分析和评估
(一)来访者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认知层面:思维速度流畅,逻辑思维清晰;上课时注意力不够集中,记忆力减退;对自己的评价较低,例如觉得自己不值得别人对自己好;存在不合理信念,例如情绪应该藏在心里,做一个喜怒不形于色的人才是对的。
(2)情绪层面:过于压抑情绪,在人前是阳光快乐的样子,但一个人时总会莫名其妙地感到悲伤,甚至想哭,自己并不知道为什么情绪会常常失控。
(3)行为层面:对大多数事情都提不起兴趣,但没有影响基本的社会功能,如能正常上课,正常社交。
(4)生理机能层面:时常感到身体疲惫,睡眠质量不高,偶有失眠;食欲不振,生活作息无规律。
(5)人际关系层面:和同学关系尚可,但缺乏深交,会刻意与他人保持距离,很怕别人对她好,觉得自己不配,有一个较好的闺蜜,但也不会向她吐露太多心事,担心自己的负能量会滋扰别人;与家人感到疏离,缺乏情感交流,有时候会与母亲吵架。
(二)评估结果
根据来访者主诉情况,来访者情绪、认知、生理及行为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消极影响,符合抑郁情绪的评估标准。咨询师运用了抑郁自评量表对来访者进行了测验,测验所得原始分为47,抑郁严重指数为0.58,参照抑郁量表的中国常模结果推断[1],X为轻度抑郁(抑郁严重指数0.5-0.59)。
三、辅导目标
帮助来访者正确理解自己的情绪,合理地释放情绪,缓解抑郁情绪,并学会自我调节情绪;改变不合理信念和消极的自我评价系统,建立新的、积极的核心信念,提升自我认同感,悦纳自我;建立积极的生活方式,平衡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四、辅导过程
(一)第一阶段(第1次):建立关系和评估问题阶段
向来访者介绍心理咨询的时间设置,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签订保密协议,并解释保密例外的原则;通过尊重、接纳、共情、积极关注等咨询态度,获得来访者信任,营造安全的咨询氛围;通过摄入性会谈了解来访者前来咨询的动机,收集来访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家庭背景及成长经历,并细致了解来访者的情绪困扰和生活、学习等方面的现状,结合心理测验形成对来访者的初步评估。
(二)第二阶段(第2-6次):心理辅导阶段
在这个阶段,主要引导来访者去探索自己情绪问题背后的症结,帮助她正确理解和认识自己的情绪,改变对情绪的不合理认知,并学习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缓解抑郁情绪;建立积极的自我评价系统,提升自我认同感;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树立对生活的信心和兴趣。
第二次咨询。探索情绪困扰背后的症结,帮助来访者理解自己的情绪。由于来访者父母重男轻女的思想,偏爱弟弟,加上母亲性格过于强势,对她从小管教严厉,不仅进行学业上的管束,对人际交往也颇为干涉。父母长期只关注她学习而忽视她的情感需求,使她感到学习才是父母关注的事情,而自己本身是不重要的,情感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甚至在主动谈及自己学校生活中的困难、委屈等时,都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反而会对她进行指责。比如,在学校一次偶然事件中,该同学受到了同学的不公平待遇,她将这个经历告知母亲时,母亲反而指责她。为什么同学针对的是她,而不是针对的别人。这件事情让年幼的她非常困惑,明明自己什么都没有做错,为什么同学这样不公平对待她,而且母亲也凭空指责她。原本应该提供温暖和爱护的家庭反而把她推向了另一个孤岛,让她孤零零地面对委屈和痛苦,甚至让她开始质疑自己是不配得到关心和爱护的,进而怀疑自己的人生价值。当生活中有人对她好时,和父母给她带来的信念— —即她不值得获得他人的关心与爱护是冲突的。当现实生活与自己的内部信念发生冲突,必然会引起个人的痛苦,而这种影响可能是在潜意识层面发生作用的。因此,她会讨厌别人对她好,在人际关系中就会刻意地与他人疏离。这次咨询让来访者宣泄了埋藏在内心中的痛苦,咨询结束后来访者反馈心情得到了放松。
第三次咨询。引导来访者看到她对情绪的不良处理方式,帮助她学会释放情绪。咨询中了解到,来访者生活中遇到烦恼之事向父母诉说时,父母非但不理解,反而横生指责。父母这样的反应模式让她体验到,情绪是不需要向他人诉说的,倾诉不会获得他人理解,不会消解情绪,反而徒增自己烦恼。于是她形成这样一种认知——最亲近的父母都是这样的,更何况其他人呢。因此,当她生活中遭遇不顺或烦恼时,她就自己默默忍受,压抑情绪,而自己也从此戴上快乐的面具。在人前表现得阳光开朗,而当自己一个人时,未消解的情绪的种子就会在头脑中慢慢滋生,蔓延……当压抑的情绪越积越多,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直到占领了她整个大脑,导致她长期无来由地情绪低落甚至崩溃。在咨询过程中,学生说起过往不愉快经历时,最初也很漠然,但是我从她的眼神中读到了些许悲伤,也看出了她的伪装,我真诚地向她表达了我的感受,她感觉到了我的共情和理解后沉默和流泪了一会儿,由此可以看出长期压抑情绪的她是多么需要倾听和抚慰。这次咨询让来访者明白,原来长期失控的悲伤原来与自己长期的压抑情绪有关。
第四次咨询。帮助来访者改变对情绪的不合理认知,学习情绪的调节方法。延续上次的咨询思路,继续与她的探讨和分析,使她明了自身情绪问题的产生原因主要在于她对于情绪的处理模式。很多人对消极情绪有一个误解,认为产生消极情绪是不对的,至少表达出来是不对的。因此,当消极情绪光顾时,就会尽量压抑和克制。但压抑和克制并没有使情绪疏解,反倒积压着成为最后使自己崩溃的导火线。但实际上,消极情绪也有积极意义,比如愤怒能表达不满,悲伤能体现对失去的重视等。因此,消极情绪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我们自身对情绪的觉察和理解,以及如何表达和处理消极情绪。鉴于此,我向她布置了家庭作业——让她使用情绪日记法记录每天的情绪,以帮助自己觉察情绪。情绪日记法是通过记录事件,对事件的想法,情绪反应,行为后果几个方面,帮助个体全面认识情绪产生的原因和过程,从而能够使人有效地进行情绪管理的方法。只有对情绪了解越多,真诚地面对情绪,才能做好情绪的主人。另外,我鼓励她探索释放情绪的各种方式,以便自己的情绪不良时能自觉主动地调节情绪。如学会倾诉、运动、做其他事情转移注意力等。这次咨询还通过放松技术对X进行了身体上的放松[2],并建议她在睡前先进行一次身体放松后再入睡。
第五次咨询。通过布置的家庭作业——情绪日记法,与来访者回顾过去一周的情绪状态及处理方式。同时,睡前进行身体放松后,睡眠质量更好,身体疲惫的状态也有好转。为了帮助来访者建立稳定和谐的身心状态,正确地认识自我、悦纳自我不可或缺,因此,与之商议下一次咨询围绕自我认识主题展开。
第六次咨询。帮助来访者建立积极的自我评价系统,悦纳自我,创造自我价值感。由于父母的重男轻女,让来访者感受到自己没有价值感,对自己的评价很低,同时也很怨恨父母。咨询师引导其认识到,虽然原生家庭给了她一些痛苦,但父母的受教育层次、父母的原生家庭、性格等也影响了养育子女的方式,而这些因素不具备可控性,可控的只有自己的思维以及行为方式。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是要继续沉溺在原生家庭带来的痛苦里,还是要努力地爬出泥潭,创造自己阳光的生活,是能够自己选择并决定的。此次咨询也运用了性格优势问卷,帮助来访者发现自身的闪光点,从而提高其自我评价,增强自我悦纳。
(三)第三阶段(第7次)巩固与结束阶段
第七次咨询。求助者说明近期情绪好转,生活作息更加规律,身体和心灵都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咨询师带领来访者回顾了咨询以来的变化,鼓励并肯定了其成长与改变,对来访者未来的学习和生活给予了相应的建议和支持,同时向她强调,重新建立一种新的情绪反应模式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我们只有不断地觉察,不断地练习,才能用新的反应模式替代固有的反应模式。最后,让来访者重新完成了心理测验,抑郁自评量表测验结果为38分,在正常范围内。经双方达成一致,咨访关系结束。
五、咨询效果评估
(一)来访者反馈
来访者自述最近情绪状态良好,睡眠质量有所提高,身体的疲惫状态也逐渐缓解,越来越有精气神,甚至开启了运动计划。
(二)咨询师评估
来访者情绪状态良好、稳定,较之前给人更轻松愉快的感觉,对待问题的归因更加理性,自我评价更为客观,对未来有了更加积极的心态。
(三)心理测验结果
抑郁自评量表得分为38分,中国常模的结果上限为41分,可见X的抑郁情绪缓解,已恢复到正常水平。
六、总结与反思
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始终对来访者保持积极关注,秉持真诚、尊重、平等的咨询态度与来访者形成工作联盟,获得了来访者的信任。通过共情、倾听等咨询技巧,与来访者建立了良好的咨访关系,这为咨询的有效开展与推进提供了基石。
咨询师始终强调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力量,使来访者不再过分纠结原生家庭给自己造成的痛苦,唤醒了来访者改变自己的信心与能量。此外,结合认知行为疗法,通过合理情绪疗法、行为训练法、放松技术等,深入帮助来访者理清了情绪问题的根源,矫正了来访者的不合理信念,有效地改善了其情绪困扰,缓解了身体不适,并提高了她的自我评价与自我价值感,为其展开健康和谐的生活提供了支持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