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地区变应性鼻炎儿童常见变应原的分布
2023-01-06阿布利克木依明陆金山韩治国唐亮
阿布利克木·依明,陆金山,韩治国,唐亮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耳鼻咽喉诊疗中心,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核心机制是特异性体质接触变应原后,由IgE介导的,免疫活性细胞、促炎细胞等炎症因子共同参与的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1]。儿童中AR患病率为5%~38%,上升趋势[1-2]。AR患儿临床症状多不典型和缺乏主诉等特点,易被家长或患儿忽略及延误治疗,症状加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同时也会造成巨大社会经济负担,早期诊治和预防是重要环节[3]。新疆地区AR发病率高[4],但是对于儿童AR相关报道较少,尤其是在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儿童中常见变应原差别鲜有报道。本研究旨在分析该地区566例AR儿童常见变应原的分布,为AR患儿诊治、流行病学以及免疫过程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17年1月—2021年6月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耳鼻咽喉诊疗中心就诊的566例AR患儿的临床资料,均为常住在新疆地区,男375例,女191例;平均年龄(5.6±1.3)岁,其中1~3岁年龄儿童228例,纳入为幼儿组;4~6岁年龄段儿童215例,纳入学龄前组;7~16岁年龄段儿童123例,纳入为学龄组。AR的纳入标准符合AR诊治疗指南(2022年,修订版)[5];排除标准:①近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类鼻喷剂、口服激素、抗过敏药物、免疫抑制剂等治疗病史者;②排除药物性鼻炎、急/慢性鼻窦炎等类似症状者;③近期患有全身急慢性感染性疾病,鼻腔良恶性肿物的患者。所有患儿家长者均知情同意。
1.2 仪器与试剂
全自动酶免仪(URANUS AE85型,序号:AEAK3958)用于检验、判读,特异性IgE(specific IgE,sIgE)类抗体试剂盒(中国组合,购于德国西蒙司)。脱色转移摇床。AimPlex流式高通量多因子检测试剂盒(北京旷博公司)及流式细胞仪(FACS Canto Plus,购于美国BD公司)。
1.3 检测过程
血清中抗IgE类抗体(包括:食入物和吸入性变应原抗体)采用试剂盒体外半定量。试剂盒使用的膜材料上的包被有20种变应原提取物(食入性变应原包括:牛奶、牛肉、羊肉、小麦面粉、花生、大豆、虾、螃蟹、鸡蛋及鳕鱼等;吸入性变应原包括:柳树、豚草、艾蒿、屋尘螨、粉尘螨、屋尘、蟑螂、狗上皮、猫上皮及交链孢霉等)。将患儿血标本加入仪器后全自动仪器自动检测及分析数据,仪器使用及检测过程严格遵守操作规范,防止标本污染。
1.4 判断标准
根据sIgE分级标准[6],将变应原结果级别为0~5级,0 级:< 0.35 IU/ML为阴性;1级:0.35~<0.7 IU/mL为可疑过敏;2级:0.7~<3.5 IU/mL为轻度过敏;3级:3.5~<17.5 IU/mL为中度过敏;4级:17.5~50 IU/mL为重度过敏;5级:>50 IU/mL为特重度过敏,1~5级为变应原阳性。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将数据进行分类及分组,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 R语言软件包(4.0.4)作图,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儿童AR的变应原分布及发病月份
血清变应原筛查中,425例(75.1%)AR患儿至少有一种变应原检测结果为阳性,141例(24.9%)AR阴性。变应原阳性AR儿童中81例(19.1%)只有1种变应原反应阳性;343例(80.9%)对2种及以上多种变应原阳者,其中吸入物变应原和食入性变应原同时阳性(混合型)者119例(34.7%)。
新疆地区儿童AR 发病最高的月份为 9月和4月,共147例(26.0%),其次为8月、5月和7月,共173例(30.6%)。见图1。
图1 AR的发作时间及应原分布
2.2 吸入性和食入性变应原阳性分布情况
20种变应原中,最常见的5种吸入性变应原分别为艾蒿(24.67%)、屋尘螨(15.56%)、粉尘螨(12.25%)、柳树(11.26%)、屋尘(9.44%)。5种常见的食入性变应原分别为牛奶(24.42%)、小麦面粉(22.37%)、鸡蛋(15.94%)、花生(7.97%)、牛肉(7.71%,)。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吸入性和食入变应原阳性分布情况 (例,%)
2.3 不同年龄段变应原的分布情况
不同年龄段儿童中(幼儿、学龄前、学龄组),艾蒿、柳树、豚草和牛奶。变应原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学龄组儿童中艾蒿和柳树的阳性率高于其他年龄段(幼儿组和学龄前组)(P<0.05),豚草在3个不同年龄组分布均有差异(P<0.05)。在幼儿组中牛奶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学龄前组和学龄组儿童(P<0.05),其他变应原在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2。
表2 不同年龄段变应原的分布比较 [例(%)]
2.4 不同性别组变应原的分布比较
AR患儿中286例(76.3%)男性、139例(72.8%)女性AR患儿变应原筛查阳性,男女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25,P=0.364)。但是部分变应原在不同性别中存在差异,吸入性变应原中屋尘,食入性变应原中羊肉在两组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3。
表3 不同性别间变应原的分布比较 [例(%)]
3 讨论
儿童机体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易受到外界致敏因素影响而发生变态反应。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在3岁左右儿童中AR的发病率大于5%,在6~7岁儿童中约8.5%,在13~14岁儿童中14.6%,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2]。儿童的AR临床表现症状多不典型,缺乏主诉,且常被家长或患儿忽略以至延误治疗,甚至诱发急慢性鼻窦炎、腺样体肥大、过敏性哮喘、中耳炎等[3]。此外AR患儿在学习习惯、注意力集中、睡眠质量、行为、认知能力等方面受到明显障碍,影响着儿童身心健康,增加家庭及社会的医疗负担[3]。
据报道,AR在不同人群、年龄、性别、时间和空间上发病率存在差异[1-3]。国内一项AR流行病学调查报道[4],儿童AR患病率为10.8%~21.1%,新疆地区儿童中AR的患病率19.6%,成人AR的患病率24.1%,处于全国首位。可能与新疆的地域、环境、气候特点、饮食结构等因素相关。由于新疆部分地区医疗条件、筛查费用高等因素的限制,AR儿童的变应原筛查普及率低,影响着AR的诊治与预防。本研究分析新疆地区AR患儿的常见变应原分布特征及在不同性别及年龄段变化,为本地区AR患儿的防治提供参考。
本研究中,AR患儿中变应原阳性率为75.1%,可能试剂盒未包含的其它物种导致变态反应或者具有典型症状、体征的不一定就是AR。变应原阳性的AR儿童中,只有一种变应原反应阳性者占19.1%,2种以上多种变应原阳性率为80.9%,其中两者同时阳性率为34.7%。吸入性和食入物变应原的阳性率分别为67.8%和59.5%,说明多种变应同时阳性现象较常见,吸入性变应原为AR患儿主要致敏因素。此外,从4~9月该地区儿童AR发作高峰期,考虑新疆属风沙、干旱地区,常见树木的花季及沙尘气候较频繁等原因,导致季节性AR患儿的发病率增加[7]。
不同地区儿童吸入性变应原有一定差异[3,7-8],本研究中艾蒿、屋尘螨、粉尘螨、柳树、屋尘为常见的5种吸入性变应原。可能与新疆地区春秋冬季天气较冷,部分居民在家中铺地毯装饰,儿童喜欢毛绒玩具等原因,使患儿与尘螨、屋尘等变应原接触频繁[7]。新疆的秋季野草和春季树木艾蒿和柳树[6-7],是本文中主要吸入性变应原一致。减少或避免接触吸入物变应原是防治AR的最有效、经济的方式[1-4,6-7],勤洗床单、窗帘、屋内定期彻底清扫屋、减少或不铺地毯。花季及沙尘气候较频繁季节,AR儿童尽量戴口罩或少出门,以减少AR发作及发展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
据统计,4%~7%的儿童可能存食物过敏或耐受不良[9]。国内外研究显示,牛奶和鸡蛋等高蛋白物种是 AR最常见的食入性变应原[9]。本研究中主要食入性变应原分别为牛奶、小麦面粉、鸡蛋、花生、牛肉。牛奶、鸡蛋、牛奶是儿童的主食。小麦面粉是排在第二,可能小麦作为新疆地区主要粮食作物,面食为主食、逐渐产生免疫不良反应。花生过敏相关的文献报道较少,本研究中其排在前四,可能与儿童饮食结构改变、早期摄入花生米粥等带花生的食物,随免疫系统逐渐成熟,产生食物耐受[9]。该地区饮食习惯、免疫耐受、基因、遗传因素等在致敏中机制待进一步研究。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岁以下婴幼儿变应原以食物性为主,随着年龄变应原转为以吸入性变应原[10],具有父母AR史的儿童患AR上的概率远远高于无AR家族史的儿童[11-12]。本研究中,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中的食入物变应原阳性率低于吸入物变应原,而吸入性过敏变应原阳性率随年龄段呈上升趋势。其中艾蒿、豚草的阳性率在学龄组中阳性率高于幼儿和学龄前组,柳树在3组中分别具有明显差异,并逐年龄升高趋势。可能儿童随年龄户外活动增多,频繁接触吸入性变应原等因素有关[10,12]。牛奶在幼儿组中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余2个年龄段组,牛奶为幼儿期主食,可能易产生免疫耐受[9]。
有研究报道证实,男童AR比例明显高于女童[3,13],这种倾向在青春期以后开始逆转,在成年期AR的男女比例无明显差异[3]。本研究中,男性AR患儿中屋尘阳性率高于女性,屋尘在男性儿童中阳性率高于女性,可能与男孩在屋里好动等性格有一定关系。
综上,新疆地区AR患儿中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高,不同性别及年龄段变应原分布存在差异。变应原检测对AR儿童诊治过程中临床意义重大,不仅有助于医师结合临床症状及客观检测结果,调整有效诊治方案,而且有利于为AR患儿家长提供孩子饮食及生活环境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有助于医师结合临床症状及客观检测结果,调整有效诊治方案,预防AR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