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教育教学评价改革路径探究

2023-01-06秦敏燕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评价质量教育

秦敏燕

(福建省教育评估研究中心,福州 350001)

新时代背景下,教育教学教学评价在具体实施教学过程中具有规范教学流程、引导教学发展、促进教学整改、诊断教学问题、反馈教学信息的具体作用,对于提升教育服务质量具有现实的价值[1]。相反,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不科学,很难实现教育目标,可以说教育教学评价是教育质效判别的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扭转不科学的教育教学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教学评价指挥棒问题[2]。面对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对高质量教育与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急需推进教育教学评价改革。分析了当下高校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存在的教育教学评价建设不全面、理念落后、评价指标科学性不足以及评价中学生主体缺失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重塑高校培养质量观,完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构建以及加强专业化建设保障教育教学评价的实施的路径。

一、当下高校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 高校教育教学评价建设不全面,理念落后

当前,高校现行的教育教学评价主要是学生针对教师开展的学生评教工作,然而,影响高校教育质量的众多因素,不仅仅是教师一方面,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高校在教育教学评价上的理念相对落后,高校学生教育教学评价存在缺位。众所周知,评价对教育具有促进作用,与高校的管理者“管”,学校的硬件措施“保”,教育教学评价“评”没有存在必然的联系。学生作为高校实施教育的对象,围绕教育全过程开展的评价而收集到的真实有效的信息,才可以作为行之有效的质量干预机制,才能促进教育目的真正实现。由于当下的评价客体只有教师,指标不全面。在学校建设硬件以及软件建设方面,针对学校的管理层方面的教育教学评价。作为共同决定学校教育质量的基础和管理人员,与教学活动密切相关,是教育教学评价指标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中所占的比重值得进一步商榷。除此之外,学生主体教育教学评价主体缺位,在教育质量控制中,学生在其中的活动处于被支配地位,缺乏实质性地参与,在课程结束后或者学期末,以仓促地填写问卷调查作为他们的主要参与方式。学生是学校内部教育质量集中反应,在评价体系中,但是却处于被监控的地位。很多问卷调查都说明缺少对在校学生的基本情况、专业学习情况以及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的情况的跟踪评价,因而在学校教育教学评价的各项措施活动中,学生群体被边缘化,没有实质性地以学生为主体,走近学生群体,以真正地发掘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的增长点。学生的培养质量是高校教育质量的集中体现,自始至终,都应将有关学生的评价指标融入教育教学评价之中。

(二) 教育教学评价指标不科学性

通过调查,在当下现行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中,有的教育教学评价指标科学性不足,较为陈旧,这为后续的评价工作带来一些列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指标内容较为笼统,指向性不够明确,在学生进行评价时,主观随意性存在较大可能。比如在学生评教的问卷调查表中,指标“教师对课程的内容有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 注重与学生交流,并根据学生的反馈,改进自己的教学,提高授课质量”等,在具体设计指标评价标准参数时,不够具体明确,学生在填写问卷时,很难通过指标问题把握评判内涵,从而导致教育教学评价的效果与目标要求相差甚远,科学性不足。第二,进一步调查发现,当前教育教学评价指标存在一定程度的片面性,比如在考察评价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中,相比较而言注重课堂教学;又比如在体系建设中,过分注重考查有关教师教学基本过程,往往对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以及自身的创造性以及道德人格因素忽视。对于一些知识性的、规范性的指标考查要明显多于教师素质能力(创新能力)方面的评价,而且终结性评价居多,表明重视结果而忽略了评价过程的重要性。全面科学的教育教学评价不仅需要反映一些静态的教学影响因素,同时也需要关注众多因素之间的联系作用(师生关系、创造性等)。第三,科学性不足还体现在评价指标的比例分配权重上,在影响教学质量的各因素中,侧重点不是特别清晰,由于教学评价需要全面客观科学反映评价对象,所以必须结合学校当前的重要建设方向,处理好评价的标准与权重分配之间的内在关系,突出需要强调的评价内容。

(三) 教育教学评价中学生主体不突出

高校教育关键的问题是培养好学生,教育教学评价的好坏也应关注学生的成长进步,然而至今高校不管是外部还是内部的教育质量方面的评价工作没有真正地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缺乏对学生的关注。由于高校以外政府对学校进行教育质量控制主要采取的是评估的方式,在高校达到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期许时,作为学校的一个重要的内在教学质量核心群体——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教育成效体现的关键因素,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从某种程度上说,当前在高校教育教学评价中,学生在教育教学评价中的主体被客体化,由于遭到“对象化”的对待,营造了“无视学生”的环境氛围。在高校内部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上,学生群体同样受到了学校的不够重视地对待,在实施教育教学评价中,大部分高校采取的是让学生对专业课程实施的教师以及教学活动进行评价,以此作为教师改进完善教学的参考依据。分析评教过程,学生是评教活动的主体,而教师相反成为评教实施的价值主体。由于评教主体与价值主体本质上是不统一的,教师虽然在高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承担质量保障的重要作用,但是影响高校教育质量的因素众多,评教主体与价值主体的这种分离造成了质量信息和干预与教育质量之间的分离。同时,教学质量的提升最终必须通过学生来实现比较客观,高校外在的投入并不一定能够全面衡量教育质量的提升。高校的这种教育质量评价存在主体客体化的不正确倾向,导致评价内容在合乎外在的要求下,在实质上没有体现出学生的内在成长与发展,其评价的片面性不利于教育质量改进。总的来说,教育教学评价还需“追根溯源”,以学生为主体,从而实现学校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二、新时代教育教学评价改革路径

(一) 以学生能力素质为导向,重塑高校培养质量观

教育质量是高校大学生培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学生教育质量观是从事高校教育相关工作者对于教育质量总的观念,它从根本上解答了大学教育的初衷和提升大学教育质量的一系列矛盾。针对高校开展的教育教学评价问题从源头上说与所持的教育质量观密切相关。以学生能力素质为导向,重塑高校培养质量观,在高校为社会主义建设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的过程中,正确把握教育教学评价的关键在于把握科学教育的深刻内涵。第一,以高校教育对象学生为主体,一方面关注学生在大学期间的成长进步,作为一切教育工作的根本方向,在“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下就是强调学生在高校一切活动的主体地位不能动摇,不管是通识教育还是专业教育,均需要符合当下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对于专业知识的认知规律,紧密结合社会用人需求与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之间的内在联系,实现统一。另一方面高校应正视学生存在的能力短板,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克服片面地以学生的应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优良的标准,牢固树立育人的根本指导策略,把学生的全面能力素质提升“立起来”,而不是片面地看待知识技能。第二,为深入推进教育教学评价的科学化实施,以教育服务结果为导向,围绕高校教育质量的影响因素,构建以学生学习效果为中心,高校服务教学管理水平以及教师教学质量为“两翼”的综合评判机制。摒除在以往实施的教学评价中唯分数论的标准,与注重技能知识的评价相比,增加关于学生在知识运用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素质的评价。当代大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多维度的发展,教育教学评价的功能应与时俱进,为此,以学生能力素养提升为导向的结果评价,从而推进教育教学评价的科学化发展。

(二) 以教育教学评价改革为抓手,完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构建

当前,在高校教育教学评价的实践领域中,体系构建仍然不是很全面,与教育教学评价目标的实现存在不小的差距 ,这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包含评价指标的纳入、评价标准的制订、应当采取的评价方式方法以及在评价结果得出后的运用,为此,应当针对以上不足,做出必要的改革。第一,科学设立评价指标。高校应当组织研制教育教学评价指标,立足于大学教育的本质要求,尤其是在课程思政背景下,衡量大学生是否符合新时代社会建设的可用人才标准。思想政治方面的因素不容忽视,而不是简单地以分数或成绩为最终的评判标准。牢牢把握教育质量的核心,一方面学生的成长成才包含心理、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等内在因素,面对未来社会竞争中的自学能力素质,另一方面,针对高校在课程资源建设以及为学生提供创造的条件也应当纳入评价的范畴。第二,在传统的教育教学评价中,以终结性的评价为主,这样的评价方式过于片面,只看重结果而忽略过程。然而,过程是结果呈现的关键,针对过程的评价有利于及时纠偏。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马克思主义教会人们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忽视了教师与学生的进步幅度,对于师生的“打击”亦是很大的,极容易受挫而不利于高校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以过程性评价取代单纯终结性评价,更加客观公正,有利于激励先进,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三,推进教育教学评价因素的数据化和可量化管理。针对评价对象(高校 、通识教师、专业教师、教育活动)实施周期内的量化评价,从多角度实施及时反馈,可有效发现教育过程中的“顽疾”,并分析其与教育目标之间的差距,整合教育资源聚焦问题解决。在当前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技术条件已经满足系统化评价的条件,从而可以为教育质量提升提供基础保证。

(三) 加强专业建设,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当前,高校开展教育教学评价是一项牵涉到众多因素的综合工作,科学细致地实施教育教学评价牵涉到的专业知识主要包括教育教学评价学、教学心理学相关课程、教育统计学、教育测量学等学科基础。由于我国高校发展起步晚,不同高校之间的评价发展参差不齐,在基础理论研究与从事专业评价人员的培养上与实际需求之间的缺口比较大,尚不能满足高校教育教学评价的实施要求,提供全面的专业化技术能力支持。为了解决当下棘手的教育教学评价问题,确保评价改革的顺利实施,以促进教学质量提升为准绳,融合高校内外部优势力量,整合资源,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通过专业化的培训促进教育教学评价水平的提升。不得不指出的是,不管评价改革怎么发展,在实施教育教学评价前,评价者是主要关键的实施主体,肩负着评价有关要求的任务使命,在高校实施教育质量评价流程之中,评价的实施者的有关专业素养是评价功能发挥,评价目的实现的重中之重。因而,针对评价者的素养提升方面,高校可以精简有关评价者能力素养提升方面的知识与技能,通过编制相关的教育手册以及课程教学内容,积极为评价者素养提升做好铺垫,与此同时,在高校教育教学评价中,不断总结现实经验,运用信息化技术服务教育教学评价,开发相关评价软件,从而提升评价方面的专业性与实时性。第二,高校还应当积极与企业加强合作研究,依托有条件的企业和科研机构,服务于高校大学生教育质量的综合评价与监测。为了克服学校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深度合作问题,高校在实施合作前,应当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做好工作开展之前的筹划。其次,在实践中摸索合作的渠道,在广泛的合作中不断完善机制,通过整合资源优势,发挥学校在人才方面的优势,发挥企事业单位技术运用上的优势,在学校与企事业单位之间做到优势互补,紧密合作,共同促进高校教育教学评价问题的解决,为评价要求的落实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三、结语

高校教育教学评价改革是事关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之举,同时,也应看到全面科学的教育教学评价是一项系统化的工作,需要通盘考虑,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加强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需不断通过实践发现新的问题,在评价的理念、体系、机制以及实施途径上积极进取,从而推动高校质量建设稳步前进。

猜你喜欢

评价质量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针刺治疗术后肠梗阻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题解教育『三问』
“质量”知识巩固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质量投诉超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