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获得感”视域下“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研究

2023-01-06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获得感形势教学内容

彭 诚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较强的时效性、针对性和综合性,一直是思政课建设的难点。2018年,《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颁布,经过三年努力,该课程不断完善,规范化建设成效明显,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本课程依然在教学需求、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建设困境。破解本课程建设的现实困境,根本解决规范化难题,需要以师生的“获得感”为抓手,深入思考“为什么教(学)”“教(学)什么”“怎么教(学)”等问题,不断规范课程建设,提升教学满意度。

一、思考起点:形势与政策课的规范化建设的现实困境

(一) 教学主体:需求不强烈

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与政策”课肩负着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最新的国内外形势,担负着宣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与推进党的理论成果入脑入心的职责[1],课程有两个主体,既教师和学生。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2]。然而,现实困境是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教师教的需求和学生学的需求均不强烈。一方面,教师的需求不强烈,教学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不高。当前,有不少专任教师仅满足于应付式地完成“形势与政策”课地教学任务,更有少部分专任教师不愿意承担这门课程的教学任务,而将其安排给辅导员或兼职教师,增加了课程管理难度,造成课程规范缺失、质量不高。首先,课程不受重视。尽管国家教委早在1987年就确立了本课程的必修课地位,但在实际教学组织上,各高校主仍采取时事报告、阅读文件以及系列讲座等形式,考核评价则更为随意。其次,课程难度大。“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更新快,知识结构复杂,教学目标政治性强,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最后,缺乏学科归属感。“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思政课,教学内容涉及多个学科,课程发展不确定,这就淡化了“形势与政策”课的学科归属。同时,相对于其他思政课而言,该课程没有对应的马克思理论的二级学科,因此,教师无法建立学科归属感,教科研热情也就无法提升。另一方面,学生对该课程的需求也不足,缺乏学习热情。学生座谈显示,超过一半的学生对本课程不感兴趣,参与度较低,上课玩手机现象严重,少部分学生甚至认为不必要开设本课程。首先,对课程不够重视。相对与专业课,或者其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普遍认为这门课程不重要,甚至是可有可无的,因此学习上出现了懈怠。其次,对课程的参与度投入不够。不少学生上课仅满足于被动听课,参与度低,缺乏主动思考,缺少与教师沟通的自觉性,认为课程通过简单,不必付出太多时间和精力,更没有主动用于实践、指导实践,存在学得不正、用得不深的问题。再次,对课程的价值性理解不足。学生对课程的认识和投入不够,根本上是对本课程的价值性理解不足,未能深刻理解这门课程的价值和意义。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定位和功能不清楚,信息化时代,学生接触时事热点问题的途径非常多,降低了对课程的期待和依赖,而“形势与政策”课的课程定位和功能是透过现象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形势,准确把握党和国家的政策,进而做到“四个正确认识”,但学生在现阶段往往不能意识到这一价值意义。

(二) 教学内容:供给不精准

在课程教学目标与价值追求的引领下,教学内容承载着教学的实质,是教学过程中需要依靠传播知识技能的重要载体[3]。就“形势与政策”课而言,首先,应关照学生的具体需求,无论是国内外形势还是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如果不能联系学生的生活,结合学生的专业,就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当前,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过于宽泛,有的专题过于高大上,离学生实际较远,没有结合学生专业,满足学生兴趣,关照学生需求。其次,“形势与政策”课关注社会时事热点,有些教师过于关注对事件过程的阐述,以各种新鲜、有趣的热点问题吸引学生,缺少对事件发生原因的分析、影响意义的总结和思想价值的引领,这就削弱了课程的思想性。学生一上课就懂,一下课就忘,没有产生价值认同,主要原因就是教学内容缺少思想厚度和理论深度。

(三) 教学模式:形式不丰富

精准的教学内容还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形式才能为学生接受。首先,由于师资力量缺乏等客观因素,“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形式以传统讲授为主,一般采取大班的教学组织形式,人数过多,客观上造成了师生互动不足,教师的理论讲授多,学生参与互动少。其次,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由于认识不到位、经费不到位,目前普遍重视课堂教学,轻视实践教学,即便开展了实践教学也往往流于形式,没有做到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聚焦难点: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中被忽视的“获得感”

进一步加强规范化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增进课程效果,是当前“形势与政策”课课程建设的焦点与难点,为此,政府进行顶层设计、院校开展教学改革,学者尝试理论探索,在继承传统经验和有效做法的基础上,总结了许多好做法与新理念,对课程规范化建设的策略进行了重点探讨,从领导重视、制度完善、队伍建设、资源建设、学科建设、课程管理等方面进行剖析。这些成果为“形势与政策”课的规范化建设奠定了基础、提供了理论启示与实践指导。不过其逻辑起点往往立足于党和国家建设,强调本课程的政治特性及其所肩负的意识形态教育重任,这是必要的。但问题在于这些策略只是点明了本课程的整体利益需求,并未进行深入地思考与挖掘,探寻课程的内在需求如何经由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而达到,通过何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个人的需求融入到集体的需求上,以此来充分推动课程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有效性。实际上,加强“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其课教学效果,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要达到这一目标,在通盘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应着重从矛盾中的关键出发,以更全面的角度在教与学中提升“获得感”。德国教育学家雅斯贝尔斯指出,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长,并启迪其自由天性[4]。对教育来说,知识传授、文化传递固然重要,但是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却更在于服务人的精神生活,关照人的意义世界,指向人的思想感受与精神支撑。基于此,在加强课程的规范化建设时,要立足教学活动参与者的获得感。就“形势与政策”课而言,是指教学主体,包括教师和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中有一定的实际收获从而产生的一种正向的主观感受,厘清获得感的生成机制是规范课程建设,提高课程质量的前提。可以从“客观需要—积极参与—实际获得—价值认同—实践检验”等五个方面来分析其生成机制。

(一) 客观需求是获得感生成的动力

需求会带来动力,需求越强烈,学生的学习热情就越强烈。但是,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大学生意识到的需求未必都是真实客观的,其中也会夹杂着一些不合理、不恰当的内容,需要积极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并纠正偏差。以学生的“获得感”作为研究的起点,彰显了课程建设的焦点由“供给侧”向“需求侧”转换,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立场。获得感的生成是师生互动的结果,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包含两种形式,一种是主动的获得,即学生主动学习探索,获取知识技能;另一种是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的教学内容,因而获得感是教师供给和学生求取双边互动的结果。因此,正视教师的获得感、是提高教师积极性、激发教师教科研热情、进而规范课程建设的前提,因此,也要关注教师的客观需求,既包括精神层面的需求,也包括物质层面的需求。

(二) 积极参与是获得感生成的基础

学生在产生需求之后,通过参与教学活动,来感受自己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获得感与参与感密切相连,只有亲自参与,才能获得真切的感受。“获得”既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是一个静态的结果,在结果出现之前,获得表现为一系列行为,例如听课、笔记、思考和讨论等等,当预期实现时,获得过程转化为获得结果。对结果的获得虽然强烈,但时间短,相反,对获得过程的体验会更加深刻,因此,学生的积极参与是获得感生成的基础。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课程简单,上课随便听一听,考试就能通过,这是远远不够的,要真正从这门课程中学有所得,学有所获,要充分调动其自身主动性和积极性,认真听课、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对学习内容进行消化理解,从而转化为自身的精神利益。同时付出越多,对获得的渴望就越热烈,只有通过付出艰辛努力才获取的知识、情感和价值认同的学生才能体会到极大的精神满足,激发更深的需要。

(三) 实际获得是获得感生成的前提

实际获得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得到的各种利益。获得感不是空中楼阁,而是以学习中获得的各种利益为根基的。就“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而言,这种利益包括客观层面的知识和能力的获得以及主观层面思想、情感、价值认同的获得。这些利益都是精神利益,精神利益的获得不同于物质利益,无法直接给与,需要接受对象能够自主地吸纳、消化和内化。基于此,教育者一方面要观照教育对象的客观需求和特点,提供优质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要遵循教学规律、学生学习规律, 选择合理的教学语言和载体,顺利实现教学内容的转化,帮助学生理解并内化所学内容,进而产生实际获得。

(四) 价值认同是获得感生成的关键

“获得感”思想的核心在于强调主体在改革发展中要有实际的获得,其落脚点在情绪反应的“感”上[5]。学生能够有效地感知到实际获得,并且能产生价值认同是获得感生成的关键。 如果没有价值认同,实际获得就无法转化为学生能够真实体验到的情感上,产生了价值认同,学生才会在内心真正吸纳教学内容,并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念。首先,价值认同是实际获得和心理预期契合的产物,“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6]。因此,既要争取更多优质的实际获得,也要合理调整预期,有的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预期不准确,着眼于是否对考试有用,过于功利,更有甚者偏离了正确的政治方向,这些都会影响到获得感的生成,需要引导。其次,价值认同是一种思想上的共鸣,是学生在经历理性思考后产生的一种思想上的愉悦感。“形势与政策” 课关注社会热点,有的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眼球而把讲授重点放在各种“八卦新闻”上,学生上课会有短暂的满足感,但课后便发现这些内容并没有带来真正的获得感。因此,不仅要讲现象,更要讲理论,将政治与学理相结合,价值与知识相结合。

(五) 实践检验是获得感生成的深化

“获得感”是客观获得和主观预期相互影响而生成的主观体验,这种体验既可以通过理性思考、情感认同生成,也可以通过将实际获得用于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而生成。通过理性思考、情感认同产生的是隐性获得感,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其内容真假难辨;通过实践产生的是显性获得感,更加真实客观。在实践活动中,学生既能够考察自己掌握、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情况,也能够检验所学内容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并加深对知识、技能和情感的理解与认同,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行为层面进一步深化获得感。

三、实践重点:在提升获得感中规范“形势与政策”课

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的规范化建设,需要回答“为什么教(学)”“教(学)什么”“怎么教(学)”的问题。要遵循获得感的生成路线,观照师生需求、创新教学方式、优化教学内容、理论实践结合。

(一) 观照需求:激发教学主体的动力

充分激发教师和学生两个教学主体的内在需求的动力,是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规范化的第一步。一方面,要主动回应教师的需求,破解教师队伍建设难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2]。首先,要进一步强调“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要性,彻底扭转其边缘化的地位,激发任课教师的认同感和被尊重感,使其坚持不懈地从事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其次,形势与政策课程难度大,要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培训、比赛交流等,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同时,由于课程难度大,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在课时费用、评奖评优以及职称评审方面应有所倾斜,让教师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再次,加强“形势与政策”的学科建设,建立教师的学科归属感,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基础,推进“形势与政策”课建设。另一方面,针对学生对课程兴趣不浓厚的困局,要主动激发学生的需求,要廓清对学生需求程度的认识误区,即认为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没有需求或兴趣不足。毋庸置疑,学生兴趣不浓厚,但这并不代表学生对形势与政策的相关内容没有需求,事实上,学生对当前国内外时事,社会热点话题相当关注,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这种需求外溢了,没有指向“形势与政策”课,而是转向了其它场域:例如微博、抖音等,有的学生甚至“翻墙”观看国外网站,如油管及脸书等。因此,对课堂的需求稀释了。针对上述“外溢”现象,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看到自己的需求,正视自身关注时事热点的动机,并加以引导,继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要分析学生需求被转移的原因,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提供让学生满意的课程内容。

(二) 转换方式:鼓励教学对象的参与

积极参与是“获得感”生成的基础,因此“形势与政策”课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活学生的主体性力量。由于客观原因,“形势与政策”往往采取“大课”教学组织形式,难以互动,极易“说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7]。上好“形势与政策”课也需要不断创新,要探索适合的教学方式,如翻转课堂、智慧课堂、情景式教学、VR教学、线上教学等,例如2020年的抗“疫”教育、2021年的“四史”教育,全国大学生共上思政大课,学生可以线上和老师互动,还可以送花、送火箭,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和表达欲望。另外,要注重过程性考核,关注学生的学习精神、学习态度、学习时间,以考促学。

(三) 优化内容:保证教学内容的接受

教学内容是获得感的直接来源,要想学生在课堂上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就要加强课堂内容的精准供给,保证教学内容能够被有效接受,也就是回答好“讲给谁”“讲什么”以及“怎么讲”的问题。“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变化快,教师的自主性比较大,这也给教师带来更大的挑战。因此课前,教师必须充分备课,搞清楚学生需要什么,结合学生的专业特色、地域特色、年龄特色确定授课专题,明确学生需求和教学专题的契合点,有的放矢。当然,精心挑选的内容需要通过有效的途径才能够传输给学生,因此在课中,教师要注重使用生动鲜活的教学语言,使用照片、视频、案例、故事等相关的教学资源。课后,针对不同学生的疑问,教师还应提供拓展学习资料,并及时答疑解惑。

(四) 产生共鸣:强化情感价值的认同

“形势与政策”课要强化学生的价值认同,引导“教”与“学”产生共鸣。在教学中要强调政治性、思想性与价值性,这就要教师结合教学专题深挖背后的深厚理论与深刻思想[2];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对课程形成正确的预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不以考试为唯一目的,看到课程的现实价值和长远意义。

(五) 实践运用:实现行动能力的提升

注重知行合一,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将所学内容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能够进一步巩固获得感,并且提高行动能力。就“形势与政策”课而言,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选取贴近社会热点、国内外最新形势的真实案例,同时要增加实践教学,通过案例讨论、微电影拍摄、社会调查、公益劳动等教学形式让学生能够走近真实社会,提升行动能力。

猜你喜欢

获得感形势教学内容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获得感”大盘点,你的2016有收获吗?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2011年中亚形势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