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生成论视域下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逻辑与路径
2023-01-06张涵
张 涵
(淮阴工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3)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这是习近平对理想信念作出的注脚,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时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其中学史增信,就是要增强信仰、信念、信心,这是我们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然而,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一些大学生对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阶段性问题仍时常产生信仰困惑。人与自然世界及他人的交往相处过程中,对一些难以克服的困难或强者产生敬畏之心,对其有关发展或生命意义的诠释深信不疑。长此以往,通过多次自我强化与暗示,人便会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与敬畏之人或事自觉归属为统一价值倾向,这便是信仰[1]。信仰在人的成长与国家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学生信仰困惑问题可能会动摇国家建设之基。家国情怀作为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中一代又一代国人凝聚形成的强大精神动力,完美契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大学生进行家国情怀相关理念培育及教育引导,能够促使大学生自觉主动承担自己的义务,肩负起时代及国家赋予的历史重任,为国家培育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担当及历史使命提供重要精神动能。而基于信仰生成论视角培育大学生的家国情怀,有助于从更深层次帮助大学生确立人生发展方向,树立理想信念,铸就精神信仰。
1 家国情怀的基本释义
1.1 家国情怀的内涵
在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我国已产生丰富的家国情怀内涵[2-4]。就精神层面而言,家国情怀是中国人“家”与“国”不可分割的情感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是中华民族人与文化交融的精神特质和价值标识。就情感层面而言,家国情怀是在中华儿女情感上将家族共同体融入民族共同体和国家共同体感怀,是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壮怀,是华夏儿女最真挚的情感归宿和最浓烈的精神底色。就心灵层面而言,家国情怀是一种心灵皈依,是中国人心安放之所和情所归之处,是中国人的生命底色。就文化基因层面而言,家国情怀是一种责任,一种承担。梁启超曾说“天下事业无所谓大小,只要在自己的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去做,便是第一等人物”。一个懂得承担责任的人,一个能对自身负责的人,才能践行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就政治认同层面而言,家国情怀是对自己国家高度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使命感,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密码。源远流长、静水流深的家国情怀,是以家庭幸福、国家强盛为核心,集中反映了中华伦理文明的精神风骨和独特魅力。
1.2 家国情怀的特征
首先,家国情怀具有时代性特征。无论是从表达形式还是表达内容上,家国情怀在不同时代均呈现出独特性特征。无论是宋代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忧患思想;还是清末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豪迈情怀;抑或是王孝锡烈士“慷慨歌太平,从容作楚囚”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这些情怀均展现出不同时代下人民对于家国的热爱、挂念与担当[5]。新时代,先辈们的家国情怀留下鲜明的时代印迹,散发着独特的家国气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理应充分发挥家国情怀时代性特征,将家国情怀植根于人民日常生活。其次,家国情怀具有传承性特征。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来,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愫贯穿于整个历史长河。在通讯欠发达的年代,一封家书承载着人们对家国的情感依托,是人们家国情怀的主要承载体。“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生动阐述了人们对家的牵挂和对国家山河破碎的无奈,充分体现了人们对温暖家庭的憧憬。家书成为连接家族成员的血脉,传承激荡着浓浓的家国情怀。并且,古往今来,优秀的家风、家训更是承载着人们对于家与国的感怀,影响、激励着每一代中华儿女砥砺前行。最后,家国情怀具有实践性特征。家国情怀源自于人们对家的关爱,升华于治国平天下的旨归,交融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在家国情怀传承中,责任与担当才是精髓所在。家国情怀既不是雄言壮语的阐述,也不止于思想与感悟,而是一股永不衰竭的涌流。唯有实践,才是对于家国情怀最全面生动的诠释。
2 信仰生成论视域下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逻辑起因
2.1 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践行能力的内在要求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前进之不竭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曾言:“广大中国青年的坚定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青年拥有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前进的强大助力。故此,新时代青年应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高校是培育广大青年学生爱国主义的重要载体,同时大学阶段也是培育青年爱国情怀的重要时期[6]。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和思想,有助于促使大学生将自己的理想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将爱国主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定立场,从而助推国家长久平稳发展。
家国情怀是每个个体基于最初地缘与血缘,对国家、民族、家庭形成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归属感,其更多侧重于展现一个人肩负的民族使命与担当,以及对故乡山河、家族和乡亲的眷恋[7]。新时代背景下,基于信仰生成理论,培育大学生“世界和平、国家稳定、社会和谐、家庭幸福、人格高尚”家国情怀思想,是提高大学生对于社会责任的践行能力内在要求。作为新时代肩负民族复兴重任的主体之一,大学生应始终坚持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做到“能自强、懂自尊、有梦想、敢追梦”。家国情怀传承自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文化,“忠孝节义”“家国同构”中蕴藏的忠诚、仁爱、孝顺等思想均是新时代大学生所必须具备的理念。家国情怀是连接“国、社、家”情感寄托和桥梁。而家庭与社会又是一体,社区建设需要每个家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基于信仰生成论视角,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有益于促使大学生利用自身所学去改变乡村乡貌,在家乡经济发展、社会治安改善、社区生态环境转好中主动承担起应尽义务。例如,大学生作为志愿者去社区关爱老幼妇残、积极配合社区骨干建设自己的家乡。久而久之,大学生社会责任践行能力便会得到极大提升。
2.2 强化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的现实指向
“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灵魂所在[8],家国情怀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随着时代发展,在文化血脉不断注入助推民族发展的新鲜动源,有助于为民族文化指明前进方向。家国情怀早已在千年的时间沉淀中融入国人的血液,并逐渐形成了家国情怀与个人情感的同频共振,为不同时代烙下了难以磨灭的民族印记。电视剧《觉醒年代》,从革命时期、建设时期、改革时期、复兴时期四个阶段,讲述中国共产党诞生一百年以来团结带领人民,高擎理想和信仰的火炬,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动人征程。着眼于当下,中国人民和国家同心协力抗击疫情,最后获得伟大胜利,赢得了国际的肯定[9]。无论是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还是每一个平凡的国人,都在这场重大疫情防控与阻击中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完美诠释了植根于心中的家国情怀。放眼全球,中国为整个世界疫情防控所作出的卓越贡献,更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诠释。新时代背景下,家国情怀不仅能够在中华大地上熠熠生辉,更是在持续升华与传承中呈现了世界胸怀。
通过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有助于强化大学生对于社会责任的情感认同和理论认同,使其将社会责任意识逐步内化为承担责任的主要动力。从现实情况出发,当代部分大学生对于我国传统国画、传统戏曲、古代文学、汉字书法等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和传承极为欠缺,同时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民族节日较为生疏[10-11]。这种忽视民族传统文化的行为与我国极力倡导的爱国主义情怀背道而驰。为此,有必要通过培育大学生的家国情怀,促使其热爱民族文化,强化大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另外,还有部分大学生对于自身幸福与安危考虑较多,对国家发展和现状却缺乏关注,而且也尚未形成积极主动参与国家建设的意识,对世界及中国发展大势的认识深度较低。因此,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有助于对大学生日常行为形成正确引导,促使其不断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
2.3 唤醒大学生弘扬家庭美德的必然选择
“家国情怀”是华夏几千年发展历程中植根于国人内心深处的精神元素[12],是中华儿女的精神血脉。曾子在《礼记·大学》中提出“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思想,强调了学习者要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积极参与和关心社会。林则徐在其作品《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中提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感和精神格局。这些均是不同年代背景下国人对家国情怀的真实表达。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向纵深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互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对人民生活方方面面的影响愈加深远。当代大学生代表着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复兴民族的历史重任。在这样的新形势下,若要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在信仰生成论视角下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已成为大势所趋,同时也是为国家培养出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求的必经之路。
家庭美德归于家庭道德范畴,主要指个体成员在家庭中应当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家庭美德是所有人获得美满幸福生活的主要动力源,在维护社会团结安定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强化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需求[13]。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及国务院联合下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要大力践行“以邻里互助、勤俭持家、夫妻和睦、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为重要内容”的家庭美德。然而,当代部分大学生呈现出明显欠缺健康心态、自我中心主义盛行、独立意识较差等特征,对家庭责任感、家庭观及父母的感恩之心日益淡化。为此,基于信仰生成论视角,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成为新时代背景下一种时代意旨。具体而言,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对其树立家庭美德的益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大学生家国情怀的养成有助于强化其对家庭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帮助其学会感恩父母、养成尊敬长辈的理念。其次,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家国情怀生成过程中,大学生依据自身实际经济情况控制日常开支,促使大学生减少与他人攀比的言行,从而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最后,有助于帮助大学生与邻里间形成“互谅、互让、互助、互尊”的关系。良好的邻里关系对家庭成员的学习、生活及工作等各方面大有裨益。邻里间关系处理得当可以成为彼此的依靠和助手;处理不当,则会影响街坊安定,同时也会败坏社会风气。
3 信仰生成论视域下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多元路径
3.1 厚植信仰土壤 传承优良家风
3.1.1以个人信仰为基础, 推动家风与大学生道德规范相耦合
信仰是行动之母,个人的信仰怎样,他的行动就会怎样,信仰可以左右人生。大学生应充分发挥人生信仰的力量,把人生信仰转化为自身的精神支柱与精神指南,在实践中将人生信仰内化为家国情怀培养的驱动力。信仰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对大学生的家国情怀产生巨大影响。在信仰的养成过程中,家风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厚植信仰土壤,才能让苗圃长得葱郁繁茂。因此大学生应充分借力家风、学习家风、深化家风,将家风中的为人之道、生活方式、生活作风深化为自身道德规范,逐步提升自身家国情怀。
3.1.2以信仰生成为导向, 驱动家风与思政课堂相结合
高校应充分发挥育人育德作用,将优良家风与思政课堂教学相结合,结合大学生差异化特征实施因材施教。对于个人信仰缺失、道德观念模糊、社会责任感缺乏的学生,教师应给予正确的引导和交流。此外,教师应进一步结合学生特点,运用思政课程与家风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针对性教学,逐步推进大学生由情感共鸣深化为价值认同,最终促进大学生信仰生成,培养大学生崇高的家国情怀。
3.1.3以信仰铸就梦想, 实现家风与家庭教育相融合
作为家风传承的主要载体,家庭应充分发挥主导地位,驱动孩子养成正确的家国情怀。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一环,人生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不仅要注重“言传”,更应注重身教。家长应以身作则,对孩子进行品德培养,引导其养成健康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孩子养成正确的人生信仰。通过信仰生成,将孩子们化为一个个追梦人,家长应进一步引导孩子将爱家与爱国相结合,将个人梦融入家庭梦,将家庭梦融入民族梦之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3.2 播撒信仰种子 赓续红色基因
3.2.1以红色家书引导大学生感恩父母,育养大学生家国情怀
当代大学生普遍是在“众星捧月”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带着家人的期待与挂念远离家乡步入大学。这一情形下,一封封电子“家书”成为联系个人与家庭的纽带,体现了父母的关爱和儿女的思念。因此,高校可通过举办红色家书诵读等活动,让大学生们在红色家书字里行间中感悟烈士们的家国情怀,体悟其中爱国爱家的赤子之情。借助红色家书的丰富精神内涵,激发大学生蓬勃向上的动力和奋发图强的毅力。通过红色家书诵读等活动,让学生深刻体会家书中蕴含最温暖的亲情,进而让大学生们能够以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父母、社会、国家,激发出大学生心中最深沉的家国情怀。
3.2.2以红色信仰铸就大学生积极精神品格,提升大学生家国情怀
红色是一种信仰,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信仰。波涛汹涌的大渡河畔,响起了红军“嗒嗒”的马蹄声;冰封雪盖的夹金山上,驻扎着红军长征的营地;峰峰如剑,直入云霄的娄山关前,流传着红军可歌可泣的故事。当代大学生应充分发挥红色信仰力量,将红色信仰熔铸于自身的道德和行为规范之中,通过实践的方式不断培养自身百折不挠、不畏艰辛、顽强勇敢的良好精神品格。并且在熔铸红色信仰的同时,激发自身为国家富强而努力奋斗的家国情怀,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一份绵薄之力。
3.2.3以红色精神指引大学生做信仰传播者,升华大学生家国情怀
在革命战争年代,缺吃少衣少药,武器落后,物质条件极为困难,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正是靠着艰苦奋斗精神和旺盛的革命斗志,克服各种困难艰险,赢得胜利。这期间留下了诸如红船精神、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等宝贵精神财富。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大学生更要传播信仰的种子,赓续红色基因,树立坚定信仰。高校要在大学生群体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让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血脉[1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色基因不能变,变了就变了质。因此,要保证革命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打下的红色江山代代相传,党的事业血脉永续,必须传承红色基因,使之融入青年大学生的血脉之中、内心世界、灵魂深处,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大学生应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坚力量作用,接过红色思想传承与传播的“接力棒”,成为信仰传播的“蒲公英”,让家国情怀在信仰传承中绽放。
3.3 整合信仰内容,滋养精神品格
3.3.1推进个人信仰与政治信仰的深度融合
政治信仰作为信仰体系的核心,是国家、民族团结统一的基础和力量源泉。因此,国家应引导大学生将个人信仰深度融入政治信仰内容之中,以此凝聚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在此过程中,国家应注重政治信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若想让大学生能够认同并接受政治现实,需要听取大学生的意见和诉求,实事求是地解决社会不公及腐败等问题,提升政治公信力,进而提升大学生政治信仰正义感,增强大学生政治信仰坚定性,通过在实践中孕育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强化大学生家国情怀。
3.3.2驱动个人信仰与社会信仰的高度统一
如果个人信仰与社会信仰高度一致,便可以相互促进。如果个人信仰与社会信仰不一致,将会相互抵消,甚至瓦解信仰。新冠病毒肆虐之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激发了大学生们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成为凝聚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伟大力量。正是这一份“家国情怀”的责任和担当,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前赴后继、不懈奋斗。大学生应潜心学习和研究,坚守服务国家的初心使命,努力承担新时代赋予的自主创新、科教兴国、民族复兴的社会责任。将自身发展融入社会发展,驱动个人信仰与社会信仰同向同行,在涵养家国情怀、砥砺奋进中描绘亮丽的青春底色。
3.3.3推动个人信仰与文化信仰的协调发展
所谓文化信仰,即人们精神与内心的依靠,是国家与民族长期以来传承积淀下来的精神财富。上下五千年来,中华民族留下了丰富的文化信仰。诸如书法、水墨画、戏曲、武术、中医等宝贵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内化成为中华儿女们的文化信仰。但是近些年面临西方物质文化冲击,部分大学生开始出现“宅文化”“丧文化”等与中华文化信仰相悖的文化信仰倾向。因此,国家、社会、高校应当多方合力,共同传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各方应借助人工智能、互联网等现代化技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线上线下”协同宣扬,让大学生们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个人信仰与文化信仰的协调发展。通过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家国情怀。
3.4 坚定信仰意志,绽放时代梦想
3.4.1增强大学生德育教育
信仰意志表现为克服一切困难、排除一切艰险和追求理想信仰的毅力和斗志。信仰意志作为信仰的重要心理要素,是大学生将理想目标付诸实践的心理素质及其心理过程,是青年形成坚定信仰的决定一环。为此,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育人优势,大力开展德育教育,提升大学生信仰意志,消除当前多元文化冲击下的信仰危机。首先,转变教学观念。高校应转变观念,将德育教育放到专业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扭转当前德育教育与专业教育失衡局势。其次,改革课程体系。高校应结合现实需求,增设德育课程,引导大学生坚定信仰意志。最后,完善德育教学课程,高校应以适用性和层次性为导向,结合当代大学生信仰意志需求,完善大学生德育课程体系,做到让大学生明理、增信、崇德、力行,提升大学生信仰意志,消除当下大学生的信仰危机。
3.4.2提升马克思主义信仰地位
所谓马克思主义信仰,即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崇敬与信服。历史实践证明,唯有马克思主义信仰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情感的释放与改造,成为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主流信仰。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国家领导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因此,我国在继承并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应准确立足中华民族的时代特征,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阐释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破解当代大学生信仰危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将历史发展阶段与共产主义事业相结合,以客观的角度看待马克思主义信仰,引导大学生自觉做马克思主义坚定的信仰者。
3.4.3强化大学生信仰认同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大学生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国家和民族便有了希望。因此,当代大学生应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强化自身道德修养和理论修养,从而坚定信仰,提升自身对信仰的认同感。当代大学生应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时下,大学生们势必要坚定信仰意志,牢记初心,砥砺奋进,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道路上绽放青春梦想,在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培育家国情怀。
3.5 塑造信仰人格,激发情感共识
3.5.1以文化引领大学生塑造信仰人格
习近平代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作报告中指出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国运强”。信仰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具有自我精神气质,对于大学生而言,就要凸显鲜明的信仰人格。因此,以文化引领大学生塑造信仰人格,滋养初心,淬炼灵魂,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至关重要。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来,留下诸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墨家思想等文化。通过宣扬儒家的“仁者爱人”思想塑造大学生仁义的信仰人格;借助宣扬墨家“兼爱非攻”思想塑造大学生热爱和平的信仰人格;凭借宣扬道家“无为而治”思想塑造大学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信仰人格。通过大学生信仰人格塑造,铸起大学生的精神坐标,促进家国情怀稳步提升。
3.5.2以实践促进大学生强化信仰人格
信仰人格是青年通过生活实践明确责任和义务以及人生价值和意义,自觉选择自己实现的范式。它是信仰认识、信仰情感、信仰意志和信仰行为的有机统一,是青年信仰水平和信仰境界的集中体现。因此,实践是强化大学生信仰人格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之一。大学生应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不断对信仰人格进行实践,进而确保信仰人格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在实践中不断优化信仰人格,进而铸起青年学生的精神坐标,为家国情怀的提升指明方向。
3.5.3以教育推进大学生内化信仰人格
教育作为大学生德才培育的最关键武器,对于大学生信仰人格的内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可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明确家国情怀中 “家”与“国”是不可分割的情感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意识,并将信仰人格内化到自身的家国情怀中。以信仰为基础,激发大学生家国情怀中最深沉的家国一体情感共识,以及对命运共同体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引导大学生以家国天下为重,以民族大义为念,把个人的理想追求与国家民族命运维系在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