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创新开展常态化党史教育的路径研究

2023-01-06丁苏怡刘慧英

淮阴工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党史育人文化

丁苏怡,刘慧英

(江苏开放大学 党委宣传部,南京 210036)

中国共产党百年史是不断开辟中国道路的跨世纪历史[1],这是对广大党员、群众进行教育的伟大教科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认真总结这次党史学习教育的成功经验,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不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并指出,党史学习教育要“坚持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相结合,开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2]。高校要积极探索常态化开展党史教育的机制,发挥党史教育在高校资政育人中的“驱动力”,在完成好“规定动作”的同时创新开展精彩纷呈、特色各异的党史教育活动,把党史教育贯穿到立德树人的每一环节。

1 高校创新开展常态化党史教育的意义

高校创新开展常态化党史教育是时代赋予的实践要求、精神传承的使命担当,也是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落细的重要举措。

(一)创新开展常态化党史教育是高校赓续不断前行动力的必然选择。建党以来开展的延安时期整风学习运动、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史学习教育、党的十九大以来的“四史”学习教育以及以建党100周年为重要契机在全党范围内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对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推动党的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高校一直高度重视党史教育,开展党史教育是高校强基固本、立德铸魂、行稳致远的关键之策。总结经验、观照未来,高校要着力构建长效化党史教育机制,进一步将党史教育同党的政治建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基本职能、服务地方和社会的使命担当紧密结合起来,使之成为高校继续前行的不懈动力。

(二)创新开展常态化党史教育是高校滋养茁壮新生力量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指出:“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高校是培育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场所,通过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创新开展党史教育,将手中的“接力棒”稳稳地传向下一代,是我国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题中必有之义。高校创新开展党史教育能够为青年学生指引前行的道路,注入信仰的“清泉”,引导他们爱党爱国、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让党的精神力量和文化谱系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三)创新开展常态化党史教育是切实筑牢大学生思想根基的必然选择。高校一些青年学生和少部分党员干部受到错误意识形态的误导和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对于党的历史的认识有所偏差,甚至被错误的思潮所蛊惑[3]。开展党史教育是反对历史虚无主义、防止外部敌对势力在思想上的渗透,占据高校思想文化阵地、把握意识形态主动权的重大举措。高校要通过党史教育坚定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厘清部分师生头脑中的错误思想,用党的先进思想特别是党的重大创新理论武装青年学生的头脑,帮助他们筑牢思想根基。

2 高校创新开展常态化党史教育的现实困境

就高校开展党史教育的现实情况看,还存在话语不够严谨、内容平铺直叙、形式不够丰富等不足。

(一)话语不够严谨,体系尚未成熟。在党史话语表达方面,有时会出现不严谨、不准确现象。高校在创新开展党史教育时,尤其是通过新媒体等方式进行党史知识传播时,不能为了一味迎合受众的好奇心,而剥离党史的核心价值和深刻内涵;不能同网络用语概念相混淆,让党史故事和其中蕴含生动哲理“变味”;不能未经过思考编排,杂乱无章地罗列知识,降低党史传播有效性和影响力。在创新党史话语时,要正确认识、解读历史,严密话语的内在逻辑性,积极鼓舞正能量、唱好主旋律,在纷繁复杂的话语交锋中掌握话语权,构建规范、成熟、优质党史教育话语体系。要谨防出现党史知识乱用、错用、漏用,产生偏差、扭曲、错乱,防止因为研究不精准、解读不全面、阐述不到位、理解不深刻,让学习者对于学习内容产生迷惑,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泥潭,引发思想上的混乱。

(二)内容平铺直叙,理论掌握不透。党史教育宣传时缺乏理论深度和深层阐释,缺乏情感渲染和思想引领,没有将动人故事、生动的哲理讲到位、没有同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共同画好育人“同心圆”,没有回应好时代的呼唤和把握好实践的方向,只停留在内容的表层,大大削弱了党史教育吸引力和影响力,造成“效果浅层化”。在内容方面,要做到“知识性”和“价值性”两手抓[4],讲好党史故事,传播时代声音,而不是将教材内容简单地复制粘贴,将党史故事平铺直叙,将党史元素机械地同思政教育拼凑。只有将党史中深层次的内涵挖掘出来,将党史元素和高校教学科研、实践活动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推动党史教育走向深入。

(三)学习浮于表面,创新创造不足。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存在学习浮于表面、以活动代替党史理论宣讲的现象,党史教育的严肃性、纪律性体现不够,如将各种文艺文化活动套用上党史故事的情节、党史学习的名头,通过高新科技重现党史情境时更关注视觉效果而非精神内核等。这些现象的存在让党史教育的实效性大打折扣。党史教育搞“花架子”,重表面热闹而不关心教育内容和教育成效,科技元素、沉浸环境、视听体验这些资源和手段就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更可能是一种形式化的摆设。内容决定形式,形式的包装必须适应内容的需要,以更好地反映内容为旨归。形式对内容也有反作用,用好形式也可以促进对内容的理解和宣传,我们要通过有创意的形式帮助学习者理解党史知识,感悟党史故事,从而更加坚定对党的拥护。

(四)线上活力不足,激发兴趣不力。青年群体是网络一族,我们要善于利用网络来对大学生开展教育。由于技术条件等方面的限制,部分高校没有构建优质的党史学习线上平台,党史教育相关宣传主题和宣传栏目没有形成“矩阵效应”。运用“云端”进行传播的技术手段不足,策划不到位,网上党史教育阵地还不够强大,缺乏应有的吸引力。党史教育在加强线下教育的同时,要努力开辟线上阵地,为青年定制形式新颖、营养丰富的“学习套餐”,不断增强网上教育的传播力和覆盖面,引导青年补足精神之“钙”。

3 高校创新开展常态化党史教育的着力点

常态化党史教育要取得实效,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精准阐释理论、领悟思想精髓。创新党史教育在发挥“思维力”的同时一定要围绕“中心点”,不偏不倚讲好党史理论。高校的党史研究专家学者、思政教师、教学科研人员,要深入研究党史理论,注重党史教育的“学理深度”和“学科旨趣”,谨防知识简化和意义浅化[5]。在相关课程的开发中,专业人士要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行为逻辑编制出知识“图谱”,打造党史“金课”。要以专项教研活动梳理党史精髓脉络,在准确把握党史“灵魂”的基础上,发挥其育人作用,更好展现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要搭建理论研究、课题申报、专著出版等产出学习成果的机制和平台,通过生动、精准的诠释,通过易于接受的“表达方式”,将党史中先进的价值理念、蕴含的深刻哲理、更加立体多元具象地传达出来,丰富高校党员师生的精神家园。

(二)依托隐性教育,深挖党史元素。党史文化氛围的营造,不仅需要“硬性”的专题学习研讨,也需要“软性”的引导和熏陶,也就是通过环境的濡染以达到教育的目的。要将红色文化“烹饪”成香甜的“文化大餐”,让富有格调品质的党史教育内容浸润高校青年学子,从各种生动的细节上巧妙糅合衍生,做好党史元素的提炼归纳,发掘党史元素的深刻意蕴,寻找党史元素的结合思路,让党史元素成为“点缀”在高校教学科研等日常职能上的“明珠”,成为思政教育的“动力源”和“素材库”。高校在课堂教学主渠道外,可以以更加巧妙生动的方式,如藉由校园新媒体平台、第二课堂,通过党史元素的“微化渗透”[6],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得到教育熏陶,提升育人效果。

(三)结合文化育人,增强文化自信。在高校,文化育人形式灵活、效果显著,是创新党史教育很好的“生长点”。高校要以润心沁脾的校园文化构建,让大学生在欣赏美中学党史,在仪式感中学党史,在文体活动中学党史,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效果。要实现文化育人和党史教育的同频共振,进而在理论与文化的融会贯通中使师生党员增强理想信念、坚定奋斗目标、把稳前行方向。高校可以通过举办党史主题文化活动、创作党史题材文艺作品等构建党史育人环境,以党史中的信仰之美,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操;以动人的党史故事,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以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历程、辉煌成就,让师生党员进一步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

(四)发挥云端活力,勾勒时代色彩。新媒体时代,网络平台成为高校重要的舆论阵地和信息渠道,党史教育也应当与时代发展同向并行,充分发挥云端活力,用好用活线上平台和资源,切实增强教育效果。要以智慧平台联结教育者和学习者,以更加接近青年人审美意趣和使用习惯的方式,让学习更加方便快捷。高校要利用其丰富的信息化资源和线上平台建设的充足经验,深入探索构建同党史教育相适应的信息化系统、新媒体平台,拓宽高校师生党史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其更智慧、更灵动、更多彩。

4 新时代高校创新开展常态化党史教育的实践路径

(一)结合思政育人,打造“高能”“鲜活”党史金课。必须要把握住课堂教学这一创新的主渠道,碰撞出党史教育与思政育人的“火花”,将党史中蕴含的宝贵知识、深刻哲理巧妙转化为思政教育的“活教材”。要用好课堂渠道,出品更多精品课程、网红课程,编写辅导资料,将部分艰深晦涩的内容进行“翻译”,通过通俗化阐释让党史更易于被理解、吸纳。高校要积极打造形式多元、内容丰富的思政课堂,让师生浸润在党史学习的良好氛围中,如排演有趣有味的情景剧让同学们重回革命年代,邀请老党员进课堂讲述党史故事,师生同上一节思政“大课”等。要多措并举,探索更加有特色、接地气、出成效的党史金课,评选优质课程成为“示范课”,激励更多思政工作者加入到创新党史教育课程的队伍中。

(二)深耕学科专业,迸发“党史+学术”强大动能。要充分发挥高校的科学研究职能,整理归纳出党史的理论知识谱系,丰富完善党史研究素材库,广泛召开交流研讨会,推出党史研究课题项目,设置党史研究专刊专栏,推动党史研究不断走向深入。学科专业建设融入党史元素,打破学科壁垒,在与党史学科的融合中推动“化学反应”的发生,如上海某大学探索多语种翻译党史故事全新学习模式,贵州大学林学院开展党史花艺制作,天津职业大学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雕刻玫瑰花献礼祖国等,将学科特色与党史教育作了巧妙的编排与融合。

(三)活用传播载体,把握“融”“新”“活”特点。要把校报、校园广播电台、校园电视台等传统校园媒体和校园网站、“两微一端”、短视频平台等新兴校园媒体融合起来,在媒体平台的互动交融中织就一张“党史教育网”。学校的宣传工作人员要以“融”心态,结合各个媒体平台的不同特色,举好红色育人旗帜,发出主流权威声音,占据舆论宣传高地。要占据宣传“新”阵地,形成宣传“新”格局,创造宣传“新”话语,推出宣传“新”产品,通过一支素质过硬的宣传队伍打造“有站位”“有品位”“有意味”的宣传产品,策划一批党史专题栏目,挖掘一批优质党史故事,报道一批先进党史人物。要以新颖的宣传方式盘活党史教育,如开设党史专题网站,“党史专家谈”“红色视音频”“为民解难题”等新媒体栏目,以H5、短视频、漫画等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党史教育更有趣等,充分调动党员、师生学习热情,增强党史学习的互动性生动性。

(四)调动各大感官,带来“实境”“虚拟”多重体验。党史教育不是平面的、无声的,而要积极通过各类资源,构造出有声有色的学习体验,通过眼、耳、口等多重感官深化学习体验。要走出校园,用“脚步”丈量党史,“打卡”红色“地标”,实地探访红色文化基地,深入到革命历史发生的地方去,到证明历史沿革发展的地方去;用“眼睛”观看历史遗迹、史料照片、展览物品;用“耳朵”聆听革命先辈的亲口诉说、讲解员的细致讲解;用“嘴巴”说出自己的亲身感悟、让信仰的力量得到升华。也可以通过开设党史书屋、办好党史、校史馆等方式,为高校师生创设“实境”学习的空间。除了实地体验之外,通过现代科技带来“沉浸式”的“虚拟场景”体验也是重要创新方式之一。有条件有技术的高校,可以创作VR(虚拟现实)体验视频,将党史中震撼人心的场景、暖心生动的故事通过多维立体的方式展现给学习者,通过拍摄党史题材的视频、录制党史题材的音频等,重现历史,为受众带来感觉、视觉、听觉的盛宴。

(五)创新校园文化,打造“有内涵”“有意趣”党史文化品牌。高校要通过组织开展具有特色的文化活动,结出“党史+文化育人”的丰硕果实。通过智慧力量让党史灵动起来,立足红色“IP”创作出优质原创党史文化“周边”产品,如地方党史手绘地图,党史邮票、党史绘卷等,将党史的精神力量通过物质载体表达出来。将多种艺术元素同党史教育有效结合,以寻旧、新编、交融等手段,利用音、美、剧、图、文等多种方式,进行党史系列视频拍摄、文创产品创作。此外,也可以同传统文化、非遗文化、节日文化、地域文化等“碰撞”,将中国共产党建党日、“五四”青年节、清明节等时间节点同追忆革命先烈、回首党员初心相结合,寓学习于特定场景中。校园环境也是创设党史文化氛围的重要环节,要充分利用校园宣传栏、电子和纸质海报,大屏等,让校园里处处都充满红色文化气息。此外,高校要通过对红色地标、文物史料、精神血脉进行挖掘,推出具有文化底蕴和高校特色的红色文化品牌,如复旦大学的“望道”文化品牌,四川大学的“中国共产党在川大”学习体系等,打造出高校独一无二的党史文化“名片”。

(六)落脚改革实践,走进“高地上”“社区内”“田野间”。高校创新党史教育最终的落脚点是让创新实践解决实际问题,以成果导向、特色导向、效果导向,让制约高校发展的突出问题迎刃而解,推动高校改革发展走上新高地。要将党史教育的强大力量转化为事业发展的新动能,在高校的转型发展、争创一流中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和能量。要加强高校同地区、社会的联系,让高校的智慧引擎为地方发展、社区工作、企业进步等提供动力。要以党史教育为纽带,形成同“社区”“地区”“园区”的联系,在党建共建、交流座谈、优势互补、实习就业、教育帮扶等方面加强合作,比如有特色专业的高校利用专业知识为社区居民作讲座、解难题、送资源,切实发挥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品质。要创新实践形式,将志愿服务、结对帮扶等做出特色、成效、风格,走进田间地头,解决急难愁盼。

猜你喜欢

党史育人文化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年味里的“虎文化”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