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黄河文化传承视角下的汉字文化传播
2023-01-05张锦柏
张锦柏
(中原工学院 外国语学院,河南 郑州 451100)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它滋养了大地,孕育了中华文明,与此相伴的汉字文化也起源于此、传承于此、灿烂于此。[1]黄河上游地区各原始部族之间,在生活文化方面存在紧密联系,部落间所创造的古老图形,为研究中国文字起源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图像线索;黄河中下游地区地下出土的古文字门类齐全,资料丰富,为我们研究汉字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汉字作为中华基因,是黄河文化中最主要、最持久的文化血脉,汉字的魅力在于它可以打破时间的壁垒,冲破地域的隔阂。在今天互联网高度普及的新媒体时代下,传统的汉字文化也因低俗网络用语的冲击和不良自媒体对眼球经济的过度追逐而出现危机。因此,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我们应当在顺应新媒体时代传播特点的同时,正确解读汉字,明确汉字与黄河文化的关系,进而弘扬好汉字文化,传承好黄河精神,使以汉字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与现代技术交融的过程中趋利避害,焕发出新的生机。
一、黄河精神与汉字底蕴一脉相承
(一)黄河文化是汉字文化滋生壮大的土壤
黄河文化是一个兼收并蓄的有机体,从广义上来看:黄河文化是居住在黄河流域的先民在日复一日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了其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形成的典章制度、礼仪信仰、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精神面貌、价值取向等。[2]黄河源远流长,哺育了先民,也引导先民创造了灿若繁星的黄河文明,而汉字作为中华文明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也根植于黄河文化之中。因此,作为中华民族的文明河,黄河不断见证着汉字的日臻完善、渐成体系。
从距今八千年以上的河南贾湖遗址中出土的龟壳上发现的契刻符号到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从皇帝的史官仓颉造字到公元前221年秦代李斯规范小篆、建议“书同文字”到“字圣”许慎编著《说文解字》再到印刷术的盛行,汉字文化所取得的每次创新性成就都发生在黄河流域。[3]由此可见,汉字根植于黄河流域,汉字文化的发展进程早已融入了黄河文化的演进历程,因此对汉字文化的研究离不开对黄河文化元素的深入挖掘,黄河文化是汉字文化滋生壮大的土壤。
(二)汉字是黄河文化传承的重要视角与载体
汉字不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传承厚重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4]从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到印刷术盛行之后横平竖直的方块字,汉字从起源到发展成熟都是在黄河流域完成的。汉字作为黄河文明中的一个核心元素,使黄河文化的传播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后世研究黄河文化、黄河精神提供了人文与历史视角。
文字是人类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正是因为文字的诞生,黄河文明才得以记录、传承和发展。也正是由于我们拥有世界上唯一仍被广泛使用的表意文字体系——汉字,中国文明才得以不断延续,从未中断。以作为汉字资源大省的河南为例,至今在濮阳南乐、开封、洛阳、新郑等地还留存着仓颉庙祠、造字台、墓冢等遗存。[5]这些遗存为我们研究黄河文化的演进与传承提供了更多的切入口。基于汉字的记载功能,从诞生起,汉字就是美的载体,唐诗宋词、四书五经等文化成就的取得以及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科技发展所闪耀的曙光都离不开汉字的功劳;中国人所特有的风骨气节、性情志趣也都深深熔铸在汉字的文化底蕴中。
同时,从汉字本体来说,每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每一系列汉字就呈现出一种文化属类,如玉部字所呈现的古代礼仪文化、祭祀文化,女部字所呈现的女性文化,“衣”部字、“糸”部字等所呈现的服饰文化等。这些文化均是黄河文化的重要部分,是分层研究黄河文化的重要切入点。
(三)黄河文化传承视角下的汉字传播增强文化自信
与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圣书字、古印度河流域的印章文字、中美洲的玛雅文字不同,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自源文字之一,汉字是唯一沿用至今的文字,[6]这与黄河文明在历史上曾遥遥领先于世界密切相关。作为世界四大文字之一,以甲骨文为代表的古汉字也为推动世界文明进程做出了贡献,2006年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真正的中华基因”。我们的文化自信正是植根于这数千年源远流长的汉字文化,这是世界上其它民族、国家不可比拟的。因此,要把其提升到培育黄河文化根基和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来认识。[7]
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使得语言文字的传播在加强沿线国家间交流、促进民心相通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逐渐形成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以汉字为载体的“汉字文化圈”。“汉字文化圈”作为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自然形成的文化共同体,对于提升东亚地区的文明程度,促进中国周边国家的发展繁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湖南卫视倾心打造原创性汉字节目如《汉语桥》《神奇的汉字》系列;河南卫视的《汉字英雄》以及孔子学院在国外的开枝散叶等都是汉字文化日益受到关注的生动例证,而汉字文化的传播则是黄河文化、黄河精神传播的重要形式。
二、新媒体时代汉字文化传承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流量追逐架空汉字的本体内涵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汉字从起源开始,历经数千年,形成了一脉相承的演化序列。然而,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大大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泛娱乐化的社会氛围降低了受众深入思考的能力。时下越来越多的新媒体用户习惯用键盘打字或语音转换功能,这不仅引发了提笔忘字的问题,还导致大量网络用语充斥屏幕。同时,由于自媒体从业者迅速增加,一些标题党出于对流量的盲目追逐,过分地将汉字进行标签化处理,而不顾汉字的本体内涵随意偷换概念,以满足用户的猎奇心理。
这种流量追逐行为,将汉字本体的部分意义架空,使汉语的视觉形式汉字符号丧失其精准的表情达意功能。于是在新媒体传播的大语境中,流量的追逐一方面破坏了汉字表意的社会约定性,另一方面导致汉字作为交际工具、文化传承载体的功能逐渐衰退。
(二)网络用语虚化汉字的文化内涵
网络用语(internet slang)是指从网络中产生或应用于网络交流的一种语言,包括中英文字母、标点、符号、拼音、图标(图片)和文字等多种组合。这种组合,往往在特定的网络媒介传播中表达特殊的意义。[8]“网络缩写”作为当下最新网络流行语的展现方式之一,其形成是提取文字的首字母,包括数字组合、中文短语、英文词组及三者的结合。如“u1s1”代表“有一说一”,“nsdd”代表“你说得对”。这种表达方式虽然具有一定的交际快捷性,但是在它以拟音的方式重构文字的过程中,汉字的字形被完全湮没,汉字特有的具象性、表意性也被分割得支离破碎。如“u1s1”中“u”只表音,从“u”形上无法解读出“拥有”义,但是汉字“有”以“以手持肉”的古老造型蕴涵了“拥有”之义。同时,这种表述方式仅仅适用于当下特定的社会团体,如青年人,尤其是大学生,而在其余社团中不具有通用性。
综上,对不良网络流行语的过度使用不仅会阻碍代际间的交流,导致传播隔阂和传播障碍,还会对汉字系统的完整与系统性进行无情打击和遏制。经常使用网络拼音缩写,势必会影响中华传统文化内涵的传承。
(三)汉字误读阻碍汉字的文化共识
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这为信息资源的传播和整合带来极大的便捷,但这也使用户对汉字文化的解读变得更加简单,易导致碎片化的假性知识泛滥。近年来,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动力的助推下,黄河文化成为了多个学科争先研究的对象,汉字作为黄河文化的璀璨元素也日益成为社会各界研究的热点。通过分析汉字形体,说解汉字意义,进而谈论传统文化的现象日益增多,但对汉字的误读却屡见不鲜。如:将“温”字随意拆形,随意解读为“地上放个盆,往里面倒点水,太阳一晒便温暖了”,而《说文》:“水。出犍为涪,南入黔水。”;“警”随意解读为“警察要先敬礼后说话”,而《说文》:“戒也”;“婚”随意解读为“女人发昏才结婚”,而《说文》:“是妇家也。《礼》:娶妇以昏时,妇人阴也,故曰婚。”[9]诸如此类对汉字文化的随意解读传达了错误的文字文化信息,不仅经不起推敲,还易破坏汉字结构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不利于我们对其蕴含的中华文化共识的形成。
三、新媒体时代黄河文化视野下汉字文化的传播路径
(一)“互联网+教育”为基础构建汉字传播矩阵
新媒体较之传统媒体其自身具有传播主体多元、传播速度迅速、传播内容海量、传播渠道多样等优点。抖音、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的广泛使用使得信息传播的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用户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但新媒体传播力量过于碎片化,不利于黄河文化视野下汉字品牌的塑造。为此,可以“互联网+教育”为切入点构建汉字传播矩阵,具体如下:
首先,黄河流域诸省区的专业学者应将自身学术优势与所处地区的地域资源优势相结合,从弘扬中原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民族自豪感的大局出发,组建黄河流域相关省份汉字文化传承联盟,整合不同省份现有的汉字文化资源,促进汉字文化协同发展,将散落在中原大地的汉字宝藏组合起来。
其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万物互联的特征,发挥大众传媒的示范和地位授予的功能。[10]在新型主流媒体上开设汉字文化专栏,做好有关汉字文化线上精品课程的宣传工作,持续举办汉字大赛,提升用户的参与度,唤起更多人对传承汉字文化的责任心与信念感。可联合MOOC、学习通等线上教育平台,实施汉字文化精品工程,寻找汉字文化代言人,让汉字资源发挥基本的教育与传承功能。如央视推出《国家宝藏展演季》以“一字千钧”为主题进行的国宝创演,为我们展现了藏在《万岁通天贴》“云梦睡虎地秦简”“YH127甲骨窑穴”背后的千钧之力。
最后,黄河文化视野下汉字文化的传播,要立足于媒体融合的背景下,采用全媒体的表现形式,根据不同平台的传播特点、主力用户的年龄、性别分布特点、媒介接触情况差异等,采取不同的媒体传播策略,设置好议题,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要;要加强汉字文化传播的专业队伍建设,培育具有一定的汉字文化传播素养的媒体工作者,既对传统汉字发展的历程有深刻认识,又具有将汉字文化与现代社会需求巧妙结合起来的创意感与洞察力。
(二)科技赋能打造汉字文化IP群
科技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文化生活,文化力量也在不断地丰富着科技的力量。[11]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给传播业带来了新的变革,也深刻影响了汉字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因此,应当将汉字文化的传承与新媒体融合,即用科技赋能的方式让汉字文化在黄河流域立起来、活起来、火起来,进而推动汉字文化的传播。具体如下:
首先,要建设富有特色的短视频传播账号,打造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传播平台,使用短视频、H5、动画、海报、游戏等形式与汉字起源和诞生有关的传说用可视化的方式表达出来,使汉字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并通过社交媒体即时分享的特点使沉睡多年的汉字文化火起来。
其次,要在AR、VR技术的支持下培育汉字文化标识点,打造独特的“汉字IP”,可参考河南卫视将“传统节日IP化”的过程,制定科学的传播策略,整合官方与民间资本,支持中国文字博物馆、漯河许慎文化园等汉字文化项目的多渠道全息传播。如河南卫视在中秋奇妙夜上调动AR技术,采用360度的拍摄手法将创意舞蹈与东晋书法家王献之的《中秋帖》融合,打造出《墨舞中秋帖》,不仅弘扬了优秀的传统书法文化,还被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通过脸书推荐给国外网友,增强了国际社会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感知力与认同感。
(三)新媒体手段促进汉字符号实体化
符号作为传播的基本要素,是指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的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或标记,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卡西尔认为,人通过“符号功能”和“符号活动”实现文化世界。[12]以殷墟时期的刻辞甲骨和铜器铭文为典型代表的商代文字符号,是我国迄今为止能见到的最早的古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早期形态,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但长期以来,汉字仅仅呈现为语言载体、文化历史的记载工具,其本身的文化以抽象、虚化的形式深藏在汉字形体背后。因此,在汉字文化的传播中,应当运用新媒体手段将汉字背后蕴涵的汉字文化实体化、表面化,进而推动汉字文化的传播。该领域的成功案例屡见不鲜,如河南广电系列晚会节目将抽象的汉唐文化以舞蹈音乐的形式实体化、“经典咏流传”中将诸多文学经典以歌曲说唱的形式实体化。因此汉字符号中汉字文化的实体化既具有紧迫性也具有可操作性。
汉仪陈体甲骨文字库设计者陈楠,设计的一套甲骨文表情包,成功地将甲骨文中蕴涵的汉字文化转为实体:陈楠将象形化的甲骨文转换成更加直观、形象的图画,通过动态的动画将网络常用语结合起来,使古老的甲骨文成为新媒体时代下汉字文化传播与应用的素材,做到了让汉字文化更加年轻化。随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个性化文化需求,文创产品深受青少年的喜欢,具有良好的市场潜力。在对黄河流域汉字文化进行创意化传播的过程中,可以借鉴故宫文物、河南博物馆盲盒等成功IP的打造过程,利用汉字的表意性和象形性,打造富有视觉化、信息化、艺术化的黄河标志和吉祥物、围巾、首饰、包包等富有中原文化气息的衍生产品,并采用“线上直播间+线下体验”的方式予以推广。
党中央对黄河文化传承的号召与重视为汉字学与时俱进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汉字作为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和学习黄河文化的钥匙,承载着我们厚重的民族记忆和国家记忆。我们需牢牢抓住时代机遇,依托对黄河文化的跨学科研究,培育既具有文化辩识力又精通文化传播规律的跨学科人才,将富有黄河文化底蕴的远古符号作为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加以重视,并顺应新媒体时代的传播需要,借助先进的传播技术,使其满足新媒体时代下用户的期待与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