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留守儿童中进行德育渗透路径探索*
2023-01-05娄永军
娄永军 姚 慧
引言: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导致农村地区出现了大量留守儿童,而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生活问题也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各地都需要对农村地区进行现状分析,并对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尤其不能忽视留守儿童的心理方面的教育。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管教,有的农村留守儿童缺乏正确的三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的儿童在生活中形成了不良的生活习惯,而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基本上是由于儿童生活环境与成长经历造成的。留守儿童在生活和学习存在着许多困难,并且由于缺乏家庭教育,导致有的儿童从小就显现出偏激和固执的性格。因此,一定要找到适合留守儿童的教育方式,对留守儿童进行德育,确保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以及思想道德的健康发展。
一、留守儿童德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1.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大部分留守儿童从小缺乏父母的关怀和家庭的教育,很容易形成偏激和固执的性格。平时在生活中没有家长的引导和启发,无论大事小事都需要自己完成,对于儿童来说是一项非常大的挑战,不少学生可能会走上一条不正确的道路。很多留守儿童都在爷爷奶奶或者其他监护人的照顾下长大,而爷爷奶奶或其他的监护人如果缺乏相应的文化素质,就无法对学生进行正确和充分的教导。学校在县城和乡镇的接合部,其中大多数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家长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和生活条件,常年外出务工,不能陪伴在孩子身边,所以无法给予孩子正常的照顾和管教,留守儿童容易养成非常不好的习惯,甚至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有的学生不愿意进入学校学习,认为学习没有用。祖父母这一辈大多数只能给留守儿童物质方面的满足,却不能满足儿童的精神需求,越是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的缺陷越明显。留守儿童没有办法得到正确的思想教育,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可能会对生活失去信心,而产生不良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质。
2.存在诸多不良行为
留守儿童的不良行为主要涉及打架斗殴,辱骂同伴或顶撞老师,不愿意与陌生人进行沟通交流,甚至有些留守儿童的心理产生了问题,出现了心理疾病。除此之外,有的留守儿童经常会出现迟到、旷课或其他一些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行为,个别留守儿童甚至会存在小偷小摸的行为,而这些行为出现的原因,大都是由于缺乏父母正常的管教所造成的。留守儿童年纪比较小,长时间离开家长的正常关怀和管教,形成了不良的思想和固执的性格。
3.缺乏爱心,感情淡漠
留守儿童与父母相处的时间非常少,在父母外出务工之后,与父母沟通联系的机会也很少,一年之中很少能和父母通几次电话,这对学生的身心成长非常不利。很多学生处于亲情缺失的状态,无法和陌生人或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的时候,学生也不愿意将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诉说出来。学生正处于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因为无法体会到正常的亲情和温暖,所以很多留守儿童感情非常淡漠。他们无法正确地疏导自己,也没有办法对长辈尽孝心,也不能顺畅地与其他人进行交流和沟通。他们不懂得怎么去接受爱,不知道如何回报其他人对自己的照顾和关怀,对于生活缺乏足够的热情,对于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事情缺乏足够的认识,有可能会因为一件小事而产生偏激的思想,从而对社会或对他人造成不良的影响。
4.学习成绩滑坡
留守儿童进入学校学习,仅仅依赖教师的教导是远远不够的,缺乏父母的关怀与教导很容易会造成学生不正常的思想和行为,留守儿童人格方面可能发生扭曲和变形,认为学习是没有用的。有些留守儿童不会在正常学习的时间点按时进入学校学习,而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意志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迟到、旷课的事情屡屡发生。有些学生严重厌学,根本无心学习,在课堂上也不会听老师的话,频频逃学;也有些学生存在不良的学习习惯,漠视学校的纪律,学习成绩不断下滑。教师找到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沟通交流,但是收效甚微。
二、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教育的缺失
1.家庭教育的断裂或缺位
很多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双方均外出打工,只能将其交由祖父母监护,而农村老人由于缺乏较高的文化水平,只能为孩子提供正常的衣食住行,无力对孩子进行科学的管教。他们的教育方式往往简单粗暴,每次学生出现问题都只是将其狠揍一顿,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不能从孩子的思想认识方面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而且会给孩子造成逆反心理,从而使孩子养成了说谎或逃避的不良习惯。这些都是因为家庭教育的断裂或缺位所造成的。
2.学校教育不足
目前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学校教育和城市的学校教育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如果学校的教育不到位直接会反映到学生身上,有些学校忽略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无法给予留守儿童特殊的关爱。农村地区学校的教师资源比较紧张,学校的教师数量比较少,无法顾及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问题。甚至有些地区的教师数量仅是个位数,但是实际的教学工作非常繁重,再加上教育观念比较落后,即使有的教师注意到了留守儿童的状况,也是有心无力,凭借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无法顾及该地区所有的留守儿童,因此,缺乏学校教育仍然是留守儿童缺乏思想教育的主要因素。除此之外,学校课程的设置和留守儿童身心发展不适应,由于农村地区的办学条件和教学理念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个别农村地区的学校教育中并没有设置专门的心理课程,学校也很少有系统、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心理及思想品德的教育,所以,导致学生的思想教育缺乏。
3.完整的家庭教育缺失对留守儿童心理上造成的影响
不完整的家庭教育不仅会使幼儿产生不良的行为习惯和思想,甚至会导致留守儿童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有些留守儿童担心父母在外舍不得吃,或是担心父母在外面上当受骗,也有一些留守儿童会担心父母的身体出现状况,怕父母因为金钱方面的原因不去医院看病,而这些担心都会使留守儿童出现一些焦虑。无论是想帮助家庭省钱,还是不让父母惦念自己,都会给留守儿童的心理造成无法磨灭的伤害,他们承受的是这个年龄所不能承受的心理压力,很多留守儿童由于长期无法得到父母的照顾与关爱,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感觉寂寞和空虚,即使有了困难也无法与其他人诉说,认为没有人可以帮助自己渡过难关,长此以往,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非常不利。
三、留守儿童德育的方法及策略
1.打造“温心”班集体,实行“三个四”关爱机制
留守儿童之所以会出现诸多问题除了家庭教育缺失的因素之外,还有一部分原因出自于学校,如果教师可以利用班集体的力量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和情感,为留守儿童创造温馨的成长环境,就会对留守儿童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
学校实践探索“三个四”关爱机制,即“四知、四管、四沟通”。“四知”即教师掌握“留守儿童”家庭背景、思想表现、学习成绩、日常行为;“四管”即管思想、管学习、管生活、管身体;“四沟通”即定期与“留守儿童”本人沟通,定期与“留守儿童”的同学沟通,定期与“留守儿童”的父母沟通,定期与“留守儿童”的代管人沟通。实践证明,教师对“留守儿童”给予特殊的关爱,使他们切实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在班级开展以“互相关爱”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提高留守儿童的积极性和热情,还可以让留守儿童学会感恩,与同学之间产生密切的互动,教师以言传身教的方式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帮助他人的乐趣。
2.整合力量,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留守儿童”在学校期间,由于集体生活的温暖,会暂时忘却一些烦恼。可一旦回到家里,他们那种特有的孤独感又会油然而生。为了弥补“留守儿童”情感的缺失和填补教育空白,学校建立了校外关爱机制,架设起沟通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的桥梁。在全面掌握“留守儿童”情况的基础上,学校打破年段、班级的界限,以村屯为单位组建校外学习小组,每周开展一次集体活动,组织本小组学生互相检查作业、进行校外表现评议等。小组长由各方面表现较好的高年级学生担任。每个小组指定一名指导教师,定期了解有关情况。以班级为单位,组织优等生与留守儿童结对子,进行互帮互学。经常帮助学校了解“留守儿童”的校外表现情况、做好“留守儿童”品行方面的教育引导工作、定期向学校反映有关情况。
3.加强与父母之间的沟通
父母一直都是每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引导人,尤其是在留守学生小的时候,需要和自己的父母多接触多交流,留守儿童遇到的许多问题,最主要的是因为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作为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与家长取得密切的交流,提高家长对于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视力度,可以利用手机打电话或发短信的形式与家长取得沟通,将留守儿童在学校中的学习情况反馈给家长,和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与联系。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定期举办关于“留守儿童”管理教师及其代管人的培训活动,教给他们先进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方法,从而提高管理教师和代管人教育“留守儿童”的能力。班主任面对面和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交流,了解留守儿童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并使监护人承担起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责任,注重家庭教育。
4.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发挥学校教育功能
学校也需要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除了教师举办各种活动之外,教师还应该多对留守儿童以情感关怀,如果留守儿童的内心出现了困惑或疑虑,教师应及时与其进行心灵上的疏通,引导留守儿童将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倾诉出来。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各种措施来弥补情感、心理的需求。①开展专题心理辅导。针对留守儿童的个别问题和个性问题,学校设立相应的咨询组织机构,便于个别心理疏导,便于为遇事拿不定主意的孩子出谋划策。②学校开通留守儿童热线,确保留守儿童的父母随时都可以通过学校开设的家长热线及时了解和关注到孩子在校的学习和表现情况。③增强教师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对留守儿童积极疏导,放大优点,去掉自卑,树立自信。让班主任、任课教师与父母都不在家的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学校主要领导与心理障碍明显、性格暴躁的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通过讲成功人士的故事,讲身边同学的例子,引导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④举行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如开展“我留守,我快乐”“在同一片天下”“让爱与留守儿童同行”“牵手互助,共同成长”“说出你心中的话”等主题队会,帮助他们树立自尊心,激发自信心。
学校也可以帮助留守儿童寻找一些抒发自己情绪的方式,为留守儿童建立专门的档案,并将留守儿童的生活情况写在档案当中,从学生入学开始为留守儿童建立档案。班主任也可以通过档案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与留守学生的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
结束语:
开展德育工作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掌握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状况,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的一举一动,通过各种方式与留守儿童的家长展开密切的互动和联系,然后将留守儿童在学校中的表现传递给家长,激发家长承担起教育留守儿童的责任。只有这样才可以不断提高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让留守儿童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另外,教师也需要加强自身心理咨询技能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与留守儿童沟通的技巧,帮助留守儿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烦恼和问题。只有留守儿童获得了足够的爱和关怀,才可以在压抑的生活环境中释放自己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