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路径

2023-01-05佘女女

吉林教育(中小学党建与思政) 2022年12期
关键词:立德德育数学

佘女女

德育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不仅可以显示数学教育效果,同时对培养学生的性格和道德品质有着重要意义。教育改革背景下,数学教师要结合课本内容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德育元素,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培养道德品质。

一、立德树人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

(一)立德树人属于教学基本目标

小学阶段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将立德树人作为一线教育目标之一。数学的逻辑性很强,所以许多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畏惧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根据教育大纲要求,教师在传授基础数学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融入德育内容,这就大幅度提升了数学教学工作难度。现阶段我国正处于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教学内容不能局限于课本知识,还要结合课本对学生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因此,把德育内容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但能起到整合知识的作用,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立德树人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

时代车轮的运转也促进了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和进步,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日益显著。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的同时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念,这对学生发展非常重要,所以,在学科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的成绩,同时也要关注学生个体的品德素质,让学生了解立德树人的意义。

小学数学属于基础科目之一,很多理论知识都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课堂上的知识,又要注重对学生思考能力和基本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数学教学的效果最大化,使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和品德修养得到提高,真正实现立德树人。

二、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路径

(一)深入教材,充分挖掘

小学数学教材都是经过教育专家审定的,也是教育编辑与教育工作者多方协作、精心编辑的。教材内容丰富,系统性强,德育素材丰富多样。在小学数学教学渗透德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挖掘工作,深入挖掘课本中和德育有关的教学内容,并将其与数学问题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充分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如,在种树活动中,三年级有四个班,每班种植了30 棵树,三年级一共种植了多少棵树?教师在引导学生解题时,可以借机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使学生懂得爱护花草树木的重要性、开展植树造林的价值,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植树造林。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认识到了损坏树木花草是错误的行为,都表示要成为爱护树木、爱护环境的好学生。

(二)构建问题情境,融入德育知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形式多样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本知识。数学教师在教学时,要革新传授数学知识的观念,在新知识点教学中融入德育元素,促进学生德育素养的提高。同时,教师也要及时转变问题设问模式,尽量用探究式问题进行设问,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四则运算的授课过程中,为更好地让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规律,教师可以采用循序渐进的导学式问题进行设问。如在题目4+(8*2)-3 的解题过程中,“*”代表“ +,-,×,÷”几种情况。很多学生在“ ×,÷”的情况下直接按照顺序进行计算,最终导致计算结果出现错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这样设问:同学们,我们先按照直接计算的方式进行计算,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果?当学生在课堂上计算完毕后,教师可以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先计算括号内的列式,然后再计算括号外的,最后让学生分析答案不同的原因,从而让学生了解四则运算的规则。探究后,学生很快转变了直接计算的思维模式,严格按照四则运算的规则进行计算,确保了计算正确率。这样的教学模式既能有效训练学生的运算能力,又能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这对开拓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三)引用经典故事,融入德育思想

数学故事是数学家们的智慧结晶,也是他们经历的结晶。把数学故事导入到数学教学中,既能体现出数学的人文特性,又有利于学生对数学历史的认识。另一方面,数学故事中也渗透着道德教育元素,这是数学家们对真理的追寻。为此,数学教师要把数学教学与道德建设联系起来,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教学的同时进行道德教育,培养其主动参与探究的热情,从而养成坚持不懈的学习态度。

例如,认识圆形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圆周率有关的知识为核心,为班级学生介绍了著名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他精通数学、天文、机械制造等各方面的知识。有一天,一枚圆环的出现,让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他不懈研究下,将“圆周率”精确到了小数点后第七位,这个纪录一直到16 世纪才被打破。圆周率的发现是一项历史性的突破,在世界上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向学生讲述这个故事,不仅能激起他们的爱国热情,还能使他们迅速参与到数学探索中,从不同的视角理解这个圆圈,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数学课堂上引入各类与数学相关的历史素材,有效提升班级学生的文化素质。我国是数学大国,有着久远的数学历史,数学理论知识都来源于古人的生活经验和总结。鉴于此,在具体数学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本内容为学生讲述背后蕴藏的数学历史知识或数学小故事,丰富学生对数学的体验,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他们深刻地体会到我们国家的发展历程。使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我们国家的文化底蕴,增强他们对祖国文化的认识,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比如,学习乘、除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古代著名数学家杨辉对我们国家的数学发展做出的贡献:杨辉是南宋著名的数学家、我国数学界的著名学者。在杨辉的著作《日用算法》《田亩比类乘除算法》中首次提出了四则运算的运算规律。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互联网查询有关杨辉研究数学的历史故事,通过这种方式丰富学生的课程,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他们知道,我们国家也是一个重视数学的国家,古人为我们的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合作探讨,利用教科书中的数学知识,发掘蕴藏在书中的数学故事与历史,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改变学生原本的学习习惯,加强道德教育因素的渗透

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转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并以此为依据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形成“习以为常”的习惯。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些同学做完试卷分析后,却没有注意知识的积累,在遇到相同的题目时,往往会再次出错。针对这种状况,我们要从学生的错误习惯着手,培养他们对错误的分析能力。让他们将曾经计算错误的题目进行分类,整理后记录在错题本上,并在课余时间分析题目计算错误的原因,通过循序渐进的积累有效降低学生的错题率。当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后,要求学生仔细检查,避免出现失误。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发现错误和分析错误的能力,以此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习惯,防止学生在考试和日常学习中因粗心大意丢分,让学生养成认真负责的习惯。

(五)拓展数学知识,使道德教育因素得以渗透

数学内容丰富又系统、有规律性,它是学生义务教育阶段中的重要学习内容。在新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应拓宽数学的知识面,让学生从不同的视角看待数学,培养他们的持续学习兴趣。例如,以前的百分数知识只是一个数字,而现在的百分数则代表着不同的含义,如班上男生占60%,女生占40%;英语测验的通过率达80.25%。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转换教学方式,拓展新的教学内容,如我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国土面积在世界上排名第三,占据了全球17.5%的人口。通过普及该内容,使学生对国家领土面积有一个全新的了解,同时可以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使学生树立国家意识,增强学生的国家自豪感。再如,在小数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生活中常见的案例,如超市中经常可以看到物品打折促销:38.99 元,由此引入“末尾定价原理”,使学生了解数学近在咫尺,培养其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六)科学知识的解析与道德教育的渗透

数学是一种具有高度美学价值的学科,有着符号美、模型美、公式美等。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技术将科学知识引入学生的教育之中,引导他们走进科学,提高他们的整体学习能力。例如,多边形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从中找出具有对称性质的多边形,然后分析其中蕴藏的艺术美感。同时,很多数学符号也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数学符号构成的各类艺术品,以此加深学生的审美体验。

(七)拓宽教学途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小学德育思想除了在数学课堂上得以体现外,还存在着许多不同的途径。比如,数学教师不能只依靠个人的思想实施道德教育,而是要把多种教学思想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在数学教学中真正实现立德树人。也就是说,每位教师在集体讨论前,都要全面了解自己所学的知识,认真准备,然后才能召开会议,商讨如何才能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最后,要综合分析自己的观点和他人观点,从而制定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比如,数学教学和班级会议可以结合起来。在临近考试时,教师可以组织一次班会,让学生讨论平时的审题方法、做题思路、考试心态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挑选出优异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借鉴。另外,教师可以选择计算准确的学生,让其将自己的答案告诉大家,大家一起讨论,然后在课后进行分析,得出一个更准确、更有效的计算方法。教师要革新教学方式,夯实教学内容,树立正确的生活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小学数学教学中,立德树人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教师要格外重视,拓宽教育途径,将德育灵活地融入数学教学之中,达到德育目的。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注重思想道德建设,把德育工作融入实际工作中。

猜你喜欢

立德德育数学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