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2023-01-05陈先帮

吉林教育(中小学党建与思政) 2022年12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德育技能

陈先帮

数学学科的抽象性特点给学生学习带来了一定困难,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要解决这些困难就需要学生增强学习信心,勇于面对与解决困难,养成认真学习和不怕困难的良好学习习惯。因此,数学学习过程不只是学生的一种智力活动,还需要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支撑,这些非智力因素通常是指学生的学习信心、学习意志等,即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而这些因素中最重要就是学生的道德认知,学生的道德认知提高了,才能充分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并在数学学习中增强信心和毅力。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了解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规律,正确处理好数学技能教学与德育之间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这也是新课标的重要要求,是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学生成为德才兼备人才的重要保障。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的意义

数学教学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数学知识的本身蕴含着说服力很强的思想教育内容,而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也会增加学生的交流机会。在不断交流中学生可以相互借鉴,如通过辩论可以更好地明辨是非,拓展知识面,提高道德认知,提升道德修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一定困难,这需要学生强大的信心的支撑,具有迎难而上的精神,才能更好地投入学习过程,完成学习任务。自信心与意志力的提高,离不开学生道德修养的强化。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数学教材中蕴含的励志学习、报效祖国的素材,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同时,在数学教学中融入德育内容可以使数学教学更富有趣味性。因此,教师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入德育内容,提高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加深学生的情感与道德体验,使数学教学的内容与作用更为丰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基于立德树人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德育内容的挖掘与利用

目前,小学数学德育渗透情况不容乐观,有的教师认为小学数学学科就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知识技能,而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应该是学校德育课程的任务。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有些教师忽视了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更谈不上有意识地挖掘数学教材中蕴含的德育素材及内容。有的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时缺乏针对性,对数学教学中德育素材的挖掘还不够深入,没有充分利用重要的德育素材,没有设计合理的德育主题,以提高德育的针对性。教师缺乏对数学德育素材的挖掘和利用是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一。

(二)德育渗透方式相对单一

数学教材和数学素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教师可以设计丰富多样的德育主题,对学生实施德育。然而目前有些教师的数学德育渗透方式相对单一,重知识灌输,轻德育渗透,不能深入挖掘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对于重点德育内容只是一言带过,学生只能接受知识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很少在思想品德方面得到熏陶与洗礼。有的教师在教学中总是利用讲解灌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生硬的说教、抽象的理论很难触动学生的思想情感和心灵,因此德育渗透效果不理想。

三、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一)挖掘数学德育素材,使德育具有说服力

数学教材以及一些数学课外辅导资料,有许多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素材和内容,教师要注重把握德育素材内容的倾向性,合理设计德育主题,使德育更具说服力。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要注重结合数学教学内容,脱离教学内容进行德育缺乏说服力和感染力,学生的心灵也不会受到触动,无法引发情感共鸣。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需要紧紧抓住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的同时,还能接受思想品德的教育,并得到良好的内化与熏陶。

例如,学习“球的反弹高度”时,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分数知识并学会用分数解决相关问题。教学形式是用不同的球做下落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类型的球从高空落下,可以得到相应的反弹高度,把这一数学实验也融入分数计算相关题目中,使学生掌握分数的计算技能。在学生掌握相关计算后,教师可以拿出一小部分时间让学生做拍球的实验,当学生拍球时,球的反弹高度随着用力的不同而产生不同,当用力很大时,球的反弹高度也高,当用力小的时候,球的反弹高度也低。由此,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拍球就像我们平日的学习活动,当我们在学习中努力思考、认真把事情做好的时候,我们的学习成绩就会相应提高,学习也会给我们更高的回报;而当我们学习不努力、有所懈怠或惧怕学习困难的时候,我们投入的精力不足,努力不够,那么我们也就不会取得良好的成绩。所以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学生通过讨论,踊跃发言:“我们要勇于面对困难,不怕困难,迎难而上,增强信心。做事情的时候,要克服自己心理上的畏惧感,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成功要付出努力,有一分耕耘,才有一分收获。我们在数学学习中,或者在做事情的时候,都要懂得这个道理。”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还懂得了做人做事的道理,这种学习也让学生觉得非常有趣。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的同时,还接受了潜移默化的德育。

以上教学环节中,教师紧紧抓住数学教学内容融合德育主题,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还接受了德育。德育并不是生硬说教,而是潜移默化地融入了数学教学过程,德育内容同时也是对数学知识与实验过程的拓展与延伸,能使学生的道德认知和体验更加深入,促进学生数学技能和思想品德的同步提高。

(二)结合生活情境,使德育更有针对性

小学生对自己的生活比较熟悉,而认为数学知识抽象难懂,因此无论从知识技能掌握的角度还是从德育渗透的角度,教师都可以结合生活情境引发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通过生活中直观的事物以及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刻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学习数学知识,又可以使学生接受有针对性的德育。教师要结合学生生活中的一些不良行为及道德习惯,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在数学教学中结合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对学生实施思想品德教育,以达到理想的德育效果,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和思想品德修养。

例如,学习“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这一内容时,教师摒弃了理论说教的形式,而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理解数学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数学理论内容理解统计图表及条形统计图的概念。教师让学生调查班级中同学的个人爱好,并且制作成统计图表和条形统计图进行数据展示,让学生比较两种统计方法的不同,了解其优点和缺点。在此基础上,为了巩固学生的知识技能及本课所学的知识点,教师组织学生深入生活进行调查研究,让学生学会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并且将德育的内容有机融合于实践过程。如教师让学生分组展开调查,有的学生小组调查一年中节日期间某个超市销售商品时给顾客使用的塑料袋的数量,并且制作成统计表格与条形统计图;有的学生小组到生活中调查本地的水污染情况,用统计表格及条形统计图直观对比某个阶段的水污染情况;有的学生小组调查家庭中的用电情况,以统计图表或条形统计图展示一年中每个月的用电量;有的学生小组调查家庭中每个月的用水量等。学生可以通过这些调查活动深入实践并思考生活中的问题,在展示调查研究结果及统计图表和条形统计图后,学生能了解到当地水污染的情况以及水电浪费情况,实际数据能使学生心灵产生触动,让学生树立环保理念、节约意识,学会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勤俭节约的良好品德,规范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

以上教学环节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并且将数学知识中蕴含的德育内容渗透于实践活动中,学生在实践中观察、体会、理解、归纳,使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得到了巩固和发展,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巩固和复习过程也成为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与提升道德水平及思想修养的过程。这种德育渗透形式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社会交往与交际能力,还能使学生通过观察和了解社会问题,接受社会公德教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三)以教学模式的优化,提高德育渗透的实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设计合适的德育主题,对学生实施有效的德育。除教学内容及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优化教学模式促进学生道德意识和德育认知的提高。不同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德育作用也是不同的。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讲解灌输形式,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学生不能产生问题意识,也不能受到有效的德育。而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生本理念得到了提高,教学模式的优化意识也逐步增强,尤其是合作学习模式,可以发挥学生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让学生共同解决相对困难的问题,在合作学习中品尝到成功的快乐,提高学习自信。

例如,学习小数的乘法与除法时,学生计算过程中对于小数点的定位往往会出现问题,有些学生不能正确定位小数点,这个问题比较普遍。对小学生来说,这可能是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积极探讨和分析,怎样能够正确定位小数点,让学生认识到点错小数点的位置往往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同时认识到认真细心对于事情成功的重要性,学会细心做事。接下来教师列出相关计算题目,让小组成员积极配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本组分配到的题目,小组间展开竞赛,看哪一小组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题目,并且有较高的正确率。小学生具有很强的荣誉感和表现欲,为了让本小组夺得好成绩,各小组成员会积极默契地进行配合,提高做题的速度和准确率,最终在众多小组中胜出。这种合作竞争活动能使学生体会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使他们认识到小组成员只要精诚合作,积极配合,就可以克服困难,从而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除了优化数学教学内容外,还要通过优化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合作与探究,让学生学会在自主学习中反思学习过程,体验蕴含于数学内容中的德育思想。教师还要通过改革教学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合作学习,在交往中增进友谊,提高团结意识,促进协作能力的提高。

立德树人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师要紧紧把握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培养学生数学知识技能为载体,有机融合德育内容,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提高道德素养。教师不仅要通过优化教学内容促进学生道德意识的提高与发展,还要通过教学模式的优化,推动学生集体合作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合作意识的提高,让学生学会交往,学会认知,学会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德育技能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劳动技能up up!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