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与药学研究
2023-01-04陈国霆
陈国霆
摘要:目的 研究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与药学效果。方法 选取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20年10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采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血清炎症因子、血流动力学。结果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较之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BP、DBP、MA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除SOD)较之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观察组血流动力学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实行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能有效调节血压,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炎症反应,不会影响血流动力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治疗依从性;血流动力学
高血压作为临床上常见病,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在国内,大部分高血压患者采用药物治疗,但因为需长期服药,容易增加心理负担,特别是在疾病后期阶段,存在很多并发症,如冠心病、脑卒中等,会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1]。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为对象,分析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的临床应用水平。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20年10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在40~75岁,均值(56.11±2.12)岁;病程2~12年,平均病程(5.39±0.79)年。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在41~76岁,均值(57.23±2.03)岁;病程1~11年,平均病程(5.47±0.61)年。组间数据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比。
纳入标准:确诊为高血压疾病,即血压值经非同一天3次检测高于140/90 mmHg;主动参与研究工作,对本次研究内容、目的、意义均知情,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标准;病历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伴有恶性肿瘤疾病;伴有心脏病等器质性疾病;依从性不佳,忘记服药或拒绝服药次数累计超过20d;临床资料缺失;伴有其他急性疾病或恶性疾病;对本药物过敏者;继发性高血压;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者。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医生要掌握相关病情,明确患者高血压成因,以及用药史、疾病史,并进行相关影像学检查,最后确定治疗方案。护理人员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多吃新鲜瓜果蔬菜,补充体内膳食纤维及营养物质、微量元素;加强运动,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每日定时监测血压。
对照组采用厄贝沙坦治疗。予以患者厄贝沙坦。用法用量:1次/d,1片/次(0.15 g);病情严重者,增加至2片/次(0.30 g)。
观察组采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予以患者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用法用量:饭前口服,1次/d,1片/次(12.5 mg);病情严重者,增加至2片/次(25.00 mg)。两组连续治疗30d。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完全依从,患者能主动完全遵从医嘱;部分依从,患者被动性遵从医嘱,有时出现假装或不遵从医嘱的现象;不依从,患者完全不听从医嘱。依从率=(完全依从例数+部分依从例数)/总例数×100%。
(2)比较两组SBP、DBP、MAP: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BP、DBP、 MAP变化情况,并记录两组血压水平。
(3)比较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抽取患者静脉血,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CRP)、血清白介素6(IL-6)、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变化情况。其中,降钙素原使用光度计检测;CRP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使用全自动化分析仪检测IL-6、SOD水平。
(4)比較两组血流动力学:于治疗前后采集患者静脉血4mL,置于有抗凝剂的采血管中,3000 r/ min离心15 min,分离血浆;使用血液血浆黏度计检测患者血浆全血低切黏度(LRV)、全血高切黏度(HRV)、血浆黏度(PV)。
1.4统计学分析
利用 SPSS 24.0软件完成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BP、DBP、MAP对比分析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BP、DBP、MA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差异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比较分析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降钙素原、IL-6、CRP均低于对照组,SO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治疗前后,观察组LRV、HRV、PV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SBP、DBP)上升为显著特点(SBP≥140 mmHg、DBP≥90 mmHg),且伴有心、脑、肾等器官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2~3]。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加剧,高血压的发病率逐渐增长,如不及时控制,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增加患者致残率、致死率。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较之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BP、DBP、MA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除SOD)较之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观察组血流动力学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患者实行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厄贝沙坦属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用于血管紧张素Ⅰ转变为血管紧张素Ⅱ,限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Ⅰ受体发育,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Ⅰ的结合,释放血管压力,降低血浆醛固酮水平,促进水钠排出、抑制交感神经活性,外周血管阻力变小,降压效果显著。患者口服该药,便于消化和吸收,生物利用效率显著提升,血浆蛋白结合率更大,但长时间使用临床效果不够理想。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属于磺胺衍生物,能降低血容量,提升醛固酮水平,在使血尿酸增高的同时,降低血钾水平。该药适用于2种药品成分单独使用时不能良好控制血压的患者,不仅具备厄贝沙坦的作用,还有利尿、消水肿的效果。通过尿液排出机体内的钠离子,可使血容量缩减,血管得以舒化,使得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4]。氢氯噻嗪不具备显著的毒副作用,且不会伤害肝、肾。通过采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药性平缓,作用持续时间更长,不会对患者血糖、血脂等造成影响,可有效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延缓病情的进一步发展,降低并发症发生率。CRP、IL-6是炎性因子,可直接参与炎性反应、损伤内皮细胞,通过抑制前列环素,增加血管阻力,引起血管收缩,易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加重患者病情;SOD是心血管保护因子,其属于清除酶,可通过清除自由基缓解机体损伤,在维持血管紧张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实行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可阻断巨噬细胞及单核细胞释放炎性因子,保护内皮细胞;此外,厄贝沙坦还能增加血管收缩效应,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得以优化,修复血管内皮,通过联合氢氯噻嗪的降压功效,共同促进内皮功能的恢复。
综上所述,对高血压患者实行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能有效控制血压水平,综合疗效佳。
参考文献
[1] 龙滔.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在高血压临床治疗的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20(23):126.
[2] 刘燕.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5):719,740.
[3] 闫若寒,王未来.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对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3):145-146.
[4] 李亚男.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应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20,26(12):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