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渐进式肺功能康复训练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3-01-04徐美花刘莎莎

健康之家 2022年16期
关键词:肺功能康复训练护理

徐美花 刘莎莎

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稳定期渐进式肺功能康复训练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我院接收的慢阻肺患者80例为研究样本,根据系统分配法将患者划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前者接受常规肺功能康复训练,后者在前者基础上接受渐进式肺功能康复训练,比较两组观察患者肺功能指标(FEV1/FVC、FVC、通气储量百分比)、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生存质量、6 min步行距离。结果 观察组肺功能指标(FEV1/FVC、FVC、通气储量百分比)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存质量、6 min步行距离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阻肺患者病情护理阶段开展渐进式肺功能康复训练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其身体机能,促进肺功能恢复。

关键词: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肺功能;康复训练

近几年,慢阻肺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其危害性也越来越大[1]。呼吸道感染、大气污染、吸烟等与本病关系密切,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咳痰等[2]。患者由于肺受到很大损伤,肺功能下降,对患者健康造成很大威胁[3]。所以应加强慢阻肺对慢阻肺的关注,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并使患者恢复健康[4]。在临床实践中,采用传统的护理方式存在着一些缺陷,结合有效的肺部功能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改善生存质量[5]。本研究旨在探讨渐进式肺功能康复训练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我院接收的慢阻肺患者80例为研究样本,根据系统分配法将患者划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男18例、女22例,年龄64~86岁、平均年龄(76.41±1.47)岁。观察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63~84岁、平均年龄(75.62±1.5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满足性慢阻肺的诊断要求;有完整的临床数据。排除标准:重度精神病者;中途退出研究者者;有器官病变者;癌症患者;言语交流困难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接受常规肺功能康复训练。护理人员对患者综合评价,指导进行呼吸训练。(1)腹式呼吸法:在护理人员的引导下,患者将左臂放在胸部,右臂放在上腹。当患者在吸气时,肚子会鼓起来,护理人员引导患者举起右手;在呼气时,肚子会下沉,用右手按压,主动使横膈肌肉得到有效复原。每次10分钟。(2)缩唇呼吸法:护理人员要求患者用鼻孔吸气,以口吹的形式呼气,每次10分钟的练习。(3)指导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协助患者取坐位,身体稍前倾,双臂支撑在膝上,放松腹部肌肉利于其收缩;指导患者通过腹式呼吸深吸气,屏气3~5 s后,进行2~3次短促有力咳嗽,运用腹肌的有力收缩将痰液排出。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渐进式肺功能康复训练。每日指导患者进行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根据患者病情循序渐进,病情稳定初期进行推拿、按摩,随后过渡到翻身、变换坐卧位、步行、有氧运动等。有氧运动以太极拳、呼吸操等为主。

两组均随访2个月,观察干预效果。

1.3 观察指标

(1)观察患者肺功能指标(FEV1/FVC、FVC、通气储量百分比)。

(2)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估患者呼吸功能,包括影响、活动、症状三部分,评分越低患者功能越好。

(3)比较两组患者生存质量:采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分(CAT)进行评估,分值越低,患者生存质量越高。

(4)比较两组6 min步行距离,数值越大,表示患者运动耐力越好,肺功能改善越佳。

1.4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 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FEV1/FVC、FVC、通气储量百分比)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1。

2.2 两组SGRQ评分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SGRQ各部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CAT评分及6min步行距离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85.00)比对照组护理满意度(62.50)更高(P<0.05)。如表3所示。

3讨论

隨着人口老龄化和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慢阻肺在老年人中的患病率每年都在增加[6]。该种疾病呈进行性,容易复发,患者的肺部机能会逐步衰退,并失去工作能力[7]。病情严重者无法自理,会对生存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因为通气功能降低、活动受限、活动量降低,造成骨骼肌无法收缩,进而引起呼吸系统的缺血[8],造成严重的呼吸肌功能障碍、心理障碍、营养不良等问题。近年来,肺功能恢复训练得到越来越多认可[9]。

慢阻肺患者由于其呼吸和外周肌群的收缩,会造成机体的耐受性降低,使得致残率增高。有研究显示,有氧锻炼可以改善老年慢阻肺患者体内的物质和能量的代谢,从而改善能量供给,降低体内的危险成分,改善临床表现[10]。目前,老年人慢阻肺并没有根治办法,主要是通过药物来控制,同时进行积极、有效的康复和护理,提高肺部功能。相关文献资料显示,进行肺功能康复训练可以有效抑制疾病发展,改善患者预后。通过肺功能恢复训练,可以减轻患者的临床表现,减轻身体疼痛。

腹式呼吸以膈肌运动为主,吸气时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腹式呼吸能增加膈肌的活动范围,而膈肌的运动直接影响肺的通气量。膈肌每下降1 cm,肺通气量可增加250~300 ml,长时间坚持腹式可使膈肌活动范围增加4 cm,这对肺功能的改善大有好处。此外,腹式呼吸还可使胸廓得到最大限度地扩张,使肺下部的肺泡得以伸缩,让更多的氧气进入肺部,改善心肺功能;同时,还能降低患肺炎的可能,改善腹部脏器功能。缩唇呼吸可在支气管内产生压力差,防止细支气管由于失去放射牵引和胸内高压引起的塌陷,帮助患者控制呼气。指导患者深呼吸和咳嗽,可通过深呼吸和有效地咳嗽维持气道通畅,防止肺不张等并发症的发生。在以上基础上配合渐进式运动,可提高心脏细胞氧化酶活性,引发心肺反应,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提高呼吸肌群的收缩能力,提升心肺耐力,降低无效呼吸,改善临床症状。

本研究中,观察组肺功能指标(FEV1/FVC、FVC、通气储量百分比)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療后,观察组生存质量、6 min步行距离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慢阻肺患者病情护理阶段开展渐进式肺功能康复训练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身体机能,促进肺功能恢复。

参考文献

[1] 蔡田培,刘丹丹,王晓东,等.多学科协作下心肺功能康复训练对稳定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肺功能、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2,49(4):724-726,737.

[2] 唐蕊,郭成龙,赵洋,等.渐进式抗阻训练联合肺康复锻炼对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2,42(9):2137-2140.

[3] 陈红丽,贺芬,龙苏兰.康复功能训练配合心理指导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2,29(2):103-106.

[4] 吴宇航,罗强强,宋默涵,等.八段锦联合多元呼吸康复训练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38(3):97-99.

[5] 廖佳星,龚放华,熊子欣,等.正念减压疗法联合肺康复训练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疲劳程度及心肺功能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1,29(7):24-28.

[6] 刘海娟,徐永伟,杨超,等.八段锦联合肺功能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1,21(10):1859-1862,1810.

[7] 龚邢洁,桑纹雯,蔡瑶泉.时效性激励护理结合肺功能康复训练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住院期间的康复效果[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1,7(3):5-8.

[8] 冯兵,史静琴,杨斌,等.Bio Master虚拟情景互动康复辅以组合式呼吸训练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恢复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21,37(5):681-685.

[9] 廖艺.观察基于时机理论的呼吸康复训练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名医,2020(3):205.

[10] 王平.组合式呼吸康复训练联合健康教育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9,31(19):149-151.

猜你喜欢

肺功能康复训练护理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多索茶碱与噻托溴铵联合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
雾化吸入联合优质护理对改善哮喘患儿肺功能的体会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