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英雄传》方言熟语的修辞技巧及表达效果
2023-01-04王希羽
王希羽
(山西大学 文学院,山西 太原 032300)
《吕梁英雄传》[1]是一本革命英雄传奇小说,该书从吕梁山区一个普通的村庄入手,讲述了康家寨村民在党员“老武”带领下,抗击日军侵略的故事。它是一本应“到群众中去”的政治要求而生的一部作品,因此书中的语言呈口语化特色,对白纯用方言,还使用了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方言熟语。这些地方熟语被广泛运用到小说中,对人物性格和事物特点的评价切中肯綮,增加了作品的趣味性和艺术美。不同的辞格的运用,使表达恰当、生动、别致,展现了方言熟语的独特魅力,也使小说乡土气息更浓厚,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
一、《吕梁英雄传》中方言熟语的修辞运用技巧分析
(一)《吕梁英雄传》中歇后语的修辞特色
歇后语是在中国劳动人民在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类似于隐语的特殊语言形式。其特点是短小、风趣、形象。《吕梁英雄传》加入了大量方言歇后语,这些歇后语取材于吕梁人民的实际生活,运用了双关与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极富趣味。如:
(1)“这些娃娃真可怜,看打成什么样子啦!咱说一句不好听的话吧,正规部队都打不走日本,靠你们民兵可抵啥哩?那是茅石板上打滚,寻的往死坑里跳哩嘛!”
(2)可是想到老武是个无根沙蓬,没有个准地方,到哪里去找呢?
(3)有一个伪军忍不住的低声说:“哼!说的好听,羊皮膏药,不灵了。”
(4)哎呀周教官,这可是茶壶里煮饺子,肚里有货,嘴里倒不出来。
(5)你看这日子,还不是菜碟舀水,一眼看到底的事情,日后还不知要有多少祸害哩。
在茅石板打滚容易滚入屎坑,例(1)“屎”与“死”谐音,活灵活现地将康顺风粗俗詈骂民兵的丑态显露出来。例(2)“无根沙蓬”来源于吕梁山西北扬起风沙时,蓬草乱飞的景象。村民用“没个准”一语双关,写出联络员行踪隐秘。例(3)“羊皮膏药”的功效是日常所总结的,“不灵了”贴切地写出伪军不再信任特务。例(4)通过调侃茶壶嘴小肚大,倒不出煮好的饺子来比喻人口齿笨拙、不善表达。生动地展示了康家寨村民关系亲密。例(5)以生活中常见的菜碟盛水可以看到底部的例子喻显而易见的道理,加深了人们对“维持会”危害的认识,比喻鲜活。
《吕梁英雄传》中的歇后语取材于生活,使表达真实自然。歇后语双关在前一部分使用了生动有趣、画面感极强的例子,后一部分一语双关,韵味深长。歇后语比喻幽默风趣,真实而富有兴味。双关和比喻的运用使方言歇后语更为通俗浅近,质朴自然,增加了作品的表现力,能够引起读者的联想与认同。
(二)《吕梁英雄传》惯用语的修辞特色
惯用语被定义为“一类是不表示完整意思的词组,一类是表示完整意思的句子”[2]。方言惯用语是某地方的人们约定俗成的完整意思的表述。而借代和夸张的运用,给予方言惯用语更为明显情感倾向。《吕梁英雄传》中惯用语的夸张与借代尤为突出。如:
(1)十个指头不一般齐,一娘生的一个样,你少给我灌米汤!
(2)民兵们都说:“一骄傲就要吃亏!过去咱们都有点骄傲,打了几回胜仗,不知头有多大了,小看敌人,这回受到教训了。”
(3)邱得世冷笑了一声说:“哼!吹什么牛皮!就凭你们几支破枪想攻碉堡?!回家盖上十八层被子作梦去吧!
(4)另一个老汉说:“要不维持,来了就是杀,黄土埋到脖子上的人啦,临死再挨一刀子?!”
(5)一个是任长命老汉,一个张武老汉,一个吴金福老汉,这些都是多年受苦人,平常三棒都打不出个响屁来。
例(1)“米汤”有淡淡的甜味,因此用具体的“米汤”代指抽象的奉承的话语。“灌”是强制性的动作,增强了词的贬义色彩。“灌米汤”指强迫人听好话,有贬义性。例(2)利用“头”与“人”的相关性,用“头”代替人,即用部分代整体,形容人不知天高地厚。人入睡时,不需要很多层被子,例(3)用“十八层被子”这种夸大之语,突出邱得世对民兵意图攻打碉堡的蔑视。例(4)中黄土一般踩在人的脚底,这里夸大为“埋到脖子上”,突出了老汉年老体衰、行将就木,给人明显的画面感。例(5)则是郝村副将村民的胆子往小处说,把老汉们的老实之态夸张化。
在书中,说话人往往带着愤怒、不满,故其中的惯用语贬义色彩的居多。惯用语借代简洁明了、特色鲜明,清晰有力地表现了对话中人物情感消极倾向。惯用语夸张就是对人和事进行言过其实的描写,配合惯用语的贬义,两相叠加,贬义色彩更加突出。方言惯用语借代与夸张增加了读者的代入感,营造了一种身临其境的阅读体验。
(三)《吕梁英雄传》中谚语的修辞特色
谚语就是用简单的话语来说明深刻的道理。方言谚语包含了当地人的生产实践活动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比喻和对偶运用具有地方特色。方言谚语的对偶和比喻与语境结合也更为紧密,增强了语言表达的鲜活感和生命力。如:
(1)康有富低下头,一句话也不说,心中左右为难。这时大媳妇又甜言蜜语地给灌了些迷魂汤。俗话说:女人是枕头边的风,不听也得听。
(2)再说还得有个人领头哩,古话说:蛇无头不行,鸟无头不飞。我看生旺年轻力壮,敢说敢干,西山上又有熟人,推他当头目吧!
(3)孟二楞一只脚踏在锅台上,气呼呼地说:“今天去修碉堡,又叫黄皮猴打了一哭丧棒,不是村里人紧拉住,我真要揍他两下!反正扯了龙袍也是死,打死太子也是死,一命换一命算了!”
(4)“人常说:‘杀人要见血,救人要救彻’,你先打仗去,将来叫你叔叔给你磕几个头也行哩!”
(5)李有红也认出了是辛在汉,只是不敢先开口。人常说:“人心隔肚皮,里外不相觑。”到底他如今是狼是虎,一点也摸不透;于是只回了句:“赶集来啦!”
例(1)中,把女人的话比作无法避开的枕头风,凸显大媳妇的怂恿也无可避免,贴切自然。例(2)将领头人比作蛇与鸟的头部,而蛇和鸟无头无法行动,写出民兵拥有领导的重要性。例(3)至例(5)上下两句相互映衬的对偶。例(3)写出了孟二愣的怒发冲冠却无可奈何的矛盾心理。例(4)是康天成老婆向张有义赔罪的言语,意在维护康老汉,转移张有义注意。例(5)即村民李有红与伪军辛在汉意外相见,彼此不知底细,不知对方心思的情形。
《吕梁英雄传》中谚语出现时,会出现“古人说”或“人常说”类似的语句。这是为了使方言谚语更好地与语境融为一体的手段之一。而书中的谚语比喻鲜活而富有表现力,对偶独具特色。作者机智地安排这些谚语,使书中人物更贴合生活,更有烟火气,读者也能感同身受,沉浸在小说阅读中。
二、《吕梁英雄传》中方言熟语的表达效果
方言熟语是一种内容丰富的语言形式,它利用修辞,以简单生动的话语解释事情的现象,准确明了地展现说话人的情感态度。而作家在作品中使用方言熟语不仅会使作品具有音乐美、艺术美的审美效果,同时也刻画独具个性的人物形象,唤起读者的代入感,体会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
(一)呈现了具有音乐美、艺术美的语言运用
《吕梁英雄传》方言熟语应用巧妙,方言熟语的音韵和谐且节奏鲜明,听起来明快利落,有流畅和谐的美感。在声调、韵律和节拍的联合作用下,这些方言熟语使读者产生美的感受,读之难忘。
(1)俗话说钱到公事办,火到猪头烂。
(2)不怕,有理不在高言,山高遮不住太阳。
(3)人常说:墙倒众人推,鼓破乱人捶。
(4)反正扯了龙袍也是死,打死太子也是死,一命换一命算了!
(5)无晴总有晴天时,受苦人总有翻身时。
(1)中“钱到公事办,火到猪头烂”的“办”与“烂”押韵。这样的押韵使句子有停有顿,具有韵律美,为后面故事情节的展开做了铺垫。(2)中“有理不在高言,山高遮不住太阳”的“言”与“阳”在方言语流中算作押韵,朗朗上口,便于记忆,使用便利。(3)中“墙倒众人推,鼔破万人捶”的“推”与“捶”押韵。其含义是,墙摇摇欲坠,将要倒塌时,众人就会去推它,鼓破损,很多人就会去捶它。指人在遭遇不幸后受到欺辱。(4)(5)例的熟语尾字均相同,与严格的押韵相比,重韵的方言熟语在交际中显得通俗顺口,便于记忆与使用。“钱到/公事办,火到/猪头烂”“有理/不在/高言,山高/遮不住/太阳”“墙倒/众人推,鼔破/万人捶”这三句谚语的音节和语音形式的搭配均是“二三式”对应形式工整和谐,读来朗朗上口,有很强的节奏感。“扯了龙袍/也是/死,打死太子/也是/死”“无晴/总有/晴天/时,受苦人/总有/翻身/时。”这两例的语音、语形的搭配大致也算得上工整。这种熟语展现了一种语言的凝练均衡之美。在小说人物对话中出现,显得话语铿锵有力,内容有理有据,体现人物坚决的个性。
这些方言熟语在对话中读起来自然通畅,听起来抑扬动听,用起来方便简单,回忆起来诙谐有趣。方言熟语的使用,让作品的语言变得俏皮灵动,带给读者别具一格的鲜活感,产生令人惊叹的审美效果。
(二)塑造了立体化的人物形象
王希杰认为文学作品中语言的方言成分的恰当采用,能够增添作品的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3]。书中的方言熟语作为方言的一部分,也有这样的功效。作家巧用方言熟语将形形色色的村民,为虎作伥、与虎谋皮的恶人以及颇有传奇色彩的民兵英雄形象立体化地描绘出来。
(1)阎罗殿上撑好汉,我叫他们一个个都从我手上逃不出去!
(2)村里几家富农象李德泰、王有仁们,虽然是胆小鬼,树叶落下来也怕打破头的人,可是维持对他们也没利,早就不愿意了。
(3)今天共产党八路军来,就好像阴天出了太阳,有什么话放大胆子,口袋倒西瓜,都往出倒!
(4)趴在山坡上的三个民兵,看见汽车已过去了几辆,雷还没炸,真有点哑巴看失火,干急说不成话。
人们畏惧死亡,对于其而言,阎罗殿等同于死亡。“撑好汉”指态度强硬。这句熟语表明形势恶劣,却仍然硬撑。恶人桦林霸用雷霆之速给日军报信,本来胆小,抓住民兵弱点却狐假虎威,生动地展现了桦林霸色厉内荏的性格。
“树叶落下来也怕打破头”,与头相比,树叶又轻又小,这句方言极力形容人胆小。这句方言表现出村中富农惧怕一丝一毫的危险,精准形象地刻画了富户的胆小如鼠的心理。这样的表达方式将抽象的事例形象化,通俗又有趣味。
“口袋里倒西瓜,都往出倒”指倾倒口袋里的西瓜时,全都滚出来,不受控制。文中指雷石柱鼓励老汉一口气讲完犹豫的话语,不要有后顾之忧。暖心的方言,体现了雷石柱的善解人意的性格。
“哑巴看失火,干急说不成话”。失火往往会造成损失,哑巴发现却无法通知大家,只能在一旁着急。民兵按照计划埋好地雷,但迟迟不起作用,便急得火上烧油。这句熟语,准确地表现出民兵担心地雷不起作用,迫不及待想消灭日军的念头,突出了民兵对日本人的憎恶,也真实地写出民兵紧张的心情。
《吕梁英雄传》的方言熟语简单易懂,生动具体,将平淡的人事趣味描出,令人捧腹大笑,难以忘怀。方言熟语在传情表意、描摹人物方面为小说增添不少色彩。与普通话相比,方言熟语表现力强,地道传神,且将乡土人物塑造得更为立体鲜活,极具个性,为吕梁文学史添上亮色的一笔。
(三)展示了生动的地域文化
某地的语言词汇可以最直接反映该地的文化价值。熟语作为方言中最有特色的一部分,展现了自身与众不同的魅力。方言熟语扎根于当地的生产生活,展现了不同地区人民的民风民俗,成为了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马锋将方言熟语从生活中提炼出来,写成《吕梁英雄传》,赋予了这些方言熟语更为持久鲜活的生命力。这些熟语也展示了吕梁这片土地的文化风貌。
(1)如今只好打了盆说盆,打了罐说罐,维持了不但性命钱财不受害,还可捞一把哩!
(2)一个麻钱看的磨盘大,和人共事总是想占便宜。
(3)亲不亲总是一乡人哩,大家有了难,我不能不救呀!
(4)亲不亲一家人,咱们都是本乡本土的嘛!
(5)咱们总算都是一个村里人,常说:亲不亲一村人,他这大年纪的人啦,还吃住那样拷打?!
“盆”与“罐”是盛放食物的容器,因为吕梁山区传统的家庭观念与大家族围桌而食的习惯,桌上的容器主要为大而深的“盆”与“罐”。“麻钱”指铜钱钱币,圆形,有方孔,通用钱币;“磨盘”指将小麦磨成粉的转盘样器具。吕梁地区多山地,种植小麦、马铃薯、玉米,这些食物外壳坚硬,需要磨盘进行加工处理。“麻钱”与“磨盘”是吕梁人民生活中接触到的事物,因其形状相类,便用来做比较。这里使用与生产联系紧密的事物为熟语,使表达更为贴切、自然,读之有贴近乡土的亲密感。
“亲不亲总是一乡人”“亲不亲一家人”“亲不亲一村人”都是“亲不亲+一x人”的结构,均指村民之间有特殊的亲情。中国属于传统的农业社会,自给自足与安土重迁的习性使他们形成一个闭环。乡与乡之间的交流都是低频率的,只有同一村庄的村民之间是相互熟悉的。同乡人便有了一种特殊的情感联结纽带,康家寨人即是如此。他们眼中同乡之间相互帮助,彼此维护是理所应当的,其感情亲密无间。这是当地的生产方式所决定的情感要求。
《吕梁英雄传》中的这些方言熟语,展现了山西吕梁山区一个普通小村落的乡土文化现象。方言熟语的运用,使晋语区的读者感同身受,激起内心深处的情感认同。总之,方言熟语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是亲切、具体、生活气息浓厚的,是更容易“走到群众中去”的,让人们从中感受到乡土文化气息。
三、结语
本文通过对《吕梁英雄传》中修辞技巧及其表达效果的分析,体现了方言熟语在书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方言歇后语的比喻深入人心,双关饶有风趣;惯用语的借代简明易懂,夸张辛辣尖锐;谚语的比喻趣味津津,对偶和谐优美。这些方言熟语从语言、内容、文化角度也给小说带来别出心裁的表达效果。方言熟语工整押韵,节奏有停有连,读来音律谐婉,给人一种俏皮灵动的美感。对话中熟语恰到好处地运用,使义勇的民兵、奸猾的汉奸形象跃然纸上。而小说通过方言熟语展现的吕梁地区的文化特色,也增加了读者对吕梁山区风土人情的了解。
方言熟语的运用不仅对书中语言的表达、人物性格的塑造、情节的进展以及当地人文化生活的展示起积极推动作用,而且对地方方言熟语语料的整理也有一定的作用。方言熟语的修辞运用技巧及其表达效果在《吕梁英雄传》得到充分的展现,为山西熟语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语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