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中体验活动中发展
2023-01-03董静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是学校以往的常规活动的延伸,而学校以往的常规活动忽视了对学生的劳动技能以及劳动意识的培养。文章结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教学内容,尝试利用已有的活动经验,在实践中重体验,在活动中求发展,实现学生劳动意识的培养以及劳动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意识;培养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不仅强调培养学生的具体实践能力,而且注重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1]。劳动意识是学生在接受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思维意识,其代表着学生认同和热爱劳动,是对劳动教育工作的积极回应。
一、小学生劳动意识的培养价值
(一)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劳动在智力发展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儿童的才智反映在他们的手指尖上。”学生通过劳动教育,能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树立幸福来源于自己的劳动的观点。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知识面较窄、专注度不够、生活经验不足,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综合学习与劳动。在劳动实践中,学生自由组建小组,并在小组活动中互帮互助,交流总结。学生不仅能调动自身的劳动积极性,发展自身的兴趣和才能,完善自身的能力,还能从中意识到劳动者的可敬之处,学会尊重每一种劳动。
(二)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而劳动正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教师精心整合综合实践活动的劳动教学资源,合理选择劳动主题并制订具体的劳动实践方案,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学习知识,锻炼体魄,并让学生在活动实践中学会直面困难和挫折,塑造努力拼搏、积极乐观、坚持不懈的良好品质。
高尔基曾说:“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学生在劳动中能够亲身体验劳动的意义、价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获取劳动的力量,健康茁壮地成长。
二、小学生劳动意识的培养策略
(一)理论指引,感悟劳动
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并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一些教师在课程教学时重视方案的设计,却忽略了对学生劳动意识的培养,缺乏理论教学,从而影响了学生劳动素养的提升。因此,教师必须重视理论教学,让学生感悟劳动的重要性。
以综合实践活动“来之不易的粮食”为例,在培养学生劳动意识的过程中,教师结合学生已有经验设计3个版块:粮食知识知多少、体验粮食种植、节约粮食我行动。教师从生活中各种有关粮食的话题入手,结合植物的图片,激发学生对粮食种植和管理的实践兴趣。基于以上理论教学,教师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寻访相关技术人员或农民,指导學生走进农田,体验粮食作物的种植过程,并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种植与管理技巧。在成果展示和交流的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粮食浪费的现状,倡导学生践行“光盘行动”,切实培养学生尊重劳动、节约粮食的意识。
以综合实践活动“小小调查员”为例,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要求组建团队,搜集资料,组织策划。这次活动的顺利开展既需要体力劳动,又需要脑力劳动。对于活动中生成的问题,教师要及时进行引导,开展相关的理论教学,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创造良好的劳动条件,让学生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劳动,从而培养其劳动习惯,树立其劳动意识。
(二)文化传承,崇尚劳动
教师应该创新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积极利用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素材[2]。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劳动教育时,如果能在既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加入传统文化元素,激发学生内在的劳动情感,将有利于学生形成崇尚劳动的良好素养。
以综合实践活动“彩泥变形记”为例,教师结合彩泥质地柔软、可塑性强的特点,指导学生动手实践,捏制出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让学生感受一个物体由无形到有形的变化。在“玩转彩泥”的过程中,学生手脑并用,不但提高了创造能力,而且体验了劳动的乐趣和成就感。之后,教师引入中国传统文化,将“玩转彩泥”转化为“玩转建筑”,将中国传统的楼阁、城墙、高塔作为教学对象,让学生尝试用彩泥代替砖瓦,搭建楼阁等建筑,并从中感知彩泥的变化特点,理解劳动的重要意义。在此次综合实践活动中,精妙绝伦的传统建筑吸引了学生的目光,学生在产生极大兴趣的同时体会到了古人在劳动中的创新,从而更加崇尚劳动,树立了利用劳动进行创新的意识。
(三)实践体验,热爱劳动
劳动意识的培养与劳动实践的体验密不可分。学生只有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才能形成良好的劳动意识,积极主动地完成劳动任务。但是在现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重理论灌输,轻实践体验是较为普遍的问题。这将导致学生缺乏必要的劳动意识,甚至抵触综合实践活动。因此,教师在实际组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情和客观因素,指导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学习更多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激发学生对劳动的热爱之情。
以综合实践活动“家乡特产小调查”为例,教师提出劳动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制作盐水鸭,将制作过程完整记录并分享。在这次任务中,学生团结合作,从鸭胚的选择、清洗、腌制到完成煮制,都能较好地合作完成。学生在品尝到自己制作出来的盐水鸭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此时,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同学们自己是否能独自完成盐水鸭的制作?独立制作盐水鸭时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以此进一步让学生体悟到劳动的不易以及掌握劳动技能的重要性。在后续的教学中,教师定期指导学生选择适宜的劳动任务并制订适宜的劳动计划,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完成综合实践活动,激发热爱劳动的热情。
(四)参与活动,深化劳动
班级劳动月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的班级劳动月活动开展中,学生的重心偏向于欣赏活动的最终成果,对于活动的设计、开展、优化等环节的参与度很低,原因是学生缺乏一定的兴趣,面对活动主题的选择不知从何入手,无法有效参与劳动。因此,教师可在活动策划时,提供现阶段社会的热门话题,在班里开展全员讨论,让学生从真实的生活出发,结合日常经验,集思广益形成班级劳动月活动的主题。如种植、养护、环境、公益、美食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带领学生查找相关主题的资料,继续引导学生将每个劳动主题细化、优化,从而形成具有吸引力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以公益类劳动主题为例,教师将活动内容确定为为养老机构送温暖,具体的劳动实践过程如下。活动前,教师利用QQ发布活动报名表,对此主题有兴趣的学生自愿上交活动报名表,成立活动小队。未报名的学生则组成点评团,在活动实际开展中对活动小组成员的劳动能力进行点评;之后,学生各自进行准备,参加活动的学生学习相关信息和劳动技能,锻炼能力。点评团的学生则精心设计考察细则以及评分标准;活动中,学生充满热情和动力地开展送温暖服务,有条不紊地实施活动方案;活动后,学生总结自己学会了与他人沟通交流,明白了合作的重要性,也在活动中锻炼了受挫能力。每一个学生都参与班级劳动月活动,并且都经历了完整的活动过程,从中深化了对劳动的认识,树立了劳动的意识,弘扬了劳动的精神。
(五)取长补短,学会劳动
在实际的教学开展中,笔者发现一个问题:在教师引导下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能有较好的劳动意识。但在教学情境以外,学生的劳动积极性较低,不愿意参与劳动。笔者分析,这是因为学生缺乏劳动技能和经验,在劳动的时候只感受到了身体疲惫,并没有收获精神层面的满足。因此,教师需要了解每位学生的长短板,合理组建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互帮互助,取长补短,完善各自的劳动技能,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劳动素养的提升。
以综合实践活动“家务劳动我能行”为例,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有哪些家务劳动。学生集思广益,列举了诸多家务劳动,如洗碗、叠衣服、炒饭等。这些劳动技能的讨论分享,对缺乏劳动经验的学生来说充满了吸引力,能激发其产生强烈的劳动欲望。随后,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此主题选择劳动项目,自由组建小组,及时进行劳动实践。这一主题的劳动任务对于小学生来说,是较为容易达成并较为容易获得成就感的。当学生熟练掌握劳动技能的时候,其劳动的积极性也会得到有效提高。
再以综合实践活动“蔬菜大观园”为例,受限于学生的劳动经验和生活常识,“谁认识的蔬菜多”“蔬菜分一分”这两个环节对于学生来说较为棘手。因此,教師采用比赛的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勇敢挑战。教师出示各种各样的蔬菜让学生比一比谁认识的蔬菜多,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学生在踊跃发言中互相学习,丰富自身知识,并产生了观察蔬菜和培育蔬菜的欲望。在后续的教学中,教师相机指导,邀请经验丰富的学生家长进行蔬菜培育知识的传授,并利用教室门前的种植区引导学生进行蔬菜培育的尝试,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劳动,学会劳动。
(六)总结成果,记录劳动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最能激发学生荣誉感的莫过于最终呈现的劳动成果,如前文的“品尝盐水鸭”“彩泥建筑”等。教师在制订年度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时,可根据校园实际环境成立树木养护小组和蔬菜种植小组。树木养护小组的学生在养护树木中学习树木知识,观察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生长过程,记录四季变化,定期开展浇水、刷白、松土、除草、修剪、治虫等劳动实践活动,并学习制作植物叶片、果实标本,初步了解植物科属分类、物种进化。学生继续通过对每一种树木的四季养护,写出养护小结,记录管理环节和要领,制作图文并茂的PPT,以此探究树木生长的奥秘。蔬菜种植小组讨论制订全年种植计划,每个小组负责一片菜地,定期开展翻土、点播种子、切茎繁殖、浇水、除草、搭架、防病治虫等劳动实践活动,并且观察记录农作物破土发芽、抽茎、开花、结果等生长过程,每周拍照记录一次,再把观察记录的文字图片、个人感悟以观察日记或PPT的方式呈现。
教师要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及时记录下学生的劳动成果,借助制作手抄报、短视频等方式帮助学生总结劳动经验,巩固学生的劳动记忆,为学生劳动意识的培养提供助力。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尤为重要,教师要巧妙设计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锻炼学生的劳动技能,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从而深刻体会劳动的美好,通过劳动创造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1]陈志礼.基于劳动意识培养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J].天津教育,2021(12):133-134.
[2]周遥.以生活为源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J].学苑教育,2021(10):67-68.
作者简介:董静(1988—),女,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南化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