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实践基地优势 培养学生劳动意识

2015-10-24赵洪杰刘纪强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7期
关键词:劳动意识优势基地

赵洪杰+刘纪强

【摘 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独生子女的增多,以及封建思想的影响,出现了新一代人劳动观念淡薄,鄙视体力劳动的现象。在今天培养公民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形势下,培养青少年会劳动的习惯,树立劳动观念,锻炼毅力显得极为重要。

【关键词】基地;优势;劳动意识;学生

陶行知说过:“惟独贯彻在劳力上劳心的教育,才能造就在劳力上劳心的人类;也惟独在劳力上劳心的人类,才能征服自然势力,创造大同社会。”要让学生热爱劳动,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没有劳动教育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

当下,中小学生劳动观念的缺失无不引起社会有识之士的忧虑。最近,有媒体完成了这样一个调查。调查表明,70%的学生在家帮父母干活仅半小时左右,一个小时以上的仅占7%;有29%和36%的学生只是父母分配了勉强去干,不得不干或家长逼着去干。这些学生,在学校、在社会上劳动表现就更不让人满意了。组织调查的老师认为,一些中学生参加劳动时间少,劳动态度出现偏差,既与家长忽视从生活需要培养孩子有关,也与社会有关。比如参加社会劳动,学校只要求各班出十几名同学,结果仅有44%的同学能够参加,社会锻炼机会少。以被调查的中学为例,仅有38%的同学能够参加到养老院、农场等地的义务劳动,而深入到社区、企业的机会少得可怜。

事实已经证明,一个家庭、一个学校为学生提供劳动的机会少而又少,且都是在非群体状态下、无组织地进行的劳动,一缺少诱发学生劳动积极性的氛围,二缺少鼓励劳动竞争对劳动产生兴趣的合适场所,这两点对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非常重要。经过近年的观察与思考,笔者认为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基地不失为一个学生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增强劳动观念的好场所。其理由如下。

一、在实践基地容易诱发学生的劳动积极性,容易营造和谐的劳动氛围

首先看下面的劳动片段。

1.平土区劳动场景片断。

……

送训老师:第二小组已经有6担了,目前名列第一!

生1:老师,我们小组里有几担了?

送训老师:你们小组里有4担,就快要赶上第二组了,加油!

生1:我们一定能超过第二组!

送训老师:XX,你的姿势改变一下,抬土的两个人应用同一侧肩,刚才基地老师不是讲过了吗?别忘记哟。

生2:(抬土经过老师身边)老师,我是第四组的,给我们登记了吗?

送训老师:我保证不遗漏,你们组不急不慢,合作得特别好!

生3:老师,我们又来了。这次,我们的姿势正确了吧?

送训老师:(竖起大拇指)有正确的姿势不仅能省力,而且也更安全。

基地老师:XX,你们还没到目的地就把土倒在地上了,我将建议从你们组里成绩里扣除一担。

生4:老师,我们立即用铲子把土铲走,并且保证以后按规范去做,这样可以不扣吗?

基地老师:好,我会一直观察你们的表现,确如你们所言,就肯定不扣了!

生4:耶!(满脸开心,一边擦汗一边铲走倾倒于半路上的土。)

……

笔者对该片段的感悟:置身于这样的场景中,我能看到被汗水浸染的笑脸灿若桃花。他们劳动着,快乐着,这就是集体环境里产生的心理效应。

对以上劳动片段的小结:回想该班的劳动场景,岂是“热火朝天”四字所能表述。它让人突有眼前一亮之感,连日来的心理疲软一扫而去。该班的学生,为什么不感觉到疲劳?该班的劳动场景,为什么与以往有那么多的不同?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该班学生实行的是分工合作、集体竞赛的办法,才大大激发了劳动积极性。假如不是这样的集体劳动,而是单独的个体劳动,假如不是分工合作,而是无序地个体劳动,学生能有这样的积极性吗?学生能体会到集体劳动合作的愉快吗,这就是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的强大优势所在。

二、明确劳动任务,必须完成任务

带着目标任务从事某项工作,从事者的态度及效能往往是与无目标状态下的表现是不同的。比如让学生朗读一篇文章,老师不提任何要求,学生很可能只动了口。倘若老师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联系上下文理解某些词语的意思,学生的阅读就不会停留在动口这样的浅表层次了。这说明,有了任务,学生才有目标,才更有方向感。

以上案例中,规定了每组的劳动任务,有明确要求。为了完成额定任务,各组同学都收起了嬉戏的态度、懒散的表现,拿出了前所未有的干劲。这也是培养中学生劳动意识的优势所在。

三、教师参与,榜样力量无穷

组织者参与其中发挥表率作用。如果没有组织者参与到学生的劳动之中,情况又会是怎样呢?笔者接触过全县中小学很多班级,遇到过形形色色的送训老师。发现有的送训老师把学生往活动场所一送,就不见了踪影;有的送训老师不辞辛苦,全程陪同学生;有的送训老师不仅全程陪同,还能心无嫌隙与基地老师协同管理学生。以上案例中阿城中学初二(3)班的送训老师就属于后者。自始至终,送训老师都与基地任课老师保持着有效沟通、交流、协作,双方共同管理学生,出谋划策合力引导学生认真参与实践活动、积极体验劳动原味。学生懈怠时,送训老师拿出了统计表,登记学生劳动成果,基地任课老师全场巡视、指导学生进行规范操作;劳动工具出故障了,任课老师代学生修理。在这样的氛围里有谁还不争先恐后地去表现呢?

四、及时给予评价 唤醒竞争意识

评价具有激励功能,它能够让被评价者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在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的基础上,从正反两个方面受到鼓励和鞭策,以增强自身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评价既能够让被评价者产生内驱力,也能够让被评价者产生外发性动机,并使其成为压力或动力,以此激励组织或个人更好地去努力实现目标。

总之,学校的教育应引导学生把精力用于进行热情的高尚活动和劳动之中去,以不同形式的能吸引学生实施劳动。把学生引领到趣味性、知识性、技巧性、实用性的高尚而又文明的环境中去。

【参考文献】

[1]熊川武.学习管理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陈桂生等.教育理论的性质与研究取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蔡克勇.21世纪中国教育向何处去.吉林人民出版社endprint

猜你喜欢

劳动意识优势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矮的优势
我的基地我的连
传承吴地童谣童戏,培养幼儿核心素养
“新青年下乡”高职学生劳动意识培养研究
画与话
情动学生 学生动情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
第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