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微生态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宫颈病变的关系分析
2023-01-03王莹
王莹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现在医学界已经证实连续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可以导致宫颈上皮的病变,甚至发展为恶性病变。阴道的特殊生理构造、内部包含的各种类型微生物、阴道的免疫功能和各种激素等共同组成了阴道微生态。而无规律的性生活、烟酒刺激、内分泌失调、生活习惯紊乱等都会显著影响阴道微生态,如果体内的免疫功能降低时,其阴道内乳酸杆菌调节能力也会下降,最终干扰阴道微生态。最近几年临床上有大量数据已经证实,由于女性特殊的生理结构,宫颈紧邻阴道,阴道微生态的紊乱会显著干扰宫颈的内部环境,而感染HPV 的原因除了机体内免疫功能紊乱以外,阴道微生态的失衡也会增加感染HPV 的几率[1]。而HPV和诱发宫颈癌的因素关系密切,病毒的特点、感染时间、数量和肿瘤生物特点等因素会显著影响宫颈病变。所以,通过研究阴道微生态与HPV 感染及宫颈病变的关系,为临床提供消除持续性HR-HPV 感染并防止宫颈病变的可靠依据。现将详细过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7月~2021 年7月沈阳各医院妇科及妇科专科医院送检的已确诊HPV 感染患者7386 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7820 例HPV 阴性妇女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年龄18~50 岁,平均年龄(34.5±3.6)岁。对照组年龄19~49 岁,平均年龄(35.5±4.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72 h 内没有性活动,没有进行阴道和宫颈的清洗及外用药物;②无宫颈的良性和恶性肿瘤史;③1 周内没有使用抗生素;④患者及家属均了解此次试验目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①处于怀孕或者哺乳阶段;②经手术切除所有子宫及附件组织;③患有精神类疾病或无法配合试验;④患有免疫功能障碍;⑤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
1.4 方法 两组均进行阴道微生态、HPV 及宫颈病原体检测。①阴道微生态检测:用灭菌的内扩器彻底扩张阴道,将一根灭菌棉签擦拭阴道壁内侧上1/3 的穹隆位置,将提取物送到实验室。测量pH 值和线索细胞、乳酸杆菌、阴道毛滴虫、假丝酵母菌孢子及菌丝的浓度。②HPV 检测:用灭菌的内扩器彻底扩张宫颈,采用专业的HPV 拭刷沿顺时针方向擦拭宫颈口,共操作5 次,将提取物置于专用的细胞保存液中,统一送入实验室。测量18 种高危型(16、18、31、33、35、39、45、51、52、53、56、58、59、66、68、73、82、83)和6 种低危型(6、11、42、43、81、83)HPV 病毒。③宫颈病原体检测:用灭菌的内扩器彻底扩张宫颈,分别将三根灭菌棉签放置在宫颈内1.0、1.5、2.0 cm 处,沿顺时针方向擦拭1 圈,将提取物送到实验室。检测宫颈解UU、CT、NG。
1.5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观察组不同年龄段患者、不同类型HR-HPV 感染患者的阴道微生态相关指标及宫颈病原体感染情况。①非特异性阴道炎诊断标准:白带异常增多,并出现外阴瘙痒、疼痛或者烧灼感;内窥镜检查发现阴道黏膜有充血、肿胀、溃疡;镜检没有检出假丝酵母菌菌丝、滴虫、线索细胞等特殊病源微生物。②BV 诊断标准:Nugent评分>4 分。③VVC 诊断标准:内窥镜检查发现阴道黏膜有充血、肿胀,其阴道分泌物呈现豆腐渣状,镜检可以发现芽生孢子或者假菌丝。④TV 诊断标准:内窥镜检查发现阴道黏膜有充血、肿胀,其阴道分泌物呈现泡沫状,镜检可以发现活跃的滴虫,并有许多白细胞。⑤宫颈CT 感染诊断标准:CT 检测呈阳性;宫颈UU 感染诊断标准:UU 检测呈阳性;宫颈NG 感染诊断标准:NG 检测呈阳性;因上述≥2 种的因素引发的病变可诊断为混合型感染。⑥乳酸杆菌分级:+~++++为正常,阴性为异常。⑦pH 值正常范围为3.8~4.5。⑧感染HR-HPV 后持续随访1 年,仍没有转阴的患者可诊断为连续性HR-HPV 感染,已经转阴的患者可诊断为一过性HR-HPV 感染。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阴道微生态相关指标及宫颈病原体感染情况比较 观察组阴道pH 值>4.5、乳酸杆菌异常、非特异性阴道炎、BV、VVC、TV 及宫颈UU 感染、CT 感染、NG 感染、混合感染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阴道炎中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非特异性阴道炎、BV、VVC、TV;宫颈管病原体感染中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UU 感染、混合感染、CT 感染、NG 感染。见表1。
表1 两组阴道微生态相关指标及宫颈病原体感染情况比较[n(%)]
2.2 观察组不同年龄段患者阴道微生态相关指标及宫颈病原体感染情况比较 观察组年龄≥30 岁患者的阴道BV 及宫颈UU 感染占比均高于年龄<30 岁患者,阴道TV 及宫颈CT 感染、NG 感染、混合感染均低于年龄<30 岁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年龄≥30 岁与<30 岁患者的阴道pH 值>4.5、乳酸杆菌异常、非特异性阴道炎、VVC 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不同年龄段患者阴道微生态相关指标及宫颈病原体感染情况比较[n(%)]
2.3 不同类型HR-HPV 感染患者阴道微生态相关指标及宫颈病原体感染情况比较 3230 例HR-HPV 感染患者经随访后,发现一过性HR-HPV 感染1920 例,持续性HR-HPV 感染1310 例。持续性HR-HPV 感染患者的阴道pH 值>4.5、乳酸杆菌异常、非特异性阴道炎、BV、VVC、TV 及宫颈UU 感染、CT 感染、NG感染、混合感染占比均高于一过性HR-HPV 感染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类型HR-HPV 感染患者阴道微生态相关指标及宫颈病原体感染情况比较[n(%)]
3 讨论
临床上将因性接触重要传染途径的呈双链环形态的DNA 病毒称为HPV,常侵袭患者的皮肤和各组织黏膜的鳞状上皮细胞,导致生殖器官黏膜的疣状病变,还能够诱发宫颈的恶性病变[2,3]。在阴道中常生长的一种细菌是乳酸杆菌,占所有细菌的92%以上,乳酸杆菌可以生成过氧化氢,从而保持阴道环境处于弱酸性,进而阻止各种致病微生物的繁殖,保持阴道内环境的稳定[4,5]。临床试验证实,HPV-16VLPs 病毒颗粒通过乳酸杆菌进行复制,所以通过抑制包含VLPs 病毒颗粒的乳酸杆菌,可以显著减少患宫颈癌的风险[6,7]。同时还有学者证实,厌氧菌的大量繁殖也会增加感染HPV的几率,所以阴道内菌群的失调会增加感染HPV 的风险,进而诱发恶性宫颈病变[8-11]。所以阴道中的乳酸杆菌是保持生殖道内环境平衡的重要条件,如果显著改善生殖道内环境,就可以明显减少感染HPV 的几率[12-14]。有许多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感染HPV 的几率也显著不同,其中20~27 岁的女性感染HPV 的几率最高,28~47 岁的女性感染几率较低,但是>47 岁以后感染几率又增加[15,16]。可能是与这两个年龄段其机体免疫功能较差有关[17]。
综上所述,阴道微生态失衡和阴道中乳酸杆菌下降的女性更容易感染HPV,所以对于已感染HPV 的女性来说,及早改善阴道微生态可以更显著地减少持续感染HPV 的风险,从根本上防止出现宫颈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