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就业引领四课联动课程思政:理论互动、价值导向、实践进路
2023-01-03欧阳润程样国
欧阳润,程样国
(南昌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1)
一、前言
就业质量的理论演进随国家政策、社会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其显著特征是劳动者的身份由“经济人”向“社会人”的意识转变。早期的管理理论认为劳动者仅仅是生产工具,以效率优先、薪酬为主,缺乏人文关怀和道德评价。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文领域的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领域的融入,就业质量理论越来越丰富,内涵也不断延伸和完善,就业质量的评价内容也逐渐关注劳动者精神层面的需求。劳动者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共同关注成为高质量就业的特征之一。从党的十六大的“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到党的十七大的“实施扩大就业战略”,到党的十八大的“实现高质量就业”,再到党的十九大的“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这种从量到质的变化,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1](P33)。高质量就业作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备受国内学术界的关注。从大学生高质量就业层面来讲,学术界认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就业能力,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具备胜任求职岗位的能力和素养。二是就业认可,即大学生喜欢这份工作,对该岗位具有高度的认可度。三是就业协同,即在充分就业的基础上,政府、社会、用人单位、高校、企业、家庭协同做好就业工作,实现高质量就业。四是就业价值,这也是高质量就业在新时代的核心要素:大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要求“坚持立德树人,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2](P2)。课程思政是将思政教育贯穿于高校教学活动全过程的理念和实践活动,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让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潜移默化过程中深入学生的内心。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就业指导课程、专业知识课程、人文素养课程(以下简称“四课”)作为大学生就业观培育、价值引导的核心课程,也是培养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主要课程,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
(一)必要性:国家战略发展的新要求
2021年8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提出“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推动形成高质量发展与就业扩容提质互促共进的良性循环”,“结合国家重大战略布局、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引导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东北、艰苦边远地区和城乡基层就业”[3](P1)。目前,国内高校毕业生符合国家战略发展需求的数量还不够,比如到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的毕业生数量较少。从当前国家战略发展的需求看,“一带一路”的战略性政策,带来就业的新变化。近几年相关专业的国际化人才严重短缺,制约了“一带一路”的发展。高校对全球职业新岗位胜任力、相应的职业生涯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还比较短缺,特别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引导、人文素养培育、文化熏陶等因素提升大学生的战略思维和全球素养,还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高质量就业引领四课联动课程思政是国家战略发展的迫切需要,也能帮助形成高质量发展与就业扩容提质互促共进的良性循环。
(二)可行性:新时代大学生素质发展的新需求
“00后”大学生崇尚个人发展与发展环境,对薪酬待遇、企业文化要求高;也同时存在新岗位适应能力较差、就业能力不足等问题。就业认可度是衡量高质量就业的重要内容,包括薪酬待遇、工作适应性、发展环境和发展空间等要素。而且目前政府、企业、高校、家庭协同就业育人机制还不完善,与新时代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要求尚有差距。四课联动课程思政,使新时代就业教育路径成为一个互联互通的整体,能帮助大学生将能力教育和价值教育有效结合,引导大学生认清自我、提升自我,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增强职业成熟度,提升就业认可度,提高人才培养成效和毕业生就业质量,帮助新时代大学生提升素质,最大程度实现高质量就业。
二、理论互动
高质量就业引领四课联动课程思政,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理论基础,以认识论为切入点、实践论为立足点、价值论为落脚点,最终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四课联动课程思政的切入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认识的来源、本质及其规律的学说,认为客观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世界是认识的对象和源泉。毛泽东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中指出:“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4](P32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的动态过程,认识要从实践中来,通过人们掌握、检验和发展,才能进一步增加认识,推动下一步的认识过程,最终又付诸于实践之中。在高质量就业引领下,大学生首先要加强四课的课堂理论学习,并运用到社会实习实践中才能得到提升。大学生通过寒暑假、大学第二课堂等方式的实习实践才能加深课程的认识,并进一步运用到学习的领悟中,实现对课程理论的真正掌握。在认识的循环过程中,加强四课的协同认识,将第一课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就业指导课程、专业知识课程、人文素养课程融入和贯彻到第二课堂中的实习实践活动,让知与行对接和互动,推动大学生学思践悟行的融合交汇,最终完成大学生认识的深化、价值的内化和行为的外化。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为四课联动课程思政的立足点
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5](P343)社会实践是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科学理论能够提高实践活动的科学性、效率性。四课联动课程思政就是要用思政理论去影响大学生,让大学生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科学地从事实践活动。通过挖掘四课中的思政元素,引导大学生主动接受社会中主流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帮助大学生对自然、社会、自己加深了解,从而形成一致的社会认知,维护稳定的社会秩序,进而实现个人和社会的良性发展。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培养社会适应力和就业岗位能力的重要手段,不但能帮助大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且能帮助大学生接触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高质量就业是一个动态平衡的就业满意过程,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具有指导性、激励性和规范性作用,能够帮助大学生反思自己的专业能力、人文素养和就业竞争力,不断通过社会实践认识自我、提升自我、成就自我。
(三)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为四课联动课程思政的落脚点
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以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最高价值目标“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6](P365)。基于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习近平指出,“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7](P328),从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思维能力、知识学习、创新精神、社会实践、意志品质、使命担当、价值目标等方面进行了深刻论述和系统阐释。习近平的这一论述回答了高校要“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价值内涵,也为高校四课联动课程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进入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承担了更重要的任务,即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育人目标。
三、价值导向
习近平对青年大学生就业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十分重视,提出了诸多新思想、新理念和新战略,形成了一系列重要论述。高质量就业引领四课联动课程思政,需要系统学习、全面把握习近平的重要论述,要从目标引领、内容体系、方式方法、队伍力量四个维度中深刻领悟其价值导向。
(一)目标引领维度:四课联动课程思政的育人方向
习近平对于高等教育目标的诠释,主要集中于“立德树人”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两个方面。2020年10月,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报告中,强调“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1](P3)这是做好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工作目标。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党的十九大报告、全国教育大会等重要会议上又多次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出强调。习近平还多次强调,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高校的目标任务,强调当代青年要树立与这个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精彩人生[8](P23),这也是四课联动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
(二)内容体系维度:四课联动课程思政的育人内涵
习近平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主旋律,聚焦四个内容体系。一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根本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核心理论。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9]。二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首要任务。习近平关于教育本质和使命、教育内涵和培养目标的重要论述中,理想信念铸魂是贯穿其中并被作为立德树人内在逻辑与建构原则的理论精髓和精神实质[10](P10)。三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永恒主题。坚持以“四个讲清楚”[11]为抓手,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四是以全面发展教育为核心内容。习近平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强调:“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基础工程,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2]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三)方式方法维度:四课联动课程思政的育人规律
课程思政方式方法的评判标准是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价值导向阐释。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大对学生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要和期待,其他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3]。这就明确要求高校不仅仅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需要具有“思政教育”,而是所有课程均需要融入“思政教育”,做到所有大学教师都能发挥教书立德树人功效,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四)队伍力量维度
四课联动课程思政的育人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提出殷切希望和明确要求。2014年9月,习近平到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提出“四有”好老师标准;2016年9月,习近平到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要求广大教师做“四个引路人”;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对教师提出“四个相统一”的要求;2019年3月,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高度评价思政课教师队伍在立德树人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对思政课教师提出“六要新要求”[14]。
四、实践进路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作为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是中国社会主义大学的属性要求,体现了中国高等教育遵循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的坚定决心,对就业指导课程、专业知识课程、人文素养课程起着政治引导的作用。“随着社会变迁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推进,人们需要运用新理论框架重新认识和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15](P22)。就业指导课程指导大学生规划大学生活,提高就业能力,为其他三类课程的有效补充。高校各类专业知识课程作为提升大学生专业技能和专业能力的关键载体,其长期性、随机性、渗透性等固有特征使得专业知识课程教育能够以一种更为柔和、亲近、富有弹性的形式,激起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念的心理认同,是其他三类课程的必要调剂和重要补充。人文素养课程是培育、塑造、陶冶和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基础课程,为其他三类课程提供了精神文化养料。四类课程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
(一) 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政治引导作用
习近平强调:“政治引导是思政课的基本功能。强调思政课的政治引导功能,并不是要把课讲成简单的政治宣传,而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13]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涵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帮助青年大学生在先进理论与科学思想的洗礼下,掌握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等智慧与方法。
一是坚守以人为本的培育理念,满足学生主体价值期待。习近平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9]。价值观的培育抑或价值取向的引导,归根结底是通过干预人的价值思维进而实现塑造人、培养人的教育目的。大学生作为意识独立的价值主体,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着对自身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价值关系的肯定性期待构想。因此,在大学生就业价值引导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要适应大学生的价值需要、满足大学生的价值期待、尊重大学生的主体价值地位。一方面,要严守以人为本培育理念,贯彻立德树人教育方针,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兼顾就业教育的指挥者、管理者、合作者、协助者等多元角色,以贴近时代教育要求、贴近教学现实困境、贴近学生真实思想困惑为出发点与落脚点,创新教育方式,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与感染力;另一方面,要切实履行“坚持以青年为本,尊重青年主体地位,把服务与成才紧密结合,让青年有更多的获得感”[16](P6)的根本遵循,充分还原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价值观学习主体性地位,通过问卷调查、集体访谈、实地观察、重点沟通等方法,深入分析和满足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存在的合理价值期待,持续激发他们配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育、主动接受与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与能动性,进一步挖掘他们在就业观、价值观的潜在自觉主动性。
二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内容应当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始终保持先进性。创造性的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要按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求,创新教学教育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于全程就业教育体系中。
第一,高校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可以通过组织校内外的学科专家与精英教师,合力编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规定教材相匹配、与不同学科特色相结合、与自己学校历史文化、大学文化精神相贴合、与就业教育全程化系统化相契合的辅导讲义或读本,促进教师在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指定内容时,能够借助特定的辅助教程来与学生们展开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交流,从而加深大学生对就业核心价值理念的认知认同。
第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要积极提升综合能力,既要充分吸收世界文化、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与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教育资源,也要合理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历史成就的教育素材,要辩证借鉴大学生就业时的身边事件、社会新闻、网络热点等综合资讯的教育价值,不断提升对就业教育内容“史实结合、活引活用、就地取材”的本领,强化就业教育社会问题的正面引导,尽量避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复性、抽象性,切实增强教学内容的时效性、灵活性与吸引性。
第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要结合理论课程既定内容,做好大学与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内容的衔接,做好就业教育前移,善于将价值引导的内容渗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的各个节点,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体系与价值观培育体系之间的自由转化。
第四,转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方法。首先,要转化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机械、单向、纯粹的“理论灌输”方法,展开以灌输为目的、以互动为手段的“启发”式教学,通过课堂交流、专题辩论、情境模拟体验、学生备课讲课等形式,遵循“讲透基础知识—提出思考问题—引领实践体验—带动反思交流”的步骤,打破思想政治理论课封闭式教学壁垒,唤起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参与意愿与互动热情,使他们主动接受和自觉认同老师对就业价值观教育的系统讲解。其次,要善于依托网络媒介,在坚持日常多媒体教学的同时,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话语和网络话语、大学生日常话语的整合。借助微博、微信交流群、QQ空间、快手抖音等网络不同载体,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新媒体教育平台,进一步开辟大学生自由学习、评论、沟通、反馈的渠道,变“权威结论式”教学转向“问题交流式”教学,并根据不同的课堂要求与就业教育的具体内容,通过援引鲜活时代模范与真实事迹案例,促进就业先进人物榜样的高尚价值观充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妥善协调课程教学显性思想信息与价值导向隐性意识的契合,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感染、感召与感动,切实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方法的鲜活性、引领性与时效性。最后,要革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考核模式,通过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与情况,合理分配就业教育中的案例分析题、资料理解题、文献论述题等贴合社会现实与学生就业实际的问题分值权重,促就大学生对正确的就业观教育的学习效果。
(二)建立“三全育人”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第一,将就业指导课程贯穿大学生入学教育。将高校特有的大学精神和办学传统融入招生宣传、录取工作中。一是将入学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职业规划教育、集中教育和日常教育贯穿整个新生入学教育过程,建立新生入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二是思想政治教育、职业规划教育贯穿军训教育,切实加强新生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军训帮助新生进一步端正思想、锤炼品格、增强意志,为新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打下坚实基础。三是建立学长小教员制度,从大二、大三年级优秀党团骨干中选拔“学长小教员”,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协助辅导员管理新生,培养班级学生骨干。
第二,分类梳理就业指导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根据不同学院的课程、不同类别的课程分类梳理可能包含的思政元素。一是分类制定目录。聘请专家研究制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思政元素参考目录”,列出高校各类课程可能涉及的思政元素、德育元素,如爱国情怀、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文化自信、人文精神等,并注意与红色文化相结合,对每个元素作出说明。二是融入课程大纲。落实好高校校院两级就业教育育人体系,以大学生培养方案修订为契机,在修订课程教学大纲的同时,明确各门课程应涉及的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三是做好集体备课。发挥专业知识课程本身的特色,督促基层教学单位做好集体备课活动,将思政要素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载体。在精品课程、示范课程的遴选立项、评比和验收中应设置“价值引领”或“德育功能”指标;在课程评价标准(含学生评教、督导评课、同行听课等)的制定中设置“价值引领”观测点。开展课程思政授课比赛活动,每年度学校组织课程思政授课比赛,进行评比,对获奖教师给予奖励。四是建设推广精品示范课程。一方面做好“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建设,每学期遴选一部分课程作为“课程思政”示范建设课程。其中重点是做好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制作新课件(新教案)、提供教学改革典型案例和体现改革成效材料等三项工作。另一方面将主流价值观融入课程中,将理论与现实并行,将课程与实践相结合,与红色资源相融合,着力开发一批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提高学校课程思政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第三,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就业指导课程两类课程的部分教学内容相融合,学时互通、学时互认。在大学生就业教育MOOC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一方面引导大学生爱党爱国,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提升品德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知识见识、增强就业创业能力方面下功夫;另一方面,将生涯教育、就业创业教育内容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网络平台中,达成学生个人价值与国家、集体价值目标上的统一。就业指导课程把2个学时作为实践教学环节,邀请优秀校友、企业家授课,为推动校内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提供源头活水。
(三)加强专业知识课程的隐形渗透
大学生只有形成科学、健康的价值观念与取向,才能成为具有崇高价值理想、良好职业道德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目前很多高校实施全员参与就业教育政策,特别强调专业教师参与就业指导的重要性。因为大学生在与专业知识课程教师朝夕相处的学习过程中,不仅容易接受与效仿专业课教师“无意识”传递的价值观念、处世方式与行为标准,同时也会被专业教师教育中隐蔽的、随机的、无标签的柔性价值理念与价值信息所熏陶和影响。因此,要善于结合专业知识课程教育的学科优势,将就业价值观培育融入专业知识课程中。
第一,要利用专业知识课程对价值引导的灵活性优势。由于专业知识课程的教学聚焦于基础知识的养成,而非直接的价值观念培育。因此,专业知识课教师要善于发现、结合、并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实际条件,灵活变动地在专业知识课程课堂上、专业案例的分析里、专业实践的活动中导入价值引导的教育内容。
第二,要利用专业知识课程对就业价值引导的隐蔽性优势。由于专业知识课程教学的价值引导蕴含于基础科学知识的讲授过程之中,这种价值观念灌输形式,有利于隐蔽专业知识课程的就业价值观培育“标签”,从而帮助老师自然、柔和、潜移默化地开展价值引导工作。
第三,要利用专业知识课程教师与大学生密切交流的主体性优势。借助专业知识课程教师对自己学生性格特征与认知水平的充分认识,掌握大学生在专业知识课程学习中和日常生活中的就业价值思想动态,通过遵循“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教育理念,在基础专业知识的教学中积极融入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等人文素养思想,促进就业价值观培育内容在渗透专业知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具有更加鲜活的生命力,收获更加理想的切入效果。
第四,挖掘专业知识课程教育资源。首先要充分利用专业知识课教师本身潜在的价值资源。专业知识课教师要坚定树立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高质量发展理念,坚决贯彻科学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共生与融合的教育原则,不断丰富自己对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引导及培育的责任与意识,以自我良好、成熟、完善、积极的思想道德品质与人格精神素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引领学生,通过言传身教、率先垂范,使学生们在学习专业知识课程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切身感受教师价值魅力、效仿学习教师价值行为、理解认同教师价值观念,进而不断提升他们自己的思想道德涵养、端正自己的价值观念与倾向。其次,要合理挖掘专业知识课程内容本身所包含的价值资源。不仅要善于结合具体专业知识课程本身所彰显的就业观价值作用,引领大学生科学展开对事物有无价值、价值作用大小、价值功能发挥等价值基础意识问题的反思,也要善于罗列具体专业学科中彰显崇高品德、创造杰出贡献、产生积极影响的典范楷模,通过讲述他们的生平事迹与成功之路、赞美他们的治学精神与哲学思想、分析他们的职业奉献与价值作用,借助他们严谨求实、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砥砺创新等丰富的价值魅力,激发学生价值情感共鸣、引领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价值取向。
最后,要善于衔接专业知识课程实践环节。专业知识课程对大学生价值的引导,既要表现在专业知识课堂上对大学生职业道德、敬业精神、专业情操、人格素养、学术规范等价值取向内容的渗透;也要彰显于专业实践环节对大学生就业价值引导效果的检验,通过开展结合专业知识内容的实践教学,有意识地构建良好的实践氛围,引导学生在积极参与专业知识课程实践锻炼中,不断加深自我价值认知、价值观察、价值判断等能力的培养,自觉提升自我的创新水平与价值思维等综合能力,从而更好地维护、检验与夯实就业价值取向渗入专业知识课程教育的实效性。
(四)加强人文素养课程的关怀滋养
大学生就业育人的根本目的是要引领他们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所需要的合格人才,而人文素养教育的本质内涵就是借助文化熏染的力量去培养人的品格、塑造人的精神、提升人的修养、丰富人的情怀,使他们成为思想端正、行为规范、道德高尚、素质健全的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人文素养课程是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健康、积极价值取向的基本前提。目前,我国人文素养课程以综合素质选修课为载体,形成了涵盖语言、文学、历史、哲学、艺术、道德、思想、政治等以人文社会科学为基本内容的教育体系,这些多元的课程蕴含内容丰富的就业价值观引导元素。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就业价值引导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人文素养课程的功能特征,切实保障人文素养课程的渠道地位,合理挖掘人文素养课程的资源养分,协同其他三类课程,齐力推动大学生高质量就业。
第一,保障人文素养课程选修课时。人文素养课程具有内容趣味、考核简单、选择自由、形式轻松等优势特点,能够有效地满足大学生丰富见闻、提升自我、增强人文素养的要求,因而广受大学生的喜爱与欢迎。人文素养课程并非“标签化”“样板式”的程序化教育,也没有明显的政治价值倾向与道德权威色彩,这种自然、亲近、柔和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减消大学生对价值引导的抵触,获取大学生对课堂教学“随机”价值灌输的心理认同。但是,在大学教育课程体系中,人文素养课程主要作为选修课程,其地位与功能较一类通识课而言,往往被低估或忽视。甚至有些高校教师认为,人文素养课本身就是“形式”教育、“面子”工程,从而在课程设置上屡屡压缩其课时,致使其作为“可有可无”的存在,游走于大学课程思政体系的角落。所以,高校应该端正对人文素养课程的价值认知,要在结合实际需求、搭配必修课程的前提下,合理保障人文素养课程基本课时,推进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常态化。
第二,优化素质课程教育内容。人文素养课程作为兼容诸多门类的选修课群,包含着丰富、多元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教育内容。要充分激活与利用人文素养课程的就业价值观培育资源,通过规整与优化素质课程教育内容,进一步凸显与强化人文素养课程的价值引领功能。首先,要注重人文素养课程中价值观培育内容的科学协调性,以兼顾思想性、基础性、全面性、实用性、前沿性等素质教育理念为考量,以思想道德情感教育、国际国内时政教育、民族历史文化教育、科学素养知识教育为重点,统筹设置“文学素养与文化传承”等分类体系,更有效地发挥和体现人文素养课程对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重要载体作用。其次,要注重人文素养课程中价值观培育内容的灵活创新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内容,以大学生价值塑造与引领为目标遵循。要灵活渗入诸如个人价值、社会价值、职业价值、道德价值等高质量就业教育元素,带动大学生对自我价值实现的期盼、对平等与正义价值的认同、对理想与信念价值的追求;同时也要拓宽思路、积极挖掘人文素养课程内容的隐藏资源,创新课程内容体系。
五、结语
四类课程虽然在方法、作用、效果上存在不同,但相互依存、贯通促进的逻辑内生关系昭示了四者联动和谐统一的可能性与必然性。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政治引导、就业指导课程的能力提升、专业知识课程的隐形渗透、人文素养课程的关怀滋养,将四课课程思政联动并贯穿于大学生高质量就业育人的整个过程。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17](P21)四课联动课程思政要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引导大学生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就业。同时,要按照课程思政的要求,打破四课之间的隔阂,突破专业之间的壁垒,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在学科建设和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围绕高质量就业的目标任务,“强调个体的‘小我’精神就被那属于千百万人的幸福所替代,‘小我’原本所享受的各种乐趣就被真正崇高的、普遍的价值所替代”[18](P51),开创新时代四课联动课程思政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