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冬(残)奥会医疗保障 推进医院文化建设实践与思考
——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为例
2023-01-03李曼龙晓宇高宇鹏姜雪
李曼,龙晓宇,高宇鹏,姜雪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党院办,北京 100083
2022 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举世瞩目, 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开放、包容,营造了良好的人文奥运环境。在新时期背景下,向世界展示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会,是中国对世界的承诺,也是中国信心与能力的真实写照,更是中国向世界展现综合国力和大国自信的重要平台[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委管,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与健康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甲医院。 医院现设有院本部及四个分院区。 医院集团化发展战略为学科发展赢得了宝贵的空间,其中运动医学科、骨科、康复医学科共同组建的“骨运康”医疗团队,在2022 北京冬奥会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2]。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根植于深厚的医院文化,作为冬奥定点医疗保障机构,同时助力北京赛区、延庆赛区、张家口赛区,承担着重要的医疗保障任务,再次筑起医疗保障的安全防线。医院文化是医疗服务、医疗安全、医疗质量以及促进员工凝心聚力的有力支撑[3]。 北医三院以本次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在新形势下,将冬奥精神与医院文化相融合,充分彰显医院特色和品牌影响力[4]。
1 冬奥精神与医院文化建设融合路径分析
1.1 全面开展标识文化建设
北医三院作为涉奥场所,为了应对本次冬奥会开展治疗服务的需要, 搭建了一套清晰合理的标识系统,本系统具备布局整体、易于识别、内容清晰、服务人性的特点,满足患者开展细致医疗服务的需要。 医院考虑到接诊的冬奥患者人员构成复杂、疾病种类繁多、病情程度不同, 因此对冬奥专用诊区的位置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多部门协调规划下,合理进行区域划分,将位于医院入口处的感染疾病中心楼进行改造,将肠道诊区作为冬奥医疗保障B 区(发热诊区),医院出口处的平房区域作为冬奥医疗保障A 区(非发热诊区和留观区),标识导向设计从细节出发, 制定冬奥就诊人员院内转运路线,党院办、医务处、医院感染管理处、保卫处等多部门联动,通过多次实地考察、调研,在医院入口处、路口分支处、拐角处增加冬奥专区标识指引,以冬奥的标准色(蓝色)为底色,与医院的常规标识颜色(绿色)进行区分,使就诊者第一时间获得总体信息与方向感,保证医院临床工作正常运转的同时,对冬奥闭环内患者提供有力的医疗保障[5]。
本届冬残奥会,向世界呈现了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新态势。 根据《北京2022 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无障碍指南技术指标图册》内容,医院多部门协作,通过现场勘查,设身处地站在残障者、老年人等无障碍设施使用者的角度,从医院入口处着手,对无障碍环境建设进行优化:对门诊楼前无障碍轮椅通道标线进行重新施画,立杆标识、引导标识设置到位;将院区各楼宇无障碍电梯的外呼上、下行按键位旁粘贴盲文贴,同时确保每部无障碍电梯均有抵达音响;医院内每个功能区的低位服务窗口,提供个性化装饰,将助力冬奥的宣传海报位置下移,使残障人士可以一目了然;院区内增加无障碍设施位置提示标识,确保全院室内外无障碍标识系统连贯无断点等,用专业舒适的环境、温暖细致的服务,将助残理念深入人心[6]。 同时做到定期检查,持续维护,全面助力冬奥医疗保障工作。
1.2 充分发挥精神文化渗透作用
仪式,即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 而互动,则是形体仪式的驱动力。 互动仪式能够激发个体的情感体验,从而维护群体的正义感,推动群体的通力协作[7]。 2021 年底,北医三院举行了盛大庄重的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医疗保障团队出征仪式:《出征, 一起向未来》的视频,回顾了医疗保障团队从无到有的华丽转身,每一位三院人内心澎湃, 有一股暖流由内心迸发至全身,那是自豪与骄傲。 仪式中,医疗队员的壮志豪言、年届90 高龄的北医三院运动医学科田得详教授“如果需要我去,我就去”的义无反顾、医院领导班子的嘱托与期许、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可与肯定,是三院人责无旁贷的使命感、无上光荣。 接过队旗的冬奥会医疗保障人员代表激昂慷慨,势在必行。 当主会场和四个分会场内同时挥舞队旗时,满场的“中国红”给予了现场每个人平和与力量,每一帧画面都将是被珍藏的回忆。 同时现场多家媒体的出现给现场的医护人员以及参与保障人员得到了情感能量以及群体认同,是促进员工凝心聚力的有力支撑。
本院近200 名专家组成的五支医疗保障团队,既是北医三院的明信片,也是中国的名片。 医疗保障队员通过社会焦点效应, 对冬奥保障期间出现的许多感人场景、故事,聚焦媒体,调动职工主观能动性,将冬奥保障期间的点点滴滴以多种方式记录下来,给予个人、医院形象展示的舞台,充分发挥精神文化的渗透作用,是激发广大职工积极参与冬奥会的有效途径。
同时在冬奥专用诊区内,张贴北医三院设计的助力冬奥宣传海报以及各类温馨贴纸, 文字内容以英语为主,中文为辅,严格按照《公共场所中文标识英文译写规范》进行中英文的核对工作,带给就诊的外籍运动员亲切感、安全感,从而有效缓解就诊运动员的紧张和焦躁情绪。在医院的其他就诊区域,以悬挂条幅、张贴海报的形式进行宣传,一方面向来院就诊的患者普及冬奥会的相关知识,同时展现医院助力冬奥的责任与担当,另一方面,对医务工作者是一种精神上的鼓舞,为保障冬奥会的顺利举办注入了信心和力量。 同时,门诊入口处摆放“冰墩墩、雪融融”形象展示,通过吉祥物的亲和性、宣传力,将参与感和幸福感带给医务工作者和就诊者[8]。
1.3 加强培养基本礼仪以及语言沟通能力
作为冬奥会定点服务医院,对医务人员的外语水平和英语的普及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使医务工作者可以在接诊过程中与外籍患者进行简单的交流,各部门建立冬奥外语学习小组, 结合专业特点和岗位特点,有指向性地选择工作中常用到的英语语言,开展形式多样的冬奥外语的学习,力求学以致用[9]。通过提升外语口语训练,激发医务人员参与冬奥、服务冬奥的热情,在医疗救护和服务过程中, 妥善处理与被救助者之间的关系,加强与外国运动员的沟通和交流,通过有效沟通和交流,也能够让被救助者心理上获得安慰。
此外,北医三院开展了“北京冬奥会知识问答”系列活动,以扫描二维码的形式在线上答题,内容涉及:冬奥会历史、 比赛项目及各种突发事件的急救措施等知识,答题模式为:单项选择题,90 分以上成绩合格,可重复作答。 通过开展相关知识问答活动,鼓励原本对冬奥知识并不了解的医护人员加强对冬奥知识的了解,更好的理解冬奥会开展所具备的文化意义。医院定期开展这项活动,不仅仅是为了宣扬冬奥文化,营造良好的奥运氛围,使广大职工了解每个国家的文化和礼仪,更重要的是强化个人的文化内涵,可以有礼有节的行使医疗服务职能。
1.4 有效提供医疗急救保障
冬奥会由于冰雪项目和冬季疾病的特殊性,使医疗工作面临更多困难,面临更大挑战。 冰雪项目在带来精彩刺激的同时,也伴随着极大的危险程度。 由于冰面天然的小摩擦力,使其在速度上远超夏季运动项目,选手往往因为急速前进而产生巨大的离心力, 导致身体失衡,面临受伤的危险[10]。 高山滑雪项目,在高速度下一旦发生失误,往往会受到更严重的伤害,需要更早期、更完善的治疗。因此,医疗任务相对繁重,对冬奥会的医疗救治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北医三院从体制机制和顶层设计入手,妥善执行医疗服务和救助职责,在人员、心理和物资等方面提前为医疗团队组建和诊疗做准备。 此外,冰雪项目的危险性、紧急性及运动员往往存在旧伤,北医三院将创伤中心的13 名精兵强将派驻到冬奥医疗保障的各个团队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本届冬奥会,北医三院共派出200 余名医务人员参与到“两地三赛区”的冬奥医疗保障中。冬奥会的医疗救助服务,需要面对各种突发情况的出现,医疗保障团队能够及时有效提供医疗救助和医疗服务,是一项光荣的使命。 在冬奥会中要实现高效且优质的诊治工作,也需要保证远程会议诊治系统的稳定性和全面性,才能够针对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发展情况进行快速有效的诊治。本院开展的远程诊治系统建设保证治疗工作高效到位,因此获得了来自国内外众多运动员的好评,同时两地三赛区反复修订接诊流程,并且结合冬奥会体育赛事特点,有针对性的推出培训方式,统一管理、统一调度,从而提升救助和服务效果,展现国际化水平。据统计,北医三院在冬奥会期间(2 月4~20 日), 共服务冬奥相关的急诊患者600余人次,门诊患者近200 人次,住院患者30 余人次,手术36 例次。 冬残奥会期间(3 月4~13 日),北医三院共服务冬残奥相关急诊患者近400 人次,门诊患者100 余人次,住院患者9 人次,手术15 例次。 北医三院以医疗集团化的优势,统筹规划,纵览全局,向世界交出了一份保障赛事的精彩答卷,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和赞誉。
1.5 秉持“三米阳光”护理理念
北医三院医疗保障团队制定了护理人员人性化管理制度, 在护理实践中注重不同文化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合理分配工作时间,定期进行专业知识培训,重新建立护理组织体系,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 冬奥会接待来自各个国家的不同运动员、教练和陪同者等,需要针对不同国家来客的思想价值观念或身体素质特点而提供相应的护理方案。北医三院医护人员在为患者提供护理的同时,结合患者不同的价值观、宗教信仰、生活方式及社会文化,在第一时间对冬奥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在满足患者文化习俗的同时,通过专业的技能、温馨的服务,使患者愉快地接受治疗和护理[11],减轻被救助者烦躁情绪和心理压力,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及依从度,为“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会提供坚实的保障。
“三米阳光”内涵的融入,在冬奥保障中形成了“一道最美的防线”,护理人员团结协作,用心守护患者,职业精神进一步升华,印证了护理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营造了护理人员爱岗敬业、团结奉献的工作氛围,提升了护理质量[12]。此次冬奥会中医疗保障团队向外界展现的“三米阳光”护理理念,增强了护理人员的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
2 冬奥医疗服务保障体系中医院文化建设取得的成效
2.1 以“保障”为首,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在冬奥比赛期间,北京市各大医院负责接诊来自多个国家的患者,为了快速高效的完成患者的诊治,北医三院搭建的冬奥会医疗保障实时远程会诊系统平台,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局限。北医三院优质的医生资源可以同时上线网络系统,针对患者进行远程诊治,特别是在冬奥会期间给予广大的患者有效的病情诊断治疗。应用冬奥会医疗保障实施远程会诊系统平台,能够使得优质的医疗资源得到充分共享,医疗救治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多学科跨院合作,为两场冬奥同样激动人心而努力。 考虑到特殊时期运动员活动范围受限,可能产生心里问题,冬奥村综合诊所专门设有心理咨询室,力求给运动员带来亲切之感。 在本次医疗保障过程中,北医三院通过医院文化的渗透, 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立体高效的救治梯队,经验丰富的医疗保障团队,强大的后勤保障力量,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救治能力,用行动诠释着三院人的使命与担当,同时精湛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获得了国内外患者的认同。
2.2 以“传播”为线,筑牢医院文化根基
随着数字化的迅猛发展,除了报纸和杂志等大众传播媒介外,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已开始纷纷崛起。新媒体时代带来了医院品牌提升的契机,为医院文化传播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和方法。加强医院文化建设的统筹规划,建立新媒体传播战略布局,营造医院文化传播的良好环境,是加强医院文化传播的基本策略,同时从精神文化角度可以激励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工作热情[13]。 本次冬奥会作为一场重大体育盛会,汇集了来自全世界各个国家的运动员,在冬奥会中不仅向外界展现中国的良好形象, 同时也要利用这次机会向世界注入一针强心剂,使大众能够欢度盛会。 “三院人”透过电视、报刊、网络等讲好三院故事, 传播好三院声音, 展示团结、奉献、求实、创新的医院文化,把三院温度传递到国际,不仅扩大了医院的影响力, 同时树立了医院的品牌形象,拉近了和患者的距离, 对医患关系的改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4]。 每一次冬奥医疗活动的进行都是借助冬奥平台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强大力量,向世界展露北医三医院风采的绝佳机会,当医院的职工通过媒体看到工作伙伴的相关事迹时,都会感受到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2.3 以“融合”为主,助力冬奥圆满成功
“微火”成炬,温暖盛会。 在这场世界瞩目的冰雪盛会中,北医三院“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始终贯穿整个冬奥医疗保障中,以“小我”精神,展现大国风范。医院为冬奥保驾护航的同时,冬奥精神也深入到医院文化中。 本次本院的冬奥医疗服务保障体系的圆满进行,向世界各国展示了我国医疗科学技术的先进性和完备性。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中提出,要建设特色鲜明的医院文化, 打造以人为本的医疗服务,从而获得患者、社会的信赖和尊重。医院文化建设是现代医院发展的内生动力,以北京冬奥会为契机,依托北医三院文化建设,构建现代信息化诊治系统,助力“实施健康中国战略”[15], 通过三院文化展示中华文化风采与魅力的同时,推动医院自身高质量的发展,助力冬奥会圆满成功。
3 医院文化的建设与思考
奥运精神与医院文化发展建设紧密关联。 奥运活动就是凝聚了各国体育运动精神和体育文化衍生发展出的一项体育活动盛事,将“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与医院文化融会贯通, 可以持续不断的激励医护人员也朝着“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前进,培养职工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严谨求实的奉献精神,为广大市民提供高质量、有温度的医疗服务。 本次冬奥会北医三院医护人员在全球民众的面前展示医疗技术和医疗态度, 借助此次冬奥会医疗服务保障体系的建设和推广, 此举不仅能够提升医院形象, 增强职工的凝聚力, 同时可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推动医院的整体发展。 在以“健康中国”为背景的国家战略下,各医疗机构需要不断挖掘医院的文化底蕴资源, 善于利用各种大型赛事服务积累的宝贵经验,包括奥运会、亚运会、大运会等,秉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实践中不断推进标准化管理, 为今后助力国家大型赛事提供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