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生生对话”的课堂,让学习真实发生

2022-12-31田桂梅北京市海淀区五一小学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柱体棱柱周长

田桂梅 _ 北京市海淀区五一小学

小学数学教学既要实现基本认知与基本技能的传授,更要探索思维品质和主动求知精神的培养,为此,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学习方式的变革,尝试构建“生生对话”的课堂,让学习真实发生。

1.精心设计学习内容和学习用具

2.设计大空间学习任务

例如,在教“直柱体表面积复习课”一课前,教师精心设计学习单:你认识哪些立体图形?在下面画一画,并标出它们的侧面积和底面积。然后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让他们互相启发、互相补充。生1:我从图上想到了正方体和圆柱的表面积都可以用侧面积+两个底面积来计算。生2:三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展开后形状很像,都是中间一个长方形+两个底面积。生3:中间长方形的长都是底面周长,高都是图形的高,所以三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可以合并成:底面周长×高+2S底。在互学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进一步探究直柱体表面积之间的联系,提炼表面积的本质。

教师引导:还有其他的立体图形也能用这个公式求表面积吗?利用表格,继续引导学生独立探究。学生在对话中进一步感受到三棱柱、五棱柱、六棱柱、八棱柱等圆柱的表面积都可以用底面周长×高+2S底。最后,概括出直柱体的表面积都可以用“底面周长×高+2倍底面积”来计算。这样的课堂让学生增长知识,发展思维。

3.设计挑战性学习任务

例如,六年级“圆的认识”一课后有一道题:正方形车轮绕中心点滚动起来,中心点的运动轨迹是什么样的?每次教到这个内容时,总有许多学生感到困难。于是,笔者将这个问题作为一个小课题,设计了一节主题研学课,给学生提供小白板、尺子、泡沫板做的正方形车轮、彩笔等学具,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动脑研究、主动探索的过程中破解难题,引导学生对平面图形的特征进行整体认识,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兴致勃勃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则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学习活动。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力量与价值,找到生活与知识的契合点,并从中体验探究的快乐。

猜你喜欢

柱体棱柱周长
不同倒角半径四柱体绕流数值模拟及水动力特性分析
巧求周长
巧求周长
基于多介质ALE算法的柱体高速垂直入水仿真
纯位移线弹性方程Locking-Free非协调三棱柱单元的构造分析
立足概念,注重推理——以棱柱为例
巧算周长
谈拟柱体的体积
外注式单体液压支柱顶盖与活柱体连接结构的改进
周长小诊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