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健美操课堂教学策略初探
2022-12-31王卉茜黄浩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未来科技城学校
王卉茜 黄浩 _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未来科技城学校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对于学生的运动能力、体育品德与健康行为有清晰的要求。健美操运动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要求,有助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提升。教师应注重转变课堂教学方法,采用整体化、情境化、深度化、活动化、自主化、意义化六种教学策略,多角度提升健美操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1.课堂教学要求
运动能力要求。在开展健美操课堂教学时,要不断提升学生的运动认知、技术应用等能力。
健康行为要求。使学生了解不同技能练习所蕴含的理论知识,学会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体育锻炼,促进终身体育。
体育品德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学生须遵循的体育品德行为规范,提升体育道德、体育品格和体育精神。
2.课堂教学策略
设计整体化教学。该项策略的重点在于教学知识之间的互联性。学生通过培养体育精神,可以逐渐养成健康行为,提升运动能力。
设计情境化教学。教师通过创设健美操技术动作展示情境,确保学生在相应情境中掌握技术,以此提升技术水平和心理水平。教师与学生应处于相互合作的关系,注重双方之间的沟通交流,以此促进体育道德、体育品格及体育精神的同步发展。
设计深度化教学。在深度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充分展现学科特点,加大学科魅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二是注重核心知识传授,开展通透式教学,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制定符合学情的目标。三是开展导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设计活动化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扮演好引导者角色,设置相关游戏,提出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有效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设计自主化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缩短运动分解动作的讲解时间,为学生留有大量的体验时间。学生在自主练习过程中,也应遵循教师的指导。
设计意义化教学。健美操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教师应当正确理解运动项目的文化背景,学生在初期学习阶段不了解健美操运动的文化,需要由教师逐步引导,使学生明确健美操运动的积极效应,以此提升健美操课堂学习的意义和价值,使学生在整个学习活动中能够养成正确的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