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字源识字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22-12-31李娜北京市顺义区天竺第一小学
李娜 _ 北京市顺义区天竺第一小学
《小学德育纲要》中指出:“语文教学要贯彻文道统一的原则,充分利用课文内容中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使学生经常地受到多方面的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把字源识字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
1.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意义
一方面,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和融合德育,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并充分掌握语文知识。另一方面,小学生身心健康离不开德育,需要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将德育渗透并融合到小学语文教学中,使学生不断提高认知与辨别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对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特点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特点,进行不同层次的德育渗透。以英雄人物课文为例,这种类型的课文主要是让学生体会英雄人物的崇高品质。从小学语文教师的角度看,对于一篇好文章不仅要“有物”还要“有情”。在实际教学中,要将其“情”挖掘出来,对文章的“情”进行探究,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一定共鸣,才能使德育的目的更好地实现。同时,教师可以从各个方面对学生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感等进行培养,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
3.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措施
第一,领悟字源识字中的德育价值。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进行德育渗透时,可引导学生领悟汉字的内涵。比如,小学语文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汉字时,可以结合造字法以及演变过程,通过以字带词、以词带句等形式进行拓展讲解。除此之外,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的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的德育主题,使学生充分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以及汉字的造字意义。
第二,挖掘字源识字中的德育因素。汉字是我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包含了许多深刻的德育内涵。比如,“德”字,代表顺应自然的法则,是道家方法论的核心。古人造字时把每个字的意义呈现在字的笔画中,在识字教学时,要从汉字本身的文化和道德意义出发,结合小学语文字源识字教学的特殊地位与意义,通过举例发掘字源识字教学中蕴含的德育契机。
第三,在生活识字中发现道德教育。在字源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以往进行德育渗透的方式,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汉字的意义,促进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进而提高德育渗透的效果。在识字教学中,有的教师面对孤零零的汉字,顶多是组成相关的词语或说一句简短的话,如何在生活识字中进行德育渗透呢?这就需要教育者具有强烈的德育意识和娴熟的教学技巧,将字源识字教学与道德教育联系起来,做到语文知识与道德教育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