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发数学实践课程,推动“五育”融合发展

2022-12-31高鹏北京市润丰学校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正四面体五育折纸

高鹏 _ 北京市润丰学校

结合“五育”融合的教育发展目标和“双减”政策要求,学校提出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系统化教学,在学科思维基础上应用系统思维、视觉思维、设计思维等,综合、灵活、有效地把思维导图与课堂的不同场景结合,形成系统化教学。

1.开发数学折纸课后服务课程

数学折纸是一种与数学学科紧密结合的数学实践活动,其与普通折纸的区别在于,重在揭示或诠释数学概念,渗透数学文化。

此外,数学折纸作为课后服务课程,更是充满了趣味性和挑战性。看似简单的折纸模型,需要仔细观察,慢慢揣摩,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创造的乐趣以及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这也正是“双减”背景下教育改革所迫切需要的。

2.结合思维导图纵向要求,制定六大环节

我们将每节数学折纸课分为六大环节,即观察、联想、尝试、互助、评价、反思。下面,笔者结合“纸粽子——正四面体”一课,简述数学折纸课程的开展过程。

首先,提供正四面体立体模型,请学生们认真观察模型后,说一说有什么发现。在此过程中,学生能从数学边、角、棱、面等角度观察生活中的模型,并初步在头脑中构建正四面体模型。其次,引导学生展开联想:由此自己想到了什么?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想到粽子,进而提出屈原、离骚、端午节赛龙舟,五色丝带等文化符号,借此机会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再次,学生观看视频并自主尝试操作,教师将关键点分步讲解,组内互助,按照折痕将平面折起,形成立体正四面体。当全班学生都完成作品后,请学生从过程和结果两个维度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学习同伴。最后,在反思环节,及时带领学生复盘制作环节,找到难点。每一个环节,都渗透着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思维的提升。

3.运用思维导图横向联系,设置不同场景

在每一课的设计中都加入联想环节,并充分利用联想环节设置不同的场景,同时,结合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的主题背景来展开。

例如,通过赖氏卡球是由几个完全一样的立体模块构建组合在一起,引导学生联想团结力量大,进行德育;在折纸“鳖臑”一课中,介绍《九章算术》中堑堵、阳马、“鳖臑”等基本构件,联想迁移到港珠澳大桥等建筑,仍然是一些基本模块拼接组合而成,进行智育。每一节课都通过不同环节的联想,渗透不同方面的教育,整个数学折纸课程充分利用了思维导图中提到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要求,形成了系统化“五育”融合的课程。

猜你喜欢

正四面体五育折纸
五育并举,协同育人
坚持五育并举,引领学校未来发展
五育并举 德润童心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折纸
折纸
折纸
折纸
构造正四面体巧解立体几何问题
正四面体外接球和内切球的半径的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