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入落实“双减”,助力学生成长

2022-12-31陈秀珍邓立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家校双减学科

陈秀珍 邓立 _ 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

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和办学理念,确定了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为核心,以丰富课后服务课程供给和创新作业设计管理为两翼,以优化管理制度、提升教师素养、密切家校合作为三个支撑,即“一核两翼三支撑”的“双减”工作思路,确保“双减”工作的各项要求能够严格落实,切实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1.一核: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学校以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为切入点,以大单元教学设计为抓手,构建教师情意开导、学法指导、知识疏导、智能训导、观念引导,学生自问学疑、自读学懂、自练学会、自悟学活、自构学创的“和合”课堂。

组织每周一次的备课组专题活动,使教师在课程标准、学科核心素养等方面有深入的理解和分析;在此基础上,站在大单元的高度,从学生如何学的角度做好课时设计,在教学设计中注重对学生活动的设计,以学促教,满足学生对学习的需求。在实际教学时,通过教法主导、学法主动,让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能够发生,尤其在驱动性任务的设计中,要求科学、合理、有效,能够促使学生思考解决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和合”课堂的不断推进,学生由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真实学习——让学习主动发生,逐渐从低阶思维下的浅表学习走向高阶思维下的深度学习——让学习深度发生,学习过程不断从课上学习走向运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持续学习——让学习持续发生,从而大大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达到“增效”的目的。

2.两翼:丰富课后服务课程供给和创新作业设计管理

丰富课后服务课程供给。学校将课后服务时段分三个阶段进行整体规划、系统设计,形成了“1+1+N”课后服务框架。第一个“1”是全员参与的体育活动,主要内容有广播操、跑步、素质练习、全员体育竞赛等,保障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第二个“1”是全员参与的学科作业辅导,由当日布置作业的教师(以语数外和初中理科为主)根据实际情况,在年级组的统筹安排下,分时段进入任教班级,开展学科整体辅导和分类辅导相结合的作业辅导。“N”是学校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打破行政班级、年级,由学生自主选择、自愿参加的“和合六质”课程群。

创新作业设计管理。一是确定“142”作业设计原则,建设学科单元作业库。学校结合实际确定了“一个设计思路,四个相结合,两个全面覆盖”的“142”作业设计原则。“一个设计思路”:作业要体现学科核心素养,要关注学生能力培养,以少而精的高质量作业取代简单、机械、重复的低质作业。“四个相结合”是指,作业设计要做到常规性和阶段性相结合、规定性和自主性相结合、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实践性和人文性相结合。“两个全面覆盖”是指单元内的知识、能力、素养要全覆盖,并要有侧重;不同层次学生的分层个性作业全覆盖,并要有余量。学科教研组通过系统性选编、改编、创编符合学科学习规律、体现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作业,逐步形成适合学校学情特点的单元作业集,最终建立学科单元作业资源库。

教师在“142”作业设计原则指导下,精选作业内容,精准设计作业,合理确定作业数量和难度。在布置作业前先将作业做一遍,预估作业的难度和学生完成的时长,并进行菜单式分类。实际布置作业时,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菜单式布置,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内容选单及对应的完成时长范围,指导学生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二是编制每日作业记录单,实现作业全方面监管。学校统一设计学生作业记录单模板,供学生记录每日作业及完成情况。教务处通过每周各学科备课组上交的下周作业预布置清单,监控各年级各学科作业的质量,统筹协调每日各班学生的作业总量;同时,通过检查各班学习委员记录的班级日志,监控学科高质量作业管理的落实情况。学科备课组提前一周研究设计单元作业,形成周学科作业清单,上报教务处。各年级组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管理学生作业记录单,通过对学生作业记录单的收、批、评,落实班级学生的作业管理。

学生每天完成作业后记录实际的完成时间,学有余力的学生记录自主学习的内容和时长;家长依据学生学习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留言;班主任每天收集批改学生作业的记录单,就各科作业的实际完成情况及时与学科教师沟通,及时回复家长的留言,及时汇总作业单反映的学生优点及问题,并利用每周班会时间进行点评。

3.三个支撑:优化管理制度、提升教师素养、密切家校合作

优化管理制度。教学、德育、行政三部门联手,深入研讨制定了作业管理、体质健康管理、睡眠管理、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手机管理“五项管理”实施方案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工作方案》,修订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并将“双减”工作融入集团“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学年工作计划。通过制度机制的建设及实施方案的制定与落实,推进“双减”工作的深入开展。

提升教师素养。在学校常规教研活动和教研中心组织的业务进修基础上,学校通过“课堂教学中有效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基于深度学习下的大单元教学”等一系列主题校本教师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各备课组、教研组强化作业设计研究,共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作业设计水平,确保“双减”工作得到精细落实。

密切家校合作。一是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双减”热线等渠道,大力宣讲“双减”政策和学校落实“双减”工作的做法,让家长正确理解“双减”的内涵与本义。二是定期举办专题讲座,聘请专家开展教育辅导和讲座,为家长解惑释疑,逐步优化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改善家庭教育方法。三是通过家委会运转机制,强化互动,将家长资源引进学生管理和学生活动中,以“家校报”“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展示家校合作成果,打造和谐的家校关系。四是为家长提供阅读、健身、劳动、实践体验等建议清单,丰富学生的居家生活。同时,引导家长注重家庭、家教、家风的建设,密切亲子关系,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五是与所在社区紧密联系,建立多方联动机制,共同搭建社会育人平台,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家校双减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