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找准关键堵点,守护乡村教育公平

2022-12-31宋丽北京市房山区河北镇河北中心校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山区家校师生

宋丽 _ 北京市房山区河北镇河北中心校

学校借助房山区南沟乡村教育联盟专家组的支持以及区内联盟校的带动,深入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找准制约学校发展的党建、文化、管理、课程、家校合作5个关键点,深挖内潜、精准发力,守护山区教育公平。

1.抓党建,稳方向

山区学生家境各异,困难户多。为了精准帮扶每个学生,自2017年开始,学校党支部每年对全校学生进行摸底,将最需要帮助的学生与党员一对一结对,进行精准帮扶,直至他们顺利完成小学学业。这些年来,学校共有29名党员累计帮扶困难学生63人,不仅帮助了学生本人,也为家长们解决了后顾之忧,赢得了乡亲们的赞誉。学校坚守“用心做教育,做心中有人的教育”宗旨,用实际行动践行“一个都不能少”的理念,坚定守护乡村教育公平。

2.抓文化,提士气

学校注重文化传承,确立了“博观教育”办学理念和“读优秀书、做高尚人”的校训,引领广大师生要学识渊博、视野宽广、心胸博大。学校通过整理校史,挖掘学校文化精髓,提炼出“身在大山、心怀天下”的师生志向。学校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结合山区孩子特点,确立了“培养健康、博学、仁爱、自强的博观少年,并通过开展具有山区特点的丰富的教育活动,力促学生全面发展”的学生培养目标。

3.抓治理,促规范

为提高学校治理效能,2018年,学校进行管理模式改革,在保留中心校管理职能的基础上,将干部下沉使用,以此促进完小规范化建设。治理体系的变革为学校带来了新转机,干部们的使命感和领导力、教师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随之提高。

4.抓课程,强内涵

学校成立课程建设团队,在南沟乡村教育联盟专家指导下,2021年年底,建构完成“博观”课程体系,并梳理出三层五类的“山型”课程框架。课程开发团队充分挖掘地域资源,先后开发出近10门极具地方特色的乡土课程。在“双减”背景下,学校以特色课程为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课后服务内容,满足了山区学生的发展需求。与此同时,在专家指导下,教师针对山区学校小班化教学的特点,摸索出“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

5.抓家校合作,促协同

为了破解家校合作难题,学校采取“四家一宣传”措施。“四家”即家委会、家长学校、家长会和家访;“一宣传”指的是学校通过公众号及时把教育政策、学校活动、学生荣誉等推送给每位家长。2017年开始,学校组建起完备的三级家长委员会,同时,两所完小分别建起家长学校,针对学生成长中的问题和家庭教育困惑,由学校领导和外聘专家为家长开办系列讲座。学校定期召开线上或线下家长会,与家长沟通学生情况。每学期全体干部教师翻山越岭,进行100%入户家访。如今,“山乡亲情、和美杏园”的家校协同局面已经形成。

猜你喜欢

山区家校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山区修梯田》
山区
邮一堆微笑到山区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小山区留守娃的圆梦人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