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双减”政策下的小学管理模式
2022-12-31彭宽
彭 宽
(长沙县黄兴镇双桥小学,湖南长沙 410100)
“双减”政策是教育改革背景下坚持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变革应试化和短视化教育模式的重大决策。“双减”政策强调要强化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通过提升学校教育质量使其发挥育人价值和社会功能。[1]而小学的管理模式可决定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指引学校的发展路径,[2]是学校的育人方向,契合“双减”政策的指示和要求,是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抓手。因此,基于“双减”政策重塑小学管理模式的概念,探讨其重要特征并把握其前进方向是十分必要的。
一、“双减”政策下小学管理模式的重塑
目前,小学管理模式存在思想观念落后、激励机制不够完善、课程管理不完备等弊端,[3]不符合促进学生发展的要求,也不再适应现阶段的教育现实,据此,打破学校固有的管理模式显得尤为迫切。“双减”政策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五育”并举,融合发展;聚焦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培训负担,以守护“学生身心健康”为立足点,坚持严格治理校外培训资本化的现象;聚焦开展优质的课后服务课程,满足儿童的发展需要;聚焦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的建设,努力形成减负共识;聚焦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作用,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4]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小学管理模式有了改变,以“双减”政策为切入点,有效建立二者联系已成为现今重塑学校管理模式的重要课题。基于政策内涵,“双减”政策导向下的小学管理模式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构建良好教育生态、促进学生“五育”并举和融合发展为目标,以遵循教育规律、着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原则,以发挥教师的主体地位、家校社协同管理为方式的柔性管理模式。管理模式的重塑包含以下意蕴:从宏观视角来看,“双减”政策下的小学管理模式服务于党的育人方针,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价值导向,有计划地协调管理体系中的各种资源与条件,确保实现“全面发展、融合育人”的目标,是构建良好教育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观视域来看,“双减”政策导向下的小学管理模式是家校社三方协作的过程,其中,教师是管理的主体,这意味着在学校管理中,需要尊重每位教师,处处为教师着想,观照其内心需要,充分体现学校的人文关怀,增加柔性管理机制;从微观着眼,以“双减”政策切入的小学管理模式完全尊重教育规律,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有意识地控制管理标准,进而有效地实现既定目标。
二、“双减”政策下小学管理模式的特征
(一)“双减”政策下小学管理模式的人文性
“双减”政策下的小学管理模式是基于二者内涵充分融合而确立的。“双减”呼吁认知更新,应秉持与时俱进的观念看待“双减”政策,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关键主角、以学校为主阵地的现代化教育体系。在此基础上,小学管理模式呈现出人文性,其集中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它具体表现为:其一,“双减”政策导向下的小学管理模式实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在人文性的推动下,小学管理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起民主、平等、和谐的管理环境,教师应正确认识学生之间的差异,注重对其进行有针对性培养;认真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提升其综合素质及自我管理能力;[5]学校应尊重学生的兴趣和想法,开设各项课后服务课程与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校内学习课程与资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通过家校共育的新模式,家长应积极改变教育观念和方法,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权利。其二,“双减”政策导向下的小学管理模式实现对教育工作者的人文关怀。学校通过革新教研文化内涵、强化校园文化氛围,进而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使命感,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6]积极为教育工作者搭建发展平台,这意味着学校不仅应充分尊重教师的付出,还应尊重教师在教育管理中的关键性作用。[7]从社会视域来看,教育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教育工作者,逐步完善教育工作保障制度,改革用人机制,保障教师工作待遇,为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免除教育工作者后顾之忧而进行系统化的部署,全链条式推进。
(二)“双减”政策下小学管理模式的公平性
着力保障教育公平机制,确保学生发展个人兴趣、实现自我成长,这是“双减”政策的重点要求。落实到小学管理模式中,便生发成公平性。公平性表现为:其一,学校持续构建优质体系,包括优质教育与优质管理,这使广大学生的基本教育需求、基本能力培养和基本习惯养成等问题都能在校内、课内解决。除此之外,学校还依据学生的学科能力水平分层指导作业,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的差异化需求,进而实现公平。其二,在课后服务课程中,学校管理层不断扩充资源,采用“个性化服务”管理体系,合理引入家长、社会资源参与课后服务,邀请相关专业人士进校宣讲,借鉴校外培训机构课程,开展专项特色课,进而促使全体学生依托喜好选择课后课程,发展特长、实现成长。[8]其三,学校提供“志愿教师”服务,以教师自愿报名的方式招募志愿者,为学校后进生提供学科辅导,尽可能地缩小学生之间学习成绩的差距。当然,“双减”政策下小学管理模式的公平性并不完全是指消除学生间的差距,还包括消除学生因家庭教育条件、学习能力、认知水平等硬性因素带来的差异,充分确保硬性条件稍落后的学生能够弥补与他人之间的差距,拥有获取幸福成长的同等机会和条件。
(三)“双减”政策下小学管理模式育人的全面性
“双减”政策导向下,整体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强化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教育的必然趋势。如今,要想变革小学管理模式,更应紧密遵循“双减”政策提示的教育未来走向,这揭示“双减”政策下的小学管理模式还具备育人的全面性。育人的全面性包含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三个方面。其中,“全员育人”是指家校社三方协同育人,协同育人表现为家校社三方明确自身教育职责和义务,建立“互利共生”的长期发展愿景,构成共同体的管理育人机制。教学常规管理是学校工作的重点,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保障,同样也是“全过程育人”的体现。一方面,“双减”政策导向下,小学管理模式高度重视教学过程,长期坚持“一日三巡”的走动式教育管理方式,及时了解学生、教师的基本情况,对比分析他们学习和教育的态度,做出适当反应,在动态中落实工作细节,把握长久行为状态;另一方面,基于“双减”政策,小学管理模式完善学校教学质量评价制度,最为重要的原则是全程评价原则,这意味着学校、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应拘泥于短期的学习效果和成长,需要放眼于学生在学期、学年甚至是学段中的变化,这是对“全过程育人”的检验。“全方位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小学管理的重中之重。为此,学校应不断试验,采取各项措施:其一,链接各科课程,充分挖掘课程特色,合理嵌入育人要素,进行主流价值的引领,实现学生“五育”融合发展;其二,结合学校实际,定期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促使学习者在实践中提升智慧、铸造品格、增长才干。
三、“双减”政策下小学管理模式的路径
(一)规范学校管理,提升教育质量
基于“双减”政策,“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可包含在以下管理路径中:其一,坚持“开放性”管理的原则,推进以学生为本位的管理制度,施行“服务型”管理方式,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提升其自主意识,推动学校管理工作朝着更新、更远、更好的方向发展;[9]其二,学校应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个性成长,在符合国家课程目标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具有地域特征、资源优势的校本课程,对其进行精准研究和开发,进而使学生多元化的需求得以满足;其三,学校管理者需要引领教师针对学生差异进行分层照顾,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于每个个体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进而确保学生在校内学好学足,全体学生都拥有充分发展的机会;其四,学校需要通过多样方式,优化课后服务课程,弥补课堂教学内容上的漏洞、形式上的不足,推进对学生兴趣爱好、核心素养的培养,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并促进“五育”融合发展,以此突出“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素养发展
从完整的教育体系来看,小学是基础和关键阶段,但这一阶段的学生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不成熟,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耐心培育,对此,社会赋予小学教师的担子很重。“双减”政策下的小学管理模式可通过以下路径开展:其一,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具体而言,学校管理者可开展以下培训活动,一是在学期初,组织教师进行校本培训,聘请知名专家对学校的科研工作、班级管理工作等做指导;二是督促教师完成教育局下发的培训任务;三是抓实外出学习教师返校分享的培训工作,由外出学习教师仿课执教、开展讲座,以此共享资源,开阔视野,发展素养。其二,学校管理者定期组织开展课例研讨工作,以教研组为单位每两周开展一次活动,指定教师上课,其余教师听课、评课,在研讨中深化年轻教师和经验丰富的教师之间的交流,以此提升教师教育能力和教学素养。其三,利用校外机构在科技赋能教育方面的优势,促使优质教育进校园,培养教育工作者借助高新技术教学的能力,以此提升教学效率,创新教学方式,增强教育体验。[10]
(三)增进家校沟通,拓宽交流路径
“双减”政策提出以来,家校协同育人更是成为教育的重要方式,这对学校提出了更高要求。学校要提高家长对教育的参与度和理解度,进而做到家校协同推进、同向而行,这可由以下路径推动:其一,积极构建家校教育理念共识、文化认同的机制,由学校引领,采取微信公众号发布教育资讯、家长会交流教育思想、建立共育平台等各种途径,积极推动家校互通常态化,潜移默化地改变家庭教育理念,让家庭对学校文化产生深切认同,促进家校共同把握教育新形势;其二,在理论共识的引领下,推进家校协同育人制度建设是指家校双方围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共识目标,建设家校合作制度,以制度为保障,推动协同育人;其三,正确把握家校双方在协同育人中的作用关系,学校在协同育人中起到主导、带动、协调作用,家庭在协同育人中起到监督、支持、强化作用,应遵循“学校为教育主阵地,家庭为教育第一课堂”的机制,合理分配育人职责,最大限度地发挥双方的育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