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设练:“双减”背景下单元作业的重构
2022-12-31王健
王 健
(南京市共青团路小学,江苏南京 210000)
学生学习,绕不开作业这一话题,作业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以往学生怕学习,其负担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作业,机械训练、重复练习、海量刷题……这种作业形式未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却磨灭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削弱了他们的主动性。“减负增效”,从哪里入手?不妨从研究作业开始。
一、“双减”落地,对作业理解再审视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目的之一就是要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
(一)用作业实现育人目标
作业的功能是什么?可以巩固知识与技能,可以发展学生学习能力,可以培养学习习惯,还可以实现自我管理(认识、监督、调整),以便能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等。作业不是学习的目的,而是育人的工具。我们倡导用作业来育人,让学生获得并巩固知识、形成一定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优秀的品质。
(二)作业要紧扣目标而设
作业的设计与布置,并不是教师的任意行为。那么,教师依据什么来设计布置作业呢?那就是要紧扣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的年段目标,语文教材将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以“语文要素”的形式,分布在教材的各个单元之中。因此,作业目标要紧扣单元语文要素、紧扣单元学习目标,做到“教—学—练”目标的统一。
(三)作业要从单元整体出发
要想减少重复、机械的练习,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就必须从单元整体出发,厘清课时作业之间的进阶性,统筹作业时间、难度,丰富作业形式,通过对现有作业进行选编、改编,对作业进行设计、重组,最终实现具有整体性、结构化、关联性、进阶式的单元作业,让作业实现“减量增质”的效果。
二、精准设练,单元作业的重构
(一)单元作业设计的流程
单元作业设计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随意设计的,而是按照一定的流程完成的。首先,要提取每单元的“语文要素”,同一要素纵向比较,发现彼此之间的关联,明确同一要素在不同学段中的边界。其次,要对每一单元选文进行分析。不仅要发现某一单元几篇选文的共性,更要发现不同选文的独特价值和功用,厘清选文之间的关联。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单元目标和单元作业目标。需要注意的是,单元目标和单元作业目标要有一致性,也就是要做到学什么就练什么,根据单元作业目标,来进行单元作业设计。作业设计后,对作业进行反思改进。如果不满意,再重新设计;如果满意,就在教学活动中实施与评价。
(二)单元教材内容分析
为了实现具有整体性、结构化、关联性、递进式的单元作业,有必要对单元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厘清选文的联系和价值,从而确定单元目标,最终根据单元目标制定单元作业目标。
以六年级(上)第三单元为例进行单元教材内容分析。该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阅读要素是“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单元中安排了精读课文《竹节人》《宇宙生命之谜》和略读课文《故宫博物院》。综观三篇选文,不仅是题材不同、文体不同,所承载的教学任务也不相同。三篇文章围绕着“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这一阅读要素,从学习到尝试,再到综合运用,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与设练。
(三)单元学习目标确定
基于单元语文要素,根据对单元教材选文的分析,才能确定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单元学习目标有关于识字与写字的基础性目标,还有关于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发展性目标。单元目标是学生在一个阶段学习历程中所要达到的水平,因此,在这个学习阶段的课时目标应该是彼此关联、形成结构、不断进阶。
(四)单元作业目标设定
基于单元目标的设定,我们设计了单元作业目标。在单元作业目标认知水平上,分为“知道、理解、运用和综合”等不同层级,尤其加强综合性、探究型和开放性作业设计,最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相较于单元学习目标,单元作业目标更具体、更具操作性,目标可观、可测、可评。
(五)单元作业设计样态与举例
在具体的作业设计中,如何通过深度设计真正发展学生的思维?我们在大量的作业设计实践中,归纳出几种常见而典型的样态。
1.结构化作业:让学习拾级而上。教材知识不是零散的、碎片化的、杂乱无章的,而是有逻辑、有结构、有体系的。还是以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剖析了单元编排的意图,我们就自然会关注课时作业之间的前后关联,设计作业内容时会注意其进阶性,让学生少练、精练。
该单元第一篇课文《竹节人》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有目的地阅读,其作业目标为通过阅读提示,能体会“阅读目的不同,其阅读内容不同,采用的阅读方法不同”;相应的作业为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学生要完成“制作指南”这一作业任务,就需要在课文中提取竹节人的制作材料和制作方法的信息;要教别人玩竹节人,就需要关注课文中的相关段落并组织语言交流。第二篇课文《宇宙生命之谜》的教学目标是运用有目的的阅读策略,其作业目标为借助任务活动,采用相应的阅读方法,运用有目的的阅读策略,积累阅读经验。第三篇略读课文是对之前学习的阅读策略进行综合运用,并进行了延伸与拓展。
2.迁移式作业:让学知识走向用知识。“迁移”是学习的重要指标。迁移式作业设计,是学生从学知识走向用知识的过程。教材不同单元之间、单元内部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就是学习迁移的发生点,教师应于此处设计作业,运用旧知学习新知。在比较阅读中,形成认知冲突也是学习的迁移发生点,教师于此处也应设计作业。迁移式作业,既是一段学习历程的终点,又是走向应用的起点。
如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几篇课文都是长文章,学习过程中应列小标题来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小英雄雨来》一课时,借助课后习题可以指导学生围绕主要人物、选择文中关键词、抓住主要情节列小标题,借助小标题说说课文主要内容。在学习《我们家的男子汉》时,要迁移前一课学到的方法,设计“给课文每个部分换标题”的作业任务。此外,还可以迁移出通过提取关键语言概括人物特点等其他列小标题的方法。
3.整理式作业:让儿童学会自主学习。教是为了不教,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在四个学段要求中增加了“梳理与探究”的语文实践活动,其中的“梳理”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
学生在一个单元学习的历程中,有收获,也会有遗漏。如果在单元学习的最后阶段,学生能回顾本单元的学习过程,对自己掌握不牢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对单元核心重点进行梳理提升,必将提高学习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对单元学习重点进行整理和归纳;运用复习本,分类整理本单元的易错字,并探究出个性化的识字方法;等等。
三、结语
“双减”时代已经开启,如何实现“减负增效”?在单元作业设计中,通过深度设计,创生出符合课程标准、与课堂学习内容一致、符合儿童学习规律的多样化作业样态,一定能让学生的学习生活有新的面貌。更重要的是,这样深度设计出来的作业,让儿童的思维在训练中更加灵活、更有逻辑、更为深刻、更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