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鼻内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应用意义
2022-12-31孙学康
孙学康
(山东省宁津县人民医院 山东 德州 253400)
慢性鼻-鼻窦炎属于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主要症状特征包括流脓涕、闭塞、嗅觉障碍、头痛等。其为鼻窦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的一种,由于病情容易反复发作,且病程较长,因此面对这一现状,需要在患者患病后接受及时有效的临床医治,否则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容易诱发颅内感染、呼吸道感染的产生,对患者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传统治疗手段多以药物为主,虽然能够对其临床症状加以缓解,但是往往容易复发,因此疗效存在不足,患者生活质量依然无法得到两改善。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鼻内镜手术治疗开始受到重视,并有研究发现,将鼻内镜手术治疗与药物治疗联合后,可以进一步促进诊治效果的提升,对改善预后效果,提升生活质量带来诸多积极作用。为深入探讨该方式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本文将对我院于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收治的84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鼻内镜手术联合药物的实施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收治的84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采用计算机表法将分为试验组(n=42)与参照组(n=42),试验组(n=42)患者中,男女患者之比为25:17,年龄取值上、下线分别为56岁、29岁,平均年龄为(43.57±5.32)岁;参照组(n=42)患者中,男女之比为27:14,年龄取值上、下线分别为55岁、27岁,平均年龄数值为(42.64±5.24)岁。利用统计学软件研究两组患者资料,P>0.05,具有研究参考价值。研究已经征得患者和其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告知书》以表示自愿参与研究。
1.2方法
给予参照组行鼻内镜手术治疗,具体措施:取平卧位行局麻后,通过鼻内镜引导将粘连组织进行分离,将位于鼻窦腔、鼻窦口、钩突及筛泡等位置的病变组织进行清除,随后将钩突切除并扩大上颌窦开口,再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判定是否对鼻甲下缘进行部分或大部分切除。给予试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药物治疗,在实施手术前后1个月采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产自McNeil Sweden AB,规格:每瓶120喷,每喷含布地奈德64μg,国药准字J20180023)治疗,每次2喷,每日早晚各1次。
1.3 观察指标
(1)经VAS(视觉模拟评量表)评分及鼻CT评分分别对两组患者疼痛情况及鼻炎症状恢复情况进行评定,其分数越低表示疼痛程度越低,恢复状况越好;记录糖精清除时间并比对。(2)统计两组患者临床疗效。(3)应用SF-36生活质量评分量表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变化情况进行评定,分值区间在0分到100分之间,内容包括精神状态、总体健康、生理功能以及心理功能,分值高,生活质量更好。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此次我院参与研究的患者所有临床数据,两组患者VAS评分、鼻CT评分、糖精清除时间、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析采取(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且予以t检验,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分析采取率(%)的形式表示,且予以X2检验,当检验结果P<0.05且差异对比显著,统计学存在研究意义。
2 结果
2.1对比试验组与参照组VAS评分、鼻CT评分及糖精清除时间
试验组VAS评分为(1.16±0.27)分,鼻CT评分为(2.29±0.35)分。糖精清除时间时间为(19.81±1.21)min;参照组VAS评分为(2.03±0.36)分,鼻CT评分为(2.85±0.41)分。糖精清除时间时间为(25.46±1.43)min。试验组VAS评分及鼻CT评分均低于参照组,且糖精清除时间短于参照组,T值分别为12.5294、6.7323、19.5470,P<0.05,统计学存在研究意义。
2.2对比试验组与参照组临床疗效
试验组临床疗效中显效29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62%(41/42);参照组临床疗效中显效15例,有效2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3.33%。试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参照组,X2=4.9737,P=0.0257<0.05,统计学存在研究意义。
2.3对比试验组与参照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
试验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在治疗前的统计结果如下:精神状态(65.48±4.87)分、总体健康(66.23±5.48)分、生理功能(65.89±6.27)分、心理功能(65.98±3.97)分,参照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在治疗前对应的统计结果如下:(65.52±5.01)分、(66.37±4.69)分、(65.72±5.89)分、(66.12±4.22)分,组间统计学检验结果t值分别为0.0371、0.1257、0.1280、0.1565,二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再次评定各项指标,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参照组精神状态评分分别为(94.83±3.25)分、(89.69±3.46)分;总体健康评分分别为(95.39±4.12)分、(90.13±3.55)分;生理功能评分分别为(95.44±3.89)分、(90.23±3.46)分;心理功能评分分别为(94.76±3.62)分、(89.64±4.31)分;组间统计学检验结果t值分别为7.0172、6.2680、6.4855、5.8952、,试验组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慢性鼻-鼻窦炎(CRS)是常见耳鼻喉科疾病,其特点是病情较长、反复发作,其发病机制是鼻窦和鼻腔内黏膜受炎性影响引发鼻塞、嗅觉障碍及头痛等表现。现临床将微创技术广泛应用于慢性鼻炎治疗中,鼻内镜手术因其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势被广大患者接受,若稳固其疗效需配合药物干预[1]。通常临床建议长期使用抗炎药物治疗,如克拉霉素、罗红霉素等,但其利用度较低[2]。而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作为局部抗炎喷剂,可直接作用于病灶部位,通过对炎性介质有效抑制,降低其释放量,阻断与细胞因子介导产生免疫反应而发挥抗炎作用,同时布地奈德对糖皮质激素受体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即便不提高剂量仍然能保持激素作用浓度,有效抑制炎性发展,改善临床症状[3]。在术前及术后1个月内给予布地奈德鼻喷雾能有效避免鼻腔内正常组织结构损伤,对预后恢复有促进作用,可提高手术成功率[4]。
计算数据表明,试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参照组,VAS评分及鼻CT评分均低于参照组,糖精清除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存在研究意义,其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合以上结论,鼻内镜手术联合药物用于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疗效确切,可抑制炎性反应,改善临床症状,值得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