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辅导员运用小组活动解决大学生“社恐”问题方法探究

2022-12-31李雨霏

西部学刊 2022年22期
关键词:社恐组员成员

李雨霏

一、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人数逐年递增,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面临的挑战十分巨大。

2017年9月30日,教育部令第43号颁布《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指出辅导员的主要职责有“协助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初步排查和疏导,组织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宣传活动,培育学生理性平和、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同时,2017年12月4日教育部颁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详细规划了“十大育人”一体化育人体系①,其中包括心理育人质量提升体系。《纲要》提出要“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深入构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平台保障‘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着力培育师生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师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中,如何帮助心理异常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及时走出心理困境、树立自信、回归正常的大学生活,逐渐成为目前高校在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的一个重要课题[1]。

近年以来,“社恐”作为关键词时常出现在青年人的生活中,在微博检索,相关话题达上百个之多,话题总阅读量突破亿次,参与话题讨论的人数估算达数十万。“社恐”即“社交恐惧症”的简称,是心理学领域中恐惧症的一种,而现实中年轻人自称的“社恐”,只是借由来解释自己躲避社交以及对社交存在抵触心理的一种自嘲,但也反映出当代青年人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困扰的现状。

大学生在享受网络带来的多元化的社交方式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问题,“社恐”则是这一问题的集中体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渴望独处,集体意识不强,厌恶各种繁琐的社交活动。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多是通过课堂教育以及谈心谈话等个体辅导的方式进行,对解决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社恐”问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笔者力求通过实务的方式来深入认识大学生“社恐”问题,并尝试以小组活动为例,对大学生“社恐”问题进行介入研究,分析现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运用实操呈现最终成果。本文不仅关注大学生“社恐”问题的现状,更尝试从辅导员的身份出发,运用实践和实务探索符合国情和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新方法和新模式,以期为有效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参考。

二、大学生“社恐”的主要表现及影响

社交恐惧症又称社交焦虑障碍,常发病于青少年时期,指患者害怕在他人或者公共场合进行社交活动或者与人交际时会过分紧张、焦虑和恐慌,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2]。由此可见,社交恐惧症是一种心理疾病,且对社交的恐惧感会引起异常的行为反应,这种异常的行为反应已经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而大学生口中经常提到的“社恐”则更多的是一种“心理感受”,即自己在社交时内心的一种害怕、逃避、别扭、不自在等感受。

在此,要区别“社恐”和“性格内向”之间的区别。内向性格者往往享受一个人独处的状态,与他人相处的欲望不是很强烈。这是一种正常的性格类型。而“社恐”群体逃避社交是因为他们担心当众难堪或者感到受辱,他们害怕成为公众的焦点并受到他人评价,恐惧导致他们尽可能远离任何公众场合。由此看来,区分内向和社交恐惧症的关键不是相似的外在表现,而是这些外在表现的内在原因,即少社交甚至不社交倾向背后的心理机制。

(一)主要表现

根据调查问卷显示,参与调查的学生中认为自己“完全没有恐惧社交”的人占11%,认为自己“存在一定恐惧社交的情况”占75%,而认为自己“非常恐惧社交”的人占14%。由此可见,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社恐”心理较为普遍,具体表现在:

1.不愿主动社交

在“您平时是否主动和朋友们交流”问题中,答案为“特别少”和“比较少”的占总人数的17%,其中认为自己“非常恐惧社交”和“存在一定恐惧社交情况”的人占比几近达到总数的100%。可见存在“社恐”心理的学生不愿主动社交的情况显著存在。

2.依赖网络社交而抵触现实社交

在“您平时与朋友交流的最主要方式是?”问题中,答案为“网络”的占总数76.4%,经过交叉分析,认为自己“非常恐惧社交”和“存在一定恐惧社交情况”的人选择“网络”的比重占90.7%;在“您是否觉得线上交往比线下交往要轻松?”答案为“是”的占总人数54%;经过交叉分析,认为自己“非常恐惧社交”和“存在一定恐惧社交情况”的人选择“是”的比重占91.3%。由此可见,存在“社恐”心理的学生存在依赖网络社交而抵触现实社交的情况。

3.喜欢个别社交而抵触集体活动

在“您喜欢个别社交还是集体活动”问题中,答案为“个别社交”的占总数75%;认为自己“非常恐惧社交”和“存在一定恐惧社交情况”的人选择“个别社交”的比重达到93.2%。存在“社恐”心理的学生更倾向于个别社交,而在集体社交时容易产生焦虑情绪。

(二)主要影响

“社恐”心理首先会导致大学生不敢、甚至不愿走出自己的生活舒适区,其减少与人的交流乃至封闭自己,无法建立和维持健康的人际关系;其次是会自我内耗严重,陷入不良情绪,影响身心健康,降低自身免疫力;同时,这种心理还会导致大学生生活散漫,因为外部环境对这类大学生的生活约束力弱,他们容易养成散漫乃至颓废的生活方式,甚至会削弱“集体意识”,喜欢单打独斗,无法养成团队协作精神。

三、辅导员解决大学生“社恐”问题小组活动方案设计

(一)小组活动说明

1.活动目标

本次小组活动[3]内容围绕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社恐”问题展开。帮助大学生认识了解什么是“社恐”,并掌握克服“社恐”心理的原则和技巧,从而不断提高自身适应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

2.活动参与对象

参与对象为自愿报名的大学生。由于报名人数较多,我们针对所有报名学生进行了筛选,根据社交焦虑量表(LSAS)结果筛选出60分以上共计14人,涵盖大一、大二、大三、大四4个年级学生。本次团体活动采用封闭管理模式,活动开展过程中不再接收新的成员,从而保证活动参与对象的稳定性。

3.活动内容

本次小组活动每周举行1次,共5次活动,每次活动1小时,选取学校活动室作为活动场地。为了便于组织活动,为学生互动留有足够的活动空间,此教室内桌椅被移除,仅配备一些活动项目需要的设备及道具。

活动内容对应5个板块,分别是:组员互相认识并建立小组契约;组员在一起深入交流“社恐”体验;辅导员带领组员加深自我认知;辅导员教授人际交往技巧;团队合作体验。

(二)小组活动的详细设计

1.第一次活动:组员互相认识并建立小组契约

本次小组活动主要由“热身游戏—自我介绍—制定小组规则—活动小结”4个环节构成。

辅导员在活动开始前先用一个热身小游戏“手指操”调动起组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打破组员之间的尴尬。之后,由辅导员向大家详细介绍小组活动的基本情况,包括其性质、目的、主题、活动形式、期望达到的效果,以及辅导员在小组中所扮演的角色、所秉持的原则等等。

紧接着,通过“我的招牌动作”这一形式引导组员展开自我介绍。小组成员依次介绍自己的姓名、年龄、学习状况、家庭住址、性格特点等内容,之后用一个夸张搞笑的“招牌动作”结尾。

最后,在辅导员的建议下,所有的成员快速依次地展现每个人的“招牌动作”,将小组氛围推向高潮。一方面,能够活跃小组气氛,另一方面,利于进一步增进组员间的熟识程度。

第一个环节结束之后,辅导员建议大家为自己的小组制定规则,并一起设计制作海报,最终所有成员对小组规则达成一致。若不能如期参加活动的成员需提前请假,否则将接受大家的“惩罚”等,并将以上规则写在海报上,最后所有成员在海报上进行签名和图案设计,并最终将小组的名称定为“反恐精英”。

在小组活动的最后,辅导员带领大家对本节进行回顾和总结,并对接下来的小组活动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期待,再次加深组员对彼此的印象。

2.第二次活动:组员在一起深入交流“社恐”体验

本节小组活动主要由“热身游戏—角色扮演—缓解社恐的经验分享—放松训练”4个环节构成。

小组活动由热身游戏“群魔乱舞”开场,大家互往对方身体上贴便利贴。之后,大家随着音乐节奏将自己身上的便利贴抖落,看谁身上所剩的便利贴最少。这样的游戏有利于打破组员之间的拘束感,辅导员运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带领大家重现生活中的“社恐”场景。辅导员将14名小组成员分成两人一组,每组成员编演一组情景和对话,分别为大家表演生活中常见的“社恐”场景。“角色扮演”环节过后,大家一致评选出D同学和P同学诙谐夸张的表演为全场最佳。辅导员进而请各组表演成员分享自己在此情景中的具体感受。

在“缓解社恐的经验分享”这一分享环节中,辅导员请其他成员针对每一小组表演的内容分享了自己的想法和经验。

最后,所有小组成员坐下来一同跟随辅导员的冥想词进行冥想。冥想结束后,很多成员都表示感到舒服、放松,浑身充满了力量。

3.第三次活动:人际交往技巧分享

本节小组活动主要由“热身游戏—学习沟通模式—影片赏析—人际交往小妙招分享”4个环节构成。

首先,辅导员带领组员做了“你说我画”的游戏。看似简单的游戏做起来并不简单,不同的组员在心里有不同的描述方式,最终小组成员画出来的图形形态各异。辅导员借此游戏向大家强调了诉说和倾听的重要性,使组员都更加重视日常生活中的有效沟通。

随后,辅导员通过有趣、贴近现实生活的表演,向大家展示了五种不同的沟通模式,分别为“指责型沟通”“讨好型沟通”“超理智型沟通”“打岔型沟通”和“一致型沟通”,让组员总结不同沟通模式的特点,并将自己的沟通方式对号入座。小组成员对辅导员的表演十分感兴趣,并用自己的亲身实例描述自己和他人的沟通模式。

紧接着,辅导员为大家播放了一段因误会而导致朋友之间激烈争吵的电影片段,让大家分享观影感受。所有组员都表示对电影片段中的情节感同身受。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和他人产生矛盾,但每个人处理矛盾的方式并不一样。

讨论过后,辅导员又引导小组成员分享日常生活中人际交往的“小妙招”,此次分享不仅让小组成员获益匪浅,更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

4.第四次活动:辅导员带领组员加深自我认知

本节小组活动主要由“热身游戏—自我肖像—谁是我的重要他人—放松训练”4个环节构成。

首先,辅导员利用“海盗船长”的热身游戏来活跃小组的气氛,被惩罚的小组成员根据整蛊骰子上的指令来完成各种匪夷所思的任务,包括“讲笑话”“唱歌”“跳舞”“说出某个人的优点”等,让大家从拘谨变得开放。

在组员间相互熟悉和了解的基础上,辅导员让学生在A4纸上绘制自己的肖像图,并打乱所有不署名的肖像图。通过讨论这幅肖像图属于谁,探讨每一名成员之间的差异。每个人在同学的帮助下,都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

其次,辅导员引导大家做了“谁是我的重要他人”游戏。游戏很简单,即每个人在一张纸上写上“×××的重要他人”,×××即自己的名字,接着就一一写下重要他人的名字,并分享原因。

最后,所有小组成员坐下来一同跟随辅导员的冥想词做冥想,通过正念放松加深对自己的了解和认识。

5.第五次活动:团队合作体验

本节小组活动主要由“热身游戏—盲人方阵—小组活动总结”3个环节构成。

热身游戏为团队合作游戏“你比我猜”,即小组中的一方对卡片上的词语进行描述,另一方猜词。辅导员提前准备的词语难度不大,组员猜出词语的准确率很高,但过程十分有趣,最终大家全情投入游戏,培养了成员之间的默契。

接下来的是盲人方阵游戏,即所有小组成员蒙上眼睛,以最快的速度将绳子拉成一个标准的长方形,要求每个边所站的人数要和对面的边一致。游戏结束后大家一起交流感想,同学们都提到了倾听、沟通、领导人、方案设计、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活动最后,辅导员为大家播放了提前制作好的视频,和大家一起回忆近两个月来的点点滴滴,每个人都谈了自己的变化,最终每一位小组成员如实填写社交焦虑量表(LSAS)和小组活动评估表。

四、辅导员解决大学生“社恐”问题的小组活动效果评估

整个小组活动结束后,辅导员请小组成员重新填写了社交焦虑量表(LSAS),14名同学的量表分数都有明显降低:有12名同学达到60分以下,社交焦虑明显缓解;2人60分以上,但较加入小组前的分数有明显降低。

同时,小组成员还填写了小组活动评估表,其中第1—10题是量化评分题(评分标准是“非常符合”打5分,“比较符合”打4分,“一般”打3分,“不太符合”打2分,“极不符合”打1分);第11—14题是开放性问题。结果显示,在量化评分题中对于小组活动的氛围、小组活动的目标达成、“社恐”症状的缓解等问题的评估,小组成员的评分均能达到4分以上,平均分较低的题目均指向小组活动内容设计有待改善。开放性问题显示,小组成员最喜欢的活动分别是第二次、第三次、第五次,对小组活动的感受最多的是“温暖”,对辅导员的工作态度均表示非常满意,对小组活动提出的意见多为“延长活动周期”以及“丰富活动内容”。

结语

本次关于辅导员运用小组活动解决大学生“社恐”问题方法探究,笔者在大学生“社恐”问题现状的基础上确定小组目标,制定活动方案,并且根据小组活动的实际成效和不同时期的小组问题适时地调整小组活动的计划,从而在不断地摸索中寻找解决大学生“社恐”问题的专业化的小组活动形式。在小组活动的后期,笔者主要通过量表和问卷两种方法呈现了服务的成效。

本次小组活动也存在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活动次数较少,为突出活动的生动性而导致的内容简单,对活动效果的持续性缺少跟进和追踪等。但此次小组活动一方面帮助了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摆脱了困境,更好地适应环境;另一方面为辅导员实践工作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注 释:

①“十大育人”一体化育人体系:一是统筹推进课程育人。二是着力加强科研育人。三是扎实推动实践育人。四是深入推进文化育人。五是创新推动网络育人。六是大力促进心理育人。七是切实强化管理育人。八是不断深化服务育人。九是全面推进资助育人。十是积极优化组织育人。

猜你喜欢

社恐组员成员
我,社恐……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校园社恐人的real one day
“社恐”:再想想,你真的要躺平吗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你的不开心,让园艺温柔治愈
小组落幕
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