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设问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妙用
2022-12-31郭霞霞
文|郭霞霞
我国有着悠久灿烂的文化历史,创生了大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统编本教材编排了一定数量的文言文。这些文言文不仅篇幅短小,语言精练,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特征。文言文教学,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深入地感受文本大意,了解故事情节,洞察人物形象,还要解构文言文中所蕴藏的丰富意蕴和其中的故事逻辑。六年级上册《文言文二则》中《伯牙鼓琴》一文,虽然整篇文章只有短短的83 个字,但内涵丰富,寓意深刻,有着一定的教学难度。教师可以借助高效设问的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追问中体悟语言表达,提升思维能力。
一、借问促思,明确任务
教材编选文言文的内在用意及文言文的文体特点,决定了教学文言文应指向三个核心的教学目标:其一,初步把握文言文,把握文言文的文体特征,逐渐丰富和积累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和经验,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感知文言文独特的古朴和雅趣,以及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其二,将教材中的文言文作为教学的载体,组织学生在实践中逐渐积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其三,与初中文言文的学习建立有效的链接,为学习更加深奥的文言文奠定坚实的基础。
当下,课堂教学倡导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放在课堂最中央,因此以设问的形式让学生进行文言文学习,就要设置契合学生内在认知的问题。教师可以借助问学单,鼓励学生在课前预习时,针对文言文的内容进行多角度提问,提出自己的困惑与学习的障碍。具体的问题包括对词句意思的理解,对故事情节的逻辑探寻,也包括故事所包含的情感以及文化意蕴。学生将自己真实的问题写在问题单上,由教师进行汇总,提炼出最具概括性的典型问题作为课堂教学探究的重点。
在教学中,教师在学生自主提问的基础上,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利和广阔空间。学生通过自主化的学习解决问题,同时形成新的问题,并进行解决。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中,学生就有意识地习得了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也在实践过程中完成了文言文所蕴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从而真正感受到文言文的内在魅力。
在这一板块的教学中,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领悟了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形成了基本的认知经验,可以说是在问学课堂中,教师给予了广阔的认知天地,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文言文的天地中得以提升。
二、借问引读,深化理解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朗读一直是学生理解文本、洞察大意最重要也是最高效的方式之一。但这并不意味着是纯粹地死读,教师要借助问的方式,促使学生带着自己的思考有目的地进行朗读,提升朗读的有效性。尤其对于以文言表达形式为主的文言文,适度的提问更能有效地激活学生在朗读时的思维意识,让学生带着鲜明的目的,有针对性地展开朗读,与文本形成深入有效的对话。
文言文因其语法规则与现在的语言习惯相差较大,再加上一些生僻的词语,这就给很多学生的朗读造成了较大的障碍。教师可以借助问题单,将学生在朗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呈现出来。以《伯牙鼓琴》一文为例,很多学生在朗读课文时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汤汤乎”以及“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教师指导学生读好这两处时,不能直接告诉学生具体的阅读方法,而是要让学生记住生字的读音以及句子的停顿。只有真正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介入到朗读过程中,才能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关注这句话中的“足”是值得的意思,而两个“为”字,在不同的地方读音也是不一样的:第一个“为”字读第二声,是“认为、以为”的意思,而第二个“为”字应该读第四声,作为介词理解。在教学中,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这几处最具普遍价值的困惑点,不仅让学生理解了文本的大意,更顺势梳理了整句话,从而在语言文字内在的逻辑层面上厘清了这句话的意思,真正做到了合理划分语句的朗读节奏。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借助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本大意的基础上,想象出相应的画面。如文言文中描写“伯牙鼓琴,锤子期听之”,就展现了两个典型的画面:“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伯牙弹琴展现的画面以及锤子期听之内心所浮现的画面,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作者则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汤汤乎流水、巍巍乎太山是怎样的景象?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通过朗读,将这两幅画面刻在自身的意识深处,浮现在自己的脑海之中,不仅借助想象的方式在内心聆听伯牙的琴声,更感受到人物内心的远大志向和博大胸怀。
纵观这两个案例,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在激活学生内在意识的基础上,对文本的语言文字进行了有效解读,与文本中的人物进行了深入有效的对话,起到了点拨和引导的教学妙用。
三、借问升华,传承文化
入选教材的文言文,虽然篇幅短小,语言浅显易懂,但都是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容易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且蕴藏着丰富的意蕴和独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是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文言文的具体意思,感知课文中相应的文言文的表达形式,也要能够让学生走进文本中,对话文本的故事,洞察人物的内心,从而真正探寻文本中所蕴藏的文化内涵。
《伯牙鼓琴》这篇课文所在的单元,编者所设置的语文要素是“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教师要结合语文要素引导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穿越语言文字的表面,走向表达技巧层面,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教师要借助提问的方式,用问题串联起整个文言文的教学,不断深化学生的阅读思维。这种问题应该呈现出“提问、追问、解问”的循环体系,引导学生介入文本的思想内容,实现思维的提升。如在引导学生理解这篇文章当中所包含的人物志向时,教师可以紧扣文章中的“志”字,抓住课文中描写锺子期赞叹伯牙弹琴技艺高超的两句话“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设计统整概括性问题:“从这两句话当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这样的问题看似相对笼统,指向性并不明确,但契合学生初步理解的阶段,能够有效与学生内在的思维形成对接,学生在初步阅读、想象交流的过程中,思维也逐步清晰,继而会在思维意识中自然生发出以下两个更具思维含量的问题:“伯牙的琴声中可以有巍巍太山,可以有汤汤流水,还可以有怎样的景象和画面呢?既然伯牙的琴声中可以有如此丰富的画面,那为什么作者却偏偏只写‘高山’和‘流水’呢?”
对比第一个问题,学生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自然形成的新问题就更具有针对性和深刻性。教师可以相继拓展古代文化“高山”和“流水”所指代的独特的文化象征意义。“太山”泛指高大的山,在古代更指人的雄心壮志,具有鲜明的志向文化符号,代表人物远大的理想。“流水”则泛指黄河,因为其至柔、清澈的特点,常常用来象征人淡泊名利、博大悠远的情怀。
文言文的学习,对于学生而言具有较大的难度。教师要借助高效的问题,激活学生的内在思维,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与文言文展开深入有效的对话,真正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