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画结合的教学探索
2022-12-31林艺容
文|林艺容
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具有音韵美、格律美和意境美,是提高学生文学修养的重要内容。教材中编入的古诗词占了较大的比例,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还给每一首诗配了插图,这也就给我们教学古诗带来了启示:教材中的古诗大多是写景和叙事的,富有画面感,如果在教学时采用诗画结合的方法,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意思,想象诗中的意境,领悟诗人的情感。因此,我们不妨在教学中大胆地开展跨学科学习,将画面运用到古诗的教学中来,用直观形象的画面增强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兴趣。
一、先诗后画,以画解诗
古诗词的语言凝练,短短二十几个字就包含了许多内容,而小学生还处在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这样理解古诗词的意思就有了难度,但是如果将古诗中的画面呈现出来,把古诗词变成生动的画面,学生就会直观地感受到古诗表达的意思,对古诗描述的内容能有深刻的理解。
如三年级上册杜牧的《山行》,整首诗的内容是:“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学生初读这首古诗以后,能对诗中描述的各种景物有基本的了解,比如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等,但是囿于生活经验,对作者所描述的场景缺乏感性认识,如果只是朗读,就无法感知古诗中表达出来的意境美。因此,教师就出示了一幅画:“傍晚,有位诗人驾着马车走在回家的路上。夕阳映照着大地,他看见远处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高高的山顶上,白云飘浮,那里还有几户人家,缕缕炊烟正袅袅飘向天空。山上种着许多枫树,枫叶红红的,简直要把天空都染红了。这里的景色真美啊,这位诗人便停下马车,站在夕阳下欣赏这枫林的景色。”基于画面,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就变得简单多了。从画面中满地的落叶,可以知道“寒”字点明的是深秋季节;“远”字描写的是山路的绵长;“斜”字描写的是高而缓的山势;一个“生”字,就是画面中白云升腾、缭绕山间的种种动态,让人感觉山很高;“有人家”三字则让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体会到深山充满了生气;“晚”字交代这首诗写的是傍晚的景色,晚霞和枫叶交相辉映,枫林格外美丽,简直要把天空都燃烧起来了。已经很晚了,诗人还舍不得驾车离去,可见他是多么喜爱枫叶啊。诗人边看边想,不禁将红枫与春天的花儿相比较,枫叶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于是,在图文对照中,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诗句。
挖掘古诗中的画面以后,学生很容易产生代入感,会从诗人观察的角度出发,把诗人看到的景物当成自己看到的景物,与诗人有了共同的发现与感受,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的意思,畅谈阅读古诗的体会就比较顺利了。
二、先画后诗,以画激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古诗之前,先引入图画,让学生先仔细观察图画,做一回小诗人,尝试创作几句诗句,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后,再引出所学的古诗,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就会把自己创作的诗歌和课本中的古诗进行比较,从而带着积极探究的心态去学习古诗。
如教学《望天门山》,在导入环节,教师先告诉学生,本堂课要介绍唐代最有名的诗人的一个小故事。然后播放一段小视频:二十五岁的李白于唐玄宗开元十三年春夏之交初出巴蜀,赴江东任职。他乘着船儿顺流而下,行至天门山,站在船头,看见天门山高而陡,江水浩浩荡荡地奔流东去,不禁被这雄奇壮观的景象惊呆了。船儿又行驶了一程,李白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又看到更为壮观的远景:两岸的东梁山和西梁山互相对峙,美景难分高下,正巧有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欣赏到了这么美的画面,学生的心情也变得激动起来。于是教师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一下,试着给这幅画面创作几句诗。学生经过思考,分别吟诵出“山高水阔景色美”“山美水美心情美”“祖国山河真雄伟”等诗句。在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创作出诗歌以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在画面上出示了李白写的《望天门山》这首诗,并配以音乐进行朗诵:“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然后将李白写的诗歌和学生创作的诗句进行比较,理解李白是从哪个角度来描写天门山的,画面中楚江是怎么中断的,江水是从哪里流出的,又是怎样“回头”的,青山是怎样的,船怎样才能从“日边来”。抓住这些细节,学生就能明白李白抓住了“天门山”“楚江”“青山”“孤帆”“日”这几个要素来进行描写,而且用词简练,没有啰唆之感。在学习过程中,还有学生对“日”字产生了疑问:诗人站在船头看风景,应该看了很久了,那么这里的太阳究竟是早晨升起的还是正要落山的呢?学生产生了两种认识:有的说当然是早晨,帆船正在扬帆起航,充满动力;有的则认为,夕阳照在江面上,景色也很美,况且行船已经很久了,说是傍晚也未尝不可。在激烈的争论中,学生各抒己见,课堂气氛热闹非凡。
在古诗教学中融入画面以后,学生的视野就变得开阔了,想到的问题也就变多了,学习兴趣也就更浓了。课堂中的探究不但加深了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还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诗画结合,提升感悟
古诗富有画面感,采用诗画结合的方法教学古诗,让学生在欣赏图画的基础上理解古诗,在阅读古诗的基础上欣赏图画,交替学习的方式不但给学生带来新鲜感,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能够提高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
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叶绍翁的《夜书所见》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幅图画。画面中有一弯新月斜斜地挂在空中,发出微弱的光亮,高大的梧桐树在月光下被秋风一吹,不停地发出沙沙的声音,有位诗人因为客居他乡,晚上睡不着,便推开屋门,去外边散步。然后让学生对着这幅画说说作者是用哪两句诗来描述的,预习过课文的学生马上就吟诵起《夜书所见》的前两句,于是教师就在学生的诵读声中出示:“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再图文对照,引导学生说说诗人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学生就能很容易感受到诗人此时远离家乡,孤独寂寞,惆怅万分的心情。接下来再出示一幅画:诗人走呀走,忽然看见前面的庄稼地里有一处亮光,仔细一看,原来是两个孩子正挑着灯笼,蹲在地上。然后让学生猜一猜:他们在干什么呢?诗人是上前跟他们打招呼呢,还是站在那里静静地看?学生对这些话题很感兴趣,有的猜诗人此时正寂寞无聊,肯定会上前去看热闹。有的猜诗人不会上前看热闹,一来诗人客居他乡,与那些小孩不熟悉,而且又是晚上,贸然上前会惊扰到他们。在学生争论不休的时候,教师出示后两句诗:“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学生都抢着大声诵读起来,知道了谜底:原来这是两个孩子在夜里捉蟋蟀玩啊!从“知”字可以看出,作者是站在远处静静地看,是在想象农村的孩子这么晚还挑着灯笼在地里聚精会神地看着什么,肯定不是劳作,而是在捉蟋蟀、斗蟋蟀玩呢!虽然古诗中描述的内容只有寥寥数字,但是能让人读了遐想无穷。
古诗中描写的场景并非都是静止的,根据古诗内容,把古诗与画面对应起来,边欣赏图画边读古诗,学生就如身临其境,边读古诗边欣赏图画,就会作进一步的思考。这样诗画结合就能相得益彰,更加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
综上所述,在古诗词教学中,适当地融入画面,不但能加深学生对古诗的印象,而且还能使学生对古诗有更深的思考。课堂上经常采用诗画结合的方法,有利于学生提高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