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化党建的生成逻辑、基本功能及优化路径

2022-12-31毛文璐黄远霞

桂海论丛 2022年4期
关键词:区域化党组织党员

□ 毛文璐,黄远霞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6]

区域化党建是基层党建模式的创新,是单位制党建的拓展和延伸。这种党建模式是根据区域统筹的理念,运用现代管理科学和信息科技手段,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统筹设置一些基层党组织,并且统一管理党员队伍,共用一些党建阵地,形成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其他基层党组织为结点的网络化党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历经千锤百炼而朝气蓬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应对好自身在各个历史时期面临的风险考验,确保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1]他还强调:“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这是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握的基本规律。”[2]区域化党建作为适应社会结构多元化、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发生深刻变革这一现实情况的新型党建模式,有效推动了基层党建的创新与发展,值得深入研究。

一、区域化党建的生成逻辑

区域化党建的形成过程有一个内在的逻辑。整体而言,单位制党建是一种相对封闭、主体单一的党建模式,以纵向管理为主要特征。随着社会的发展,单位制党建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域已逐渐显现出其时代局限性。在社会急剧变革中,社会治理体制的转变以及党员内部结构的变化,对基层党建模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新形势下,单位制党建向区域化党建转变已经成为基层党建谋求转型发展的重要趋势,是基层党建的内在需求。区域化党建的重要价值就在于它能够弥补单位制党建的不足,区域化党建与单位制党建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区域化党建具有与新时代社会形势相适应的特性。

(一)区域化党建的生成是以单位制党建为基础的,在某种程度上是单位制党建的拓展与延伸

单位制是指由单位这一实体所构成的社会调控体系。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过去很长时间里,这种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是以具有严密组织的单位为载体的,通过政府部门分配社会各类资源来实现对社会的引导和管理。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国家行政力量资源配置功能有所减弱。在新形势下,我国的新经济组织发展速度很快,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蓬勃发展,跨部门、跨地区、跨所有制的经济主体不断涌现出来,越来越多的新经济组织及经济主体打破了以往单一化的组织形态。以往的垂直化资源分配模式逐渐向不断分散的状态发展,原先相对单一的社会管理体制已经转变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新型社会治理体制。

(二)区域化党建的形成与城乡社会变革背景下基层党建格局的变迁有内在联系

城乡社会变革的背景下,基层党建的格局发生了深刻变迁,以往单位制党建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已经难以完全适应。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日益显现出开放性、多元化以及城镇化的特征,社会整体上的流动性显著增强。在社会群体流动中,流动党员数量大幅增加。由于党员的频繁流动,大量党员的户籍地(党组织所在地)与工作地长期处于分离状态,传统的单位制党建已经不能适应这种新的形势。与此同时,随着党员数量的不断增加,党员职业类型越来越多,党组织的分布范围越来越广,每个党员的管理要求也不尽相同,如果仍然按照传统单一的单位制管理模式,党员的教育管理就难以有效开展,党员的个人发展也会受到很大限制。这一系列的新变化,必然要求基层党组织的管理模式和活动方式要做出相应的改变,以突破原有的单位制管理局限。在这种情况下,区域化党建便应运而生。

(三)区域化党建是一种具有地域性、动态开放性、多元化、社会化等基本特征的基层党建模式

与传统的单位制党建相比,区域化党建优化了基层党组织的构成方式,扩大了基层党组织的覆盖面。它按照“地缘、业缘、趣缘、社会优质资源”的标准将区域内单位划分成不同类型的网格,以网格为基本单位建立党组织,构筑开放型的组织空间结构,使每个网格都有党组织,每个党员都融入到网格中[3]。这样一来,既扩大了党组织的覆盖面,也在整体上形成动态、开放的基层党组织体系,有利于加强党组织对党员的管理。区域化党建打破了单位制党建的单一性与封闭性,适应了动态变化、开放发展的社会新形势。区域化党建通过把基层党组织广泛地覆盖到不同形态的组织中,有效地提高党员之间沟通合作的效率,促进基层党组织之间的资源共享。因此,基层党的各个组织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党组织与社会组织之间也形成了有机联系的整体。因此,动态开放、灵活有效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也就产生了,从而形成各发展主体共同参与、团结协作、互助互利的格局。区域化党建以服务本区域为导向,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作用。区域化党建是基层党建创新的一个有益探索,它不仅适应了党建实践过程中的不断发展与变化,而且很大程度上有助于解决社会上的诸多问题,是一种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新型基层党建模式,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二、区域化党建的基本功能

区域化党建有利于增强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的整体效能,其功能可以从不同角度来看。以下是区域化党建的五个最基本功能。

(一)加强党的政治引领功能

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加强党的政治引领、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是区域化党建的首要功能。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逐渐形成的,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当前,中国共产党依然面临着许多考验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4]48可见,要成功应对这些考验,我们需要不断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政治能力建设,通过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提升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来完成。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也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区域化党建就是针对近年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发展变化和中国城乡社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而提出来的一种解决对策。“严格意义上讲,区域化党建通常意味着在一个特定区域内,当地党组织领导并整合驻区单位、居民区和辖区范围内的各类型组织,使之形成一个区域共建共治共享联盟。”[5]区域化党建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传统党建模式原有条条框框的束缚,从整体上改变了传统基层党建城乡分离以及各部门、各单位之间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状态,有利于使区域内的党建资源得到更有效的整合利用,提高党的建设整体质量。通过实施区域化党建模式,可以有效发挥区域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促进区域内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进一步优化组合,促进区域内党建资源共享、党员共管、难题共解、公共事务共商,扩大和延伸党组织工作覆盖范围,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

(二)突出体现服务群众功能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服务人民群众是基层党组织的一个重要功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随着这种改变,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4]9这就给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能力带来新的挑战,区域化党建就有助于更好应对这些挑战。推行区域化党建的基层党组织同群众联系最紧密,服务群众是它的职责之一。现阶段,区域化党建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紧紧把握区域内群众的利益诉求,构建反映区域内群众诉求、满足区域内群众需求的体系。比如,建立一种以服务区域内群众为导向的基层党群服务中心体系和模式,定时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党建活动,全方位为区域内群众提供服务。区域化党建还通过制定为区域内群众提供服务的相关规章制度,加强对区域内群众工作的保障,丰富党组织服务区域内群众的方法方式。区域化党建通过加强为区域内群众服务的力度,为区域内群众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项目,不仅能满足区域内群众部分物质需求,而且能满足他们部分精神上的需求。区域党组织立足于解决区域内群众的多样化利益诉求,通过调动社会各方面的主观能动性,促进社会各方面加强互助合作,扩大了为群众服务的效果。除此以外,区域化党建使党组织服务群众覆盖范围更广,区域内设立的党群服务中心是面向全体党员和广大群众的,其所提供的一系列指导、咨询、帮扶、协调、培训等服务内容,所有群众都可以享受。区域内党群服务中心还建立了考核评价制度,用来评估区域内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实绩,了解群众对各项服务的满意度,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质量。总的来说,区域化党建着眼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准确把握区域内群众的利益诉求,全方位服务群众,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功能。

(三)促进党建资源整合与共享的功能

随着时代的发展,部分地区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逐渐呈复杂化,行业发展也越来越复杂,党建资源趋于分散。因此,地方党组织有责任和义务来解决这个问题。党建资源整合与共享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可以降低党建成本。如今不仅仅是企业发展需要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基层党建方面也越来越需要朝着这一方向深化开展。总的来看,不论是县级还是镇街层面,党建资源硬件多,软件也多,随着区域内农村、城市社区、“两新”组织、机关单位等多种类型的党组织不断成长和发展,其党建资源非常丰富。区域化党建工作就是通过坚持区域统筹,挖掘探索公共资源,使这些资源得到有效地利用,进而推进整个区域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区域化党建通过把辖区内关系互不隶属、层级高低不同、领域多元多样的各类党组织力量整合起来,针对区域内党的建设、社会治理、经济建设等重点问题,把各方的优势资源相互对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比如,在创新社会治理方面,区域内党组织主动借智慧、借力量,努力使各单位之间的软硬件优势资源得到互补和共享,不仅节约了资源,而且还整合、优化了资源,使资源利用实现最大化。另外,区域化党建还可以将区域内原本闲置不用的党建资源调剂给那些有需要的领域或者行业党组织使用,这样不仅有利于加强党组织之间的交流和联系,更有利于促进不同领域之间的合作,促进各领域共建共享、协同发展。

(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功能

区域化党建能协调处理基层社会各种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国社会建设取得伟大成就,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整体和谐稳定,社会治理水平显著提高,但潜在的社会安全风险隐患依然存在。对这些潜在的社会安全隐患,如果党组织没有办法进行有效解决,就有可能会进一步演变成显性冲突,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区域化党建的一个基本功能是促进社会整体和谐,区域化党建开展得如何关乎基层政治、经济、社会各个方面。我们要深入推进区域化党建,进一步发挥好区域化党建的作用,切实将社会治理融入基层党组织建设之中。比如,发展民主可以说是区域化党建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对策之一,区域化党建通过完善基层民主选举制度、健全基层民主决策机制、培育社区民间组织等方式,促进基层民主发展,让人民群众可以更多地参与到各种决策和活动中,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参与感和获得感,这就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可见,区域化党建既统筹了区域内的资源,又助推了基层治理,是基层社会的“稳定器”。

(五)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的功能

自古以来,凝聚人心就是国家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6]只有牢牢把握人民群众的心,把人民群众凝聚在党的周围,才有利于推动社会发展,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区域化党建在凝聚人心推动发展方面具有独特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凝聚人心首要关键点就在于了解人民群众需求,设身处地为人民群众着想,充分做到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同时兼顾到各个群体的利益。不仅要提升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条件,而且要关心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要倾听人民群众的心声。二是组织开展凝聚人心的活动。区域内党组织会经常性或定期性地组织开展一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格调高雅的跨区域、跨行业、跨单位主题活动,且参加对象不受限制,所有社会成员均可参与,让党组织、党员群众紧紧联系在一起,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形成加快发展的合力。区域化党建具有推动发展的功能,但是在不同单位和领域,基层党组织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比如,社区党组织的作用是直接服务人民群众、引领人民群众;高等院校党组织的作用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机关部门党组织的作用是服务党委中心工作、锻造机关骨干、服务人民群众;企业党组织的作用是锻造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增强企业发展的活力,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区域化党建就是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统筹和整合利用区域内各种党建资源,发挥其最大价值,促进区域内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不同领域的协调互补,共同发展。

三、区域化党建的优化路径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在区域化党建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重要成效,但在理念提升、运行机制、服务体系、技术保障等方面还需要深入探索。在新的形势下,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优化区域化党建工作,提高基层党的建设水平。

(一)树立适合区域化党建的新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要想更好地推动区域化党建工作,就要不断引领基层党组织、党员树立正确的理念,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努力为区域化党建作出更大的贡献。

1.树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区域化党建并非完全替代传统党建模式,而是在传统党建模式基础上的拓展,通过进一步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为党建改变和利用区域化空间提供前提,实现党组织在层级的纵向上与地域或部门的横向上的联合联动[7]。区域化党建的核心内容就在于形成辖区内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的共同参与,实现社会资源的整合和公共利益的合理配置。集中优质的资源,设立区域便民服务中心,引领基层党员干部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综合治理、服务企业等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全面规划和协调平衡资源配置,落实区域内基层党组织办公用房和活动场地,有序推进区域内党员服务站的组建。积极探索资源整合机制,正确引导区域内各行业、各单位主动开发各自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类资源作用,使这些资源更好服务于公益事业和社区发展。

2.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区域化党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区域化党建的最终目标指向便是服务社区的党员和群众。社区联合党委要积极搭建联系党员和群众的平台,推进社会资源和党建资源的良性互动,实现党员、群众一体化,确保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员工作。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始终坚持勤政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充分发挥好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切实做到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解人民之所需。

3.树立智慧党建的理念。现代社会,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已经影响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推进区域化党建需要运用好这些新技术,树立智慧党建理念。推进区域化党建,要善于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打通上下左右相互联系的信息渠道。目前,许多地方都已经建起信息管理服务平台,但有的终端还没有延伸到基层社区,有的党建功能体现不够充分。把基层党建、基层治理、公共服务等内容整合在一起,建立互联互通的大数据库,有利于提升区域化党建水平。各地实践中要树立智慧党建的理念,积极探索各类信息资源整合渠道,实现党建工作与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深度融合。

(二)建立有效的区域化党建工作保障机制

区域化党建突破了以纵向管理为特征的单位党建模式,把隶属不同系统、掌握不同资源、比较松散的党组织联系成为紧密的党建共同体,实现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机制衔接、功能优化。推进这种党建模式,需建立一套与之相对应的新体制机制。

1.突出区域内党组织的领导地位。“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4]16党的坚强有力领导是我们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在基层公共事务管理中,党组织的领导作用是具有根本性的,它保证了基层社会治理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区域化党建要在突出区域党组织领导作用的基础上,利用好区域内党建单位共建共享的优势条件,推进社会治理创新。要通过开展各类不同的党建主题活动来增强党的凝聚力,提高党员的纪律性。区域内党组织要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教育,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尤其是大力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把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位,使区域内党组织更加坚强有力。

2.建立健全区域化党建人才培养机制。人才是干事创业的第一资源,推进区域化党建需要培养大批的专业人才。要继续完善区域化党建人才培养机制,引导这些人才积极投身到区域化党建工作之中,夯实区域化党建的人才支撑。要善于从各类人才中选拔出区域化党建需要的优秀人才。比如,大力引进和培养组织协调能力突出的人才、语言表达能力突出的人才、科技拔尖人才、社会服务型人才等。要不断完善区域内党组织的内部学习机制,在做好日常学习的同时,注意根据形势变化不断更新学习内容,增强学习实效性。

3.建立健全区域化党建工作推进机制。要想推动区域化党建不断发展,就需要有一个有效的工作模式。要围绕工作目标、事务决策、任务分配、检查考核、奖惩激励等探索建立一整套内容完整、科学合理、相互配套、运行顺畅的工作制度体系,确保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县(区)、乡镇(街道)要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制度,由区域内各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对本区域党建工作进行研究谋划、分析研判、统筹协调、督促落实。

(三)建立健全区域治理中的党建引领机制

实践证明,区域化党建是一种有效的基层治理新探索。“区域化党建立足于区域内主体多元化、利益需求多元化的实际,以党建为地区引领,实行多元主体共治,通过民主议事、民主表决、民主协商寻求群众利益最大化,最终实现共治、共享、共建的治理格局。”[8]在实施区域化党建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引领民主化发展进程,在区域化党组织的统筹下充分整合、优化各方面力量,使其参与到基层治理当中去,直接体现出区域化党建的科学化水平和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在引领区域治理的过程中,区域化党建需要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1.建立健全民主决策机制。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制度,是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客观要求,也是新形势下加强区域化党建的重要任务。要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对本区域重要工作进行研究谋划、分析研判、统筹协调、督促落实。要坚持“大事共议、要事共决、急事共商”的议事原则,协商解决本区域、本片区、本社区公共问题,落实民主决策机制。民主决策结果要及时进行公示公开,接受社会监督。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避免民主决策流于形式。

2.大力发展基层协商民主。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4]30区域化党建的一个初衷就是在党组织领导下将公共治理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囊括进来,在彼此互信和互惠的基础上增进共识,旨在制定和执行公共决策、管理公共事务时,达成集体决策,协调各方采取一致行动[9]。基层党组织在推进基层公共事务决策中,要认真贯彻落实民主协商制度,使参与民主协商的主体享有平等机会进行充分的自我利益传达,能够如实提出相关疑问,甚至提出反对意见,确保各利益相关方的意见都能获得充分表达。

3.推进基层党务规范化公开化。区域化党建是依据党组织的区域化建设搭起社会治理的组织平台,所以这意味着区域化党组织的服务对象已经从党员延伸扩展到了整个区域内的社会群体。一方面,全面推进基层党务规范化。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范就没有质量。在区域化党建中,推进基层党务规范化同样必不可少。基层党务规范化不仅有利于党内人员的管理和发展,更有利于增强服务人民群众的功能,在规范行为、化解矛盾、解决危机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帮助。另一方面,全面推进基层党务公开化、透明化。基层党务公开透明是实现基层治理民主化的重要前提。各级党组织必须认真贯彻落实有关党务公开的制度,及时主动地向社会公开有关信息,确保各类组织和个人能及时有效地获取各类信息。

(四)增强区域化党组织的服务新功能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因此,在人民群众需求发生重大变化的形势下,区域化党建也同样要跟上人民群众需求的变化。区域化党建要牢固树立“上级党组织为下级党组织服务,党组织为党员服务,党组织和党员为群众服务”[10]的理念,积极探索构建基层党建的新型服务平台和载体,不断拓展党组织的服务功能。

1.创建以党员为主体的新型志愿者服务队。依据党员的工作岗位和个人性格特点,以各党员服务站为平台,通过公开招募、自行申报等方法来引导和吸纳区域内有一技之长的党员、群众参与志愿者服务,着力建立一批以党员为主体的相对稳定的志愿者新型服务队。利用志愿者服务平台,完善志愿服务活动规章制度。建立全天候、常态化服务工作,使志愿服务成为党员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的经常性活动,不断加强对群众的服务工作。

2.充分发挥行业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区域化党建应结合辖区内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好行业党组织作用,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通过行业党组织服务,帮助员工在市场经济中赢得更多的竞争力,以此来提升员工的生活水平。可以搭建以“服务行业、服务员工、服务社会”为内容的“三服务”活动载体,以提供专业服务、培育行业文化、加强行业自律等来加强行业党组织的服务工作。

3.丰富服务活动的载体和平台。总体来看,目前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的载体和平台还不够多样化。在建立全覆盖的党建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必须积极丰富和拓展多元化的活动载体,提高多元主体参与区域化党建服务活动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要围绕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积极探索创设区域内党组织服务党员、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新平台,形成规模大、组织严密的服务网络。比如,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群众的心理健康被提上日程。建议设立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不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走访和谈心交流活动,真心诚意关心党员、群众的心理健康。可以通过聘请心理健康专家坐诊等方式来疏导党员、群众的心理健康问题,增强他们的心理抗压能力。

(五)推进区域化党建数字化、网络化转型

当今时代是网络时代,网络信息已经全面渗透到人类社会各个方面,推动着各个领域的变革和发展。具体反映到区域化党建领域,党员在网络空间的活动时长不断增加,党务工作涉及网络的程度不断加深,党务活动线上线下互动更加频繁。面对这种形势,区域化党建必须增强适应性,不断提高网络化水平,促进网上网下双空间党建协调发展。

1.推进区域党建数字化。数字化对区域化党建具有独特作用。比如,针对流动党员管理难的现实问题,基层党组织如果采用区域化党建云平台,将流动党员的组织关系数字化并在云平台上实现数字信息的共享、共管,流动党员日常管理和组织流转就很容易得到有效解决。要全面推进区域党建数字化,在各级模块上建立区域党建的管理即时化、信息可视化、服务一体化和共建开放化的网络体系。网络建设有专题型和挂靠型两种类型可供选择,这两种类型各有优缺点,要根据区域化党建的实际和现代化要求,结合这两种网站建设,构建专业型的区域化网络管理平台,并在各级模块单元的官方网页上设立导航栏,采用单击鼠标跳转的方式将专题型和挂靠型网站的优点有机结合起来,搭建起区域化党建的新平台。

2.积极搭建网络问政平台。基层党委要积极推动搭建网上信息发布平台,完善网上信息发布平台体系,及时公开基层政务信息。基层政府门户网站的政务信息平台专栏要涵盖法规制度、财政信息、公共服务、政府政策等内容。基层政府门户网站还要搭建党员领导干部在线交流平台,积极推行网络问政。比如,在网站上设立类似于“民生问题面对面”“网上会客厅”等与网民在线交流栏目,定期邀请相关党员领导干部与网民进行线上交流,虚心听取区域内网民的意见建议,现场进行答疑解难。

3.构建网上网下双空间互动机制。在区域化党建工作中建立网上网下双空间互动模式,通过网下的工作及时上传网上机制、网上的工作在网下可处理的回馈机制、网上网下互补的联动机制,推动网上网下双空间区域化党建协调发展。建议建设区域化党建云平台,实现包括移动和固定端的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的多媒体立体互动和互通,实施云信息、云管理、云服务的新型互动式区域化党建运行模式,推动区域化党建工作更加科学、高效和规范。

猜你喜欢

区域化党组织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强化区域化管理 聚焦信息化建设
城燃企业区域化管理模式下技术创新体系搭建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清华党组织公开
阿尔金山西部区域化探数据处理方法对比研究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职工代表区域化协作管理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