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苏州园林》的原生价值和教学价值
2022-12-30李建林
◎李建林
在统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编者编排了叶圣陶的《苏州园林》一文。文章语言平实,全面介绍了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为读者理解苏州园林以及我国园林的奥秘打开了思路。关于说明文的教学,该单元的人文主题是通过阅读建筑、园林、绘画等说明类文章,能够“感受前人的非凡智慧与杰出创造力”。在语文要素方面,要求学生“了解文章是如何运用恰当的方法来说明对象的特征的”,并体会说明文语言上的准确与严谨。[1]从教学上看,《苏州园林》在说明方式方面显然具有较强的教学价值。但是,在该文选入教材之前,其原生价值早已呈现,无论是园林知识还是审美体验,都为读者了解苏州园林提供了具体的参考与指导。从原生价值与教学价值的关系来看,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即前者是基础,后者重点围绕运用恰当的语言形式“说明”和“传播”信息,在教学时要处理好两个价值意义所在。
一、《苏州园林》的原生价值解析
对原生价值的探讨,需要了解本文的创作背景和目的。《苏州园林》的原名是《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是一篇序文,意在为一本苏州园林的图片册作序。这是因为叶圣陶先生长期生活于苏州,非常熟悉苏州园林的特点以及对中国园林的影响。由于序文写好后摄影集未出版,便被挖掘、发表在1979年第4 期的《百科知识》上。在编入中学语文教材时,编者删去了序文的第一自然段。
由于删掉了作序的文字,在《百科知识》发表后,读者便不知其序文的价值。作为当时的读者而言,阅读这篇文章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其在信息传播方面的价值,即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从而感受苏州园林设计的匠心,以及对全国园林设计的影响。但是,对于叶圣陶如何巧妙、准确地传播关于苏州园林的知识和信息,即文章的教学价值,则不会过多关注。
当然,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已明确了本文的教学价值。倘若本文没有编入教材或教学中不涉及“如何传播”,那么学生也会重点关注其信息价值,而忽略其教学价值,这种信息价值就是文章的原生价值。作为阅读教学而言,读写结合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基本要求。在《苏州园林》课后的“积累拓展”部分,编者也设置了围绕某一个建筑或公园进行说明性写作的要求。因此,对于如何教学说明文,以及如何说明对象的主要特点,这便是教学价值的范畴。
二、《苏州园林》教学价值的立足点探讨
教学价值的基础和前提是文章的原生价值,即有信息。作为说明文而言,能够清晰、严谨地说明对象的主要特点,并能够让读者身临其境地徜徉其中,就是原生价值的体现。否则,原生价值不足的说明文章便不足以为教学价值提供具体的信息价值。一般而言,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上,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了解《苏州园林》的序文价值
叶圣陶先生创作此文,原是为一家出版社关于苏州园林的摄影集作序。之所以要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目的是让学生认识“什么是序文”以及“为什么写序文”,并通过展示序文的原内容,从而深化学生对序文价值的理解。此外,该文的原名是《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其中,围绕“寄深眷”一词进行解读,能够进一步理解作者创作此文时的情感,即“怀念”与“眷恋”。除却介绍苏州园林的特点,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深化情感体验,也是理解文章原生价值的重要途径。
叶圣陶先生早年生活于苏州,对苏州的感情以及对苏州园林的理解更为深切、深刻。所谓“歌诗合为事而作”,叶圣陶从自我情感出发,以此文表达了对苏州的真挚情感。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表达能力而言,无疑是意义重大的。同时,通过了解本文的序文价值以及作者的情感,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文章的情思与理思,从而有助于教学价值的分析。
要以直观形象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作为八年级学生而言,尽管在逻辑思维方面有了较大提升,但是对于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仍然保持很高的兴趣。因此,在导入环节,教师要积极创设视频、图片、文字相结合的情境,激发学生对苏州园林内里的探究,并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具体解释,从而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一方面,以视频或图集形式的教学更能够引导学生置身其中;另一方面,通过对苏州园林具体设计的鉴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趣。当然,该过程主要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强化思考、合作、探究模式,引导学生根据照片内容与叶圣陶的介绍进行知识链接。这种自我探讨的过程就是教学的过程,既能够发挥形象感受苏州园林的层次美与艺术美,也能够理解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
(二)要关注写作技巧
在本文课后的“积累拓展”部分,编者要求学生“借鉴本文先总说再分别说明的写法”。这既是落实语文要素的要求,也是教材选文的价值所在。通过对写作技巧的解读,引导学生模仿该写作技巧进行写作训练,从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学科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同时,阅读教学绝不是简单的阅读,而是在阅读的前提下写作,在读写结合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关键品质。从这个角度讲,对写作技巧的关注,不仅关系到学生的知识内化和迁移能力,而且关系到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苏州园林》教学价值的提升与落实
关于苏州园林的教学价值,以上教学点考虑了原生价值与教学价值的关系,这对教学而言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对该文教学价值的思考还比较肤浅。对此,教师要基于课程标准要求,从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出发,深挖文本内容,从更深、更广的维度思考本文存在的教学价值。
(一)注重说明文的逻辑应用
从题目看,“苏州园林”直接了当地点名了说明对象,而本文的主要说明点就是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而说明的方法则采用先总说,再分说。其中,关于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即“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其目的就是“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并且“如在画图中”;在分说部分,则在总说的基础上依次展开,分别介绍了苏州园林的具体方面。在对象方面,分别为亭台轩榭、假山及池沼、树木的栽种和修剪、花墙和廊子、角落、门和窗、梁和柱子的颜色。在内容方面,分别为是否对称、假山堆叠的艺术和以池沼为主的景物配置、画意、层次和景深、图画美、图案美、色调。在说明方法上,主要有打比方、比较、举例等。以上关于苏州园林的总说和分说、对象、内容、方法等,清晰展示了该文的逻辑结构和文脉。这就需要引导学生掌握的说明文的介绍逻辑,也是说明文的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进行模仿与借鉴,并围绕自身游览过的某处景点,全面、客观、严谨、准确地向读者介绍。从这个意义上讲,掌握逻辑才是提高语言运用水平的关键。
(二)挖掘说明点的组合方式
在《苏州园林》一文中,无论是对象、内容还是方法,均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组合。这种组合思路就是学生需要借鉴并掌握的说明方法。所谓“教是为了不教”,正是此意。叶圣陶一直非常重视阅读和写作思路的构建,并在文章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从这个角度讲,在阅读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梳理清楚作者的写作思路,通过了解说明顺序和经过,明确写作的基本方向,从而把握文脉和文意。
《苏州园林》的组合方式就是从整体到部分、从外到内、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组合。例如,为实现“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目的,从整体上介绍了苏州园林的特点,并根据这一整体特点进行分项说明,即从整体到局部。其中,在总说部分,作者介绍了苏州园林在布局、配合、映衬、层次等方面的整体特点。在分项说明部分,先说明比较外显的“大”部分,如亭台轩榭、假山池沼和树木,然后再说明内隐的“小”部分,如门、窗、梁、柱子、门窗栏杆等。
从这里可以看出,叶圣陶切实站在游览者和读者的视角进行说明,既遵循了正常的游览顺序,也符合了游览者的心态,读来顺畅、自然,没有突兀之感。值得强调的是,在分项说明的各部分,作者也同样遵循了先总说再分说的思路。换句话讲,无论是总说部分的说明,还是分项部分的说明,都遵循了统一的语序,逻辑严谨,彼此照应,让读者“如在图画中”,并能够根据既定的游览路线尽情享受苏州园林的美。
(三)关注说明文教学的效率
在说明文的介绍向度方面,关于其特点、概念、分类、方法等,学生已具备相关知识和经验。但是,在教学效率方面,或者学生语言运用方面仍不得法。仔细推究起来,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知识的简单重复。例如,对于“如何把一件事情讲清楚”,从小学阶段就开始触及,例如《火烧云》的形态、颜色、变化等。但是,在说明的深度方面却没有实现深入学习,即学生的读写结合能力以及联系自身实际的想象、联想、创新思维。二,教学方法落后。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这一概念并没有完全落实,仍旧遵循以教师为教学主体的“知识先导”模式。对于教师而言,倘若不了解学生的具体学情和认识水平,以及脱离教材内容进行空洞的介绍,那么学生的主体性就无法践行。同时,以抽象性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更容易消磨学生的学习兴趣。三,学生知识的零散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容易忽略知识的整体性和延展性,就容易导致学生无法构建系统的说明思维和能力。四,需要注意的是,尽管都是说明文,但是在介绍的方法、风格、情感等方面,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之处。这是因为作者在创作时的意图和情感决定的,而这正是从浅层到深层的学习过程。例如说明文方法,学生对语言、结构、层次等知识都“烂熟于心”。但是,如何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提高写作表达能力,才是实现读写结合的目的。
说明文的教学,教师要严格遵循课程标准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和读写结合的要求,并结合文本内容和作者的创作意图进行方法教学,才能加深学生理解,从而实现说明文的深度学习。叶圣陶的《苏州园林》,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比较方法,其目的就是突出苏州园林的特点,这是作者基于欣赏者的视角进行介绍,而“如在图画中”不仅是指作者、游览者,还包括读者。以介绍逻辑的形式引入说明文教学,就能够有效解决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脱节问题,即提高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践行语文课程的学科性质。究其根本,是因为这样的介绍逻辑囊括了说明的对象、内容和方法。从这个角度讲,系统的知识是对以上三个要素的综合性协调与讲解,而不是脱离对象和内容单纯讲方法。
(四)教学目标的完成
在选文最后一段,作者说“可以说的当然不止以上这些”,从而给读者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在分项说明部分,作者重点从亭台轩榭、假山池沼、树木、花墙和廊子等外显的大项方面进行了说明。但是,在小项部分也进行了细腻的介绍,如角落的设计、门窗的雕刻和图案以及色彩运用等。结合作者的“收束语”,就容易理解作者就是想把苏州园林“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思想传达给读者。这种目的就是“说明”的目标,为了完成这一目标,叶圣陶从整体到部分,从大项到小项,按照既定的游览思路为读者介绍,但依然觉得还没有将苏州园林的这一特点详细述说。这也从集中反映了作者的说明意图,即无论是外显的大项还是内隐的小项,无论是立于苏州园林的哪个点,那就是一幅完美画卷。
以上几个方面,就是对《苏州园林》在教学价值上的挖掘与深化。作为阅读教学而言,这种挖掘遵循了课程标准关于语言实践能力的要求,符合了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实现了说明文的深度学习。
《苏州园林》在原生价值方面,该文丰富的信息价值,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苏州园林甚至全国园林的视角。当然,叶圣陶对苏州园林的介绍意犹未尽,还有很多介绍的地方,从显而易见的方面讲,这样的介绍思路足以满足读者的心理需求。因此,原本作为序言的《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在原生价值上一定会对摄影集增添了更多亮度。这也是该文在发表后受到广泛关注的原因。同时,倘若不注重教学价值的挖掘,那么就会对内蕴的教学价值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当然,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首先理解原生价值与教学价值的关系,并认识到《苏州园林》的原生价值对教学价值的基础作用。同时,也要理解教学价值的挖掘对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其丰富的教学价值,强化读写结合,并从语文核心素养的角度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让该文的双重价值都得到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