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与传统文化如何融合施教

2022-12-30邢萍芳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2年10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语文

◎邢萍芳

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也是一门传承文化的学科,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到了初、高中,其人文特性就更加突出。针对初中语文教学而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很高的渗透价值。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黄金时期,初中生普遍会在该阶段形成早期的价值和人生观念。如果初中语文教师可以为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将能够感染学生并优化学生道德情操,促使学生逐步形成独立与健全的人格。

当前大部分初中学生的物质生活水平都比较好,导致他们缺少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初中阶段是塑造和培养学生的关键性阶段,教师要把握好该黄金塑造阶段,围绕该阶段学生的特点科学落实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借助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责任与集体意识,培育出能够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的优秀接班人。

充分融合语文教学和传统文化教育,能够推动我国社会经济、文化与政治进一步发展,也就是说在经济、文化与政治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与影响,发扬和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益于我国民富国强与繁荣兴旺。在信息时代环境下,学生能够接触到开放性与多元化的文化,然而却面临着对传统文化认识度不高的问题,基于此,应通过融合传统文化教育和语文教学来弘扬与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人民的智慧结晶,汇集了中华人民的经验、智慧、文明和情感,在弘扬传统文化中语文教师须积极研究并探索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方法与途径,应采取有效措施高效融合传统文化教育和语文教学,从而达到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目的,为发扬传统文化贡献一份力量。

一、文化传承先要创新语文教学观念

新课标明确要求,语文教学中须提高师生互动性并为学生构建一个平等的对话环境,为此,若想有机融合初中语文教学和传统文化教育,初中语文教师不仅要革新传统授课方式与教学观念,还要适度增加传统文化知识内容。教学中语文教师不应占据主导位置,要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并充分重视学生的心理需要和思维动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可以自由表述自身想法、施展才华并弘扬个性,应用双向互动教学方式代替以往单向传输方式。

拿《出师表》一课举例,课堂中语文教师要摆正自身的位置,要积极发挥协助和引导的作用,借助小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主体性。授课前为学生设置探究性问题:“亲小人,远贤臣”,学生需要在三国历史中寻找能够体现这句话的事件。教师须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阅读相关历史资料,可以推荐学生阅读《三国志》等资料,另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通过情景剧的方式还原文中的情景,引导学生了解作品中蕴藏的传统文化知识并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

二、教学上要革新传统授课方式

日常学习中,学生很少有机会接受传统文化教育,但是,传统文化却存在于生活与学习的每个角落,抽象性是传统文化的主要特性,所以,初中语文教师须革新传统授课方式,要根据新课改要求借助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高效掌握课本知识并提高感性认知,以便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提高传统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力度和感染力度。

以《论语》作品举例,教学中为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该篇文言文,让学生充分了解作品背后蕴藏的儒家文化。语文教师须按照新课改要求创建语文教学实践活动,可以在节假日期间师生一同前往本地的文庙、孔庙或者孔子博物馆等,参加祭拜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孔庙历史等知识,其中包括古代科举制度以及阶层划分等历史知识,让学生意识到中华文化的魅力和博大精深。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加透彻地理解本篇文章的内容,进而达到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根本目的。

三、要积极发掘课本中蕴藏的传统文化内容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和传统文化息息相关,这些内容背后蕴藏了大量的传统文化思想,为此,教师须积极研究并充分发掘课本中现有的传统文化知识。作为初中语文教师,首先应深入了解语文教材,准确判断并深入发掘课本知识,以教学活动为载体传授传统文化知识。

以《岳阳楼记》一课举例,为帮助学生充分把握作品的创作原因,教师可以选取音频的方式引导学生解析文章,然后带领学生一同解析文章,让学生了解到,该篇文章的作者通过描述岳阳楼的景色来表达观后感。通过分析学生了解到作者无论身在何处,哪怕身遭迫害却仍然心系国家大事,拥有着坚定的理想与信念。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充分感悟作者的顽强意志,促使学生能够以正确的观点对待人生成败、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谦虚的态度并逐步形成忧患意识。

四、要以多媒体技术为手段落实传统文化教育

近年来,科学技术得到爆炸性发展,先进的科学有助于教师更加便捷与高效地开展教育工作,为语文教学提供便利条件,多媒体是落实教学工作的有效路径之一。

就初中语文教学而言,教师可以应用多种信息技术手段,其中包括视频与音像等信息技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并按照课本内容科学构建教学情境,将学生带入作品之中,带领学生一同研究作品内涵并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让学生同作者形成情感共鸣,在感悟中学生将潜移默化地接受到传统文化教育,从而达到落实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

拿《沁园春·雪》举例,课堂中教师应巧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呈现大气磅礴的北国风光,让学生直观的看到我国的壮丽山河,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般,将学生带入文中景色之中,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并思考文章的主题思想。

五、要借助传统元素创设多元化的活动

借助传统元素教师能够创设丰富多样的趣味化活动,诸如写对联、创作古诗、猜灯谜、创作文言文、举办有关古文化的演讲比赛等,富有传统元素的活动可以有效吸引学生。教师可以以传统文化节日为载体落实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很多传统文化都具有古文化,其中包括冬至日、端午节、腊八或者中秋节等,教师应鼓励学生围绕这些内容自主寻找资料来撰写文章并参加比赛。

借助传统元素创设多元化活动,为学生提供生动活泼的语文学习课堂和环境,在语文教学中注入传统文化元素,在生活中融入古代元素,带领学生深入感悟古人文化,有助于学生提高文化素养并深入了解我国历史文化知识。为此,为有机融合传统文化教育和语文教学,教师应巧用传统元素,借助传统元素为学生创设多元化与趣味化的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达成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根本目的。

六、要借助于具体作品落实爱国主义教育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关于热爱国家的作品,教师可以将这类文章作为渗透爱国教育的素材,借助这些文章向学生渗透爱国教育。教师可以选取热爱我国河山、报效祖国以及忧国忧民的文章,这类文章中渗透着家国意识和爱国情感。为此,课堂中语文教师应借助这些文章的情感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学生形成爱国情感并全面发展学生品德。

以《春望》一课举例,在为学生讲解这首古诗的时候,首先,语文教师应让学生阅读这首古诗,在阅读中带领学生分别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等语句进行赏析。通过赏析,学生了解到作者为向读者传达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运用景物描写的方式,借助苍凉的气氛触动学生的内心深处,学生可以切实感悟到诗人因为国家分裂与国难而出现的痛苦,学生能够了解到作者因为亡国而产生的悲痛情感,促使学生形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从而达到优化学生品质和培养学生爱国情感的目的。

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初中语文教学具有很高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二者有机融合将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社会适应力并促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传承,为此,初中语文教师须高度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并将其有效渗入日常教学之中。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传统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