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寻校园诗场 放飞创意诗心

2022-12-29张招娣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童诗儿童诗锦鲤

张招娣

在这个信息迅猛发展的时代,儿童日渐陷入自然缺失的困境中。而人的学习需要一种场,一种文化氛围。在六年的儿童诗教学实践中,笔者坚持不断带领着孩子们在多种物型场所中探寻儿童诗“全息生长”的校园诗场。

一、星棋园林,追寻自然诗意

我校地处江南之地,室外校内物型诗场以生态化环境促进学生乐山乐水,增仁增智;另一方面以贯注品性涵养等人文精神,引发学生托物言情,咏物言志。

(一)感悟诗意园林,形成四季序列

在一年四季的变换轮转中,园林之典雅,花草之芳香,潺潺流水穿过星棋园,暗香涌动注入睡莲池,池塘锦鲤入住,几分灵动和诗意……随处可见可感,给孩子们营造了一种诗意栖居的唯美诗场,给孩子们创作儿童诗提供了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灵感素材。按照四时之景形成一系列童诗研究序列(如表一)。

(二)巧设层层追问,提高想象宽度

在教学童诗创作课《锦鲤》时,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观察锦鲤的样子,并提问:“锦鲤的颜色象征什么?”孩子们竞相回答,孩子们的观察视角就这样慢慢拓展开来。潺潺流水中,锦鲤自在灵动地游来游去。教师继续追問:“这些锦鲤在干什么?”“仔细听,它们想说些什么悄悄话?它们对这个新家满意吗?”“咦,那一条红色的掉队了,它在干什么秘密活动?”“如果你也变成了一条锦鲤,你有什么样的梦想?”不断的追问,引领着孩子们仔细观察,拓宽想象维度,深入挖掘投射在锦鲤身上的美好诗意。金韩一《勇敢坚强》:“小鲤鱼们,从孩子们的手上,跌入幸福的源泉,空中划过一道道水花,指着光明的方向,勇敢出发!”孩子们在教师的引导追问下,在自我思维的激荡中,不断提高想象的高度和创作的广度。

(三)运用多维观察,提升审美能力

星棋园林里的自然是真实、可感的,孩子们将自己尽情地投入自然的怀抱,将一颗纯真的心灵与诗意对话。他们不断体验,感悟,产生令人震颤的审美体验,不断提升审美能力。比如在冬季到来,开展童诗课程《雪》,首先带领着孩子们来到星棋园林中亲身观察,进而启发学生观察想象:一片片雪花纷纷落下,你觉得像什么?可以从形态、色泽、运动状态来说。

二、星海农乐园,润泽诗意劳动

在美丽的校园里,一块块土地组成的星海农乐园也是学校物型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在这一物型场域中开发儿童诗创作课程,让孩子们在劳动中将土地变得诗意。

(一)走进劳作实践,打开观察视角

春暖花开,教师带领孩子们在农乐园里开展种植活动。只见种子从孩子们的手指缝抖落下去,洋洋洒洒落入泥土之中,洒上一壶水,让种子饱胀起来,生根发芽。不一会儿,孩子们栽下了一株株小菜苗。阳光映照着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掩藏不住孩子们的喜悦和兴奋。种植完毕后,每天午间时光,孩子们都会轮流一起亲手为小菜苗浇水,你一桶,我一桶,争取让小菜苗们美美地喝饱水,快快长大!

(二)融合诗情画意,点燃童诗童趣

在童诗课程“让土地充满诗意”里,引导孩子们从与农乐园相处的点滴出发,比如农乐园的播种、生长、开花等多个角度,画出心中最美好的农乐园,用一首首充满童真童趣的儿童诗写下农乐园中的故事,真正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

三、星光操场,追逐童年激情

阳光体育是我校特色教育中最靓丽的一张名片。笔者将童诗教学与体育教学进行了课程整合,将体育课程中的不同活动项目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归纳整合到同一主题童诗的创作活动中。如表二创作序列。

目之所及。在课程“操场是一首诗”中,引导学生在亲身实践的基础上,回想在操场上看到的点点滴滴。徐博文《操场是一首诗》:“操场是一首诗,操场这首诗是篮球写的,篮球用它圆圆的身体,让孩子们留下拼搏的汗水。”

耳之所听。在课程“童诗里的声音”中,笔者多角度启发孩子们思考,“在操场你会听到什么?”王征《操场上的交响乐》:“啪啪啪,是篮球弟弟在空中飞翔;哒哒哒,是足球哥哥在草地上奔跑;哈哈哈,是孩子们在欢腾打闹。”

心之所感。在课程“童诗里的成长”中,孩子们通过诗歌写下了在操场上成长的心路历程。张文静《梦始操场》:“烈日的热浪里,一次次跌倒又爬起。少年们啊,你们可知道,载着梦想的心儿,正从操场飞往远方。”

奇思妙想。在课程“奇思妙想”中,启发孩子将自己融入物型文化中。史心怡《篮球》:“哐当,好痛,是谁把我吓着!只听一人说,我有一个篮球梦。我笑了,就让我成为你追梦路上最好的搭档。”

在这充满文化承载力和生长力的多种物型土壤中,老师带领着孩子们在做中学,多感官并用,在多维对话磨合中不断求知,实现从环境—文化—教育—课程的不断探求和生成。相信孩子们在这校园诗场中,播种,生根,发芽,终将开出一朵朵芬芳沁人的诗花。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胜浦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童诗儿童诗锦鲤
又甜又脆的童诗
教案《创作儿童诗》
童诗对对碰
有趣的锦鲤
创作儿童诗的有效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