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王》的主题审读

2022-12-29康海荣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金边乌云杨绛

康海荣

在阅读一篇散文时,辨识文本的建构要素是解读一篇散文的基础和前提。这就需要读者对文本进行还原分析,只有通过文本细读不断接近作者的写作本意,才能深刻理解作者的创作倾向。脱离开文本,或者抓住文本的只言片语,便草草归纳出文章的主题,只会造成对文本主题的误读。

物质的,还是精神的?

审读文本主题是阅读任何文学类文本都绕不过去的话题,那么,《老王》一文的主题到底是什么?显然,解读文中“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一句,就成为破解文本主题的关键。

“愧怍”一词原见于《孟子·尽心上》:“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由此可见,“愧”“怍”所指称的对象不仅是一个人内心深处一般程度的内疚和愧悔,而是指向了“天道”与“人伦”。从这层意义来看,“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中对“愧怍”一词的合称,折射出杨绛先生心目中,逝去的“老王”不再是一位普通故人的形象,作者与老王在世时的往事便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文中的几件往事从纷繁的过往中抽取出来,把老王幻化为践行“天道”与“人伦”的化身。如此一来,读者在阅读文本时,如果纠结于作者是如何塑造“老王”这一人物形象的,或者纠缠于文中哪些细节能感动读者的表层的阅读行为,可能导致与杨绛先生的表达指向渐行渐远。

文中在叙写老王和杨绛一家交往的过程中,“钱”是出现频率比较高的一个词,在其他人“不愿坐他的车,怕他看不清,撞了什么”的情况下,“我常坐老王的三轮”,杨绛以一种貌似公平的雇佣方式,帮老王解决了“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的生计问题。在老王送冰的事件描述中,“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在老王送默存看病时,“我一定要给他钱”;在老王临终前送来香油和鸡蛋时,作者“转身进屋去 (取钱)”,并说“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有论者认为杨绛几次给钱的行为看上去有点庸俗有点冷,至少从表面看来给钱的举动有损老王做人的尊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人都知道,古训告诫人们社会交往中不占他人小便宜,类似杨绛先生出身江浙名门的中国知识分子,更是视名节胜过生命,所以,对老王的困境施以援手,比如给老王送鱼肝油、每次享用老王的服务后给钱,都是在恪守君子之交的处世原则。尽管因对老王临终之前最后来探望自己招呼不周,也让杨绛感到有拿钱去侮辱他的愧意,但却不构成作者总觉得“心上不安”和“愧怍”的主要原因。

“乌云”,还是“金边”?

杨绛先生在《将饮茶》中写道:

按西方成语:“每一朵乌云都有一道银边。”丙午丁未年同遭大劫的人,如果经过不同程度的摧残与折磨,彼此间加深了一点了解,孳生了一点同情和友情,就该算是那一片乌云的边或竟是金边吧?——因为乌云愈是厚密,银边会变为金边。

常言“彩云易散”,乌云也何尝能永远占领天空。乌云蔽天的岁月是不堪回首的,可是停留在我记忆里不易磨灭的,倒是那一道含蕴着光和热的金边。

有不少论者热衷于讲述文本中的两段故事:第一段是杨绛一家如何以善良之心关心和帮助老王,老王也以善良本性来回应杨绛一家的故事;第二段故事更是文学研究论者、语文课堂执教者的解读热点和教学热点,老王临终送香油、鸡蛋等情节更是展现底层人民人格光芒的亮点,让课堂教学熠熠生辉、催人泪下的引爆点。在解读《老王》一文的主题时,应尽量避免只抓住文中个别细节,以及只言片语便得出结论的做法,只看到文中的“金边”,却忽略了“乌云”,只有看到完整的“乌云”,才能更加突显“金边”的光和热。

如果我們把这篇散文的最后一段隔离开来,很容易就能发现这是一篇不折不扣的叙事散文,而且所叙述的几件事情之间,乍一看来没有任何内在的关联和衔接,但通篇读来却毫无割裂之感,杨绛先生到底是凭借什么要素把这几件事情串连起来的呢?很显然,文字背后的表达指向才是本文的核心,“愧怍”一词只是留给读者解读文本、走近作者写作意图的线索,而并非作者写作的意图本身。所以,阅读散文的根本目的是读懂作者的“另有所述”。只有读出作者文字背后的“言外之意”,才能让文本的主题昭然若揭。

回到文中的开头部分,读者在阅读时很容易忽视文中的几句话,“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闲话的内容是老王说他自己“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并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来自我解嘲。根据文中信息,读者不难得知老王与杨绛的交往时日不短,聊天的内容也很多,为何偏偏把这几句“闲话”罗列了出来?如果读者细细品读,是不是可以这样来理解杨绛先生的用意,那就是与老王相对的,当时有人“脑子快”“已经绕过来了”“早了一步”,就“进去了”,只有这样的人才不会“失群落伍”,也只有这样的人才是“有出息”的。

然后作者写到“田螺眼”这一情节时,读者只看到杨绛母女对老王的同情与帮助,却忽略了在背后议论“老王”是非的那些人们;写到老王“送冰”情节时,读者可能看到了老王的实诚,却忽略了老王前任所作所为折射出人性中灰暗的因子;写到老王送钱钟书去医院的情节,可能关注到老王的热心,却忽视了杨绛“不敢”坐三轮,以及老王哑着嗓子问作者“你还有钱吗?”时的那种恐惧;写到老王去世后,杨绛与老李的对话中,读者可能读出了杨绛对老王生死的关切,却忽视了杨绛与老李话不投机半句多的尴尬。正是这些“乌云”的遮天蔽日,进一步彰显了“金边”的弥足珍贵,正是通过叙写老王与时代的“格格不入”,灼照老王对人性的坚守。

杨绛先生曾说:“老王、顺姐、林奶奶等,都是我的贫贱朋友呀。他们和我要好,和我什么都谈。我对他们有充分的认识,写的都是实情。我对他们不是悲悯,只是友好,很平等的友好,一点点不高高在上。” 故而怜悯与同情并非本文的表达指向。

孙绍振教授曾撰文写道:“这是一篇抒情散文,但杨绛却几乎没有直接抒写感情。”给出的理由是“她的同情、宽容、感激、敬意,都潜藏在字里行间。全文都是外部过程、动作、对话的描述,严格说来,直接抒情只在最后的‘侮辱和‘愧怍”。 正如孙绍振教授在另一篇文章中提道:“真正的人文精神,是在作品之中的,不是在文本之外的。把文本当中潜在的人文精神分析出来,是语文教师的艰巨任务。这并不容易,因为,越是伟大的作家,越是深刻的倾向,往往越是隐蔽,有时,就潜藏在似乎平淡的,并不见得精彩的字句中。一般读者,常常视而不见,而解读的功夫就在这些地方,所谓于细微处见精神。”

综上所述,散文是作家最具个性化表达特色的文本类型,虽然言说的内容不同,但表达的内在机理相近,那就是散文是一种作者“另有所述”的文本类型。只有通过寻觅文本的构成要素,才能不断走近作者的创作本意。对散文文本进行充分的文学性的分析,是解读文本的前提和基础;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借助于文本要素,把文学文本转化为教学文本是顺利实施教学的关键。

[本文系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互联网+背景下的反思性教师教育实践课程体系质量监测研究”(项目编号GH2020187)阶段性成果;浙江省台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反思性教师教育实践课程体系的开发与质量监测研究”(项目编号20GUY04)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台州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金边乌云杨绛
选择
选择
“镶金边”的人生
乌云
乌云小黑
乌云忘记了
金边桑叶多酚提取物抗氧化及肝保护作用研究
杨绛:高雅如兰 静若止水
天上为什么有乌云
杨绛老人的减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