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本对话”视域谈高中哲理散文教学策略

2022-12-29陈思晗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哲理散文意象

陈思晗

哲理散文是作者觀照自然、自我、人生和社会的产物,具有文理兼美、生动深刻的特点。然而学生在阅读此类文章时兴趣不浓、成效不高。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学生与作者及其创作背景距离较远,难以体察其中深刻寓意。另一方面苦于找不到进入文本的抓手,缺乏与文本对话的理论引领和方法指导,只能流于浅显的字面理解。本文以《我与地坛(节选)》为例,引导学生主动对话意象,分析事件,品读语言,由表及里地探究哲理散文中深刻丰富的思想意蕴。

一、引导学生对话意象明“理”

在散文创作中,作者往往通过意象来表达感情和传递哲思,因而通过解读意象来理解其中的情意是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要求学生基于文本情境以“对话意象”的方式来探究文本深意。

《我与地坛(节选)》一文中出现的意象较多,教师指导学生注意在外部“找相同”分类概括,对内“析联系”形成具有关联的意蕴阐述。比如地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的场所,学生根据提示将“琉璃、朱红、高墙、玉砌雕栏”等意象归为一组,分析出它们见证了地坛曾经的辉煌,但是现在徒留下“剥蚀了的琉璃,淡褪了的朱红,坍圮了的高墙,散落了的玉砌雕栏”,它们历尽沧桑,冷落而荒芜。作者说这是“宿命”,教师以此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所言他“在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内心悲痛欲绝,徘徊在生死边缘,就能明白眼前的景象正是作者内心的写照,理解他进入地坛是为了逃避残酷的现实。教师进而指出作者来到地坛之后,他内心发生了变化,这种理性的思考是通过另外一组物象呈现的。“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的蜂儿,摇头晃脑深沉思考的蚂蚁,自由自在的瓢虫,寂寞的蝉蜕,摔出万道金光的露水”,学生通过梳理,发现这组物象卑微、渺小、生命短暂,却展示了生命的多姿多彩,恰是印证作者所说“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这引起了作者对生命的深度思考,让他想清楚了“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王国维曾说过“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论是园中的人文景观还是自然景物,都在文本中起着治愈心灵的作用,这些意象滋养了作者的心灵,见证和启迪着作者思想的转变,让作者对生和死有了重新的思考与定位,也让学生在特殊物象及其内蕴中重新感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意象往往是作者表情达意或明理的载体,在鉴赏散文时要引导学生与意象对话,学会基于意象的特点进行合理的分类,透过不同类别的意象把握作者思想情感脉搏的跳动,进而弄明白文本中隐藏的哲理。

二、引导学生分析事件悟“理”

节选文的第一部分紧扣文题,学生从中对“我”在“地坛”的苦苦挣扎一览无余,也深切体会到“地坛”虽不言不语,却在展示沧桑的同时也给“我”以启示和力量。写到这里,文章似乎也能收束,教师可提问“第二部分是否偏离文题”来引领学生进一步对话文本。

第二部分是写母亲在地坛寻找和陪伴“我”,学生对照文题发现主要事件发生的地点没有改变,从内容上来看增加的是“我”生命中另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母亲。通过浏览文本,学生概括发现儿子独自跑到地坛时,母亲做了两件事:一是目送,一是寻找。通过设身处地地共情想象,学生感悟到在第一部分主要事件“残疾”发生后,儿子的脾气坏到极点,母亲明白再多安慰的话都显得苍白无力,只能用爱和隐忍去包容儿子的一切,母亲知道儿子需要一个自我疗伤的过程。文中她不仅自己默默承受儿子残疾的痛苦,还“无言地帮我准备”“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这些欲言又止的神情动作使得学生充分感受到浓浓母爱,体会到这才是作者走出人生谷底的重要原因。儿子不声不响地走向地坛,母亲是担心的,甚至有不祥的预感,为了不伤及儿子的自尊,母亲只能四处寻找儿子,默默地关注他的一举一动,只要儿子在,母亲就心安,地坛中有过儿子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教师引导学生尝试解读母亲的内心:儿子承受苦难,他的苦难在母亲那里是要加倍的。然而母亲却从未在儿子面前表露自己的苦难,只是用爱和隐忍默默承受。作者写这件事的目的,不仅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歉意与愧疚,也是和母亲一起表明面对苦难唯有坚忍才能自度。如果说地坛是作者的精神家园,那么母亲则是作者的心灵港湾。他们既博大深邃也细微不凡,他们都是“我”心灵避风的温暖港湾。二者重合,形成呼应叠加的艺术效果,也是哲理散文走向深远的重要原因。

散文中所写的事件有时看似闲笔,如果读者仔细思忖,就会发现散文的特点正如“形散而神不散”,诸“形”总紧紧围绕“神”而延展开来。因此,阅读哲理性散文不能仅满足于浏览事件的前后经过,还要引导学生深悟其“理”。

三、引导学生品读语言赏“理”

作为哲理散文,本文不局限于议论,而是在写景、叙事、抒情过程中表达对生命的思考,因而文章充满哲理意味。教师要引导学生品读关键语句,思考它们的深层含义。比如,“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作者告诉我们,死是人必然的归宿,不可改变,也无法逃避。那么如何活下去就是最重要的,以对待“节日”那样抱着“向死而生”的态度,像作者一样寻求精神家园,诗意地栖居。

不仅如此,本文语言凝练,充满诗意又意蕴丰富。如“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一段,六个“譬如”构成排比,一气呵成,生动传神地描写了古园中四季的不同景致。落日余晖,把每一个坎坷映照得灿烂;在最为落寞的时候,雨燕依旧高歌,把天地喊得苍凉。一幅落日余晖图,一幅雨燕高歌图,画面悲壮且辽阔,而又充满生命的生机与活力。而其他苍黑古柏图、早霜落叶图等也是如此,不仅体现自然的永恒,也蕴含作者的思考:生命不在于长度而在于厚度,要怀揣希望惬意地活着。

教师设计品读环节,给出配乐、配图等形式供学生参考选用。如为“譬如”引领的排比段所配的是轻快悠扬的钢琴曲或者长笛曲,配图则是落日、余晖和雨后茂盛的青草等等,色调相对丰富明快。再如,为第三节“四百多年里……”那段挑选低沉忧郁的大提琴曲或古琴曲作为配乐,配图是大地色系为主的落叶知秋或是用特效做旧的故宫系列。以上学习活动充分体现了审智和审美的结合,学生对优美语言的个性化品读,恰是印证了本文的哲理性不在于激昂的语调和强烈的字眼,而在于其丰沛而深沉的情理。而将配乐、配图等元素引入课堂,为学生营造熨帖的意境,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走进字里行间去“咀嚼”每一句话,甚至是某一个词语,在获得美的感受的同时,更透彻地赏析作者对生命的思考。

哲理散文的教学如果方法不当,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甚至会浅尝辄止,难以深挖文本中深藏的思想。因此,需要教师指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抓住特殊物象明“理”,体会主要事件悟“理”,品读优美语言赏“理”,才能感受到其中闪现的智慧光芒和散发的醇厚温度。

作者简介: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哲理散文意象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漫画哲理
漫画哲理
“玉人”意象蠡测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