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2022-12-29侯晓庆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整本书书籍阅读教学

侯晓庆

在推进新课标的实践当中,推进整本书阅读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笔者以为整本书阅读是整篇文章阅读方式的延续,它的最终目的是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设定好合理的读书安排,科学规划读书时间,实现对整本书的阅读,并且根据阅读的效果随时优化和改变读书计划,最终达到提升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一、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意义与目的

(一)深入解读,提高语文能力

1.开拓阅读,丰富知识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课本上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伴随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受多元化的趋势影响,中华传统文化在演变的进程中慢慢向人们展现出复杂的变化趋势,学生仅仅依托课本学习阅读有限篇幅的课文会制约自己语文水平的提高。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施,不但能够系统地为学生理清书中各种人物的具体关系和故事的来龙去脉,还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对多元文化进行深入理解。

举例来说,在进行《追风筝的人》的阅读导学时,教师需要拓展为学生讲解中东地区的经济文化情况以及伊斯兰的历史,帮助学生掌握书中人物的相互关系,使学生初步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信仰、文化、生活的差别,教会学生要尊重这种差异性。

2.应用科学的阅读方法积累阅读经验

要想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真正发挥整本书阅读的效果,最重要最直接的因素就是方法应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会面对各种各样的文体,学生在实际阅读中,不仅可以开阔视野,还可以加深对一些理论的深层认识。学生可以从自己的爱好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

不同于单篇文章的阅读,整本书阅读具有阅读量大、阅读时间长等显著的特点,不但能够切实培养学生科学利用时间的能力,还能够增强学生对整本书的系统理解。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辨别不同阅读内容的差别,采取不同的阅读技巧和阅读方法。

比如,学生先期对目录和前言进行阅读,就能够对书中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随后在阅读正文时,便可以对自己较为感兴趣的段落进行反复琢磨。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科教学理念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时代,“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逐渐成为各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方向。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整本书阅读,不仅可以更好地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还可以根据其多元化的特点,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

1.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创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是希望学生能够根据书本中的信息实现交流的目的,在教学实践中利用掌握的语文技巧吸收语文知识,为学习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尽管单篇文章阅读教学对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也会产生帮助,但无法让学生感同身受地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个别段落的内在含义。阅读整本书的教学方式,可以从根本上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可以在体会语言魅力的过程中不断开阔眼界,在实际的阅读中使学生的语文水平得到提高。

2.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语文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它的人文性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实现自我成长,激发创造力和生命力。现行的语文课本中的文章是能够比较全面地帮助学生成长的,但是从国内当前实际的教育发展状况来看,单纯依靠语文课本进行阅读教学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通过对整本书进行阅读,学生能够自由地选择喜爱的内容,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卓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

比如说,当学生阅读《水浒传》时,想要真正了解作者的思路和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需要学生认真地分析和思考,这个过程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兴趣

整本书阅读与普通的阅读有一定的差别,整本书阅读有较大的难度并且需要更长的时间,很多的学生都不愿意主动去进行阅读,所以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一定的悬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主动地去阅读和学习。

在初中阶段,学生都有很强的好奇心,教师可以选取书中的精彩片段、摘取合适的资源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进行阅读,进而将阅读效率最大化。

很多的学生都有着很强的个性,会对一些问题十分执着,直到彻底了解之后才会罢休。教师就可以利用教材中的选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主动地开展整本书的阅读。这种吊学生胃口的方式,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十分有效,不仅可以使课堂有更大的趣味性,还可以让学生更主动地去阅读。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进行单篇文章的教学,导致了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产生了厌倦的情绪,甚至彻底失去了阅读的热情。所以,教师要善于换位思考,不断改革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学生整本书阅读的热情。

首先,教师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发挥引领作用。可以通过为学生展示片段和情景的方式来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

其次,教师可以再现书中的精彩故事情节,以此来增强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另外,教師还要帮助学生划分小组,由小组自由设定计划阅读后,带领学生进行读后感交流。

以《三国演义》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问学生知不知道“周瑜打黄盖”这句歇后语的后半句是什么,学生回答“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那么教师就可以接着提问具体缘由,学生回答不出来,这样就激起了学生的兴趣。这样的方法可以让学生产生更强烈的阅读期待,让学生更主动地进行阅读。

(二)科学地选择阅读内容

想要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升阅读能力,就需要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进行阅读。学生只有对所阅读的书籍感兴趣,才能够更好地进行阅读。教师在给学生推荐书籍时,可以让学生查看书籍目录和书籍类型,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并且适合自己的书籍进行阅读。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很多的学生在进行书籍阅读的时候,不看书籍的目录和分类,仅仅看着封面和书籍的名字来决定要不要阅读,当读到一半的时候才发现不是自己喜欢的,这就导致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断下降,阅读能力也无法得到有效提升。解决这一问题,可以由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指导,教会学生如何根据书籍的目录和分类来判断书籍是否为自己喜欢的类型。通过对书籍进行全面的认识,才能够确定书籍是否对自身阅读能力的提升有帮助。

(三)选择适当的教学文体

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文体、依据整本书的内容和内涵来确定教学内容。想要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要根据选定的书籍来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对于散文类的内容,文体相对灵活并且有着十分深邃的意境,要通过多个方面来进行解析,让学生对作者的思想、语言、情感有深入的了解。对于诗歌类的教学内容而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等进行综合的考虑,让学生对诗歌的美进行深刻的了解。对于小说类的文体而言,教师应当通过多种方式对小说的要素进行详细讲解,尽可能地结合文体的特点解决学生在阅读中产生的疑惑,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

(四)传授有特色的阅读方法

1.精读与略读相结合

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时,学生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阅读,但是课上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大部分的阅读任务需要学生课下去完成。阅读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读书,而是学生知识、视野、素养的全面提升,所以就需要结合有效的读书方法,来实现高效读书的目标。

在进行阅读时,学生首先要对所读的书籍进行快速浏览,从而最快地了解作品的大致内容。这一过程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来完成,通过对目录、作者、前言等内容进行阅读,了解作品的大致内容,最后决定要不要进行深度的阅读。在选定要阅读的作品以后,在阅读过程中结合精读与跳读的方式,对于作品中与自身阅读目的不相关的内容、不感兴趣的内容、不能够理解的内容等进行跳过;对自己喜欢并且切合自身阅读目标的内容反复阅读,必要时可以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或进行名句的摘抄。

以《水浒传》为例,其中每一个人物的出现都有着对应的故事或情节,描述的是一个个好汉从平民百姓到被逼上梁山的过程,对每一个好汉被逼上梁山之后的部分情节可以选择略读,即使跳过也不会对每一个人物的了解产生太大影响。教师在指导学生读书的过程中应有意识地为学生讲解相关方法,让学生更主动地去运用这些读书方法,从而更快地提升自身阅读水平。

2.思维导图法

现在大多数教师的主要教学方式是让学生抄录笔记,缺少有效的互动,逐渐让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应当在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模式中引入思维导图,利用图文来对作品的内容进行简化,通过作品中的线索和主题对作品进行高效概括,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作品内容。

以《西游记》中的三调芭蕉扇为例,将孙悟空三次借芭蕉扇的经历作为线索,将故事内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展开,更便于学生的理解与学习。

3.读与写相结合

“读”可以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而通过写作能够提升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二者结合,可以不断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通过读写相结合的方式来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閱读中去。

以《西游记》为例,故事的结局是师徒四人到达了西天并取得了真经,但是作为一部小说故事仍然可以续写。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为《西游记》续写一段故事,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还能够提高课堂趣味性,实现更高效率的教学。

综上所述,整本书阅读教学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不仅如此,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与精神还会得到提升与滋养。整本书阅读教学要结合实际,根据学生语文水平来进行。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才能更好地进行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山西省长治市第十九中学校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整本书书籍阅读教学
鲁迅与“书籍代购”
《论语》整本书阅读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AOS在书籍编写的应用
书籍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书籍是如何改变我们的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