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对国有企业风险控制的作用探讨
2022-12-29李秀杰
李秀杰
(中国科学器材有限公司,北京 100028)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命脉,国有企业的经营情况直接影响到国计民生,也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情况。企业的经营核心是做好风险管理,尤其是如今在日益全球化的经济社会,风险控制是国有企业经营的重要环节,是保证企业供产销等各个环节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全球化经济时代,国有企业可能面临着在发展和改革中实现企业目标的不确定性,企业应该未雨绸缪,为防范不确定性做好风险控制。企业面对的不确定性,也就是企业面临的风险多种多样,不仅包括外部环境影响的政策风险、市场风险,也包括企业业务产生的财务风险、法律风险、营运风险等。国有企业应该做好风险控制,即对风险进行及时识别,有效分析,积极应对,科学管理和控制,分析各种风险产生的原因,以及企业所处的环境条件,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风险产生的概率,以及减少风险损失金额。实现企业风险管理工作,需要在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重视内部审计工作这一重要环节,内部审计工作一般涵盖了企业经济活动的监督与管理,并提出相应的评价和建议,企业需通过内部管理实现企业各部门以及所属子企业客观独立的内部审计,以促进国有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一方面,在思想观念上重视内部审计,充分发挥其监督检查职能和评价功能,促使国有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内部审计有效结合于企业的日常管理和战略实施过程中,是企业走向正确轨道的保障。由此可见,为制定措施应对国有企业风险控制的薄弱环节,需积极探讨内部审计对企业的作用,将内部审计有效融合于企业风险控制中,以实现国有企业的经营发展目标。
一、内部审计的作用
1.有助于国有企业风险管理工作目标的实现
企业为实现每一项工作的顺利完成,需设定一定的目标,以此为基准,逐步实现工作的完成。而国有企业的风险管理,作为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内部审计对风险管理工作目标的实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企业内部来说,企业风险管理工作的实现需要企业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全面性和及时性的支撑,以财务为例,财务信息的错误传达或者信息传递不及时,随之而来的是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进而给企业的发展带来经济损失。而内部审计则是有利于保障财务信息等企业信息传递的真实性的重要环节,通过企业内部审计实现对财务状况的监督,从而提出符合财务目标的建议,实现财务工作的管理。从企业外部来说,企业承担例如法律法规风险的外部风险,为企业走向正确的运行轨道,需要企业在风险管理过程中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内部审计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环节,有利于防范国有企业在经营过程出现违法违纪行为而造成的风险。由此可见,内部审计为实现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提供保障,为企业内部信息真实、准确、完整的传递提供保障,为企业合规经营、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2.可作为国有企业制定发展战略规划的参考
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是关乎企业的长远发展,也称为企业发展战略计划,由于当前经济发展社会化、现代化进程影响,为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企业不能着眼于短期的利益,需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企业的发展,通过结合不断变化的宏观经济因素,与企业自身发展特点,制定相应的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企业的发展不是盲人摸象,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才是带领企业蓬勃发展的重要力量。而内部审计通过对日常审计工作对企业的经营进行监督管理,同时提出科学合理建议,揭示问题并及时解决,提供科学的信息数据作为重要参考,有助于管理层制定发展战略规划,少走、不走弯路。
3.有助于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
企业的治理能力是企业发展的持续动力。治理能力的形成需要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国有企业也需要在其改革道路上做好治理结构的完善,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以实现国有企业改革的顺利开展。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有国家政策的支持,2017 年便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国有法人治理结构的指导意见》,已确立了企业治理结构的重要地位,指明了国企改革需通过依法治企、法制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式来实现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促进企业整体的良性发展。通过内部审计可以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为企业步入正确发展轨道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国有企业风险控制中内部审计实施现状
1.内部审计工作形式单一、框架有限
内部审计工作价值的实现需要有科学合理的工作形式支撑。然而当前内部审计工作形式存在单一的问题,大部分企业通过静态、被动的形式完成审计工作,工作内容也主要着重于事后项目,工作形式单一化、固定化,也致使内部审计工作明显滞后,缺乏一定的时效性。同时,内部审计工作缺乏科学的框架,并未结合企业发展形势及时调整工作框架,审计范围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当前大部分国有企业将工作框架重点局限于财务审计上,未合理扩充内部审计职能,导致内部审计在企业的管理决策和战略规划上未发挥其明显的作用。
2.审计岗位职责不明确
在其位谋其职。岗位职责分工明确,是保障企业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环节。由于各个岗位的专业性不同,将工作内容按岗位职责进行划分,可以有效地实现企业各项工作分块进行,并结合于一起共同促使整项工作的实施。然而当前国有企业审计岗位职责并不明确,岗位分工仍未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体系,例如管理层缺乏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又例如内部审计工作大多被定义为财务信息的处理工作,因此员工的分配往往只是一般财务人员从事,但其他经营活动的审计内容却被忽视。由此可见,国有企业应该全面结合各项经营活动的审计工作,根据实际分配相应岗位的专业人才,明确审计岗位职责,才能促进各部门携手合作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3.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
内部审计工作其具备的监督和评价职能,以及延伸的建议和决策功能,致使其在国有企业工作中具有一定的特殊地位。为保证功能的实现,需要确保内部审计工作具体开展过程中保持信息的真实性、评价的客观性以及决策的公正性。这都需要国有企业在具体工作中保持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然而当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仍缺乏独立性,一方面是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有待提高,并不能做到不偏不倚,不偏听偏信,因此形成的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和公正性便有待考究;另一方面是内部审计部门的自身独立性,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与其他部门尤其是财务部门彼此联系紧密,因此也造就了内部审计人员工作执行的干扰因素产生。比如说,在进行内部审计工作的监督管理职能时,便会出现不公正的状况,所得到的审计结果自然并不足够真实客观,往往也是这些缺乏真实客观评判的审计结果,造就了企业误判风险的情况,有效措施的执行滞后,阻碍企业的健康发展。
4.内部审计工作滞后
内部审计是企业管理层管理和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这就决定了内部审计工作的时效性,当国有企业面对一系列的生产经营活动时,每一个环节都可能产生不确定的风险,那就需要企业把握每一个环节不松懈,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执行时效性,做好实时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跟进。然而,当前国有企业由于内部审计制度不完善等因素,内部审计工作往往未能向事前、事中转移,一般审计的范围在已经发生的事后业务项目,通过对过去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分析考核,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而对正在进行或即将进行的经营项目,并未进行相应的分析考核,因此对其可能产生的风险无法进行预判和控制,影响企业的风险管理工作。
5.内部审计工作在企业中所占比重小
内部审计工作需涉及企业各个生产经营环节,通过其监督评价的职能协助管理层分析各个环节可能产生的风险,并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风险控制,是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有效监督手段,这就决定了内部审计工作在企业中的重要程度。然而,当前多数国有企业仍然存在内部审计工作的占比低的情况,原因有三。首先,是在思想观念缺乏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未深入发掘其存在的价值,未有效发挥其作用。其次,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审计项目不全面,内部审计应该涵盖经济责任审计、财务审计、专项审计、内控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管理审计等多个方面,需对企业的供产销三线的考核情况、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等进行有效落实。需要介入企业整体的生产经营活动,然而当前企业的审计只介入在一些固定项目中,一般只是已经发生的过去项目中,对其他具体的经营项目未有足够的关注度。最后,是管理层对内部审计工作效果的质疑态度。由于管理层以借助内部审计来进行风险预判和控制,但是由于当前内部审计工作的片面性导致其产生的效果与预期不同,因此而造成管理者对内部审计效果的质疑态度,也间接削弱了内部审计工作在企业中的比例。
三、国有企业风险控制中内部审计的优化策略
1.进一步完善会计核算系统
财务审计是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部分,为形成统一的风险管理体系,做好国有企业的财务审计是关键。财务审计工作需要有完善的会计核算系统支撑,因此国有企业应结合当下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完善会计核算系统。选择合适自身行业特性的信息化系统,通过统一的会计核算体系,促进会计人员日常核算工作的正常进行,也以此保证企业的财务数据客观准确,账目清晰明了,财务报告完整,保证具体的财务核算过程有理可依、有迹可循,最终达成财务风险的降低。由此可见,会计核算系统是国有企业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基础。
2.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委员会
审计工作在企业的独立性早在国际条例上就有所体现,企业一般参照的《内部审计实务准则》上便提出需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独立的审计工作可以有效实现企业审计评价报告的公正性、客观性、准确性和专业性。因此,为保障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国有企业需完善自身组织结构,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委员会的成员组成是关键,可以以非董事会成员的外部董事为内部审计委员会成员,董事会的成员不参与内部审计工作,以保证其公正性和客观性,同时也需要由专业的审计师为主要成员,以保证其准确性和专业性。成立上级监事会领导内部审计委员会,发挥一定的指导作用,以保证其合理性和权威性。
3.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企业地位
内部审计需通过对财务状况、制度落实情况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等情况等进行监督管理,作出客观科学的检测和评价,同时对后续工作进行服务跟踪检查,以达到风险控制的效果,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提供一定的建议,为企业管理层经营决策提供依据。从企业的发展战略规划出发,内部审计工作有利于防范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各类风险,为了发挥其有效的作用,还取决于企业管理者的思想认识。管理者应该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及时优化和完善发展战略中的内部审计工作,各个岗位上的人员要科学合理地安排,以此发挥内部审计对企业经营活动的作用与价值,促进企业各项工作能顺利开展,防范工作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由此可见,内部审计对企业在管理模式的创新、管理理念的转变等上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依据,有利于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管理者应该在企业具体工作中提高内部审计的企业地位,加大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度。通过内部审计委员会设立、定期开展审计工作等措施,把内部审计工作作为重点工作,充分发挥其风险控制的作用。
4.审计重点应放在风险控制
目前国有企业审计工作一般重心在财务收支状况上,所形成的审计报告一般比较片面,未能起到企业风险控制的有效参考作用。一方面,国有企业应该转变传统的内部审计方式,重新确认审计工作的方向,需要审计工作覆盖到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全面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以监督企业的具体各项经营活动为主,财务状况的监督为辅助的形式进行内部审计工作,有助于企业生产价值和管理经营的改善。另一方面,将内部审计重点放在风险控制上,以效益审计为目的,对企业经营活动各环节进行实时有效的风险监测,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完善经营活动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促成科学合理的内部审计框架的形成,使内部审计真正为企业所利用,助力国有企业经营活动有效开展。
5.建立内部审计专业人才队伍
在我国市场经济中,国有企业经营活动占比较高,涉及的业务范围较为广泛,同时为应对不断出现的新型业务,也需要不断更新改进,因此对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的专业性和综合性有一定的要求。为应对时代和社会的需求,国有企业应该建立专业性、综合性的内部审计人才队伍。一方面,要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审计人员不仅需要会计财务、审计评价上的知识,还应培养自身企业管理上的能力;企业需通过激励政策等方式鼓励审计人员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同时提供一定的培训渠道,培养专业化内部审计人才队伍。另一方面,需扩充内部审计人才队伍,通过内培外引的方式,在培养自身企业员工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同时,不断引入专业技术人才,扩充人才队伍。
四、结语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国际、国内市场化竞争日趋激烈,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部分,需要时刻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国有企业需认识到内部审计作为风险控制的重要环节的作用,有助于企业风险管理工作目标的实现,有助于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参考,有助于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也需要正视当前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形式单一、框架有限、岗位职责不明确、缺乏独立性、工作滞后以及在企业中所占比重小的实施现状,多举措优化企业风险控制中内部审计工作。即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企业地位,将审计重点应放在风险控制上,通过会计核算系统的完善,独立内部审计委员会的设计,内部审计专业人才队伍的建立等措施实现内部审计工作的改进,深化内部审计转型,为国有企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