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麻杏蒌石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

2022-12-28王怀启

河南医学研究 2022年23期
关键词:疗程穴位研究组

王怀启

(虞城县人民医院 中医内科,河南 商丘 473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riary disease,COPD)是临床多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之一,近年来我国COPD发病率居高不下,且临床实践证实,COPD对患者身体健康损伤较为严重,若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残疾甚至病死[1]。COPD临床特征主要为呼吸道持续性的气流受阻,患者一般会出现慢性咳嗽、咳痰、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中医理论对此类症状描述为“肺张”“喘症”“痰饮”,认为该病病因在于患者“体虚而邪入,外邪侵肺而致肺虚失和”,患者体质虚弱、免疫力不足是关键,加之外受风寒进一步加重了病情,因此临床治疗该病以补肺固肾,增强免疫力为主,以祛痰散瘀、止喘消肿为辅[2]。穴位贴敷属于典型的中药外治方式,人体周身各脏腑、经络气血行走均与穴位息息相关。文献指出,穴位贴敷疗法便借助上述特点,在指定穴位处敷以中药既刺激穴位又发挥了药理作用,达到了双倍的治疗效果[3]。麻杏蒌石汤中的杏仁、麻黄等药材可平喘,祛痰,降肺热,是补肺益肾、止咳平痰的良方。有研究表明,麻杏蒌石汤治疗痰热瘀肺型COPD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缓解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4]。基于此,本研究就麻杏蒌石汤联合穴位贴敷疗法在COPD患者中的治疗情况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用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在虞城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50例。纳入标准:(1)西医诊察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5]中相关内容;中医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诊断标准(2011版)》[6]中脏腑气虚症状;(2)处于缓解期;(3)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存在意识不清无法参与配合;(2)COPD急性发作;(3)合并严重肾病;(4)对本研究中药材过敏。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40~75(58.93±9.88)岁;病程2~13(7.26±3.09)a;每年急性发作1~5(2.14±1.10)次。研究组:男33例,女17例;年龄41~76(60.04±11.29)岁;病程1.8~12(6.87±2.98)a;每年急性发作1~5(2.25±1.20)次。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均接受常规中医治疗。对照组加以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所用药材有细辛、延胡索、甘遂各12 g,麻黄、玄胡、白芥子及洋金花各21 g。将上述药材磨研成粉末,每次治疗取其1/3量,加入新鲜生姜汁调和成糊状制成直径约为1.5 cm的圆形药饼,将此药饼贴敷在患者肺俞穴、肾俞穴、心俞穴、膈俞穴、脾俞穴、膏盲俞穴及膻中穴,用医用胶带固定;治疗时间为2个月,共进行3次贴敷,每隔8~10 d在患者以上穴位再行贴敷,每次贴敷时间持续2~3 h再揭去,而后用温水清洗以保证贴敷部位洁净干爽。1个疗程为1个月,需连续治疗2个疗程。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麻杏蒌石汤治疗,所用药材有桔梗、枇杷叶、贝母、川芎各10 g,甘草、麻黄、黄芩各9 g,石膏30 g,瓜蒌15 g。此外,根据患者不同的中医症候加减药材,湿热壅肺者,除咳嗽、咳痰等一般临床表现外,有痰液发黄且浓稠、舌苔厚重表现,可加黄芪10 g,丹参10 g;肺肾气虚者,有脉象细弱、舌苔发白等表现,可加党参6 g,肉苁蓉10 g;热痰阻肺者,有咳痰不爽、舌苔发白且腻表现,可加半夏6 g,皂荚1 g。用药方法:将以上药材浸泡0.5~1 h后添加高出药面高度的用水量,分2次煎煮,第2次煎煮时加水量约为第1次煎煮用水量的50%,将煮后药液去渣过滤纯净后蒸发至300 mL;每日1剂,分2次煎煮温服,两次服用时间间隔4~6 h,研究组治疗疗程同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1)中医证候积分:依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7]制定,症候有咳嗽、咳痰、喘气、胸闷、脉滑、胸痛等,将症状程度分为4级,各计0、1、2、3分,总积分越高代表症状越严重。(2)肺功能指标:使用肺功能检测仪器(上海聚慕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粤械注准20192070096,型号BH-AX-MAPG)测定COPD患者肺功能,分别记录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1秒率(forced expiratory volume/forced vital capacity,FEV1/FVC)。(3)炎症水平指标:空腹抽取患者静脉血4 mL,采取尿酸酶法检测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后COPD患者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水平。(4)呼吸功能状态:依据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制定的呼吸困难评分问卷[8](modified British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mMRC)评估,分为0级(仅在运动时感到呼吸困难)、1级(平地上快走或遇到上坡路时感觉呼吸困难)、2级(平地行走需要停下休息或速度较同龄人慢)、3级(平地上步行约100 m时感觉喘气不止需停下休息)、4级(严重呼吸困难,以至于穿脱衣物不便、无法走出家门),分级越大表明呼吸越困难;6分钟步行距离(6-minute walking distance,6MWD),选择长达 30 m的空旷场地,让患者在此距离内往返走动并尽可能走6 min,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提供助行走仪器、便携吸氧器等设备,若期间身体不适时可停下休息但不停止计时,6 min后记录步行总距离,距离越长代表患者肺功能恢复情况越好。

2 结果

2.1 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两组咳嗽、咳痰、喘气、胸闷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2个疗程治疗,两组咳嗽、咳痰、喘气、胸闷症状积分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对比分)

2.2 肺功能指标治疗前,两组FEV1、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2个疗程治疗,两组FEV1、FEV1/FVC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肺功能指标对比

2.3 炎症水平治疗前,两组MMP-9、TIMP-1、IL-6及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2个疗程治疗,两组MMP-9、IL-6及TNF-α水平均下降,TIMP-1水平升高,且研究组MMP-9、IL-6及TNF-α低于对照组,TIMP-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炎症水平指标比较

2.4 呼吸功能状态治疗前,两组mMRC、6MW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2个疗程治疗,两组mMRC评分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6MWD延长,且研究组长于对照组高(P<0.05)。见表4。

表4 两组呼吸功能状态对比

3 讨论

《黄帝内经灵枢·胀论》有言:“肺胀者,虚满而喘咳。”《高注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说“咳而上气,此乃肺胀,其人见喘,目似脱状,脉浮大者,可越婢加半夏汤治之”“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可小青龙加石膏汤治之”。中医认为COPD属于“肺张”,其发病机制主要在于脾胃失调、肺受风邪而致“浊郁肺络”,患者正气亏虚不足以抵抗风邪,致肺部经络失调、肺气阻滞,气滞则津液停聚,影响向全身脏腑输送,终成痰饮[9]。此外痰饮又会反向加重病情,致肺部络脉进一步受损,气血流通不畅,患者多喘咳,故中医理论多将COPD归于“喘症”“肺胀”此类。现代中医学临床研究证实,中医中药对COPD的防治独具优势,如补肺汤、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法等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患者症状可得到缓解[10]。

穴位贴敷原理最早可在《黄帝内经》中寻得一二,认为利用四季规律可调整人体阴阳平衡,春夏气温较高,此时人体阳气正盛,对COPD患者进行穴位刺激辅之以特定药物,便可快速吸收,补气温阳,驱寒通络。麻杏蒌石汤可清理肺热,止咳平喘,通畅肺腑。IL-6、TNF-α是炎症反应的重要参考指标,MMP-9、TIMP-1是参与细胞外基质降解、合成功能的重要因子,若两者水平异常,则会导致气道狭窄,进一步加重气道阻塞情况。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IL-6、TNF-α及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TIMP-1水平高于对照组。这可能是因为麻杏蒌石汤中的黄芪入肺经,具有益卫古表、生津养血、补气壮阳的功效,其有效成分可抑制炎症因子的分泌,减轻肺部炎症损伤,主治脾胃皆虚、表体虚汗等症,对肺气虚弱、气短急喘的COPD患者作用显著。《永类铃方》中的补肺汤即以黄芪为君药,可减轻患者病情,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11]。《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有述“谨察阴阳之所在,而后调之,以平为期”,即治疗疾病首先在于治本,固阴阳、畅气血、调脏腑是治本之道。因此中医治疗准则为治本为先,标本同治,通过调理脾胃提高机体免疫力,通过祛痰浊、通肺络以缓解病情[12]。麻杏蒌石汤中的川芎、丹参等属活血化瘀药,在改善患者内在抗病能力、免疫功能紊乱方面优势显著,这是因其药效可对肺组织血管产生作用,降低支气管水肿发生率,心肌缺氧情况由此得到缓解,从而增强COPD患者的抵抗力[13]。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中医症状积分、肺功能及呼吸功能的变化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究其原因在于麻杏蒌石汤方中的麻黄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助于消炎、平喘,此外麻黄碱还可止汗镇咳,麻黄挥发油祛痰清肺,伪麻黄碱解热宣肺;石膏、麻黄、苦杏仁同用可清肺降热,止肺火;瓜蒌可润通肠道,疏散郁结;黄芩用于清热,化热痰;贝母、枇杷叶可改善支气管平滑肌,清肺止咳;甘草可调和诸药,使其温肺化饮、祛喘伏痰效用发挥至最佳[14]。以上药物大多具有理肺、清痰、平喘的作用,加之与穴位贴敷合用,可刺激穴位进行治疗,提高了皮肤渗透性,帮助其他药物快速吸收,最终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增强免疫力,改善患者康复预后[15]。

综上所述,麻杏蒌石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对COPD的治疗效果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为中医诊治COPD患者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猜你喜欢

疗程穴位研究组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夏季穴位养心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中药外敷治疗乳腺炎验方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穴位埋药线治疗心悸40例